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產品經驗,能夠月薪3萬嗎?


3年產品經驗,能夠月薪3萬嗎?


眼看年底,不知道各位小夥伴這一年來有多少新的收穫,有哪些新的想法,個人能力是否有巨大的提升。對於新的一年,又有哪些目標,哪些期待。

最近不少小夥伴已經著眼於新的機會,準備另起爐灶換個新的環境。這其中的理由可能包含:工作不順心、想去大平臺、薪資待遇不達預期、行業競爭力下降,甚至是被裁員優化。

可是當我們在市面上看機會找工作的時候,會發現一份合適的工作並不容易找到。待遇優的平臺小、平臺大的要求高、崗位合適的競爭多、願意用你的自己感覺不適合,總而言之找一份平臺高、待遇優的崗位越來越難。

但也不是沒有,身邊的幾個小夥伴,都是在百十來人的創業公司,這不在年底,陸續跳槽去了阿里、滴滴、今日頭條,以及幾個大型IT公司。薪資漲幅都挺大,崗位職稱也提了1-2級,最好的已經成為了產品專家(P7),最差的也是高級產品經理(P6),月薪基本在2~3萬之間,全年基本上30萬以上。

他們的情況我也很清楚,平均3-5年工作經驗,最多的也就7年。說實話,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一方面是祝賀,另一方面是羨慕。羨慕的是他們能夠用3年完成別人5年都獲得不了的成就,也羨慕他們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

所以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向上跳槽的經驗,從個人能力、企業選擇兩個方面講述:

一、個人能力

大、多、深的項目經驗

招聘的任職條件有一點“N年經驗”,很多同學一看到這個描述,感覺年限不足,頓時不敢投簡歷,其實大可不必。N年經驗更多考察的是你的行業深度,時間越久,做過的項目越多,對行業的理解就會更到位,所以本質是你對行業的理解。

你從一個項目中能獲得多少,以及你從多個項目中能總結出什麼,這兩點非常關鍵,產品經理的差距大多從這兩點開始體現。

比如當你有100經驗值的時候,大平臺才能看上你的經驗,但在同樣一個項目,普通人能獲得20經驗值,可有的人能獲得50經驗值,所以後者可以快速得到去大平臺的機會。

項目的“大”體現在系統的架構龐大、設計的方案複雜程度。這類項目需要死磕,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哪怕僅做過一個,對個人的提升都會非常巨大。如果你設計過一整套財稅系統,那麼你肯定能獲得認可。

項目的“多”體現在做過項目的多少,以及每個項目的工作量。我們平時更多的是接觸這樣的項目,通過這類項目提升個人經驗,只需要付出時間,踩過足夠多的坑,就能夠適應項目中的方方面面,也能掌握一套完整工作流程。

項目的“深”體現在對行業做出的改變。比如你負責的項目,在當前領域上做出了創新,甚至是顛覆,對原有的效能提升很多,改變用戶的習慣,乃至改變商業競爭模式。項目做得越深入,對行業的改變越大。

我建議每個產品經理,要想獲得比人多的經驗,做好三點:

對項目理解透徹明白本質、做深做細找到通用方法、經驗賦能越做越順手

獲得這三點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覆盤、多總結,有人做一個項目就能全部做明白,有人需要做3~5個項目,有的人可能10個項目還沒長進。

只要你能把這三點給任何面試官講清楚,得到他人的認可,基本上就穩了。

豐富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分為管人和管項目。這裡多講述管項目的能力。

在項目上,時間就是金錢,能做好做快就不要拖沓延期。一個項目完成質量的高低,多數情況下取決於項目管理人。

其中也有兩點:把目標傳達清楚、把事情安排明白。能把這兩點做好,所有人都能服你。

(1)把目標傳達清楚

不僅要向上給領導彙報,還要向下給團隊成員同步,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在幹什麼事情。你可以通過寫郵件、寫週報、開大會的形式把目標講述出來,然後定期的給相關人員反饋目標完成情況,這樣項目出現什麼問題都有據可查。

(非常重要的一點:一定要做到有據可查,不要問為什麼!)

(2)把事情安排清楚

需要詳細的任務排期和人員對應,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任務。看似好做實則難做,把一個任務安排給正確的人有很多講究,不僅要確保這個人能夠完成,還要讓他開心的去做。更厲害的是讓他看不出來你在給他安排工作,而是讓他感覺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如果你安排錯的人來做,不僅做不好,還要受到他人的埋怨,得不償失。如果是上級分派給你的人,也要把每件事給他說清楚,否則也容易出現被人打小報告。

有自己的資源

最近看過一個金牌房產銷售,他總結很到位“客戶不是騙來的,而是靠本事吸引來的”。這也為什麼資深的銷售可以做到年薪百萬,正是因為他有自己的資源池。

這和你認識人不一樣,有些同學感覺自己認識幾個比較有名氣的人,就覺得他能給你帶來很多的好處,這是錯誤的觀點。

真正的是你通過做項目、跑客戶、做商務,讓別人能夠認可你,覺得你有本事、靠譜,知道在某件事上,找你絕對沒有問題。你給他們做的滿意,他們也會給你介紹新的客戶,這也算是“品牌效應”。

我給大家一些建議,儘可能的和客戶去建立利益關係,而不是甲乙方關係。甲乙方是你怎麼說,我怎麼做,我儘可能做到你滿意。利益關係是我從你的角度出發,給你提供更多的支撐,真的幫你去解決問題,給你帶來不止是一份合同上的收穫,還能讓你得到上級的認可。

這也是為什麼總有人說,不是你厲害而是你的平臺厲害,離開平臺你啥也不是,原因就在於你只建立了甲乙方關係,而沒能形成真正的關係網。

影響力

核心有兩點,我怎麼讓自己被別人知道我,讓別人能夠信任我。這句話適用於自己的本行業領域以及產品經理整個大行業領域。

樸老師剛轉行不久的時候,參加過產品經理線下大會。和一個前輩相互介紹聊天,我說“非常感激你,我在轉行的時候,正是看你的《XXX》文章才成功”,他也回的很巧妙“樸老師寫的《XXX》文章,我也曾看過並轉載給自己團隊的新人,幫助也很大”。當時感覺很高興,沒想到自己寫的經驗也能被這麼出名的前輩認可。

後來我總結出,分享經驗,可以給新人建立信任關係;分享行業觀點,可以建立高平臺信任關係;分享深度提煉過的系統框架、行業解讀,即可以被新人認可也能夠獲得高平臺的青睞。

寫淺顯易懂的容易被新人、行業理解較淺的人接受,是因為他們更看重方法;寫行業分析總結,對政策進行解讀,或是全新領域的見解,這是因為高平臺的人更看重深度的未來。

有句話說的很有趣:“如果別人看不懂,也找不出問題來,那別人對你會很感興趣!”

二、企業選擇

企業為什麼會選擇你,不選擇別人,有很大程度在於你的經歷、面試的表現以及試用期的能力體現。我們在選擇企業的時候,也需要遵循本心,找適合自己、有發展空間的工作。而不是找那些工資高、福利好、競爭小、挑戰少的工作,否則當有一天被“優化”的時候,痛恨自己當年的選擇。

工作匹配度

行業經驗(如:政務、醫療、教育、視頻等),領域經驗(網絡、安全、數據等),產品類型(後端、移動端、小程序等)、職能類型(廣告、策略、商業、搜索、市場等),都是考察的要素,也是我們去匹配的要素。

在選擇工作的時候要學會聚焦和捨棄,我們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選擇適合自己以及自己想做的方向。

我有一個朋友,去面試的後,用人單位給他開了28*16(12+4~6個月年終+全額五險一金+高級崗位)的待遇,而當前只有20*14(12+最多2個月年終+最低五險一金+初級崗位),他很心動,但是也很糾結,新的公司不是他特別想做的方向,如果他去了相當於重新開始。很多人都勸他去,行業領域也沒差多少,如果不去很難找到比這更好的條件。而他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拒絕了,原因是想在當前領域內做的更深入。

我很佩服他的勇氣,也相信他可以找到更合適的,因為他的目標很明確,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

工作匹配度是雙向的,用人單位希望你能快速上手工作,而你也希望這份工作是你想做也能做的。所以我們在求職的時候,把用人單位的要求和自己的工作經驗做好對應和匹配,認真對待每一次的選擇。

對方需要數據經驗,你就多寫關於對數據的理解,以及相關的項目。對方需要市場經驗,你就多寫和客戶對接的項目,承擔的角色以及最後的成果。對方需要從0~1的項目經歷,那麼你就多寫如何把一個項目做成功的經驗。總之,寫對方期望看到的點,而不是你自己做了哪些。

拿結果的能力

想攬瓷器活,必有金剛鑽。沒有點拿手本事,怎能讓別人高看一眼。

拿結果是互聯網永恆不變的真理,無論哪項工作,必須要能夠創造出價值。阿里有KPI考核,谷歌有OKR評估,其實本質一樣,都是看你的工作完成情況、業績達標情況。

根本不會在意你寫了幾個PRD、評審幾次、拉了幾個會議。過程上即使再艱辛、再難過,結果不好,也會被他人否定。但如果過程+結果都可圈可點,那麼你就是典型代表,被表揚的一方。

那麼怎麼去拿結果?

關鍵一點:找對事、做對活。

找最重要的事,領導關注的、對自己提升最大的、最難啃的等,都可以是重要的事。然後把事情確認好階段性的目標以及可量化的成果,就朝著這個目標全力衝刺,一切靠自己想辦法。把80%的時間用在20%的事上,把不重要的事放一邊。

我發現新人很容易出現“熊瞎子掰苞米,一個也不剩”的情況,什麼事情都想做好,最後一件事也做不好。而有的人即使被人投訴,老闆依然很信任他,原因是他能把老闆關注的事情做到老闆心裡去。

價值觀

這是很虛的一點,也是被人提到最重要的一點。但價值觀決定你在一家公司可以做多久。

分享一個聽來的案例:阿里某事業小組,4~5個人,面試了一個候選者,這個人各方面能力均不錯,最後小組成員對這個人打分,如果多數覺得他不合適,那麼即使他再好也不會招進來。按照他們的話講,能面試到這個環節,能力絕對沒有問題,而能否融入集體,接受企業的價值觀,團隊的行為處事原則,大家覺得ok才是真的ok。

有人說創業公司的價值觀就是老闆的價值觀,一個老闆影響整個公司的氛圍,這說的一點沒錯。老闆很大程度影響企業的文化,在選人用人的過程中,也會傾向認同自己的理念,能將想法落實的人。

有的企業就是要商業變現,喜歡做匠心的產品經理就會很不適應。有的企業就是要做小而精美的產品,習慣設計大型產品經理的就很不適應。

我們在選擇一家企業的時候,如果不能接受某種文化,那麼會相當的痛苦。要麼適應、要麼離開,適應則自己難受、離開則經濟難受,每天都會糾結,最終給自己帶來一大堆的煩惱。

隨著年齡的增大,覺得不爽就要走的情況會越來越少見,而最後自己也從個性獨立,變成渾水摸魚的老油條。要記得,找到適合自己價值觀的企業,可以讓你充滿激情、富有能量的工作。

價值觀多數人人主要關注兩點,團隊氛圍和工作流程:

團隊年齡階梯太大,氛圍肯定不融洽,工作都是新人做,老人看熱鬧。適齡的團隊,或是有漸進式階梯的團隊,是培養人的團隊,能說到一起或幫扶到一起的團隊才能創造出良好氛圍。

會議流程和工作流程的多少也能體現文化價值觀。有的團隊很喜歡開會,大事小事不斷,每次都要記錄,這種在大公司裡比較常見。還有不注重工作流程,辦事隨心,這種文化價值在創業公司多見。兩者都有可取之處,也需要你自己來衡量更喜歡哪一種。

以上是送給想要擁有月薪3萬的產品經理,也期待各位同仁能夠在新的一年節節攀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