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經歷10次崩盤,最長熊市持續61個月

北京時間2020年3月9日晚間,美股經歷了一次史上最慘烈的黑色星期一。

晚間,美國三大股指大幅低開,道指跌3.37%,納指跌7.2%。隨後道指迅速跌超2000點,跌幅擴大至近7%。

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經歷10次崩盤,最長熊市持續61個月

盤中,標普500指數跌7%,觸發一級熔斷機制。

之後美股觸底反彈,標普500、納指跌幅縮窄至6%以內,道指跌幅縮窄至1600點,此前跌超2000點。

什麼是熔斷?

簡單來說,就是當股市下跌到一定程度之後,市場自動停止交易一段時間。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安撫投資者的恐慌情緒,以防持續拋售給市場帶來更大的衝擊。

美國在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的3個月之後推出了股指熔斷機制,分為7%,13%,20%的三檔下跌熔斷。

三十多年來的美股市場,此前真正觸發熔斷僅有一次:1997年10月27日,道瓊斯工業指數暴跌7.18%,收於7161.15點,創下自1915年以來最大跌幅。

今天是美股歷史上第2次熔斷。

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經歷10次崩盤,最長熊市持續61個月


我們梳理了美股歷史上最大的10次股市崩盤,最長的熊市持續了61個月:

第一次美股崩盤


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經歷10次崩盤,最長熊市持續61個月


起止日:1901年6月17日 - 1903年11月9日


熊市歷經:875 天左右(29 個月)


道指頂點:78.26


道指低點:42.15


跌幅:46%


第二次美股崩盤(1907大恐慌)


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經歷10次崩盤,最長熊市持續61個月


導火索:舊金山地震


起止日:1906 年1月19日 - 1907年11月15日


熊市歷經:665 天左右(23 個月)


道指頂點:103.00


道指低點:53.00


跌幅:49%


第三次美股崩盤


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經歷10次崩盤,最長熊市持續61個月


起止日:1916 年11月21日 - 1917年12月19日


熊市歷經:393 天左右(13 個月)


道指頂點:110.15


道指低點:66.95


跌幅:40%


第四次美股崩盤


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經歷10次崩盤,最長熊市持續61個月


起止日:1919年11月3日 - 1921年8月24日


熊市歷經:660 天左右(23 個月)


道指頂點:119.62


道指低點:63.90


跌幅:47%


第五次美股崩盤(1929年大蕭條開始 )


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經歷10次崩盤,最長熊市持續61個月


起止日:1929年9月3日 - 1929年11月13日


熊市歷經:71 天左右(2.5 個月)


道指頂點:381


道指低點:199


跌幅:47%


第六次美股崩盤


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經歷10次崩盤,最長熊市持續61個月


原因:槓桿過度,非理性繁榮


起止日:1930年4月17日 - 1932年7月8日


熊市歷經:813天左右(27個月)


道指區間最高點:297.30


道指區間最低點:40.80


跌幅:86%


第七次美股崩盤(持續時間最長的熊市 )


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經歷10次崩盤,最長熊市持續61個月


導火索:珍珠港事件


起止日:1937年3月10日 - 1942年4月28日


熊市歷經:1,875 天左右(61個月)


道指區間最高點:195.6


道指區間最低點:92.7


跌幅:53%


第八次美股崩盤


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經歷10次崩盤,最長熊市持續61個月


原因:OPEC石油禁令引發的石油危機


起止日:1973年1月11日 - 1974年12月06日


熊市歷經:694 天左右(23 個月)


道指區間最高點:1067.20


道指區間最低點:570.00


跌幅:45%


第九次美股崩盤


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經歷10次崩盤,最長熊市持續61個月


原因:互聯網科技泡沫


起止日:2000 年3月7日 - 2002 年10月8日


熊市歷經:950天左右(31 個月)


納斯達克指數區間最高點:5132.52


納斯達克指數區間最低點:1108.49


跌幅:78%


第十次美股崩盤


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經歷10次崩盤,最長熊市持續61個月


原因:房地產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


起止日:2007年10月 - 2009年3月


熊市歷經:510天左右(17個月)


道指區間最高點:14198.10


道指區間最低點:6469.95


跌幅:54%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美股在大跌之後會怎麼走?

道瓊斯市場數據顯示,儘管市場要承受大跌帶來的陣痛,但基準股指往往會在暴跌至少2%之後反彈。

過去十次標普500指數下跌3%,在接下來一個交易日其平均僅下挫0.27%;而在接下來的一週、一個月甚至一年,標普500表現大幅回升,平均分別上漲1.83%、2.08%和12.97%。

道指也有類似的表現,在大跌至3%後的一天、一週、一個月和一年,其回報分別為-0.19%、2.07%、2.93%和12.52%。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也稱,在過去11年,標普500跌超2%之後,都會有比較健康的反彈,尤其是週一出現的大跌。

“自2009年3月以來,標普500指數有18次在週一下挫2%以上,並在次日(逆轉星期二)平均上漲1.02%。”

當然,市場過去的表現並非未來走勢的保證。如果全球範圍內公共衛生事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會對全球市場和經濟構成打擊。

A股會不會是最後的救命稻草

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經歷10次崩盤,最長熊市持續61個月

3.10,應該是A股值得被紀念的日子。

在如此情勢之下,A50逆勢飄紅,世界經濟是不是會依靠中國拉動?

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本文綜合自“ MissMoney浮世”,Investing,封面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