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病重,皇帝弟弟来探望,不料前脚刚走,哥哥却说:我可以死了

古装剧中哪个朝代的最多,几乎毫无疑问是清朝。毕竟2000年的封建王朝,20各朝代,这个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什么《戏说乾隆》、《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等,脍炙人口的电视剧有很多。这其中有一部比较优秀的就是《康熙王朝》,老戏骨陈道明可以说是演活了康熙,举手投足间尽是帝王风流。从康熙登基一直到康熙去世,以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等大事件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康熙大帝波澜壮阔的一生。今天我们就说一件与康熙有关的奇闻异事。


哥哥病重,皇帝弟弟来探望,不料前脚刚走,哥哥却说:我可以死了

康熙的父亲顺治,作为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一共生下了8个儿子,那为什么单单挑选康熙作为继承人呢,其实不管是看过电视剧的还是了解历史的都知道。原因很简单,因为康熙得过天花,他对天花有了免疫。按照正史中的记载,顺治就是因为天花去世的,当然也有五台山出家的传说。但是康熙得过天花确实不假。天花在当时是不治之症,在众多的儿子中挑选一个有免疫力的,可以说是万全之策了。

但是顺治的儿子们除了康熙外,其他的知名度却并不高。对比同样多子的康熙,他的那些儿子们除了继位的雍正,其他的也都个个有名。大家随口就能说出废太子、八爷党,老十三等等一众皇子。相较于这些人,康熙的二哥福全可以说是一个战功卓著却又鲜为人知的角色。


哥哥病重,皇帝弟弟来探望,不料前脚刚走,哥哥却说:我可以死了

刚才我们说过顺治一共有8个儿子,长子牛钮早年夭亡,次子福全就是实际上的长子。福全还小的时候,顺治帝曾经问过他的志向,福全毫不犹豫的回答:“原为贤王。”这个回答可以说是正中顺治下怀,作为一个六岁登基的少年天子,顺治其实对于地位权力并不喜爱,反倒是对修佛问道比较热衷。小福全的这一回答正和顺治心意,再加上,福全的生母是顺治最为喜爱的董鄂妃,可以说要不是因为天花,很有可能继承大位的就是福全。

对于这样一个唯一的哥哥,康熙的态度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这是自己的亲哥哥,这样的至亲关系有着天然的亲情属性,同时作为一个皇帝,对外也要有一个兄友弟恭的形象;另一方面就是所有帝王的通病了,那就是对所有站在自己权利中心周边的人的深深猜忌,要不说所有皇帝都是独夫,康熙也不例外。随着康熙的年长以及福全的不断加封,这种关系越来越微妙。


哥哥病重,皇帝弟弟来探望,不料前脚刚走,哥哥却说:我可以死了

而葛尔丹之战将两兄弟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康熙在结束三藩之乱后,准备打击噶尔丹。康熙派遣哥哥福全为抚远大将军,出兵15万,征讨噶尔丹。康熙给自己的哥哥配备了豪华阵容,而福全也是不辱使命,很快把葛尔丹就打垮了。眼看葛尔丹已经逃出边界,福全就自行回师立 。可是康熙想要的不仅仅胜利,而是全歼葛尔丹。对于福全的自行其是,康熙认为是“窃战失勇、贻误战机”。最终对福全罚俸三年,取消议政的权利。


哥哥病重,皇帝弟弟来探望,不料前脚刚走,哥哥却说:我可以死了

对于这样的处置,福全其实是比较冤枉的,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福全根据当时的情形,做出回师的决定,也有他的道理,当时对噶尔丹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福全这边业损失惨重,贸然追击,可能会丧失以前的战果,况且当时康熙的长子大阿哥也在军中,福全也是考虑到大阿哥的性命安全,才做出放弃追击的决定。


哥哥病重,皇帝弟弟来探望,不料前脚刚走,哥哥却说:我可以死了

不过福全并没有为自己辩解,皇家兄弟之间,权力本就大于亲情。对于这样的结果,福全只是说了一句:“我复何言!”从此之后,福全真的做起了贤王,他不问朝政。15年后,50岁的福全病重,正准备到塞外出巡的康熙,知道以后马上亲自来王府中看望哥哥,此时,一切权利已经不重要了,只剩下了兄弟之情,福全拉着康熙的手泪流满面,康熙看着哥哥面容憔悴,也流下热泪,安慰哥哥说:“你和朕手足情深,你若去了,朕再无兄长了。”

十天之后,福全就病逝了。临死前他对自己的儿子保泰说:“我可以死了”,他知道,作为帝王的这个弟弟对兄弟情谊还是很看重的。随后,康熙派遣所有皇子先回京处理福全的后事,自己随后回到北京,并封福全的儿子保泰袭裕亲王爵位。


哥哥病重,皇帝弟弟来探望,不料前脚刚走,哥哥却说:我可以死了

所谓皇家无亲情,福全能够富贵荣华安享晚年,既有他自己的政治智慧,也有着康熙对兄弟亲情的看中。对比后来的雍正朝的兄弟残杀,福全的结局无疑已经是最好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