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0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請不要為糟糕的人生找藉口!


豆瓣評分9.0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請不要為糟糕的人生找藉口!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作品以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深入探討了生活和藝術兩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是20世紀的流行小說。

小說塑造了一位不通人情世故和不食人間煙火的純粹意義上的藝術家,完全不符合現實的邏輯,對於讀者來說更是不可理解。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指當時英國貨幣的最小單位,即代表現實。小說為什麼以《月亮與六便士》為題目呢?是毛姆有天聽到一個朋友開玩笑說,人們在仰望月亮時常常忘了腳下的六便士。他覺得很有意思,強烈的對比,發人深思,遂以此為題。

01

小說描寫了一個4O多歲,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他擁有著一個在旁人看來富裕和美滿的家庭,突然一夜之間,拋妻棄子,去畫畫,先後奔赴巴黎,最後落腳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其間他經歷了貧窮的糾纏、病魔的折磨,對此他毫不在意。

在外人看來,他簡直瘋了,一箇中產階級的中年男人,擁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結婚已17個年頭了,妻子出生於英國世家,漂亮,舉手投足端莊典雅,結交社會名流,完全符合上流社會所要求的女性風範,兩個孩子可愛健康快樂,按理說,他應該滿足並享受這種人世的快樂才對,儘管生活庸俗和平靜,但是我們大多數人不都是過著這樣的生活嗎?日子一天一天過,平平淡淡,波瀾不驚,歲月靜好,一眼望到頭。但我們中間有幾個人能捨棄這樣的生活,另起爐灶,一切從零開始,答案是否定的。

他毫不猶豫地放棄了衣食無憂,有望躋身上流社會的證券經紀人身份,說是著了藝術的魔,四十多了竟逃離家鄉,隻身一人前往遙遠的塔希提島。真是太令人不思議了!是瘋癲了吧?難道是打著畫畫的幌子實質有了外遇?人們不禁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豆瓣評分9.0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請不要為糟糕的人生找藉口!

O2

思特里克蘭德的太太在丈夫不告而別後,起初也以為丈夫外面可能有了一個女人,他是有外遇了。這個與她結婚17年且共同育有一雙兒女的男人,也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男人女人不都這樣想的嗎?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就是一時犯渾,被“狐狸精”迷惑了,她可以去找他,好好勸他迷途知返。她這個想法不奇怪,現在社會如果有男女離婚,人們通常也總會第一個念頭是想到誰誰出軌了,而不會先想到其他。可是,她馬上得知了真相,真相總是最殘酷的。小說中寫道:

“如果男人為了另一個女人拋棄你,那還可以挽回;如果是為了理想,那根本沒有辦法。”

她的敵人是理想,虛無飄緲的理想,抓不住,摸不著,丈夫真的是瘋了,無可救藥了。他原來是為了畫畫,可是他沒有任何的繪畫基礎,他充其量只是愛好畫畫而已,卻能因此放棄幸福美滿的家庭,妻子孩子都不顧,無情無義、自私、冷酷、不負責任到如此田地。他今後怎麼生活呀?身無分文,真是想破頭也不理解啊!

我作為讀者,一開始的反應也是這樣,這人腦殼肯定壞掉了,中年人了,誰不是從年輕開始就在為家庭、事業拼搏的?多少日日夜夜,風雨來雨裡去,既使身體有點不適,也捨不得請假,因為要扣錢,心疼錢啊!就不知道心疼自己,吃什麼先想到孩子和另一半,自己什麼都無所謂,終於人到中年,房奴、車奴都解套了,誰有勇氣捨得拋棄一切,重新開始?估計沒幾個人吧。可是她的丈夫能做到……。

豆瓣評分9.0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請不要為糟糕的人生找藉口!

03

我們再來看思特里克蘭德的新生活是怎樣過的?身無分文離家出走,他的生活開始變得窘迫,可以說是窮困潦倒,幾次險些因飢餓和疾病而死。他來到了藝術之都巴黎,他不停地畫畫,可他畫的畫也完全不像個樣子,總是在原有的事物上進行破壞,這麼糟糕的畫,沒有人想買,也不會買,除了一個人,只有他欣賞他,那就是施特略夫,他也是一個畫家,一個平庸的畫家,如果沒有碰到施特略夫,思特里克蘭德早就命喪巴黎了,那還有後面的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什麼事呢?

總之,他遇到了一個救星,他奉他為上帝、神明,把奄奄一息的他救回了他的家裡,他的妻子嚴厲反對,但這個善良的男人喋喋不休地勸說妻子,一根筋地要救思特里克蘭德,還叫妻子好好照管他,結果病差不多好了,她妻子卻愛上了這個男人,你說這是哪門子事啊?一頂綠帽子突然飛到了施特略夫頭上,他深深地愛著妻子,他苦苦哀求她,求她不要拋棄他,可是妻子不為所動,鐵了心要跟著那個男人。而這個他奉為上帝的男人最後並沒有帶她走,無情地拋棄了她,他根本不愛她,他愛的是畫畫,是高貴的藝術。

豆瓣評分9.0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請不要為糟糕的人生找藉口!

04

思特里克蘭德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一張粗野的,顯示著肉慾的臉背後,有著一顆騷動不安的心,他飽受孤獨的摧殘,經受著來自“神”的折磨,而他不是天生為藝術而生,他衝出了世俗的樊籬,猶如唐吉訶德,一人,一馬一劍,行俠仗義,走天涯。他註定是孤獨的,探索藝術的至境豈是平凡人所能體會。

而那個愛上他的施特略夫的妻子勃朗什怎麼能理解?她曾是一個羅馬貴族家的家庭教師,卻被男主人欺騙,純真的愛情原來是謊言,身臨絕境的她準備自我了斷,正好被施特略夫看到,救了一命,為了報恩她嫁給了他,婚後看似非常幸福。勃朗什成日裡“彷彿心裡藏著什麼似的”,這個令人難以捉摸的女子卻流星般地從這個世界上倏然而逝了,面對思特里克蘭德,那個冷酷無情的人,這個可憐的女人自盡了。一片真心付諸東流。

豆瓣評分9.0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請不要為糟糕的人生找藉口!

O5

離開巴黎的思特里克蘭德,不停地流浪,居無定所,最後來到了塔希提島,與一個土著姑娘愛塔結了婚,這時的他看起來似乎很知足,他終於安定下來了,那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唯一不變的,他還是每天在那畫畫,畫那些別人看不懂的東西。

不幸的是,不久他感染了麻風病,去世前一年,他變成了一個瞎子。可他還是一如既往作畫。他的妻子愛塔一直在默默地照顧著他,直到他完成了巨型壁畫,最後全身潰爛而死。他留下遺言,死後全部焚燬這座掛滿壁畫的屋子。愛塔依言照做了,熊熊烈火,將屋子燒得一干而淨。

若干年後,彷彿一夜之間,他的生前的畫作一下子價值連城,一時洛陽紙貴,名聲大震。真是應了這句話“生前窮困潦倒,死後享受哀榮。”

書讀到這裡,難免讓人聯想,這難道僅僅是歌頌崇拜天才的書?或者是貶低諷刺他只是死後哀榮?似乎都不是。再來看這些所有的描述,都是在一個“局外人”的敘述下,這個敘述者是“我”,“我”一方面在結構上對主人公經歷的幾個板塊進行串聯,另一方面“我”這個敘述者同作者和讀者也有複雜微妙的關係,“我”時而置身事外,時而又主動出主意,捉摸不定。我想這就是作者毛姆的高明之處,簡直是吊我們胃口,心甘情願地去一探究竟。怪不得他被譽為2O世紀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豆瓣評分9.0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請不要為糟糕的人生找藉口!

06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月亮。思特里克蘭德原來是個天才啊!他追求的是藝術的最高至境,在生命的最後一瞬問,在孤獨中實現了靈魂的自由。我忍不住汗顏,自由,理想,這些看似與我們生活太遙遠的東西,重新跳了出來。哪怕在如今信息流動極其暢通、人口流動極自由的時代,所有人幾乎都不敢做的事情,他做到了,儘管在親人眼裡冷酷自私,毫無責任感而言,完全是一個渣男,但是就衝他追求理想追求自由,已經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羞愧了!

但是毛姆沒有告訴我們到底在現實與理想有衝突時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他只是寫了一個故事,故事最後結束了,剩下的都留給我們讀者自己解讀了。因為我們無論處在怎樣的境地,無論年齡、受教育程度、外界環境如何,我們都有選擇一生最想為之奮鬥的東西的自由。這種自由只取決於我們自己,與其他任何東西無關。當我們有勇氣做出選擇的時候,就已經身在生命的自由之中了。

縱然拼命一番還是抵不過潮流和命運,沒能到達最後的終點,全世界都是冷眼與嘲笑,那又怎樣啊?至少我們在面對自己的時候擁有自由和勇氣,至少我們真正向著我們想擁有的東西狂奔過,就心滿意足了。

豆瓣評分9.0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請不要為糟糕的人生找藉口!

O7

事實上,我們普通人大多數都是埋首於平凡的現實中,不敢抬頭仰望月亮,覺得這是“天才”的事,與我無關,並且發出“我不是天才,我不行”的感慨,為自己糟糕的人生找一番藉口。庸庸碌碌,不思進取,生活中這樣的人太多了,年紀輕輕,不是拼搏學業、事業,而是成天遊戲、追各種名樣的劇,看得天昏地暗,地老天荒,有些人憑著親人的關係,守著一份“雞肋”一樣的工作,陶醉在安樂窩裡,反正知道自己是堆爛泥,也懶得自己扶上牆了,不是,是根本不想站起來。如果有人說他沒出息,他還會一大堆理由奉上,無非是投胎沒投好啦,你看別人一出生就是千萬億萬身家,我怎麼比?拿什麼比?我要天賦沒天賦,要資本沒資本,最後自圓其說,得出結論:反正一輩子都是追不上了,不如及時行樂吧,讓別人去拼,你說呢?

我無言以對,忍不住感嘆:請不要為自己失敗的人生找藉口!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長大的環境,難道你這一生就沒有自己想要守護的人,自己渴望實現的目標

雖然我們跟天才終究是不同的,我們無法不顧一切去追求理想,這方面我們也大可不必為此羞愧,人生各有選擇,純粹自有偉大之處,平凡也有自己的快樂,人活著就是一種幸運,每個人,不是天才,依然可以自由勇敢,不負此生。在平凡的現實生活裡,腳踏實地不等於安於眼前的苟且,只要勇敢追求,總能找到自己的“詩和遠方。”

豆瓣評分9.0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請不要為糟糕的人生找藉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