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懿《品牌的人民性》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經濟遭受了嚴峻考驗。為提振經濟發出中國品牌界先聲,並從品牌角度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早日取得勝利,近日,《中國名牌》雜誌社與青島創想力品牌研究院、廣東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聯合發起品牌戰“疫”名家講壇。2月18日上午,《中國名牌》雜誌社總編輯周志懿發表了題為《論品牌的人民性》的首場演講。以下為發言摘要。

周志懿《品牌的人民性》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近年來,品牌一直有論無學,自上世紀90年代初各高校設立市場營銷專業至今,已經近三十年時間,但品牌依然還只是選修的方向,沒有形成獨立的學科,業界也是喧囂一片,各自為戰,沒有統一的品牌理論的指引,原因就在於我們的品牌理論研究是嚴重滯後的,缺乏規劃與系統。所以,今天還是想跟大家講講根本上的理論問題。

品牌的人民性釋義

  “所有的品牌中應該突出並強調人民性,人民性越強的品牌生命力越強。”

什麼是品牌的人民性?

人民、人民群眾、群眾在提法上不同,實際上是一回事。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愛恨,有夢想,也有內心的衝突和掙扎。因而,在通常條件下,市場意義上的品牌的消費者或客戶與人民的概念基本是重疊的,不要把人民看做是多麼高深莫測的概念。

品牌的人民性,就是指品牌事業於人民的價值及以品牌手段反映人民大眾的願望、利益與情感的一種特性。所有的品牌都應該突出並強調人民性,人民性越強的品牌,生命力越強。

品牌先天具有人民性

提到品牌,很多人可能更習慣關注商品品牌。如果非要提商品品牌,那麼在商品經濟範疇前提下,品牌也代表著自身的商標、旗下的產品和服務產品網絡所具備的正面信息總和。

  通俗理解,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基本的前提就是必須具備一個人民認可的品質質量,讓人民認為具有“誠信、守法、可靠、專業、價值、經濟、高效”這樣的美譽,必須代表著行業的較高水準。因此,品牌天生具有正向性、示範性,符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嚮往。

關於品牌人民性的核心問題

  “說到品牌的人民性,核心是品牌與人民的關係問題,也就是品牌與消費者、社會大眾的關係問題。”

品牌需要有人民立場

  我們的品牌事業需要有人民立場。比如國家進行品牌事業的頂層設計和相關的立法的時候,一定是首先考慮到最廣大人民的利益。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大家細細研究這個文件,你會感覺到類似這樣的文件其實時刻把人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還有類似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國家部委制定一系列品牌有關的規範時,也都是首先考慮維護消費者主體,維護人民的利益為主,這就是我國的國情和我們的體制優勢。

品牌需要有人民情懷

  品牌是有使命的,品牌使命就是品牌主體在社會歷史和現實生活中所承擔的重大責任。一般而言,它是在品牌願景的指引下,品牌主體需要承擔的責任。沒有使命的品牌稱不上是品牌。

人民是品牌的締造者

“品牌根植於人民,品牌的成長與崛起源自於人民。”

為什麼說品牌根植於人民?

源於人民的需求:物質精神、升級換代

基於人民的認可:信任使用、認同推薦

為何說品牌的崛起源自於人民?

需要人民的參與:

互動分享,體驗評價,審視監督

得於人民的扶持:

信任許可,共情代入,品牌忠誠

人民是品牌標準的制訂者與評價者

  總之,人民才是品牌標準的制訂者與評價者,打造品牌必須強調品牌的人民性。判斷一個品牌好不好,主要要看人民需要不需要、喜歡不喜歡、接受不接受。實踐證明,打造品牌最忌諱被資本綁架、被市場挾持,那樣就會變得狂躁短視、急功近利,品牌願景與使命就會變成胡弄人民的幌子,一旦脫離了人民性,就只能產生“偽人民性”的各種牌子,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品牌。

  中國有句古話“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我希望我們的品牌建設者和企業家們能跳出企業做企業,跳出行業做企業,跳出市場做企業。千萬不要為做品牌而做品牌,為做企業而做企業。打造品牌要有發心、發願,就像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一樣,人家一開始並沒有把掙多少錢作為品牌的目標,而是把能為消費者提供最便捷最安全的電器產品視作品牌的使命,所以松下成為了世界的知名品牌直到現在。人民性,是品牌之魂

周志懿《品牌的人民性》

周志懿《品牌的人民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