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五量”是指什麼?


佛教中的“五量”是指什麼?


佛教中的“五量”是指什麼?

認識世界的形式多種多樣,在佛教之中,這種形式歸為五類,稱之為“五量”。所謂的“量”,即是度量之意。通過五量認識物質的空間大小、高低等外在性質。佛教的五量分別為現量、比量、譬喻量、神通量、聖言量。

1.現量

在日常生活之中,對於一切顯而易見的東西,對於其外在的性質一眼即明就是現量。例如房中的桌椅,樹林中的草木,山川大地等物體的外在性質,一眼就可以看出來,這就是現量。

2.比量

所謂的比量,就是指一種推理的方式。由因而知果,見微而知著,就是屬於這種推理的方式。例如古代有人出了一個 “深山藏古寺”的題目,讓考生畫出來。其中有一個考生沒有直接畫出古寺,而是畫了深山中幾個和尚打水。這樣的立意,就突出了古寺“藏”的特性。在這個例子之中,由和尚打水推理出深山有古寺的方式,就是比量。

再如在平時,看到煙推知有火,聽到講話的聲音而推知有人,看到螞蟻搬家推知會下雨,等等,都屬於比量的度量之法。

3.譬喻量

許多深奧的佛理,如果直白的以語言去描述,會顯得很生硬,不容易使人接受。如果以譬喻的方式去表達,則會顯得形象而容易理解。佛陀深知眾生的這種特性,在說法的過程之中,經常以生動的譬喻去宣說法之真諦。例如佛陀把五條毒蛇比作五陰,毒龍比喻為惡道,醉象比喻為無常,都屬於是譬喻量之法。

在平時的生活之中,我們也經常使用譬喻量之法。例如我們形容梨花很白,就會說梨花像雪一樣白。形容一個東西很冷,就會說像冰一樣冷。諸如此類例子,都屬於譬喻量。

4.神通量

佛教之中的神通,分為六種,稱之為“六神通”。分別為 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 。

通過天眼通,可以觀照到六道眾生的生死苦樂之相。天耳通,可以聽到六道眾生的生死苦樂之聲。神足通可以在六道之中來去自如,無有障礙。他心通則可以了知六道眾生的所思所想。宿命通可以獲知自己及六道眾生的過去及未來的狀態。斷盡三界一切見思惑,不再受三界之輪迴之苦,是謂“漏盡通”。

六神通是證悟的一種高級狀態,為常人所沒有。因此神通量對於常人而言是無法使用的。

5.聖言量

所謂的“聖言”,就是古往今來聖人所說過的話。聖人說的話,都有很高的權威性,讓人相信而不生疑慮。引用聖人所說的話,就是聖言量。例如我們經常說“佛說”、“子曰”、“老子說”等,就是引用聖人的話。

五量,其本質即是判斷知識正確與否的標準,合理運用五量,對於深刻認識事物有很大的幫助。

佛教中的“五量”是指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