東營,飲食

傳統的飲食,一般每日三餐,有的閒時兩餐。節日、婚喪及招待客人時,無論貧富,均儘量食用細糧、蔬菜、肉和蛋。常年備有蝦醬、蔥、蒜和自己醃製的鹹菜、豆醬。瓜果有自種的甜瓜、桃、杏、棗、梨等。小清河以南群眾飲用井水;小清河以北群眾飲用土井水或坑塘積蓄的雨水,1958年後,以飲黃河水為主。群眾有飲茶、喝酒的習慣。

解放前,少數富戶常年吃細糧、魚肉、蔬菜。窮人半年糠菜半年糧,一般年景,春季常以“谷扎”(帶糠的小米麵做成圓形,一分為二) 、“芑餾”(粗糧摻菜,蒸作圓形)、“扒拉子”(粗糧摻胡蘿蔔及其葉、榆樹葉及榆錢、槐花、地瓜葉或其它野菜,蒸作半散狀) 補充。一般富裕戶,收穫之後,也僅是吃幾天的細糧,多是粗糧細做,如包皮卷子、包皮餅、包皮子湯、雜麵(粗糧麵條)、兩摻面的饃饃等。農村經常喝茶者不多,只在部分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村鎮中,有些中老年人習慣喝早茶,俗稱“卯時茶”,多喝黃大茶(生坯)。也有喜歡喝晚茶的。愛喝茶的人家,在炕的一側砌地灶,用燎壺燒水沖茶。冬閒時鄰里朋友常帶點茶葉、小棗,湊在一起喝晚茶聊天。飲酒者亦很少,酗酒被人瞧不起。至今境內有喝“份子酒”的習俗。所謂“份子酒”,就是鄰里、朋友相邀,有的拿酒,有的湊菜,相聚而飲。喝“份子酒”主要是在春節、中秋節、親朋喬遷新居(俗稱溫鍋)或來客作陪時。多數中老年人有吸菸的習慣,多是吸菸葉、菸絲,紙菸很少,有的老年人吸“水煙”,窮人常用豆葉摻菸葉吸。婦女中亦有吸菸者。

解放後,人民生活逐步改善。50年代,以高粱、玉米、地瓜幹為主糧。多數地區吃窩頭、餅子,廣饒南部有幾個鄉吃煎餅。自50年代末起,地瓜幹在群眾主糧中的比重逐漸加大。1959~1961年,群眾口糧不足,多以糠、麩、野菜、地瓜秧,甚至棒子穰、樹葉、樹皮等充飢,生病及死亡者增多。其後,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群眾生活明顯改善。到70年代,口糧較為充足,但主食仍以粗糧為主。這期間,因為缺少食油,群眾多購買肥豬肉,將其煉製成油脂食用。因而,群眾買肉實則是買“油”,而真正買肉吃者很少。蔬菜以自種的茄子、辣椒、白蘿蔔、白菜、豆角、南瓜、菠菜、韭菜等為主。飲茶者趨於普及,多數群眾喜飲茉莉花茶。飲酒者多買散酒,少數買低檔瓶裝白酒。農村吸菸者多吸菸葉,城市菸民多吸中、低檔紙菸。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東營建市後至1995年期間,人民生活迅速改善,人們不僅講究吃飽,而且講究吃好。90%以上的城鄉居民以小麥為主,兼食大米、玉米、小米。食用油以豆油、花生油為主。群眾買肉不再挑肥,而是揀瘦。豬肉以外,人們還吃雞肉、羊肉、牛肉、驢肉、兔肉等。水產品有各種魚、蝦、貝類、海帶等。蛋類消費以雞蛋為主。奶製品消費以奶粉、豆奶粉、麥乳精等較普遍,城鎮居民中訂購鮮牛奶者漸多。主要麵食有饅頭、花捲、單餅、油餅、蒸包、煎包、餛飩、油條、火燒、水餃、麵條、點心等。蔬菜品種大量增加,且淡季不淡,人們四季皆能吃上各種新鮮蔬菜,如:西紅柿、黃瓜、茄子、蘿蔔、豆角、蘑菇、芹菜、蒜臺、油菜、土豆、豆芽、豆腐等。瓜果品種也大量增加,主要有:蘋果、西瓜、桃、杏、桔子、香蕉、葡萄、哈密瓜等。群眾飲水不斷改善衛生條件,飲井水者逐漸由淺井水改為深井水,飲坑塘雨水者改為黃河水,越來越多的群眾喝上了自來水,城市居民中開始出現飲用礦泉水、純淨水者。飲料品種不斷增多,檔次不斷提高。酒類由原來的一年四季飲用白酒改為冬春以飲白酒為主、夏秋以飲啤酒為主,白酒由原來以高度、低檔為主,改為以低度、中高檔為主。同時,飲果酒、米酒者逐漸增多。無暴飲暴食之風。其它無酒精類飲料越來越受歡迎,主要有茶水和各種可樂、汽水。其中,飲茶最為普遍,茶葉檔次不斷提高,仍以茉莉花茶為主。進入90年代,在城鎮居民中喝綠茶者漸多。吸菸者比較普遍,但社會提倡戒菸,中青年中戒菸者逐漸增多。婦女中吸菸者為數不多,且以老年人為主。城市居民多吸中高檔卷煙,農村居民多吸中低檔卷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