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該不該讓孩子住校呢?深圳最全的寄宿學校表獻給你!

開學啦!

一晃眼的時間,暑假已經悄悄溜走。孩子們終於要上學了,但是,許多家長或許會十分糾結,我是應該讓孩子堅持走讀還是寄宿呢?

雖然,有的孩子家裡離家近,有條件可以走讀,但是,父母的工作忙,根本沒時間照看孩子;而家離學校遠的孩子就更不用說了,每日奔波在學校、家兩點之間,本來上課就已經很累了,還要花時間在交通上,費時費力。

因此,走讀雖然能讓爸爸媽媽每天都瞭解孩子,與孩子能及時溝通,但是,其實選擇寄宿也並不全然是個壞事。

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好好剖析一下寄宿的優劣,分享家長該如何處理孩子的寄宿心理,最後附上深圳43所寄宿學校表,解決孩子擇校的寄宿煩惱。

寄宿優勢

培養獨立性

獨立性強是寄宿生們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在學校裡,他們需要獨自解決在集體生活中,所產生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學會了與別人溝通交流,在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還知道如何向別人求助。因此,與走讀生相比,寄宿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往往更強,此外,寄宿生能擁有更純粹的學習環境,在學校能更少地受到各種不好的社會和家庭的干擾。

提升社交能力

寄宿生們每天在學校都要與同學們一起生活、學習。緊密的同學關係,使他們學會了互相愛護、關心,但同時也有嫉妒、誤會與爭吵等等,在這個集體裡,他們能更好地去面對和處理這些關係,學會更好地與人相處。在打鬧之餘,寄宿的孩子們能收穫更深厚的友誼和情感,互相間更能包容、體諒、支持、愛護,用“以群治獨”的方式避免一些個人的不好行為等。

形成良好的習慣

面對商店裡各式各樣的零食小吃,小孩子們都會忍不住去買上一兩包。但是寄宿的孩子們就不用經常面對這樣的誘惑。在學校裡會有營養配餐,孩子不能挑食,也不能亂吃零食。嚴格有序的作息時間,不僅能讓孩子有規律的生活,還能使克他們服身上普遍存在的依賴性、任性和挑吃挑穿的不良習慣。

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

現在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一些家庭陪伴孩子的方式也不是很適當,教育方式錯誤反而給孩子引導至錯誤的方向,這些家庭可選擇把孩子送去寄宿學校,讓學校教育彌補家庭教育的缺陷。通過寄宿制當中孩子們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學習對方的優點,形成心理學上所講的優勢互補,這樣對孩子的智商和學習能力的開發都是有益的。

寄宿劣勢

與孩子之間情感疏離

寄宿的孩子們,相比走讀的孩子們缺少了更多與父母相處的機會。而兒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僅有血緣還不夠,必須要有相處時間的長度和頻次,孩子越小,對父母之愛的要求越多,對相處時間和頻次也就要求越多,過少的親子接觸讓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

而且在家裡孩子與問題或者犯錯了,家長會比較及時地介入,對孩子的錯誤能夠及時糾正,對孩子不好的行為進行懲戒;對好的行為可以及時讚揚和鼓勵,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可是在寄宿學校,家長的瞭解和介入往往不夠及時,常常等到孩子週末回到家,而孩子已經把發生的事情忘記了,或者記憶已經出現偏差。 即便學校老師有及時的處理,但家長處理的角度和方式與學校老師是不一樣的,是學校教育的補充或拓展。

孩子對生活的真實性缺少切身感受

寄宿的孩子每週末只回一次家,缺乏機會親眼看到和體會平時父母、鄰居、社區、社會上的狀態,對“家”生活的真實狀態比較隔膜。因小時候生活環境過於簡單,對真正的社會生活缺少體驗,缺乏與非同齡人相處的機會和在社區生活的經歷,往往比較單純、天真。

如果孩子要上寄宿,該如何準備?

家長

如果決定讓孩子寄宿,除了物質準備,父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放手

不管是上小學或是中學,做出了選擇,就是認可這個學校,認可住校的方式,爸爸媽媽在和老師保持聯繫,瞭解孩子的動向的同時也要記住不要過多的干擾孩子。

對於寄宿,爸爸媽媽一定要做好思想準備,孩子第一次離開家,一定會有許多的不適應,就是出現問題很正常,不要一出現問題就受不了,選擇重新走讀,或者在附近租房子陪讀。

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家長送孩子入學,就開始插手,比如要求老師說孩子有小學同學或者熟人的孩子也在這,希望和自己的孩子分在一個班,分在一個宿舍什麼的。

家長總是喜歡停留在過去,但是學生應該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其實孩子來到新環境,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反而是好事情。

換個角度來想,宿舍裡有認識的孩子,他們會經常一起出入,就減少了他認識其他人的機會,孩子應該是多結識同學,說不定能碰見更合得來更適合她的朋友。

開學了,該不該讓孩子住校呢?深圳最全的寄宿學校表獻給你!

此外,孩子第一次住宿生活,難免遇到問題,小問題不要急於向學校、老師提要求,讓孩子自己試著去解決,很多時候孩子只是抱怨一下。

有些家長很緊張,出現一點問題,又是找班主任,又是找宿舍管理員,要求給孩子換床位,說宿舍裡不喜歡誰,宿舍裡太吵,很多本來孩子都不介意,還是家長來了一趟發現各種問題。

處理學校或者宿舍糾紛,家長唯一需要遵循的原則就是先別急著參與。一位做了幾年班主任的老師說,孩子們在宿舍發生的矛盾其實都是小矛盾,比如男生宿舍,有意見可能大家吵一架甚至打一架,事情過去了還是好哥們。

一旦家長參與了,就從寢室內部或者學校內部的問題,變成了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學校間的問題。而有時候孩子們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的,家長最好先讓孩子自己去處理。

“生活中、學校裡,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讓孩子適應新環境,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鍛鍊。”這位班主任說,小問題不要急於向學校、老師提要求,讓孩子自己試著去解決,很多時候孩子只是抱怨一下,家長做好後勤,必要時言語上開導下孩子即可。

當然真有什麼孩子解決不了的問題了,也要及時和學校、老師聯繫。

深圳國際學校

寄宿學校表

開學了,該不該讓孩子住校呢?深圳最全的寄宿學校表獻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