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发脾气?父母不用讲道理,用这3招搞掂孩子的坏脾气

恒恒和几个小朋友在公园沙滩游堆城堡游戏,东东第一个完成了,城堡堆得又高又好看。小朋友们看到啧啧称赞道:“真漂亮!”

恒恒突然生气地把东东的城堡踢倒了:“有什么漂亮的,一点都不好看。”

“你怎么能这样?”“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小朋友们都批评恒恒。

“我就要这样。”恒恒又把其他小朋友的城堡都踢倒了。

旁边的家长看到纷纷摇头:“这孩子脾气太差了。”

恒恒妈妈尴尬地说:“他就这脾气,怎么劝都没用。”

“我家孩子脾气也不好,说他两句就躺地上撒野”,“我家那个特爱哭,怎么哄都不行”,“我家那个也是,一生气就扔东西”......看来,爱生气的孩子大有人在。孩子们为什么要发脾气?他们到底想表达什么?

孩子爱发脾气?父母不用讲道理,用这3招搞掂孩子的坏脾气

孩子在发脾气时,其实是传在传递某种信息。

我儿子刚满6个月的时候,一吃奶就闹脾气。吃几口就哭, 一连数天都是这样,怎么哄都不行。后来才知道,儿子是积食了,消化不良。又饿,吃下去肚子又不舒服,所以才会一吃奶就发脾气。其实他是想告诉妈妈自己不舒服,可惜那时我并没有读懂孩子给我传递的信息。

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妹妹屁颠屁颠地追着哥哥去玩,没追上,还摔倒了。她坐在地上“哗哗”大哭,任妈妈怎么哄都无济于事。后来哥哥也学着她的样子,摔了一跤坐到在地上,还假装痛得“哎哟哎哟”地叫起来。妹妹看到后破涕为笑,情绪瞬间好转。气氛也乐了起来,兄妹俩在地上玩起了“假装摔跤”游戏,一分钟前还在哭的妹妹,乐得“咯咯”大笑。

小妹妹因为摔倒后大哭,但她并不是因为摔痛而哭,她是因为生气:气哥哥不等自己,也气自己站不稳。幸好哥哥读懂了妹妹传递出来的信息,所以哥哥假装自己也站不稳而跌倒。

妹妹一下子就被哥哥的“游戏力”感染了,不但情绪迅速好传,还和哥哥玩起了“假装摔跤”游戏。

读懂孩子发脾气时所要表达的信息,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帮助孩子释放情绪。

孩子爱发脾气?父母不用讲道理,用这3招搞掂孩子的坏脾气

游戏力是安抚孩子情绪的“良药”。

什么是游戏力?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是这样形容的:游戏力——是一种基于玩耍式的养育方式。

4岁的洛洛很喜欢吃棒棒糖,她每天都会缠着妈妈要糖吃。妈妈怕她吃多了糖会伤害牙齿,就把糖果都藏了起来。但一看到电视里的棒棒糖广告,洛洛又开始缠着要:“妈妈,我要一个这种大棒棒糖。”

妈妈只好又苦口婆心地劝导:“不能吃这么多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

但孩子才不理会这些,她固执地说:“我就要吃棒棒糖!”

妈妈还是没有同意,洛洛就哭闹了起来。

孩子爱发脾气?父母不用讲道理,用这3招搞掂孩子的坏脾气

这一天,妈妈换了一种处理方式,画面瞬间逆转:

洛洛指着电视里的广告说:“我要一个这种大棒棒糖。”

妈妈也调皮地指着电视说:“我要两个这种大棒棒糖。”

洛洛愣了一下,很快get到了妈妈的游戏点,她说:“我要三个这种大棒棒糖。”

“我要四个。”妈妈也一点不吃亏。

“我要五个。”洛洛抢着说。

“我要六个”

........

游戏力让孩子的情绪迅速好转,孩子破天荒地没有继续缠着妈妈要棒棒糖,而是和妈妈地玩起了游戏,画面既快乐又温馨。

游戏对孩子有天然的吸引力,孩子总能在游戏中玩到尽兴,忘记所有不快。如果父母在育儿方式中添加游戏力,那亲子关系就会变得亲密无间,孩子的成长历程也将会是快乐无比。

孩子爱发脾气?父母不用讲道理,用这3招搞掂孩子的坏脾气

游戏力的“同理心”原理。

孩子“脾气坏”,往往是因为情绪被忽略,诉求不被重视。换一句来说,就是孩子觉得大人不理解、不重视他,所以他才通过“发脾气”的行为来获得大人的关注。

而游戏力的好处正是告诉孩子:我理解你,我重视你,我和你一起玩很开心。

哭闹、骂人、打人、破坏玩具,当孩子暴怒之下的“坏脾气”行为被游戏力所替代,孩子的坏情绪不但得到了释放,而且还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最重要的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建立了情感联结,孩子就有会“爸爸妈妈理解我”,“爸爸妈妈爱我”的感觉。

劳伦斯.科恩说:“游戏力是重建亲子间深情联结的桥梁。”

父母通过这个情感桥梁引导孩子如何调整情绪,处理问题就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孩子爱发脾气?父母不用讲道理,用这3招搞掂孩子的坏脾气

如何运用游戏力,“瓦解”孩子的坏脾气?

我们惯性认为,孩子必须控制好情绪才能改善坏脾气。而实际上,如果孩子不能自由地表达情绪,那孩子就会把情绪封闭起来或者进行情绪转架(比如妈妈骂了孩子,孩子去踢猫,这就是情绪转架)。这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还会为长大后的各种问题埋下祸根。

所以,要瓦解孩子的坏脾气就要从问题的根源出发:让孩子自由表达情绪。

  • l 给予孩子疗愈情绪的时间。

3岁的儿子与同伴玩耍的时候撞痛了手腕,坐在地上委屈地大哭。我把他抱了起来,拥进怀里安抚。

儿子哭了一会开始告诉我事情的经过,我没有打断他,认真地听他诉说,儿子说完又开始哭了起来。我一直抱着他,没有劝他不哭,也没有故意转移他的注意力,而是让他的情绪尽情地释放。

几分钟后,儿子从我的膝上下来,他说:“不痛了。”然后跑开,继续去玩了。

不急于制止孩子的哭喊,让孩子的情绪可以自由地释放,也让孩子知道:哭是没关系的。给予孩子疗愈情绪的时间,孩子才能最大限度地把累积的情绪释放掉,回复快乐的心情。

孩子爱发脾气?父母不用讲道理,用这3招搞掂孩子的坏脾气

  • l 不要让孩子独自面对坏情绪。
  •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会有什么反应?妥协?责骂?还是把孩子孤独地隔离?这些反应都不利于孩子情绪的释放,孩子在发完一通脾气之后,情绪反而变得更糟。因为,他的感受没有得到充分表达,他的诉求没有人在倾听。

    美国育儿专家李伯曼认为,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应该以理解的态度陪伴孩子,给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让孩子知道他并不是孤单一个人的。

    父母静静地陪在旁边,中间不要打断孩子,让孩子自然地把脾气发完,孩子的情绪就会好转。无声的“游戏力”在父母的陪伴中产生,亲子情感重新联结,孩子感觉被倾听,坏情绪自然消失了。

    孩子爱发脾气?父母不用讲道理,用这3招搞掂孩子的坏脾气

  • l 掌握孩子发脾气的规律。
  • 儿子从小就不喜欢洗脸,只要毛巾一碰到他脸上,他就会挣扎着把脸别开,我只好强行帮他洗脸。每次洗脸都像打仗一样,有一次帮他洗脸,因为反抗他额头撞到墙角受伤了。

    这让我内疚了很久,下一次我再帮他洗脸的时候,我就先告诉他:“妈妈要帮你洗脸了,小脸不要动。”儿子居然乖乖地不动,让我轻轻地帮擦脸。

    原来,孩子发脾气是有规律的。我提前告诉他要帮他洗脸,并且轻轻地帮他擦拭,他就会十分配合。如果我直接把毛巾放他脸上,他就会挣扎。

    所以,只要父母足够细心就会发现,孩子发脾气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孩子发脾气的规律,就能将孩子的坏脾气瓦解在发作之前。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之前,父母可以通过“游戏力”引导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把“坏脾气”化解在无形之中。

    孩子爱发脾气?父母不用讲道理,用这3招搞掂孩子的坏脾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