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為什麼屠四川?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一德格天1


張獻忠是明末農民起義的重要領袖人物,還是一位具有出色領導能力的軍事家,是一位敢於戰鬥,而且擅於戰鬥的人。

他領導的隊伍驍勇善戰,雄霸一方,是當時推翻以崇禎帝為首的朱明王朝統治的重要軍隊之一,也是李自成大敗後重整旗鼓的重要藉助和支持力量。

但是在民間的傳說和後世的記載中,他是一個嗜殺成性、殘暴不仁、壞事做盡的一個身心變態的殺人狂魔,他最大的劣跡便是“屠川”。


關於張獻忠屠四川的事件,一直以來非常有爭議,有沒有屠四川,屠到什麼程度,也是眾說紛紜,很多學者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魯迅認為他屠四川是因為李自成先進城當皇帝,當皇帝最需要的是百姓和民心所向,所以張獻忠為了不讓李自成當皇帝而殺百姓,顯然這是魯迅先生故意諷刺的,對“張獻忠為了不讓李自成做皇帝而殺百姓”這種說法進行諷刺來說明產生的懷疑。

有很多資料證明,張獻忠並沒有大規模屠四川,以下幾點就能證明張獻忠並沒有實施大規模屠四川行為。


第一點就是時間上的差異,滿清宣佈張獻忠已經戰死是在1646年,也就是滿清入關的第三年,與此同時,滿清還聲稱四川已經被平定了。

可是清軍真正平定四川是在1659年,那時的張獻忠已經死了十三年了。

如果四川被張獻忠所屠殺的話,那四川將人煙稀少,怎麼可能還有與滿清進行抵抗作戰的能力呢。

所以,能夠與清軍殊死搏鬥十三年的應該是四川的兵民,沒有這些百姓的話,四川根本沒有能力與清軍對抗這麼多年。

四川人口發生大量的減少的時間段是在清軍進入四川的那段時期,並不是張獻忠造成。


第二點就是清廷製造的汙衊張獻忠的偽證。

滿清統治者在平定四川后,還建立了一個七殺碑,碑上寫了:“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以此來做張獻忠嗜殺成性的偽證,並且把清軍屠殺四川的責任推卸給了張獻忠。

他們所寫的這句話與張獻忠的一塊“聖諭碑”的碑文相似。

但張獻忠的“聖諭碑”中沒有一個上面有“殺”的碑文,在廣漢公園展示的這塊“聖諭碑”的碑文正是在史料中記載的張獻忠“六言聖諭”:

“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這句碑文的意思是上天賜予人類萬物,而人類卻沒有一物來報答,人類只能自己反省。而滿清統治者為了藉此來汙衊張獻忠,為了顯示出張獻忠的殘暴不仁和滿清的“正義凜然”就把碑文的最後一句給改成了七個“殺”。

這種做法的汙衊之意,不用明說也能體會出來。


第三點就是,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所寫,作為勝利者,一般都不會把自己所做的壞事寫在歷史當中。

所以在官修《明史》中就記載了張獻忠屠殺了四川六萬萬人(相當於今天的六億人),從這個數據就可以看出這對張獻忠汙衊至極,因為當時全國人口加起來也絕不可能達到六億人口,更何況只是一個四川。

並且《明史.張獻忠》都是根據《綏寇紀略》和《蜀碧》等野史而寫出來的。其中的內容真實性很難查證,滿清統治了兩百多年,作為失敗者的一方留下來的記錄早就被毀滅和篡改了,保留下的只是對勝利者有利的“歷史”。

這樣的“歷史”代代相傳,最後時間久了自然就會有人相信了。

第四點就是梓潼人為其塑像,在梓潼七曲山大廟內,就有一座張獻忠家廟。這座廟是在張獻忠死後,人們為了寄託對他的懷念之情而建造的,給他塑造了一個綠袍金臉的塑像,此形象非常威武,而且三百年來香火一直不斷。

後來,幾次遭到地方官的毀像,但都被人們重新塑造了,經過幾次反覆的重塑拉鋸,今天的塑像也是後來塑造的。據說,清代兩百多年中,川北農民起義不斷,原因之一竟然是因為受到張獻忠形象的影響。

由此可見,人們對張獻忠的英雄崇拜非同一般。假如張獻忠確實屠過四川人,當地百姓怎肯一而再再而三不厭其煩給他立塑像?


一言以蔽之,張獻忠屠四川的真相併不是像史書所記載的那樣,存有很多疑點待去證實,都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勝利者不會把自己真實的罪行所記錄,也不會把失敗者的豐功偉績記錄下來。


歷來現實



張獻忠屠川是真,我們有祖先傳下來的故事。

接前面有人所說張獻忠銜馬糞之繼續:

張獻忠因受過川人之辱,又被草錐屁股後,愈加憤恨:“川人不但人惡,連草都惡!”,所以決心殺光川人。一路上只見人頭滾滾,哭聲震天,雞犬不留。

當殺到廣漢城郊北外(今廣漢市北外鄉)時,只見一年輕婦女,衣服破爛,背上揹著一個大男孩,手上牽著一個小男孩,邊哭邊逃難。張獻忠覺得很奇怪,遂使人喚婦人前來問話。

張問曰:“你為何將年齡大的孩子背在背上,反將年齡小的孩子牽在手上行走?此非常理也!”

婦人回曰:“將軍有所不知,容我細細道來。背上年齡大的孩子是我丈夫兄長的孩子,丈夫兄嫂因病雙亡,之前曾將孩子託我照看,我答應絕不辜負他們的重託。手上牽著走的是我的親生孩子。雖然孩子的父親也已亡故,但是還有我這個當母親的還活著在,他就是受點苦也沒什麼。我的孩子比較起兄嫂的孩子來說,還是要幸福得多!”

張獻忠大驚:“原來四川還是有好人!”立刻回頭四面一看,到處一片荒涼,雞犬無聲。

張獻忠謂婦人曰:“你雖然看似不合常理,但是節氣難能可貴!”遂贈與婦女錢糧,並下令停止殺戮。

故廣漢北外部分川人得以保全性命。


國際美容王


說起張獻忠,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起四個字:殺人魔王。據說,張獻忠在攻下四川后,對四川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據明史上記載,在1578年時,四川人口還有三百萬人,但等到張獻忠死後不久,四川已只剩下不到九萬人。很多人說,這其中絕大部分人,都是被張獻忠所殺。

當然,鑑於明史是清朝時所編寫,這個可信度並不是很高,至少四川人口的銳減,和清軍更應該脫不了關係。因為,四川是張獻忠的大本營,他如果把這裡的人口都給屠殺,那他大軍的軍餉糧草由誰來供給,又靠誰來給他補充兵源?

而且,張獻忠是在1646年去世,直到十年後清軍才真正平定川蜀,這個時候張獻忠已經去世整整十年,如果張獻忠已經徹底將四川的人都給殺死,那又是誰來抵擋清軍近十年的進攻。從這次意義上來說,張獻忠應該是被滿清所抹黑掉的,所謂的屠殺四川,更多應該是清軍所為。



最開始,張獻忠是在1640年開始進攻四川,經過四年的征討,最終拿下四川全境,隨後他便正式稱帝,建立大西政權。第二年,清軍在武昌擊敗李自成後,便開始對張獻忠動手。當時,多爾袞一方面派人勸降張獻忠,並許諾以高官厚祿;另一方面,多爾袞又命令豪格為靖遠大將軍出征四川,打算用武力逼迫張獻忠投降。

張獻忠對多爾袞的勸降給予明確拒絕,隨後他便調集軍隊迎戰清軍,但關鍵時刻,張獻忠手下的大將劉進忠率領部隊投降豪格,在他的帶領下,豪格的軍隊很快平定漢中,接著又闖入四川。這這種背景下,張獻忠只好帶領大軍從成都撤離到西充鳳凰山駐守。

據說,在倉皇撤離成都時,張獻忠為防止自己的妻兒老小落入清軍手裡,就將他們全部殺死。同時他還對部下孫可唯說,等我死後,你們切不可投降清軍,但可以歸降明軍。隨後他率領軍隊在鳳凰山憑險據守,而僅僅不到一個月時間,豪格的大軍也殺到鳳凰山,雙發就此展開大戰。

在交戰過程中,張獻忠恰好被劉進忠瞧見,他便趕緊告訴身邊的清兵,那個穿著蟒服露著半邊臂膀,腰插三根箭的人就是八大王!隨後清軍將士便對著張獻忠所在的位置一陣狂射,其中一隻箭直接射穿了張獻忠的喉嚨,張獻忠當場斃命,享年四十歲。而據說,這個射殺張獻忠的將領,正是鰲拜。



在張獻忠死後,他的兩個養子平東將軍孫可望和安西將軍李定國遵循張獻忠生前所託,很快率領軍歸降南明政權,後兩人聯手繼續在四川抵禦清軍,並趁勢先後攻下貴州、雲南和廣西等地,最巔峰時,他們幾乎佔據整個西南。

尤其是在1652年,李定國親率八萬大軍進攻廣西桂林,大敗清軍,逼得清軍主帥、定南王孔有德自殺。其後,李定國佔領桂林,並趁勢奪取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鋒指向長沙。清廷聞訊大驚,增派十萬大軍馳援,結果被李定國打得幾乎全軍覆沒,主帥愛新覺羅·尼堪(清初理政三王之一)在戰場上直接被斬殺,他也由此成為對明朝作戰身亡中的級別最高的清軍將領。

這兩場戰役後,清廷朝野震動,一聽到李定國的名字就顫慄不已,甚至打算放棄西南各省與李定國平分天下講和的打算。但可惜是的,隨著李定國軍功和聲望越來越高,孫可望心裡開始失衡,兩人開始產生各種矛盾,最後兩人直接兵戎相見,隨後孫可望乾脆直接投降清軍,並引清兵入四川、貴州。其後李定國轉戰雲南和緬甸,直到病逝。


我是趙帥鍋


張獻忠是洗不白的。

1、明末西安人張獻忠,屠川作《七殺詩》:


“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清末入川的,只有張獻忠一批人馬,和吳三桂所部清軍。

吳三桂雖然降清,但卻是“復君父之仇”(崇禎死於李自成),誓對南明政權“不忍一矢相加遺”。

張獻忠試圖“堅壁清野”倒是極有可能。

2、川陝世仇。

關中西南方向群山中有一關隘,地名“故道”,“<”形路線先向西南,再突然折轉東南方向,直通漢中。此關隘正是“(大)散關”,用以防禦來自巴蜀的兵力。


諸位可能沒想到吧? 散關防禦的不是別人,正是漢中。

西安關中人可從來沒把漢中當成自己人。

漢中講四川話,不講陝西話。

漢中是漢水發源地,屬於長江流域;西安關中屬於渭河黃河流域。

劉邦封漢王,轄地就在巴蜀(包括漢中)。

漢中古屬益州;西安關中自古屬於中原河南司州。

3、眾所周知,黃河幾字形繞開陝西,西安沒黃河,陝西多叛亂。

明末天下大亂,首先是從陝西(時屬延安府)開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陝西的受災之早,受災之重。民不聊生無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謂“天降奇荒,所以資(李)自成也。”

萬曆在位48年間(1573-1620年)有災荒記載的就佔25年,崇禎年間幾乎連年災荒。

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發生大旱,次年即崇禎元年繼續大旱,其中陝北受災程度最重。

崇禎三年,災區擴大到全陝。到崇禎六年,旱蝗霜三災並至,全省大飢。

4、張獻忠大西四將軍: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作為張獻忠的四個養子,四人分別改名為:長子張可望,次子張定國,三子張文秀,四子張能奇。

張獻忠謀士,丞相汪兆麟的唆使下,開始屠川。

期間,南明平蜀侯曾英,明將楊展,忠國公王祥,四川巡撫馬乾,駐紮重慶、貴州,舉兵對張獻忠作戰,收復川南。

明將楊展取得“江口沉銀”,即是此時戰果。





5、從圖中不難看出,張獻忠在此期間,只佔據過川北,未佔據過川南。

而且川北漢中,張獻忠同樣始終未能攻克(漢中講四川話,不講陝西話)。

而清軍豪格、吳三桂部,在消滅李自成後,始終盤踞在漢中,觀望張獻忠與南明決戰,始終沒有出兵!

明將楊展隨即入成都後,已發現屠川慘象,所做《萬人墳記》,是第一次介紹屠川事件的漢人。

同時不難看出,張獻忠屠川區域,主要集中在“成都—廣元—達州”三角區。

根據各方記錄,張獻忠屠川時間,在1645年弘光死後的下半年,到1646年12月以前的一年半時間內。


用戶67724358697


對於這個問題,怎麼說呢,之前也看了一些關於張獻忠屠川的說法,大多數人都說,那是不可能的,都是滿清栽贓嫁禍的,滿清壞啊。


但我覺得,並不一定就是這樣,有兩點原因。第一個,在我們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當年張獻忠入川之後,在蜀地成都平原燒殺搶掠,而後又進兵川西北,準備繼續掠奪,但當他率軍走到一個峽谷地帶後,問當地人,這個地方叫什麼?

當地人回答,這裡是吊鐘崖,張獻忠一聽是吊鐘,遂決定不再繼續前進而打道回府,原路返回。就跟龐統被稱為“鳳雛”,而聽到當時所在地名為落鳳破時,他就知道自己會戰死那裡是一樣的。所以張獻忠會害怕吊鐘崖,古人都很迷信的。


這是我們當地流傳的一個故事。

再一個,就算這些民間故事不可信,但近年來風頭不小的張獻忠沉銀地被找到,證實民間傳說的張獻忠寶藏並不是空穴來風。

試想一下,張獻忠如果不是靠燒殺搶掠,他怎麼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擁有如此眾多的財寶?老百姓心甘情願給他的?我不信。所以說,這批財寶得來的背後,肯定是沾了不少血的。

可能張獻忠屠川,並沒有民間說法中的那麼嚴重,屠殺那麼多人,但肯定是發生過的。只是殺人多少的問題,我想,死的人應該也不會少。

至於是不是清朝殺人後栽贓陷害,這不清楚,但我覺得,民間傳說還是有一定的可靠信的,畢竟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大家覺得呢?


Mr農村大姚


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這是張獻忠屠殺四川所立的七殺碑碑文 道盡了張獻忠屠殺四川的理由

一、人無一物以報天(或作:人無一善以報天、無一德可報天),在張獻忠眼裡沒有道德和感恩之心的世人,留在世上根本就沒有用,不如全殺了,還世界一個乾淨。

結合張獻忠和曾經的盟友李自成、明朝(南明)、大清三方混戰,張獻忠肯定是對於四川人沒有堅定堅持他而感到背叛,因此才有七殺碑的碑文:

人無一物以報天

我對你們四川人這麼好,你們就是用背叛來回報我?與其讓你們背叛我,不如把你們都殺光了。

這是我個人對張獻忠屠殺四川的看法。

二、魯迅則有不同的看法:

“他(張獻忠)開初並不很殺人,他何嘗不想做皇帝,後來知道李自成進了北京,接著是清兵入關,自己只剩沒落這一條路,於是就開手殺,殺......他分明感到天下已沒有自己的東西,現在是在毀壞別人的東西了,這和有些末代的風雅皇帝,在死前燒掉了祖宗或自己所蒐集的書籍古董寶貝之類的心情,完全一樣。他還有兵,而沒有古董之類,所以就殺,殺,殺人,殺......李自成已經入北京做皇帝了,做皇帝是要有百姓的,他要殺之他的百姓,使他無皇帝可做。”

因為失去了搶奪天下的資格,不能做成皇帝,管他是李自成還是大清做皇帝,我張獻忠只管殺人,讓他們做光桿皇帝吧。這是魯迅的看法。


三、明朝遺民顧山貞在《蜀記》中記錄了汪兆齡勸張獻忠屠殺四川的話:

“兆齡曰:‘皇上此言差矣。四川山水最險,人性刁惡;皇上入川未滿二年,恩信未結。今舍之而去,彼必嘯聚為亂,北拒劍閣、東扼瞿塘,川兵素稱慓悍,那時恢復必費手矣。依臣愚見,莫若將城內百姓,無分良賤老幼,盡行剿殺。過此殘臘,命內四路、外四路將軍都督各統兵馬分東西南北,凡府州縣城百姓俱殺絕,房屋燒了;復發兵各山各鄉,不分日夜,分頭剿殺。立定賞格:凡剁男子手二百餘雙者,兵加把總,官進一級。剁女子手四百餘雙者,亦照前列升賞;幼小子女不算功。不如數者,以背叛、懷二心之罪加之。如房屋、榖米燒燬不盡者,其罰如前。如此,將全川成一赤地,土著不能嘯聚。即別有覬覦此地者,目擊荒煙蔓草,不能久駐。皇上舍之而去,臣等各將兵俱無留戀矣’”

汪兆齡認為屠殺四川的理由有:

1、四川人刁惡又作戰彪悍,一旦拋棄四川后想要重回四川必定難上加難。屠殺四川是為了日後能夠輕鬆重返四川。

2、屠殺四川讓四川成為廢墟,讓虎視眈眈四川、意圖佔據四川的南明、李自成、大清等不能佔據一片廢墟的四川,能攻不能守。

3、屠殺四川,讓四川成為廢墟,斷絕張獻忠部下貪戀四川天府之國的物質誘惑。


當時天主教傳教士編著的《聖教入川記》給出的原因

《聖教入川記》是根據當時在張獻忠大西政權中擔任職務的傳教士所留資料所編著的:

“獻賊之心,禽獸不如,聞如是哀求之言,不獨無哀憐之意,反而厲聲痛罵百姓私通敵人。隨即縱馬躍入人中,任馬亂跳亂蹄〔踢〕,並高聲狂吼:‘該殺該死之反叛。’隨令軍士急速動刑。冤乎痛哉!無罪百姓齊遭慘殺,息靜無聲。真是屍積如山,血流成河,逐處皆屍,河為之塞,不能行船。錦繡蓉城頓成曠野,無人居住。一片荒涼慘象,非筆舌所能形容。”

以殺反叛之民為由進行屠殺四川:該殺該死之反叛。和本人在開頭所說的原因一致。

《聖教入川記》還記錄了張獻忠自己給出屠殺四川的理由:

張獻忠在聽到傳教士解說天主教戒律後稱讚天主教:

“大為奇異,稱讚其法律如此精詳,管理人良心,誠為不二法門,認為歐洲各國風俗純美,實由此聖律而來”

之後繼續說道:

“然此等法律為川人無益,伊等固執於惡,不從此聖教聖令,寧願從我刀劍之下,不服聖律。故吾奉天地大主之命,殄滅此種僧黨及世上惡人。凡仇爾等者,吾亦仇之。”

故吾奉天地大主之命,殄滅此種僧黨及世上惡人——不就是七殺碑內容的翻版嗎?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兩句話說的是一樣的道理。

突然有種張獻忠屠殺四川有種十字軍東征消滅一切異教徒的感覺!


入川前後張獻忠的樂觀和絕望

在入川前,張獻忠曾如此調侃圍剿他的巡撫邵捷春、參軍廖大亨、閣部楊嗣昌:

“前有邵巡撫,常來團轉舞。後有廖參軍,不戰隨我行。好個楊閣部,離我三天路。”

一個樂天的張獻忠躍然紙上。

“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

充分表達了張獻忠背叛時所感受到的絕望!


綜述

大概來說張獻忠屠殺四川的原因如下:

1、流寇式思想。能佔則佔,不能佔就一把火燒光,一點也不能便宜給對手。明末的農民軍都是這樣流寇式思想佔主導——沒有能力擊敗明軍,只能到處跑、到處燒殺,以轉移空間獲取生存。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佔據某個地方,施行統治。在能力上不能和明軍正面對抗,在意願上割據並治理某地需要大量繁瑣而無聊的行政管理,治理成本高於劫掠成本。

2、張獻忠入四川差不多2年,佔據的是成都一帶富庶的平原,但沒有得到四川人的支持。原因很簡單,張獻忠本身就不懂如何治理和施政,更不懂籠絡人心。於是就出現四川人支持南明,或李自成,或大清等。

感覺到背叛的張獻忠於是以屠殺回報四川人。《聖教入川記》中記錄了張獻忠軍隊屠殺成都時的話語“該殺該死之反叛”,便是證據。

李自成幸運的遇到了懂得治理和收買人心的李巖,才有奪取陝西割據的想法和想法,更因此攻下北京城滅了明朝;在李巖死後,李自成重新回到了流寇狀態,對於大清的進攻絲毫沒有表現出滅大明的那種氣象。

3、張獻忠無法切實佔領四川,不得不拋棄四川,但不想留下一個富庶的四川給敵手,也斷了自己部下貪戀四川富庶生活的念頭。這是汪兆齡給出的理由。

4、以行善殺惡為由屠殺張獻忠眼中的四川惡人。七殺碑的“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聖教入川記》中的“故吾奉天地大主之命,殄滅此種僧黨及世上惡人”,都是表達行善殺惡的目的。

5、我得不到的,寧可毀了,也不能讓別人得到。張獻忠入川,並沒有佔據整個四川,只是佔據了成都一帶富庶的平原,南部山區是被大明所佔,北部山區是李自成所佔,李自成失敗後背大清所佔。

要想割據四川,必須要佔據入川的關隘,但張獻忠沒有佔據關隘,在堅持2年後,決定放棄四川,臨走時屠殺四川,把自己不能得到的富庶四川,變成廢墟,留給對手。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張獻忠屠四川的事,可以稱得上歷史上最大的“羅生門”之一。清朝的史料中,有大量的關於張獻忠屠川的記載。民間也有不少關於張獻忠曾屠殺川人的傳說,這種傳說,在一代又一代百姓中,廣為流傳。

(魯迅像)

但是,從清代開始至今,就有不少學者對張獻忠屠殺川人一事,表示懷疑。連魯迅先生也用他一貫的諷刺手法說,我知道為什麼張獻忠要屠殺川人了,因為李自成已經先張獻忠攻進北京城當皇帝了。既然李自成已經當皇帝,張獻忠所殺的就是李自成的老百姓,他當然要殺一個少一個了。

魯迅先生在這裡的意思就是說,所謂張獻忠屠川,是一個非常荒唐的說法。如果承認這種說法是對的,就會得出“張獻忠殺的是李自成的百姓”這樣一個荒唐的結論。

不僅魯迅先生,還有不少學者也認為,明末清初四川之所以大減員,有其它一些原因。

比如,清軍入關的時候,對反抗的四川人進行了大屠殺。畢竟清軍入關的時候,四川還存在多股反清力量,有南明勢力,有張獻忠殘餘勢力,還有地主武裝。對於打進來的清軍,是比農民起義軍張獻忠更可怕的敵人,因為他們是異族。所以,四川人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反抗。而清軍也對川人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大屠殺。這些大屠殺,才是四川人大量減員最重要的原因。

再比如,明末清初的時候,四川有太多的自然災害,氣候乾旱等等。而氣候乾旱,也因此造成糧食欠收。而糧食欠收,也造成百姓大量餓死。百姓因為大量餓死,很多來不及掩埋,同時又造成瘟疫的流行。瘟疫的流行,正是那期間人口急劇減少最主要的原因。

(張獻忠劇照)

在不少專家學者為張獻忠辯解的同時,也有不少專家學者為張獻忠屠川一事找證據。他們認為,張獻忠確實有過屠川的行為。之所以會這樣。一是張獻忠性情殘暴,而且以殺人為快樂。比如《明史》就曾記載:“獻忠黃面長身虎頷,人號黃虎。性狡譎,嗜殺,一日不殺人,輒悒悒不樂……將卒以殺人多少敘功次,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

二是張獻忠為了搜刮金銀,因此對四川的富戶進行了大量的搶劫。因為他搶劫,所以四川那些富戶不滿,要組織反抗。而因為反抗,因此張獻忠要大肆屠殺。目前已經在開始發掘打撈的“四川江口沉銀”,就證明了張獻忠當年確實搜刮了不少錢財。而這些搜刮的錢財則證明,張獻忠當年確實曾經幹過非常多的“劫富不濟貧”的事,確實殺過不少反抗的人。

但是這兩種說法,卻又都遭到了懷疑和反駁。

《明史》中的說法,問題是明顯的。比如說張獻忠一天不殺人,就感到不快樂。這完全是“妖魔化”張獻忠的表現,這還是人嗎?還有說,張獻忠殺了“六萬萬”人。其實,明朝最高峰的時候,人口才最多六千萬。清朝最鼎盛的時候,人口才達到4億。所謂“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這話實在誇張離奇不靠譜。

還有清代筆記《研堂見聞雜錄》中所說的,“張獻忠之破蜀也,赤地千里,殺戮無遺……積屍至與峨眉齊。流血川江,數百里不絕”這樣的話,顯然也屬於一種文學描寫,不能作為史料根據。

(江口沉銀文物)

至於張獻忠搜刮了大量金銀,究竟有多少,這其實只是個傳說。通過目前對“江口沉銀”的發掘打撈,也只是證明張獻忠確實曾把金銀沉入江中,並不能證明有多少。再說了,作為一級政府,有點錢也是很正常的。因為搶劫富戶而殺人,也是說得過去的。但是,張獻忠有必要對川人進行普遍的屠殺嗎?

還有,張獻忠的軍隊,主要是川人。張獻忠如果大量屠殺川人,所殺的必然是張獻忠軍隊的親屬。張獻忠的軍隊殺自己的親屬,這顯然是十分荒唐的。除非張獻忠已經對他的軍隊進行了“洗腦”,那些軍隊已經“不是人”了。

總之,張獻忠是否屠川這件事,已經成了“羅生門”。大家各執一詞,顯然誰也說不服誰。同時,也不可能找到跟充足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樣的爭論,卻也說明一個現象,作為沒有什麼先進思想理念支撐的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雖然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權,確實也存在太過依賴暴力,太過炫耀暴力的現象。而有這種現象的政權,顯然是不長久的。張獻忠最終走上了覆國的悲劇,也是必然的。

(參考資料:《明史》《研堂見聞雜錄》)


張生全精彩歷史


湖廣填四川,是清朝初年重要的移民事件,而造成這場大範圍長距離移民的主要動因便是由於四川人口的極度空虛乃至荒蕪。而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普遍認為是張獻忠大西軍在四川的軍事行動。

圖/張獻忠沉銀


大西國建立

崇禎17年(1644年),張獻忠率領義軍由楚入川,迅速進入今天重慶萬縣。當年六月,張獻忠攻克重慶,再次將從陝西南下進入重慶躲避戰亂的明瑞王朱常浩及大批隨從一鍋端,全部殺光。隨後,張獻忠一路逼向成都,凱歌高奏,於七月份佔領該城,隨後於當年全面收服四川各地。與此同時,李自成率軍殺入北京,滅亡明朝,建立了大順政權,隨後西撤陝西老家。張獻忠在擊敗了李自成部將之後立即建立大西政權,於成都立國,稱大西王。

守成不易

張獻忠在成都稱帝之後,才發現蜀地的局勢並不像剛入川之時一般穩定。四川內外局勢在當年年末發生了劇變。


首先,南明小朝廷在遵義組建了專門的幕府,專門對抗大西政權。同時,明軍殘部在四川境內各地尚有少數人馬:川東的馬乾、曾英等部於一六四四年八月佔領了重慶,並以重慶為據點陸續控制涪州(今涪陵)、忠州(今忠縣)、合州(今合川)、瀘州等地;川南的楊展一直在嘉定(今樂山)、敘府等地活動,永寧衛(今敘永)是其據點;川西的曹勳、範文光等部攻佔了雅州(今雅安),一直在雅州、洪雅、滎經等地活動。


除此之外,四川各地不時有地主武裝的活動,據說“合計諸要隘兵馬。為數不下二十餘萬”。

在這樣的內外局勢下,張獻忠為了鞏固自己政權,建立對抗北方清軍的穩定基地,因而採取了堅決的鎮壓與軍事對抗政策。就這樣,在張獻忠統治下的蜀地三年(1644-1646)間征戰不斷,幾無寧日,人口大量死亡,因而有張獻忠“屠川”之說。實際上,四川地區人口在明末大量減少是曠日持久戰爭導致的必然結果,張獻忠“屠川”實際上是張獻忠為了鎮壓反叛者所採取的鐵血手段。


參考文獻:1. 袁永,張獻忠和大西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歷史研習社


說張獻忠“屠”四川的這個說法,其實有些過於誇張了。

倘若真的屠盡了四川,那他又是哪裡來的兵源呢?那時四川人民更多的是死於滿清之手,四川地區還有張獻忠的祠堂並以香火供奉,真若是屠戮的兇手,百姓豈不是自相矛盾。

大家都知道明朝末年之時宦官專政,朝野上下爆發出了許多的問題,最後明朝覆滅,但若是討論根本的覆滅原因,還是在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身上,他們的起義,推翻了明朝的統治,可可是卻便宜了入關的滿清。

四川山水富饒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張獻忠也不例外,在他剛到四川的時候是想將這裡作為自己覺得大本營,可是再到了這裡後卻遭到許多抵抗,讓他的兵馬遭到了不少損失,於是他就決定以暴制暴,既然安撫不成那就殺吧,於是他如願的做了大西國的皇帝。

不過明朝殘餘的反抗勢力依舊很多,他這個性格殘暴而且疑心病比較重,他時常懷疑手下的官員有造反的心思於是也殺不少人,後來反抗的勢力越發的多了起來,此時還有滿清的虎視眈眈,他當時所佔據的範圍也就是四川的四分之一,於是他也就破罐子破摔打算逃走。

然而大家知道,在清軍打到四川的時候,一直是遭到當地百姓們的頑強抵抗,而這場抵抗更是長達十數年之久,假如張獻忠真的將四川給屠了,難不成這些百姓再死後還能爬起來作戰不成?

在1946年的時候清朝就宣佈張獻忠戰死,平定了四川,在1949年的時候,清朝貼出過這樣的一個公告:“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這就是他們所採用的鎮壓手段。所以說四川人口銳減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源於與清軍的作戰。

另一方面,明末清初之時四川地區自然災害比較嚴重,再加上長時間作戰到處浮屍,疫病也是很多,這也是一方面原因。

所以說,張獻忠的“屠”時真的,不過目的是鎮壓反抗,但不是屠戮百姓,四川人數的銳減也是多方面原因。


四十五度歷史


張獻忠,1606年出生於陝西定邊縣,是在明末和李自成一起造反的農民軍領袖,1644年11月16日在成都稱帝,建立大西政權。

關於張獻忠為什麼要屠四川?無論是傳說還是明史記載都很多,我羅列幾個大家看看是否可信。


1.張獻忠10歲時跟隨父親到四川資中賣紅棗,他們把馱運的驢拴在一戶財主家的石碑上,等賣完紅棗牽驢時,發現財主家的家丁在抽驢,原因是驢屙的屎把石碑弄髒了,父子倆趕忙賠禮道歉,家丁不依,非要讓兩個跪著把屎舔乾淨,不然要殺驢、罰款、兩人無奈,只好忍氣吞生地照辦,事後,張獻忠立志發誓“殺盡四川人,報舔屎之恥”。

2.張獻忠帶兵殺進四川,軍隊駐紮在眉山海珠的長丘山上,張獻忠到亂草中大便,屁股被藿麻草猛紮了幾下,氣的他抽出寶劍對著亂草狂砍,還狠狠地發誓“四川人可惡,連草都欺負人,我今後一定要殺盡四川人”。

3.清人編纂的《明史》記載,張獻忠殺人如割草,還特立碑明志,上寫道“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這就是有名的“七殺碑。”

4.出自《明史》,張獻忠稱帝后也搞開科取士,來考試的全部被殺。《蜀亂》,《後鑑錄》,《聖教入川記》等都有記載張獻忠大量殺人的事情,所有記載的為毛奇齡編著的《後鑑錄》最為離奇,裡面有所謂的“四面屠蜀”的情節,如果把殺的人數加在一起,竟然高達7億。

上述的幾點我認為不太可信,10的孩子發誓是沒有用的,也沒人會聽到,屁股被草紮了一下,就要殺全四川人,這也不可能,一聽就是民間人士編出來的,還有殺了7億人更是天方夜潭,明萬曆6年也就是1578年,官方的四川登記人口是317萬人,就算當時的瞞報、隱報的人口加在一起,也不過600多萬,大清人口最多時是4億,全中國達到7億,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後的事情了,所以對這種記錄可信度幾乎當零。

那麼張獻忠在四川到底殺沒殺人?答案是肯定殺了的,否則不會有那麼多記載和傳說,至於殺了多少人?誰也不知道,當時就算600人口吧,至順治18年統計,四川人口只有8萬了,基本上600萬全沒了,但這600萬不可能全是張獻忠殺的,張獻忠在1447年1月就中箭死了,清軍到1459年才打下四川,張獻忠死後,他的部將孫可望、李定國等率農民軍出四川向貴州轉移了,那麼清軍還打了12年在跟誰打仗?說明四川還大有人在,這些人後來應該是全被清軍殺了,為什麼要殺呢?肯定是清軍在四川遇到了最堅強的抵抗,12年的抗清啊!抗日戰爭才打了8年,想想12年是一場怎樣艱難的鬥爭?,有可能清軍攻下後大開了殺戒,不然四川不會只有區區8萬人了。



說到張獻忠在四川殺人有什麼好處?我想就用剛才推斷出的,清軍殺四川人有什麼好處一樣,因為遇到了激烈的抵抗,當時張獻忠率農民軍進四川時,同樣遇到了激烈的抵抗,張獻忠在成都稱帝時,所佔的地盤是極其有限的,四川許多地方還是掌握在南明的守軍手裡,如果張獻忠真的要把四川人全殺了,那還做什麼皇帝?誰來養活朝廷?誰來養活軍隊?,按常理來推斷,張獻忠的殺人,應該是在攻城時遇到了百姓和守軍的激烈抵抗才殺的,好處是,攻其它城鎮時,警告城裡的百姓,不要幫助守軍,否則攻下的話也是要屠殺的。不知我的推斷是否合理,請您提寶貴的意見。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