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有什麼特色兵種?

黑水冥王


張獻忠,字秉忠,號敬軒,外號黃虎,陝西定邊縣人,明末農民軍領袖,大西唯一皇帝,與李自成齊名。

1640年率部進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即帝位,號大順。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在西充鳳凰山中箭而死。

在明末的農民起義軍中,張獻忠帶領的部隊能脫穎而出,橫行天下,據地開國,最重要的因素是張獻忠出神入化的游擊戰術和他強大的騎兵。可以說,張獻忠的特色兵種就是騎兵。

在張獻忠軍中,騎兵和步兵的比例是“馬七步三”,主力部隊“人人有精騎或跨雙馬”,“介馬有付,去來如風,一日夜踔數百里”。

張獻忠因為擁有強大的騎兵,史稱“獻(忠)之行兵,其來也如風雨之驟至,其去也如鬼蜮之難知。故數月間或馳江北,或趨楚豫,蹂躪三省,令官兵追逐不暇,即孫子所云‘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避實擊虛’之法。將帥墜其術中而不覺耳。”速度帶來主動,而“主動”是取勝的關鍵。

縱觀張獻忠一生所經歷的戰役,發現張獻忠不打防禦戰,基本都是高速度地流動作戰,沒有固定不變的據點和進攻目標,從不死攻一城,張獻忠所攻打的地區,正是明軍防守薄弱的空虛地帶,所以能夠避實就虛,節節取勝。

相比之下,明軍則要笨重得多,他們處於明處,每個據點都要駐兵,永遠處於守勢,戰線拉得很長,他們被龐大的後勤所制約,被起義軍拖著走,要圍困不住,要追追不上。

因此,張獻忠的特色兵種就是騎兵。


大江侃歷史


張獻忠到四川稱帝后,殘明勢力死灰復燃,川中各地反叛四起。張獻忠派出六路大軍赴各地鎮壓,但叛民大多據山守險,易守難攻,大西軍死傷不少,很多地方依然沒法攻下。張獻忠想,如果有紅夷大炮就好了。

工部尚書王應龍說:“陛下不是聘請了兩位西洋傳教士當國師嗎?聽說這兩個洋人不僅懂天文學、算學,還會製造天球儀、地球儀和紅夷大炮。”

張獻忠說:“那還等什麼呢,趕快叫他們給老子造!”

張二天,王應龍來到大慈寺後院的鑄造局找到兩位洋人,傳達張獻忠的旨意。

利類思說:“所謂紅夷大炮,乃是荷蘭人發明,原名叫荷蘭雷,因中國人稱荷蘭為紅毛國,故改稱荷蘭雷為紅夷大炮。這種大炮的優點是炮管長、管壁厚,而且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整射角,配合火藥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威力巨大,一發炮彈可傷人無數。西洋人的海軍橫行海上全靠此炮,我雖多次見過,但未學過製造之法。安文思是葡萄牙人,精習算術物理,或許可以幫助你們製造。”

安文思說:“本人也從未學過製造軍火之術。但軍火也是根據物理學原理製造出來的,要認真研究的話應該可以找到其方法。承蒙大西皇帝(張獻忠)准許我們傳教,為了大西國的國運昌盛,我願助一臂之力。讓我研究幾天再與你談!”

過了幾天,安文思果然琢磨出了鑄造紅夷大炮的方法,並繪出了圖紙。接著,他組織一幫工匠按圖施工,先鑄炮管,再造炮彈,最後將炮身裝載在炮車上。僅僅過了一個月,兩門紅夷大炮便鑄造成功。

聽說大炮造出來了,張獻忠大喜,命人讓安文思試炮,他想看看大炮究竟能打多遠。

這時,彭縣(今彭州)方向傳來急報:彭縣民眾造反,叛民與南明殘軍聚結於關口、海窩子一帶的山寨抗糧抗稅,抵抗大西軍。張獻忠聽後非常生氣,決定將大炮運去攻打。

可是,炮車的輪子大、車軸寬,一般道路根本無法通行。張獻忠命令沿途的鄉鎮修運車道,與成都街面同寬,直達彭縣。運車道修好後,他帶著安文思親赴彭縣指揮平叛。

隊伍剛到彭縣,張獻忠便迫不及待想過一下炮癮。看見東門外的龍興寺有座古塔,他讓炮手對準塔試炮。炮手瞄準塔身,算準距離,一炮轟去,古塔破為三段,一段倒塌,兩段仍相倚而立。張獻中看到古塔倒了一半,頓時欣喜若狂。

隨後,大炮運到關口鎮。山中百姓得知張獻忠炮轟龍興寺寶塔,無不恐懼,紛紛撤離到山後。張獻忠命士兵將大炮捆在兩匹騾子身上,趕著騾子向山中追擊,每走20裡換一次騾子。進入深山,張獻忠讓士兵在騾背上試炮,安文思阻止說:“騾子聽見炮聲必定受驚,傷及自己人,是否容我另制一個炮架。”

張獻忠說:“山中的人馬尚未走遠,現是正是炮擊的最佳時機。若等你把炮架做好,人早跑了。”安文思無奈,只好先用繩子綁住騾子的兩蹄,然後裝填火藥、炮彈。

果然不出所料,炮聲一響,騾子驚得一跳,竟將繩子掙斷,發瘋似的亂踢亂跳,操炮的士兵一接連被踢傷好幾個,安文思躲閃不及也受了傷。最後,騾子力竭氣斷,隨同炮身滾下懸崖。張獻忠大為掃興,當天便率隊回到成都。

紅夷大炮雖然造出來了,但因技術不過關,加上炮身過重不便攜行,只生產了十幾門,沒法批量生產,張獻忠的軍力最終未能得到提升。


匹諾曹jun


明朝末年,農民起義的浪潮席捲中國大地。在這些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中,要數張獻忠和李自成兩人最為人所熟知。因為這兩人所擁有的兵力最強大,以至於很多弱小軍事力量和他們兩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搖黃十三家”便是與張獻忠有著直接聯繫,他們是活躍在四川北部地區的一股小型軍事力量。

搖黃這兩字其實分別來自張獻忠兩個手下的名字。為了與李自成配合,張獻忠於1634年攻打四川,一年後的張獻忠帶兵離開四川。留下一支部隊駐守四川北部,這支部隊有兩個首領,他們分別是搖天動和黃龍。所以,他們的軍隊也叫“搖黃軍”。1636年,搖天動和黃龍在抗擊明王朝官兵的戰鬥中去世。他們所領導的軍隊也被分成十三家,所以被稱做“搖黃十三家”。他們領導人的名號分別是:整齊王張顯、遵天王袁韜、逼反王劉維民、黑虎混天星王高、奪食王王友進、邢十萬、息九思、黃鵝子、景可勤、震天王白蛟龍楊秉允、陳琳等。

搖黃十三家各個部隊最後的走向也有所不同,有的軍隊歸順了明朝,明朝被推翻以後,有的軍隊投降了清朝,有的則變成抗擊清朝的小部隊,抗擊滿清的部隊也稱為“夔東十三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