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枪打出头鸟,想起之前的锋芒毕露,她决定暂时当个无知少女

红衣从来不多问关于舒老爷一家的任何事情,哪怕自己的确是有所怀疑,但同样的,他们也在怀疑和试探自己不是么?谁让自己之前表露了太多非十岁女孩儿该表现的学识和见解。接下来自己要尽量遮蔽锋芒,乖乖当个无知少女。

从下人嘴里听来的,只知道舒老爷一家是来出游考察的,考察什么就不清楚了,他们先前是走得陆路,现在返程途中就换成了水路。 红衣每日的任务就是陪着六公子舒桑和九公子舒秦读书习字,当然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就另当别论了。

“红衣,快!哥哥来了。”舒秦警觉出门外由远及近的脚步声,一边擦嘴一边向腮帮子鼓鼓的红衣示意,红衣急急的咽下口中的芙蓉糕,险先呛到,舒秦贴心的递来一杯香茶,缓解了红衣的干涩。

“……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

当舒桑踏入书房时,红衣和舒秦正在念《世说新语》里的容止第十四,朗朗读书声,看来舒老爷每隔三日的测验还是奏效的。

“咦?我昨日刚做的画呢?”舒桑停住了欲拐向书桌的脚,看了眼满墙画作中空出的一块侧首询问道。

“哥哥昨日又作画了?莫不是被风去走了吧,可惜了一副上好的佳作了。”舒秦接过话头回答,并不忘给红衣使眼色。

“哦,对了,老爷刚才说要让我们去前厅呢,又要测验了,秦哥哥我们走吧。”说着红衣自然的握起舒秦的手就向门口走去。

走出门口几步远里面传来了舒桑愤怒的咆哮:“舒秦!红衣!你们竟敢拿我的画来包芙蓉糕!”两人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得滚成一团,笑得嘴角抽、搐,笑得眼泪水哗哗流。要知道,舒桑最宝贝他的那些画了,缺了一角都不行,那副画现在算是完了。

“最近在看什么书?”舒老爷端坐在正位上,浅尝了一口茶盏里的香茶,看看面前两个极力忍笑的小鬼,不用想也知道他们定又干了什么坏事!

也罢,也罢,偷来的闲暇,让他们再乐乐。

“嗯。最近看了很多书,但还是《世说新语》看得多些。”每次都是舒秦冲锋陷阵,红衣垫后。

“哦?那你说说德行第一里你的感悟。”

“是,儿子浅见,父亲听后莫笑话。忠和孝,即效忠君主和尊顺、侍奉父母,自古就是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书中点明孝顺和其他美德是相辅相成的,如第38 则说范宣小时候懂得孝敬,长大后“洁行廉约”,操守可嘉。孝顺又和敬老尊贤密不可分。敬老也是古人赞赏的美德,第33 则记下谢安小时借老的故事;至于尊贤,在好几则里都曾涉及。”舒秦长长的一串说得可顺溜了,说完还得瑟的向着红衣笑了笑。

“嗯。不错,那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间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肢,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这一段你如何理解?”

“‘叔度好比万顷的湖泊那样宽阔、深邃,不可能澄清,也不可能搅浑,他的气量又深又广,是很难测量的呀!’此话是郭林宗之解,儿子的意思是礼贤下士,多亲近贤能者,以提高自身。”舒秦总有自己的见解,小小年纪的他在此时会不经意的表露出一种傲气,与生俱来的一种气质。

“你最近学了些什么?”舒老爷对舒秦的一番言论不予置评,只点了点头,但看他脸上的笑意就知道舒秦答得不错。红衣年纪小暂时不需要她做什么,且之前红衣的大番言论令舒老爷刮目相看,特许让她跟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读书学习,自然,她们学的东西是不同的,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红衣自己也知道势必要和公子做出区别的。

“红衣今日在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最喜欢里面的一句话: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盛开,勃勃生机,宁静优雅,顿时使人飘飘渺渺、若已成仙。”同样是展示才华,但明显红衣的就是小女儿心态,只一味喜爱美景和安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