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來—記陽新縣浮屠鎮衛生院護士王竹香

“王護士,真是對不起,在隔離期間,我父親情緒不穩定,在言語方面對您有點冒犯,請您千萬不要放在心上,我們歲月靜好,是因為您們在負重前行!”

“王護師辛苦了!感謝您們隔離點的醫護人員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

梅花香自苦寒來—記陽新縣浮屠鎮衛生院護士王竹香

3月10日一大早,剛從城區隔離點回單位的王竹香一打開手機,就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她的微信朋友圈被她的“好友們”刷爆了,而這些“好友”正是她昨天剛剛送走的最後一批隔離者。

梅花香自苦寒來—記陽新縣浮屠鎮衛生院護士王竹香

鏗鏘玫瑰 在抗“疫”一線綻放

今年50週歲的王竹香是陽新縣浮屠鎮衛生院一名副主任護師,2018年通過自學考試取得執業中藥師資格。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王竹香放棄春節休假,從大年初三起,她一邊督促鄉醫摸排返鄉人員並予以登記上報,一邊向分管副院長李名河要求奔赴防控一線。

今年2月初,浮屠鎮出現感染病例,鎮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建立臨時醫學隔離點。“李院長我去!我熟些!”正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王竹香第一個“請戰”。“你暫時還不能去,你在做疫點消毒,不能離開,以後有機會我會讓你上的。”副院長李名河婉言拒絕了王竹香的“請戰”。

梅花香自苦寒來—記陽新縣浮屠鎮衛生院護士王竹香

2月12日,由於疫情的變化,浮屠鎮又在位於陽新城區的星期天賓館建立了第二個隔離點。王竹香和她的女同事程愛華終於“如願以償”,得以應“戰”。走進隔離點意味著感染的風險性極大,高強度的工作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王竹香身著防護服、戴著N95口罩和護目鏡的同時,還需負重裝有32斤消毒劑的噴霧器,對足足五層樓的隔離區域進行一天兩次的消毒。還有一天三次的量體溫、一天三次的問診、一天三次的噓寒問暖...日復一日,這份機械化的“苦差事”讓王竹香精疲力竭,但是,當看到隔離者轉憂為安的笑臉時,她真切的感受到了付出的值得。

梅花香自苦寒來—記陽新縣浮屠鎮衛生院護士王竹香

疑似病例王友婷身患淋巴癌,她家庭5個密切接觸者在這裡隔離。王友婷的父親擔心女兒病情惡化,情緒暴躁,憂心忡忡。王竹香看在眼裡也急在心裡,她每天多次上門對王友婷父親噓寒問暖,細心照料,還不斷向老父親“彙報”王友婷的治療動態。王父一直以來的愁眉日益舒展,逢人就誇:“王護士,真是一個好閨女!”

2月15日,隔離點又送來了一批武漢監測雷神山醫院的中建職工,還有援建鄂州雷山醫院的工人。“他們是功臣,我們要百倍呵護照顧。”鎮領導邢廷炎和隔離點負責人呈高榮多次對王竹香她們說。除了進行心理安撫外,王竹香還變著花樣為這些“功臣”們規劃飲食,如同對待親人一般。3月10日下午,這30名隔離者陸續健康的走出隔離點,紛紛流淚告別。

梅花香自苦寒來—記陽新縣浮屠鎮衛生院護士王竹香

醫者仁心 在戰“疫”一線流淌

“媽媽,這是我親手為您畫的畫像,祝您生日快樂!”“好媳婦,生日快樂!等疫情結束我給你買個鑽戒!”“香香,生日快樂,注意安全!”2月18日晚上九點多,已忙碌一整天的王竹香看到親人們一條條生日祝福、一串串問候,才記起原來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可她卻早已忘到了九霄雲外。觸景生情,看著準備去清華美術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女兒特為自己描繪的畫像,王竹香再也忍不住,朝著僅一公里外家的方向,淚流滿面。

梅花香自苦寒來—記陽新縣浮屠鎮衛生院護士王竹香

自元月26日(大年初二)王竹香向年近8旬、身體多病的公公婆婆和兩個孩子匆忙告別後,與丈夫一起踏著泥濘的山路奔赴各自的抗“疫”戰場,從未回過家。雖然隔離點與家近在咫尺,她卻只能深夜遙望。身處抗“疫”一線王竹香把愛和耐心獻給了隔離點的“親友”們,過了一個沒有鮮花蛋糕卻意義非凡的生日。

梅花香自苦寒來—記陽新縣浮屠鎮衛生院護士王竹香

3月10日下午,王竹香和她的“戰友”們揮淚送別該隔離點的最後13名隔離者。2月12日以來,她們已先後平安健康的讓49名隔離者回到親人的懷抱。王竹香本可緩口氣回家休息,可她忘不了擱在辦公室裡待處理的材料,更惦記著同事們正緊缺人手,又奔赴另一戰場。大“疫”無情,人間有義,王竹香以逆行姿態詮釋著醫者的大愛,書寫著一卷抗疫一線的巾幗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