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一月,這屆父母已被熊孩子逼瘋:會玩,才能親子互救

一、孩子喜歡玩是天性

宅家一月,這屆父母已被熊孩子逼瘋:會玩,才能親子互救


今天一大早同事發來視頻。本以為是十萬火急的事情,原來是孩子在家這段時間,拒絕寫作業,讓寫作業就鬧,平時除了玩就是看電視。


同事不斷吐苦水:一寫作業就頭暈,不寫作業竄天猴似的,把家裡油瓶打翻,綠植拔掉,米也倒了。最後居然把我結婚戒指給扔了,實在沒忍住,爆發了一頓。


同事表示,再這麼鬧騰下去,自己都要瘋了。


事實上,孩子貪玩不愛學習是大多數父母都頭疼的話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的焦急之心能理解。


望子成龍心態下,被忽略的,可能熊孩子貪玩的益處。其實玩是符合孩子天性和成長規律的,孩子的學習能力能在玩耍中得到構建、實踐和提升。


所以從小養成孩子在玩中學習的習慣,比阻止玩耍更有效,養成學習習慣其實也是培養孩子性情的關鍵。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經說過:教育本質上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未能引起人的靈魂深入的變革,那就不能稱其為教育”。


教養育兒幕後的推手其實就是順應天性,老師只是引路人。

\u0001

貪玩的天性,寧可疏不要堵。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通過玩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協助自己與他人的溝通協助,鍛鍊大腦和肢體協調性。

宅家一月,這屆父母已被熊孩子逼瘋:會玩,才能親子互救


二、那麼玩究竟有哪些好處?孩子為什麼喜歡玩不愛學習?


1、"興趣心理"作祟,沒有不愛玩的娃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在《教育中的興趣和努力》書中提到過,一個人去努力,雖然可以得到不錯的學習效果,但是過程往往是被動而非主動的,而如果憑著興趣去主動的學習往往更容易感覺到興奮、快樂與輕鬆的,這就是興趣心理在作祟。

這就不難理解,孩子為何貪玩,不愛學。玩毫無疑問是孩子主動的,有興趣的,快樂的行為。


閨蜜家的孩子八歲正讀三年級,放假從來不愛寫作業還喜歡踢足球。只要放假就會約上幾個同學在小區踢足球,除非餓了不然就是回家睡覺。


閨蜜已經嚴厲批評過好多次,但是那些說教,孩子似乎一句也聽不進,下次碰上可以玩的情況,又開始忘乎所以地玩。閨蜜家孩子愛玩踢足球其實就是興趣心理作用下的主動行為。


2、急著壓制的父母,你可能觸發了潘多拉效應

古希臘有個神話,說宙斯給一個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個盒子,告訴她絕對不能打開。然而潘多拉越想越好奇。憋了一段時間後,她終於把盒子打開了。誰知盒子裡裝的是人類的全部罪惡,結果讓它們都跑到人間了。心理學把這種“不禁不為、愈禁愈為”的現象,叫“潘多拉效應”或“禁果效應”。

微博上曾經提及一個有趣的實驗,只要是父母要求的事情孩子似乎都會做出相反的決定。實驗者做了一個試驗,三個孩子都在玩玩具,父母對每個孩子都說了不同的話。第一個孩子聽到的是,“別再玩了,趕緊過來吃飯”,第二個孩子聽到的是“再玩十分鐘,看你要不要過來吃飯”,還有一個孩子聽到的是“快點過來吃飯,不然我飯都倒掉了”。最後只有第二個孩子比較容易接受首先過來吃飯了。


孩子為什麼喜歡和大人對著幹,為什麼我們不希望孩子太貪玩他們卻越發地瘋狂?孩子這種叛逆的行為,其實是因為“潘多拉效應”在作怪。


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

宅家一月,這屆父母已被熊孩子逼瘋:會玩,才能親子互救


透過玩有時候也可以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是不是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前提下讓孩子盡情的玩不受約束。當然不是。因為孩子思想還不夠成熟,心智發育仍然不健全,我們不可能放任不管把孩子養成一個不學無術的人。


一邊學一邊玩才是一個孩子最好的童年。然而每個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如何去衡量和取捨時間顯得更重要,而父母在其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3、自我意識萌芽,玩是孩子“自己”的事。

幼兒期的孩子大腦發育飛快,他們會通過玩去實踐自己的意願。因為玩相對於其學習行為更簡單更容易把握,孩子能夠從玩耍中把握玩的技巧和技能。

玩能夠讓人精神愉悅,身心舒暢,這就是孩子自我意識自我選擇的過程。

玩耍對孩子來說是有充分自主性的,父母不會因為孩子不會玩而氣勢兇兇,也不會因為他不會玩不喜歡玩而大發雷霆,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想象到孩子不喜歡學習有時候也是父母給與太大壓力的緣故。

就好像我們大人喜歡旅遊不喜歡工作是一樣道理的,因為旅遊使人放鬆而工作因為重複會使人煩躁,還會有來自上司的壓力同行的競爭。如何擺脫無趣而有壓力的學習才是我們要思考和改進和教育孩子的方法。


玩也能夠讓人精神愉悅,身心舒暢,相對於複雜的學習過程我們更願意去接受簡單的的遊戲,玩能讓孩子獲得成就感,相對於學習來說玩是一種簡單習得的方式。


玩的過程是開心的,因為對玩有興趣,身心的統一情緒就會高漲,不得不說的是玩就是一個投入較少而收穫較多的過程。


著名的奧卡剃刀定律。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它是由14世紀英格蘭的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

好比人類傾向於趨利避害,選擇玩也是孩子傾向於簡單有效的心理要求。

\u0001

其實玩也是孩子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也體驗了孩子自我意識的需求,孩子的自我意識其實就是通過玩去是實現的,玩也是鍛鍊大腦和肢體協調能力的過程,玩的好處真不小。父母如何去幫助孩子平衡玩和學習很關鍵。


三、如何去引導孩子離開玩的情景進入學習?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宅家一月,這屆父母已被熊孩子逼瘋:會玩,才能親子互救


首先,利用求知慾,產生學習的動機心理。

什麼是動機心理?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動機的最佳水平隨任務的性質不同而不同:在比較簡單的任務中, 工作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而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 動機 的最佳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種現象就叫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德森(J.D Dodson)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機強度和工作效率之間的關係不是一種線性關係而是倒U形曲線關係而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於任務的完成。

宅家一月,這屆父母已被熊孩子逼瘋:會玩,才能親子互救


家長利用這個心理定律提高孩子學習的慾望,學習效果肯定事半功倍。著名的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說:“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孩子之間的學習能力高低有一定差別,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安排合適的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能在玩和學之間達到平衡,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每個孩子都可以成才,根據孩子的成長特點利用倒U形曲線關係中等強度的學習動機最有利於把孩子的優勢發揮到最佳。


其次,及時肯定,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催化“成就效應”。

所謂成就效應其實就是成就感的滿足。他是一個人上進奮鬥的動機之一。心理研究表明:那些“成就感”強的孩子往往容易有進取心。當然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普遍比較高。如何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根據經驗和考究我認為有以下方法可以參考:

.及時表揚。

每個人都渴望被肯定。我們都喜歡讚美的聲音。說白了就是連小孩都懂得自己需要成就感。大量的研究和心理研究表明:那些長期得到家長老師表揚和肯定的孩子他們的進取心和積極性也會比一般人高。我們會發現那些在班級裡擔任班長和學習委員課代表等職位的人更有學習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他們能夠得到老師委以重任並能夠有發揮自主性同時也就更有學習的動力了。

在家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夠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即使是交給孩子一定難度的家務活同樣受用。學習是必須在一個正面積極的氛圍下進行的過程,如果每次因為孩子不懂不能夠達到你的要求就批評責罵,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會下降。

只要孩子每天能夠進步一小點,日積月累就會有相對的效果,不要和別人家孩子做無謂的比較這樣只會挫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表揚她肯定她,這樣她就能夠在自我意識得到實現的情況下,喜歡上學習。

.物質獎勵(投其所好)

我家孩子非常的喜歡超人的動畫片,有時候如果她實在是沒有學習的動力我會答應孩子只要她完成了我的要求我也會答應他的需求。從前有家長會質疑這種方法是一種外在的誘惑不是孩子需求的本質,他們會害怕孩子沒有得到好的引導,長期依賴獎勵方法最終被孩子要挾。


孩子還沒到獨立思考的年齡,幼兒期甚至沒有太多思考的能力,需要我們家長的引導和幫助。長期的學習和反覆的訓練其實難免會顯得枯燥和厭煩。學習除了開始是一個有趣和探索的過程,中間是需要有一個過渡期的,這個需要記憶的過程其實是沒有太大樂趣可言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定的外部刺激去維持這個反覆學習的行為。例如你家孩子喜歡吃東西就獎勵她好吃的,如果她喜歡玩玩具我們也可以在這之後答應給她玩耍的時間,如果她是喜歡看動畫片我們也可以適度安排,孩子的需求和娛樂時間是應該要滿足的。就好像是充電一樣,有了能量我們才有了前進的動力。

.名人效應(找到模仿對象)

名人效應,是名人的出現所達成的引人注意、強化事物、擴大影響的效應,或人們模仿名人的心理現象的統稱。名人效應已經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產生深遠影響,比如名人代言廣告能夠刺激消費,名人出席慈善活動能夠帶動社會關懷弱者等等。簡單的說名人效應相當於一種品牌效應,它可以帶動人群,它的效應可以如同瘋狂的追星族那麼強大。

這個名人效應這裡所指的名人是指有影響力的人,這個人不一定非一個名人不可,她也可以是老師,同學,好朋友等,只要她某一方面比孩子優秀就應該是孩子學習對象和模仿的對象。


例如,我家女兒的舞蹈老師,她不僅長得漂亮,身材婀娜,舞蹈更是炫酷。我家孩子經常提起她都說老師跳舞很棒也想要有她一樣的身材。在她眼中老師彷彿會發光。我就會適時的跟她表示如果想要和老師一樣就必須要在平日練習裡學習中下功夫。

又比如孩子的同學每次考試都能保持第一二名,我就會鼓勵孩子如果你想要達到同學這樣子的分數,媽媽可以幫忙但是你也要努力才行,她也就會把這種羨慕化作動力投入到學習裡。當然這些模仿必須以鼓勵為前提,切忌好高騖遠這樣反而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宅家一月,這屆父母已被熊孩子逼瘋:會玩,才能親子互救


最後,善用強化定律,進入學習馬太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B.F.skinner)把一隻飢餓的老鼠放入實驗箱內。當它偶然踩在槓桿上時,立刻有食物滾下來。餵食就是強化,經多次重複,強化了老鼠踩槓桿這一動作。強化在反射形成和消退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


這就涉及人類條件反射和習慣養成的特點。成長過程中好的習慣和壞的習慣都是同時存在的。一個成年人長大後很難改掉自己一些行為上的壞習慣。這種情況往往可以追溯到幼年時期的行為規律。例如偏食,例如不睡午覺,例如不愛學習等。


強化定律就是在提醒我們,養成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杜絕孩子不愛學習的壞毛病。著名的馬太效應說的就是這個現象。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它也廣泛應用於 社會心理學 、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等。美國科學史研究者伯特·莫頓歸納“馬太效應”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 ,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好習慣的養成應該從娃娃抓起,當孩子自我意識萌芽開始,家長就要學會啟發孩子學習的慾望,強化孩子的學習行為。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考驗的其實是家長的意識和毅力。


父母要具備的意識是:學習,其實是一個親子共育的過程。


我是小魚兒與小王子,關注我一起做成長型父母。筆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