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頭》:能不能過好人生後半場其實就在一念之間

巴爾扎克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他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一生創作了92部作品,其中《人間喜劇》、《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筆者最近讀了他花費了三天的時間寫成的小說《高老頭》,有一些感觸分享給大家。

《高老頭》:能不能過好人生後半場其實就在一念之間


高老頭是一個麵條商人,年輕的時候他攢了很多錢,是一個成功的資本家。他有兩個可愛的女兒,他也很愛的女兒,對女兒有求必應。女兒長大了,他就把自己的財產一分為二給兩個女兒做嫁妝,自己搬到一個叫伏爾蓋的破舊公寓去住,女兒能只有在需要錢的時候才會來見他,他生病死在公寓也沒有等到一個女兒送終。讓人不勝唏噓,那麼是什麼導致一個成功的商人有如此悽慘的晚年呢?筆者認為原因有三個:

一是他自己的原因――對女兒的愛動機不純

高里奧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積累了大量的資本,這時他的需求轉向了社會地位。他想躋身巴黎的上流社會,跟那些貴族交往,平起平坐。但他沒有這個機會,人家根本就看不上他。他只能採取曲線救國的方式,把希望放在了女兒的身上。所以他要培養他的女兒,讓她們有貴族風範,哪怕只是表面上的東西。他花錢讓她們上貴族學校,讓她們學騎馬,給她們置辦漂亮的裙子和首飾讓她們參加舞會。他這種無條件的金錢支持終於取得了成功,大女兒嫁給了伯爵,成了伯爵夫人,二女兒嫁給了子爵,成了子爵夫人。本以為他從此成了貴族,以後可以安享晚年了。可現實卻啪啪地打臉了。

當初他把全部財產一分為二給兩個女兒當嫁妝,讓她們維持奢侈的生活,他這個女兒家住幾天,那個女兒家住幾天,多好。可他的女兒們貴族女子的生活學得太好了,奢靡無度,即使有了大筆的嫁妝錢還是不夠花,他就把手裡僅剩的錢拿出來補貼她們。當他沒錢的時候就被女兒和女婿趕了出來,他想借女兒而提高社會地位的希望徹底破滅了。雖然,他對女兒們的愛不假,甚至是去世前還想著病好了去給女兒們弄錢。但他一開始就錯了,他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而把女兒送去貴族的生活圈子,讓她們在那裡沉淪被汙染,最終也把他吞噬。動機不單純的愛沒有好的結果。

《高老頭》:能不能過好人生後半場其實就在一念之間


二、女兒的原因――不知羞恥,無感恩之心

父親從小把她們二人拉扯大,儘自己所能給她們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兩個人沒有學到一點真才實學,卻養成了無數的惡習。她們只想著自己過得舒不舒服,快不快樂,從未想過父親。她們自己住在豪華的房屋,穿著華麗的裙子,吃著精美的菜餚,把父親扔在破舊的公寓裡,只有沒錢的時候才想起父親,給他一個笑臉讓他心甘情願的把錢拿出來。把父親的錢刮出來給情人還債,給情人花。她們心安理得地吃父親的肉喝父親的血,沒有一絲愧疚。甚至父親病重了,她們也不去看一眼,因為她們要去參加舞會呢。她們踏著父親的屍體在舞會上搔首弄姿,此等無情無義之徒著實讓人唾棄。

三、社會的原因――當時的整個巴黎社會瀰漫著奢靡,攀比,虛偽之風。

大學生維也納從鄉間來,他的父親是一個男爵,家裡有田產,每年大概有三千法郎的收入,但全家會擠出一千二百法郎給他,讓他在巴黎學習。他承載了家庭的希望。可當他見識了巴黎上層社會的風光以後,便放不下一心想著找一個美麗有錢的情婦。

那些所謂的貴婦能表面上看著光鮮亮麗,事實上內裡子早就敗壞了。有的人為了一條裙子讓孩子捱餓,有的人為了一件披肩欺騙丈夫。比如高老頭的大女兒為了給情人還債來逼迫父親,為了去買一條參加舞會的裙子拿走了父親最後的一點財產。生活在這樣的風氣之中,高老頭的兩個女兒能獨善其身嗎?

《高老頭》:能不能過好人生後半場其實就在一念之間


《高老頭》帶給讀者的思考:

1.兒女不是向上爬的工具。

高老頭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把女兒們送到貴族學校,讓她們接觸那些所謂的貴族,學習所謂的貴族範,但也讓女兒們沾染了奢侈、自私自利的習氣,並反噬到了他的身上。

2.溺愛不是愛。

高老頭把他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兩個女兒,無條件地滿足兩個女兒的慾望,當他沒有能力再為女兒們的慾望買單的時候,等來的只能是女兒的無情。

3.情感的給予要比物質給予更重要。

高老頭愛他的女兒,他就忙著掙錢給她們花,每日裡都忙得像個陀螺,女兒們忙著社交,他們真正相處培養感情的時間是沒有的。所以他和女兒們之間的感情很淡,唯一的紐帶就是錢了,一旦他沒錢了這個紐帶也就斷了。

筆者以為,做了父母的朋友們在對待孩子的時候,應當注重的是情感的陪伴。其實也就沒幾年的時間,當孩子們大一點了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對父母的情感需求就會很少了。到時候你再想給,他也不一定要呢。所以對孩子們的陪伴還是要趁早。

4.價值觀的培養比能力的培養更重要。

他把女兒送到了貴族學校,讓她們跟所謂貴族交往,學來的確是奢靡,攀比和虛偽,這些所謂的社交本領。而連最基本的價值觀都扭曲了,父親在她們眼裡只是給她們錢的一個符號罷了。

如今孩子們要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文化,特長技能。筆者以為,這些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什麼樣的東西才是值得追求的。

總結語:巴爾扎克的這篇《高老頭》過了那麼多年了依然好看,看了讓人心痛,更讓人沉思,愛孩子要單純不要讓孩子揹負過多的責任,愛孩子要有度,溺愛只能培養出逆子;愛孩子情感陪伴比物質滿足更重要;培養孩子的價值觀比學習技能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