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推薦:抗心絞痛藥物總結

抗心絞痛藥

心絞痛: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血管管腔狹窄、痙攣或一過性阻塞——心肌急劇、短暫缺血。

醫生推薦:抗心絞痛藥物總結

【必要補充】

心絞痛分類

①穩定型:與冠狀動脈內斑塊形成有關。

②不穩定型:由冠狀動脈內斑塊破潰、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引起。

③變異型:由冠狀動脈痙攣引起。

醫生推薦:抗心絞痛藥物總結

抗心絞痛藥物的分類:

①硝酸酯類;

②β受體阻斷劑(第二節,已講);

③鈣通道阻滯劑。

第一亞類 硝酸酯類藥

適用於各種類型心絞痛。

一、藥理作用與臨床評價

(一)作用特點

硝酸酯類進入平滑肌細胞分解為一氧化氮(NO),活化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的鳥苷酸環化酶,產生環鳥核苷單磷酸,它使鈣離子從細胞釋放而鬆弛平滑肌。 

醫生推薦:抗心絞痛藥物總結

醫生推薦:抗心絞痛藥物總結

主要作用:

(1)降低心肌氧耗量。

(2)擴張冠狀動脈和側支循環血管,增加缺血區域尤其是心內膜下的血液供應。

(3)降低肺血管床壓力和肺毛細血管楔壓,增加左心衰竭患者的每搏輸出量和心輸出量,改善心功能。

(4)輕微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醫生推薦:抗心絞痛藥物總結

常用: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以及5-單硝酸異山梨酯。

1、硝酸甘油

①起效最快,2~3min起效,5min達最大效應。

②作用持續時間最短——約20~30min,半衰期僅為數分鐘。

③舌下含服吸收迅速完全。

2、硝酸異山梨酯——中效。

口服起效時間15~40min,持續時間2~6h。

3、5-單硝酸異山梨酯

30~60min起效,作用持續3~6h;緩釋片

60~90min起效,作用持續約12h。

在胃腸道吸收完全,無肝臟首關效應,生物利用度近100%。

4、亞硝酸異戊酯

起效快,大約1~2min,維持時間短——用於急性發作。

【如何選擇?】

1、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心絞痛急性發作的首選,疼痛約在1~2min消失;硝酸異山梨酯舌下含服亦可。

而舌下噴霧起效更快,幾乎與靜脈注射相近,但不能給予較大劑量(不良反應)。

發作頻繁者——靜脈給藥。持續時間不應超過48h,以免出現耐藥。

2、硝酸異山梨酯、5-單硝酸異山梨酯——預防缺血發生。

緩解期——緩釋或長效製劑,如單硝酸異山梨酯、硝酸甘油皮膚貼片。

長期抗缺血治療——聯合應用β受體阻斷劑或鈣通道阻滯劑。

醫生推薦:抗心絞痛藥物總結

(二)典型不良反應

舒張血管——

1、搏動性頭痛;

2、面部潮紅或有燒灼感;

3、血壓下降、暈厥----反射性心率加快;

4、血硝酸鹽水平升高。

(三)禁忌證

(1)急性下壁伴右室心肌梗死—注TANG:一般心肌梗死是適應症!

(2)嚴重低血壓(收縮壓<90mmHg)。

(3)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重度主動脈瓣和二尖瓣狹窄。心臟壓塞或縮窄性心包炎。

(4)已使用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藥(西地那非等)。

(5)顱內壓增高。

(四)藥物相互作用

1、與抗高血壓藥或擴張血管藥合用——體位性降壓作用增強。禁止聯合應用西地那非等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嚴重低血壓。

2、與擬交感神經藥(去氧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或麻黃鹼)合用——降低本類藥的抗心絞痛效應。

3、增強三環類抗抑鬱藥的低血壓和抗膽鹼效應。

二、用藥監護

(一)合理使用各種劑型

硝酸甘油——常用片劑供舌下含服;氣霧劑舌下噴霧。靜脈滴注起效快。

長時間預防——硝酸甘油軟膏劑定量塗擦皮膚;透皮貼劑貼敷於皮膚。

(1)含服時儘量採取坐位,用藥後由臥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時必須謹慎——防止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2)使用噴霧劑前不宜搖動,使用時屏住呼吸,最好噴霧於舌下,每次間隔30s。

(3)不應突然停止用藥——避免反跳現象。

(二)防止耐藥現象的發生——任何劑型連續使用24h都可能。克服——偏離心臟給藥方法:

(1)舌下含服或噴霧、帖敷持續應用須有12h以上的間歇期。

(2)口服,保證8~12h的無或低硝酸酯濃度期。

(3)小劑量、間斷使用靜滴硝酸甘油及硝酸異山梨酯,每日提供8~12h的無藥期。長期連續注射應採用低劑量維持療效;靜脈滴注給藥連續超過24h者應間隔一定時間給予。

【無硝酸酯覆蓋的時段,怎麼辦?】

加用——β受體阻斷劑、鈣通道阻滯劑。

心絞痛一旦發作——臨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醫生推薦:抗心絞痛藥物總結

三、主要藥品

1、硝酸甘油——防治心絞痛,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2、硝酸異山梨酯、單硝酸異山梨酯——冠心病的長期治療,心絞痛的預防,心肌梗死後持續心絞痛的治療,與洋地黃、利尿劑聯合治療慢性心功能衰竭。

第二亞類 鈣通道阻滯劑

最重要的一句話!

——變異型心絞痛——首選——解除冠狀動脈痙攣。

1、選擇性鈣通道阻滯劑

①二氫吡啶類——硝苯地平、拉西地平、尼卡地平;

②非二氫吡啶類——地爾硫(艹卓)和維拉帕米。

2、非選擇性鈣通道阻滯劑

氟桂利嗪和桂利嗪——主要作用於腦細胞和腦血管,解除腦血管痙攣。

一、藥理作用與臨床評價

(一)作用特點——“開源節流”TANG。

1、阻滯細胞膜鈣通道,抑制平滑肌Ca2+進入血管平滑肌細胞內——鬆弛血管平滑肌——改善心肌供血;

2、降低心肌收縮力——降低心肌氧耗。

【臨床應用】

1、變異型心絞痛——最有效。

伴有哮喘和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更為適用——擴張支氣管平滑肌。

2、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心絞痛——也有效。

3、高血壓。

4、外周血管痙攣性疾病——雷諾綜合徵等。

【兩個重要細節】

1、CCB具有很強的血管選擇性——

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拉西地平——冠心病和高血壓。

尼莫地平——缺血性腦血管病、腦血管痙攣、偏頭痛。

補充TANG--還有氟桂利嗪和桂利嗪(記憶:你不要莫我高貴的頭!)。

2、抗高血壓藥對預防腦卒中的強度——

CCB>利尿劑>ACEI>ARB>β受體阻斷劑。

醫生推薦:抗心絞痛藥物總結

(二)典型不良反應

1、心臟抑制——嚴重:心臟停搏、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力衰竭;

2、過度的擴血管——低血壓、面部潮紅、頭痛、下肢及踝部水腫;

3、反射性交感神經興奮——心功能不全。

4、牙齦增生。

5、硝苯地平——影響駕車和操作機械。

【重點強調——CCB導致的水腫】

表現——水腫特點——晨輕午重,多見於踝關節、下肢、足部或小腿。

處理——應用利尿劑(氫氯噻嗪、呋塞米);或聯合應用ACEI。

(三)禁忌證

(1)不穩定心絞痛——?教材前後嚴重矛盾!TANG

(2)急性心肌梗死發作4周內。

(3)嚴重主動脈狹窄、嚴重低血壓、心源性休克患者。

(4)竇房結功能減退和房室傳導阻滯者。

(四)藥物相互作用

1、與β受體阻斷劑合用——誘發心動過緩和心力衰竭,加重房室傳導阻滯。

2、硝苯地平降低地高辛清除率,中毒發生率增加。

3、硝苯地平不得與利福平合用——為什麼?——TANG補充:後者為肝藥酶誘導劑,降低硝苯地平的作用。

二、用藥監護

(一)選擇長效或緩釋製劑平穩地控制血壓

尤其對老年人收縮壓和舒張壓均較高者,或脈壓差較大者,應選用CCB。

(二)注意停藥反應——逐漸減劑量。

(三)提倡有益的聯合用藥

(1)聯合應用β受體阻斷劑和長效硝酸酯類 ——抗心絞痛的首選。

(2)CCB可引起心動過速,增加心肌氧耗,與β受體阻斷劑合用可以有效預防反射性心動過速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