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影響了中國歷史的根本的走勢?

有人認為,影響中國歷史根本走向是三件大事,第一件是秦始皇滅六國統一,第二件事是安史之亂,第三件事是1279年元滅南宋。

那就影響了中國歷史的根本的走勢?那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

安史之亂影響了中國歷史的根本的走勢?


近年來熱播過許多關於這個歷史的電視劇,有人就會問和這段歷史有什麼不同?歷史當然歷史,影視劇以這個作為題材或是背景也不奇怪,既然是電視劇,總是有誇張的地方,但是基本這個背景還是比較符合史實的,特別是劇中講的那個她,就和後來的唐代宗,跟那個神經病,這個愛情故事不是空穴來風啊。當然跟那個什麼戲說乾隆還是有本質的,比跟甄嬛傳都有本質的區別的。


其實運用最多的還是裡面最重要的那個歷史背景的,就是我們開篇提到的——安史之亂

公元755年到公元763年,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這個安史之亂可以說是影響中國歷史根本走向一件大事!

有人認為,影響中國歷史根本走向是三件大事,第一件是秦始皇滅六國統一,第二件事是安史之亂,第三件事是1279年元滅南宋

那就影響了中國歷史的根本的走勢。安史之亂使大唐王朝由盛轉衰;同時,也停止了大唐王朝向西擴張的角度。

大家要知道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前,唐帝國是一直在向西擴張的,751年的阿拉伯帝國為了爭奪中亞爆發了,怛羅斯之戰,雖然中國戰敗了,但是這場敗仗對於唐帝國來講不算是什麼?

在安西四鎮的節目使高仙芝準備捲土重來,再跟阿拉伯帝國在幹一幹去爭中亞。

也就是中國人一直是外向的,由內向外的,向外擴張的這樣的一個腳步,結果由於安史之亂的爆發,唐王朝由盛轉衰了大量精銳的邊防軍要調到內地來,平定叛亂,所以也就終止了向外擴張的腳步。

安史之亂那個叛軍戰鬥力非常強悍,因為它都是由邊疆各族構成的部隊,戰鬥力非常強悍!

安史之亂影響了中國歷史的根本的走勢?

而安祿山身兼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麾下精兵18萬,李唐中央軍也只有12萬人,而且中央軍幹不了什麼,也就是在柏油馬路士兵,只能被併入閱兵式啊,而反之安祿山的18萬精兵,那是百鍊出來的,就是打出來了,所以戰局進展的很快,三下五除二就連下兩軍,具體的戰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就不多廢話了。

到後來這個肅宗靈武繼位,封自己兒子廣平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這才有了這個這段故事,所以我們講的安史之亂,它對中國歷史的這個影響是巨大的,遠遠超過了一場局部的叛亂,

由於大量邊境的精銳部隊調到內地來參與平叛,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邊境駐軍全部喪失,將來安西四鎮就都落到吐蕃人的手裡了,連敦煌都落得吐蕃人的手裡了,這樣一來的話,等於漢民族的這個影響力就止於關內了,只不過你就不能再向外擴張了,中原文明,就沒有在向西亞地區擴張了。

後來回鶻人啊,崛起,皈依伊斯蘭教。

所以整個兒今天中國西北地區是伊斯蘭文明佔上風,而不是漢文明佔上風,是吧?為什麼就因為這安史之亂

爆發,打斷了漢文明向外擴張的這個進程。所以我們今天聊這個安史之亂,它等於對中國歷史的這個影響是非常大的;

我們一向講說雄漢盛唐,唐朝是盛唐,唐朝從安史之亂,從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到907年唐滅亡這100多年裡唐皇室式微,名存實亡;最後,李唐王朝毀,也毀在藩鎮手裡了,藩鎮朱全忠

安史之亂影響了中國歷史的根本的走勢?

滅掉這個李唐王朝,五代十國,等於就是他的延續,直到後來,宋太祖重新統一才結束了這100多年的這個混亂局面啊,所以這這一切的混亂啊,這個中華民族由向外擴張轉為內斂

實際上始作俑者就是這個安史之亂。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 歡迎大家交流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