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一个小山乡,一天灭绝了两姓人

据传,江西省奉新仰山乡原本有两个大姓家族,一个姓游,一个姓辛,后来却一下就绝掉了,说起这件事的缘由,令人感叹不已。

明朝年间,仰山出了两个吃皇粮的大人物,一个是辛家塅的辛太监,一个是油桐窝的游通判。

有一年,辛太监回辛家塅探亲,妻子见他身上只背了一只布包袱,一点金银珠宝都没带回来,心里很是不爽。


同是一个小山乡,一天灭绝了两姓人

仰山辛家塅

说来也巧,游通判刚好也回乡探亲。派头却很大,八抬大轿,鸣锣开道,挑箱担柜的挑夫一个接一个,浩浩荡荡。经过辛家塅时,村人们都跑出来看热闹,一个个羡慕不已。辛夫人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又劈头盖脸地骂了丈夫一顿,辛太监却不动声色地笑了笑说“夫人何必生气,过几天看我的就是了”。


同是一个小山乡,一天灭绝了两姓人

当年游通判的老家油桐窝

过了些日子,游通判要回京城了,当这支人马快要走到辛家塅的时候,辛太监脱下脚下的一只靴子,对家人说:“你们把它挂到路口上的竹篙杈上去吧。”


同是一个小山乡,一天灭绝了两姓人

向导告诉我们,游通判还是为当地百姓做过一些好事的,据说这座石桥就是游通判捐资修建的

果然,游通判来到辛家塅,一见路边竹篙杈上的官靴,大吃一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随同他的人,也跟着跪了一大路,鸦雀无声,谁都一动也不敢动了。原来,官府里人穿的官靴,是有等级大小标记的。辛太监虽然只是太监里的一个小头目,可他穿的是皇宫的靴子,游通判见了皇宫的靴子,不知辛家塅来了什么大官儿,所以吓得连忙跪下了。再说辛太监就是有意要煞煞游通判的威风,便故意坐在屋里,迟迟不去回礼。就这样,游通判这队人马在路边上足足跪了一个下午。当时正是寒冬腊月,西北风像撕布似地刮得呼呼叫,他们一个个冷得全身直筛糠。一直到日头落了山,辛太监叫老婆将竹篙杈上的官靴取下,游巡抚这才敢爬起来继续赶路。


同是一个小山乡,一天灭绝了两姓人

这里以前有一条直通仰山的石板路,据说也是游通判修的,这是路旁一座小庙的遗迹。

游通判回府后,才知道原来是受了一个太监的作弄,心中十分恼火,便上京城去告状。并且出了一个狠毒的招儿,想一下将辛太监置于死地。


同是一个小山乡,一天灭绝了两姓人

向导领着我们来到辛太监的墓地,这是墓地仅存的一根石柱

游通判要上京告状的风声,传到了辛太监的耳朵里,他不是省油的灯,也想了一个狠毒的招儿,同样要把游巡抚置于死地。


同是一个小山乡,一天灭绝了两姓人

一块墓石上还有依稀可辨的文字

就在同一天,两人都同时跪在皇帝面前告状,都说对方私造兵器,招兵买马,聚众谋反。龙颜大怒:“你俩都说对方蓄意谋反,有何证据?”游通判抢先回答:“启禀万岁,辛公公聚众谋反铁证如山,他私造的兵器全部藏在他家门口的水塘里。”欣太监听了并不慌张,振振有词地反驳道:“启禀万岁,游大人是信口出狂言,他私造的兵器才真正藏在自家门口的水塘里。”皇帝立即派出两支人马,前往仰山勘察。这两支人马日奔夜赶地到了仰山一看,发现两家门前的水塘里都埋了不少兵器。原来两个人想的是同一个毒招儿,在一个黑夜里派人把许多兵器抛进了对方门前的水塘里。


同是一个小山乡,一天灭绝了两姓人

这是多年前被盗墓贼洗劫后的辛太监墓室

事情的结局可想而知,两人都背上了聚众谋反的罪名。皇帝当即下旨:两人于同日午时三刻被斩首,头颅挂在城门上示众三天,并且诛灭九族。从此以后,仰山就再也见不到一个姓辛和姓游的人了,油桐窝和辛家塅都成了户户萧疏鬼唱歌的弃村。一直到清朝嘉庆年间,才有一个名叫赖贤才的人到这里开基创业;辛家塅也是后来一位钟姓先祖从福建迁此继居,才得以继续沿用了以前的地名:辛家塅。


同是一个小山乡,一天灭绝了两姓人

从墓地回来时,一路的丽山秀水。这些稻田翠竹,不知经过了多少轮回,依然风光旖旎;辛游两姓的恩怨真伪虽然已经难以考证,但它蕴藏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却为当地人世世代代口耳相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