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絕世聰明,虛心求問學中醫,問出了一部黃帝內經

目前很多人對《黃帝內經》都缺乏瞭解,但卻理直氣壯地說內經是迷信,二羊帶大家走進黃帝內經,看看書中都講了啥。


上一篇我做了一個夢,知道內經這本書怎麼來的,我們現代人能看到比較完整的黃帝內經真是很幸運,還要感謝唐朝的王冰,古人得到這本書當寶典秘籍珍藏起來,現代人太容易得到了,反而不珍惜。

黃帝絕世聰明,虛心求問學中醫,問出了一部黃帝內經

想當初年這個黃帝可是一代”神人“,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寫道:”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這位大家稱為“黃帝”的人,原名叫公孫軒轅,後世簡稱“軒轅黃帝”,他是少典的兒子。這位軒轅帝生下來就帶著主角光環的,所謂根正苗紅。他爹少典也是響噹噹的人物,熊氏部落的首領,遺傳基因就強大,少典他生了兩個兒子,都是神一般的人物。一個就是軒轅黃帝,另外一個是炎帝神農。


這位黃帝從小就特別聰明,還穿開襠褲的時候就已經能言善辯了,長大後自然做了國君。

所以在《黃帝內經》這本書中,黃帝的出場介紹也是很華麗的,“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短短20個字就把他的絢爛一生寫完了。


哪像我們這等平凡人,假如非要給二羊也來一個開場介紹,我想應該是這樣的:貴州二羊,生來愚笨,弱而沉默,老大還尿床,苦讀十載,勉強行醫。”跟黃帝這等“神人”一比,我們這等凡人是如何平凡渺小。

黃帝絕世聰明,虛心求問學中醫,問出了一部黃帝內經

但即便黃帝是這等聰明的人,對於中醫和人體的奧秘也是瞭解甚少,所以他特意找來一個老師給他補課,給他講自然的規律和人體規律。


我們現代很多人不怎麼聰明,但喜歡自作聰明。瞭解人體,更不瞭解中醫,上來就噴,中醫不科學,中醫是迷信。呵呵,對啊,你最厲害,你最科學。黃帝都自嘆不如。


相反,黃帝這個聰明的人但卻很虛心,面對人體諸多問題他不懂,也有很多疑惑,所以就問老師岐伯。


這一問一答皆是學問啊,後人把他們的對話記錄總結下來就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黃帝內經》,這本書的內容是中醫的根基啊,後人也把中醫叫做“岐黃”或者“岐黃之道”。黃帝這虛心一問,一不不小心就問出《黃帝內經》這本絕世經典來。


黃帝問了老師岐伯第一問題:“老師,我聽說上古時候的人可以活到上百歲,而動作都不會衰弱。但是今天的人呢,活到半百身體就開始衰弱了,這是時代變化的原因嗎?


是啊,老話把人去世叫做“百年之後”,可見活到上百歲是常態啊。於是岐伯老師開始回答他的這個問題。

上古時候的人為什麼可以活到上百歲呢?那是因為他們“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黃帝絕世聰明,虛心求問學中醫,問出了一部黃帝內經

​老師你講的太文鄒鄒了,聽不懂。

大白話說就是,上古時候的人知道自然運行的規律,能順應自然去生活,飲食有規律,能節制,不過度勞累,所以能身心合一,活到自然死亡,活到自然死這叫天年啊。就是老天賜給你那麼多時間,你能全部用完。


小品裡說,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人死了錢沒花完。

二羊說,人生最大的不幸是人死了,老天給你的時間沒花完。

我是中醫二羊

讀中醫經典,用經典一直在路上,

一個鐵桿中醫腦殘粉。有一味赤色梔子心,胸懷山中藥,願為熊膽使君子,繼四聖岐黃之術。

中醫是一種愛好,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