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争议的军事将领,一脚影响历史二个朝代

“冲冠一怒为红颜”讲的主人公便是吴三桂。不过这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大概杜撰而为,不过是文人墨客的无聊之作。这种确定虚假的历史故事不必过多的传诵,毫无意义。正如蔡锷与小风仙的故事,也不过是善于美化历史的人们的意淫之作。小凤仙不过普通一妓女而已,一下子把她提高到民族大义的高度实难接受。而多数人不加考证而争先传唱不过是满足自我的美化的需要而已。历史向来残酷无情的,有时读起来很索然无味的,没有这么多风花雪月可以消遣。英雄旁边有美人,但是大概没有多少红颜知己。


最具争议的军事将领,一脚影响历史二个朝代


吴三桂身于辽东将门之后,去其舅祖大寿一家族更是明朝在关外的主要抗清势力,故尽管在崇祯皇帝诛杀不少将才时也不敢贸然对其进行打击。

当世时,明朝可谓内外俱忧,关外满族不断进犯,屡据不止,而在关内,李自成之农民军风起云涌,侵袭各省,大明王朝处于生死存亡之时,中华民族处于历史的三岔口,历史会如何选择,三股势力如何角逐取胜。


最具争议的军事将领,一脚影响历史二个朝代


而吴三桂又是如何走向历史舞台呢。袁崇焕因皇太极之反间计被崇祯皇帝诛杀,洪承畴,祖大寿先后降满,各位关外抗满名将都一一走下历史舞台。吴三桂就这样一下子被推上了历史之三岔口。吴三桂当然对当时的时局也感到困惑也无奈。其所推崇的前辈洪承畴与祖大寿都没有为大明尽忠,这对其实不小的触动,而其不少亲朋也也投降。不过那时的吴三桂还是坚持原则绝不投降,足见其气节。明皇室对其极为重视,视为柱国之臣,而陈圆圆也是在这个时候因国丈为巴结吴三国而贡献的。

明王朝腹背受敌,前有李自成,后有多尔衮,而有为将臣却无。此时历史给吴三桂的使命过多,农民军即将攻克北京,崇祯急忙调吴三桂回京勤王,然而,未到,北京攻陷,崇祯吊死。吴三桂再次陷入人生的抉择。清军与农民军多对其进行劝降。当时,因李自成军队占据北京,吴三桂一家老小几十口全部在李的控制之中。吴三桂一方面为挽救家人,一方面倾向于投降于汉人。与李自成密谈后,吴三桂从山海关往回赶,山海关由农民军将领守护。但吴三桂在途中,听闻李自成军队在北京的所作所为,将明朝官员烧杀掠夺,毫无章法,吴三挂的父亲吴襄也被农民军所虐打。而野史所传为听说李自成将其陈圆圆夺取,大怒,从此与农民军势不两立,这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故事之所在。不过野史本人不觉得可信。当时主要的情况我觉得吴三桂见农民政权如此残暴无章,自己此去北京凶多吉少,也料定如此政权必不能长存。


最具争议的军事将领,一脚影响历史二个朝代


最后,他选择了清军,与多尔衮博弈合作,吴三桂借兵攻杀农民军,最后划黄河而治,而多尔衮也一直含糊其辞。山海关一开,清军入关,吴军与农民军鏖战不分时,八旗军冲出,农民军溃败,其后吴三桂一路追击,将李自成军队打击得无还手之力,大顺政权从此不再。北京由多尔衮把持,清军已经完全掌握形势,吴三桂为势所迫,只能接受清朝的赏赐,吴三桂被封平西伯。

后来,吴三桂为讨清军之信任,征战西部,诛杀农民军残余及明朝势力。很快南明小朝廷也覆灭。吴三桂被封平西王,其征战至云南,后封地立于云南,成为清朝封的五个异性王之首。吴三桂在云南积蓄力量,宛如小朝廷。


最具争议的军事将领,一脚影响历史二个朝代


后来康熙削藩,吴三桂再次金戈铁马,挥军北上,五年攻陷六,七省,三藩叛乱,但形不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军事势力,而清王朝又进行极力弹压,吴势力渐渐不支。吴三桂一死,更是分崩离析,三藩被剿灭。吴三桂被灭三族。纵观吴三桂一生其智其勇,不愧为当时英雄,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