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用七代統一天下,為何秦始皇死後三年就亡了?

西北大地


賈誼在《過秦論》中寫道: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事實也的確如此——秦國曆代君主一方面對內銳意變法、引進人才;一方面對外遠交近攻,以連橫破合縱。在此期間秦國湧現出了孝公、惠文王、宣太后、昭襄王等傑出統治者,也出現了商鞅、張儀、白起、王翦等一大批文臣武將。以秦國佔據崤山、函谷關的天險地利,加之君臣上下勠力同心,尚且用了七八代人百餘年時間才一統天下;然而自公元前221年秦國滅齊而一統天下至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不過短短14年時間。如果說始皇奮六世之餘烈而一匡天下見證了秦得天下之不易,為何秦失天下如此迅速呢?在賈誼的《過秦論》中將秦朝速亡的原因歸結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那麼問題來了:秦朝是否真如賈誼所說的是仁義不施呢?

其實賈誼這麼說也沒錯:秦在統一天下後修長城、修驪山墓、修阿旁宮......可以說是一個工程接著一個工程,加之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以致於當時天下壯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都必須服徭役或兵役。秦代農民需要將收成的絕大部分作為賦稅上交,謂之“泰半之稅”。同時秦法極其嚴苛,一時間“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問題在於:秦以嚴刑峻法立國並非一日兩日,為什麼天下未歸於一統之時秦因行法治而崛起並進而一統天下?為什麼天下歸一之後百姓就對朝廷法度那麼大意見呢?其實秦之速亡實在是當時天下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物理學上有一個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在哲學上有一個與之類似的概念叫做物質不滅——物質是不能被消滅的,它只能轉化為其他形態。事實上整個宇宙以及地球、人類的進化歷史、人類文明的演進歷史同樣遵循這一定律:歷史上發生的任何即使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一點一滴匯聚才創造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在歷史的發展傳承過程之中許多看似無關緊要的事卻彼此互相影響著,從而造就了滾滾向前遞進的歷史進程。在這一過程中歷史的演變遵循一定的規律——這種規律中國古人一般將其稱之為天命或天道,用現代唯物主義的觀念來說這是歷史發展所遵循的客觀規律。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秦之速亡實乃天道使然。

天道說起來有些虛無縹緲,那麼我們不妨看看秦朝所面臨的天下形勢是怎樣的:秦始皇嬴政乾的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開天闢地之舉——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正因為有了秦始皇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統一的華夏文明。然而從形式上統一天下容易,可要真正令天下萬民歸心卻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工程,這一工程要求秦王朝必須同時在思想教化和武力壓制兩方面下功夫。秦在一統天下之前曾以嚴刑峻法立國,那是因為當時天下未定,故而亂世用重典——這就好比是彈簧,你必須對其施以壓力,否則你弱它就強;可如果這壓力超過臨界點,那麼彈簧就會反彈,從而對你造成傷害。事實上這點商鞅在一開始規劃秦法時就以敏銳意識到並明確指出:秦法乃植根於戰國亂世之法,其優勢在於最大效率使秦民悍不畏死,然而天下大定之後若不有所損益更張,則秦之壽命將成問題。事實上秦法猶如武俠小說之中的剛猛武功,儘管威力逼人,然而對自身損耗也極大,長久下去易於走火入魔。然而秦王朝實在太痴迷於過去的成功經驗了,以致於已走火入魔尚不自知。其實即使是知道了,此時的秦王朝也早已是無法自拔——因為這時秦王朝的上層統治階級已容忍不下任何批評意見,也就失去了自我改良的最佳時機。

秦法有一個基本理念就是法不誅心,所以當商鞅變法剛開始推行時秦民對其並不信任,然而被認為為人嚴苛的商鞅卻沒喲強硬的高壓手段逼迫秦民,而是採用南門徙木這樣的方式取信於民;當變法初成之時當初攻擊變法的人轉而向商鞅道賀,然而商鞅卻不以為喜——因為他的法治改革只是基於使秦國富強的理念,至於別人如何評價那不是他所在意的,也就是說秦法只治理人們的具體行為,至於人家心裡想什麼嘴上說什麼不是法律該管的。然而秦統一之後的法治卻出現了異化——”偶語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異化呢?這主要是因為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被打造成為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這一過程是伴隨著對秦國老世族的打壓的,隨著世家貴族的權勢被日益削弱,在秦國出現了職業官僚階層。職業官僚階層和世家貴族的最大區別在於:他們沒有自己的封地,他們出身於沒有任何根基背景的草根階層,所以他們只能通過依附於王權扳倒世家貴族勢力才得以成功上位。不能否認在秦國的崛起過程中職業官僚階層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的,相比早已腐朽沒落的世家貴族而言:沒有顯赫家世和世襲爵位的他們只能憑藉政績獲得君王的青睞和百姓的認可;然而當職業官僚階層成功上位之後就成為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團,儘管職業官僚階層是通過推行法治打擊世家貴族上位的,可當他們的地位穩固後為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就逐漸走到了變法改革的對立面,因為他們害怕進一步的改革會損害自己的既得利益。為什麼對大秦一統立下大功的李斯能輕易被趙高拉攏成為秦王朝的掘墓人就是因為擔心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損。事實上隨著秦王朝的統一,職業官僚階層作為既得利益者已然失去了最初積極變法改革的朝氣蓬勃的精神,取而代之的是為維護自身既得利益的勾心鬥角。

秦王朝的悲劇其實並不只是秦王朝的悲劇,事實上歷朝歷代”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但我們其實仔細分析歷朝歷代滅亡的原因其實大同小異:統治階級內部喪失了打天下時朝氣蓬勃的銳意進取精神,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黨同伐異勾心鬥角,對百姓則肆無忌憚地橫徵暴斂,土地兼併和階層固化現象日益嚴重,直到有一天人們再也無法忍受自己的生活之時就會揭竿而起。所以我們不妨看看歷朝歷代的末世景象:官吏貪腐、財政紊亂、軍備廢弛、黨同伐異、農民起義、外族入侵......秦人不暇自哀,然而不暇自哀的何止是秦人?此後的兩千餘年間歷朝歷代哪個不是喊著要吸取前朝覆滅的經驗教訓,然而卻又一個接一個踏上了前朝覆滅的老路?於是後人不得不一再復哀前人,然後人哀之而不鑑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秦始皇死後三年而亡是由一下幾個原因導致的。

第一,10年的兼併戰爭,使整個秦國,或者說整個戰國七國的人民,早已達到所能承載負荷了極限,整個社會結構都非常的脆弱,稍有不慎就會土崩瓦解,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兼併戰爭的殘酷,徵用了大量的精壯的男性勞動力,以農業為基礎的封建社會,大量土地無人耕種,導致整個國家的經濟基礎遭到破壞,百姓流離失所,此為原因之一也。


第二,秦始皇大興土木,無度的徵發民力,更加加重了本就脆弱的社會結構的快速瓦解。我們也可以看出從陳勝吳廣起義到劉邦起義,與不與秦王朝的徵發無度有關。修長城耗百萬之工,修築驪山陵墓又是徵70萬之眾,導致民生哀怨。不就該跟漢朝一樣,與民生息,秦王朝卻反而變本加厲,不亡才怪,此為原因之二也。

三是政治上的混亂黑暗。奮六世之餘烈的秦國,自孝公之後百餘年來,每代都有雄才英主,可偏偏在這時秦始皇沒有處理好自己的身後事,導致趙高專權,擬造聖旨,扶持胡亥登上皇位,陷害公子扶蘇和一干忠臣的老臣,指鹿為馬的趙高一手遮天,把胡亥玩弄於股掌之上,弄的朝廷烏煙瘴氣,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對朝廷也失去了信心,這就是章邯率二十萬之眾,最後投降項羽的重要原因,這一投降把秦國最後的一點生力軍拱手給了項羽。因為即使他不投降,趙高一樣會殺了他,此為原因之三也。



第四,是受限制於當時的交通通信,無法使當時秦軍兵力迅速集結。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30萬之眾,北伐匈奴,“卻匈奴七百餘里”後,這30萬秦軍便留在邊境修築長城,這是第一部分分散的兵力,為長城兵團。第二就是派屠雎和趙佗率50萬秦軍南征百越,全都在百越之地,此為趙佗兵團。中原風雲突起之後,秦朝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調集軍隊去抵抗起義軍,只好臨時徵用驪山陵墓囚徒去對抗,這也是章邯20部隊的主力。而趙佗更是畫南嶺以南自立為王,史稱南越王,這也更能看出但是秦王朝當時已經離心離德,此為原因之四也。



此上四個原因是我認為秦國在秦始皇死後三年便滅亡的原因。

(如有不正之處,歡迎吐槽。)


考古流帆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王朝滅亡是很讓人感到可惜的,一個就是大秦帝國,一個就是大隋王朝。兩個都很相似,結束了混亂的時代,二世而亡。第一代都是有著雄才偉略,第二代就開始敗家了,最後滅亡。比如說大隋,都說大唐強盛,但是大唐王朝歷經近三百年都沒有追上隋朝,據說到了貞觀年間大唐還在吃隋朝留下來的糧食。

但是更為可惜的還是大秦帝國,秦始皇一手創建的大秦帝國在他死後短短的三年就忘了,楊廣還當了十幾年的皇帝呢。

當然大秦帝國的滅亡不能就說完全是某一個人的錯,秦二世是直接導致秦朝滅亡人,但是秦始皇也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雖然說秦始皇時期的苛政和秦二世時期是差不多的,胡亥也是學自己的父親巡狩天下,勞民傷財,但是他沒有秦始皇的能力啊。最終滅亡。

不過秦朝沒網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制度的問題,秦始皇一直相信法家,一直奉行的也是法家思想,這個只是在打天下的時候管用,一到守天下的時候還是這樣,那麼肯定就不行了。

而且過快的推行郡縣制,其實在秦朝統一天下之前,只有秦國是郡縣制,也只有秦國走的是封建主義,比如說楚國還是貴族制,而且很鬆散,所以楚國人有著浪漫情懷,所以楚國也是對於秦朝制度最反感的,因為秦朝的封建制和楚國的貴族制那是完全對立的。

劉邦在建立漢朝之後就吸取了秦朝滅亡的原因,首先就是放棄秦朝的法政,修生養息。再就是郡縣制和分封制並存,其實劉邦也知道分封制的弊端,如果漢朝繼續實行分封制的話,那麼用不了幾年漢朝就要亡了。但是如果當時的郡縣制還是沒有完全的深入人心,所以只能讓兩者並存,適當的機會下再取消分封制。其實大漢王朝就是大秦帝國的延續,漢朝的制度基本上也都是秦朝的。可惜是劉邦繼承了秦始皇的江山,而不是他所希望的自己的千世萬世子孫啊。


中國歷史研究所


一:秦始皇雖然在軍事上把六國打趴下,那些王、貴族要不就死了,要不就遷到咸陽。但是每一個六國的原住民心裡其實想的是我是楚國人,我是齊國人。因為時間太短了,他們是同一代人,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想要消除掉他對原來國家的那個情感認同,那是不可能的。當然秦始皇在有軍事實力的時候,能鎮得住的時候,大家也不敢說什麼。但是等到秦始皇去世,整個國家出現風吹草動的時候,這種情感聯絡的力量就會呈現出來。秦始皇沒有辦法把這股力量幹掉。

二:秦國在統一天下之後,要派遣秦國官員去管理地方。但是,秦國只能派遣幾個或者一個地方最高領導,那些中低層官員,還是要任用原來的人,或者提拔當地的世家大族中的人員。因為他們有威望,有號召力,有文化和行政經驗,秦朝只能靠他們。但是這些人上升空間是有限的,因為他們不是秦國人,而且他們的情感認同在當地,而不是秦國。所以當地有好強崛起的時候,他們就紛紛響應。中低層官員配合造反的豪強,殺秦國派來的官員。

三:秦始皇沒有搞明白原來當地的貴族和王族的真正作用,表面上他們很無能,因為就是他們才導致了自己國家腐敗,最後被秦國打趴下。但是很多當地的特色問題,都是他們在處理。他們可以用長久以來積累的低成本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比如趙國的邊境的匈奴問題,和楚國的百越。這些問題都是趙國和楚國在解決,而且他們當地人有自己的一套低成本解決辦法。但是等秦國統一天下的時候,這些問題都要秦國來處理。而秦國面對這些陌生的問題,在短時間裡只能用最笨的辦法來處理。所以就有了蒙氏兄弟40萬北上抗匈奴,趙佗50萬南下平百越。這兩股力量把整個秦國的主力軍都給派出去了。那內部的守備軍就少的可憐。根本就壓不下蠢蠢欲動的六國造反人士。所以,在陳勝吳廣起義之後,那些造反之人,動不動就攻下縣城,勢如破竹,一個多月就打到了咸陽城下。可想而知內部空虛到什麼程度。

四:秦國原來的那一套制度很好,但是卻不能一下子推廣到整個天下。物理學上有一個常識,就是一個系統之內,就是系統中的一個參數如果大到一定程度的話,這個系統就會崩潰。秦始皇熟悉的那一套制度原來僅僅在秦國那一個小地方,它運行有效。比如你徵發一個民夫到邊關戍守,在秦國那個小地方,從老家到邊關也就是三天可能就夠了。可是當你把整個系統推廣到全國的時候,會出問題的。陳勝吳廣為什麼會造反,因為他們是安徽的農民,你把他徵發到北京,那要走多元的距離啊,那要走多少天,中間不確定性被放大,但是原來的制度沒有改,誰失期,就當斬,這能不讓他們造反嗎?這就是制度沒有根據它的管制的市場規模隨時變化而產生的一個結果。

所以,在秦始皇在的時候,他可以用他強大的武力和人格魅力使得整個國家勉強 整合在一起,但是等這個外力失去的時候,就會支離破碎。


歷史鹹談



老秦家確實是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到了嬴政這一代才最終形成了對關外六國的鯨吞之勢,嬴政繼位的時候,秦國的最大的對手齊楚趙均已遭到了極大削弱,所以嬴政僅僅花了十年就“六王畢,四海一”,建立了我國第一個中央集權大帝國。

秦始皇稱帝后,對這些將六國的王公貴族,遺子遺孫不放心,於是收繳天下兵器到咸陽,並且“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但是他並沒有對其進行趕盡殺絕,另外地方豪強也不可能全部趕到咸陽,總有漏網之魚,比如項梁叔侄。

秦始皇和李斯設計了一個嚴密的中央控制地方的體系,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制,地方長官全部由中央任命委派,並且施行這套制度的同時,開始修建從咸陽到地方的馳道和直道,相當於高速公路,使得一旦發生叛亂,秦朝的軍隊也能夠快速從咸陽趕到地方,撲滅叛亂。

那麼這麼一臺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武力強大的政治軍事機器怎麼就在秦始皇去世三年內就徹底崩壞了呢?

問題還是出在中央集權身上,或者說是出在大秦帝國的權利核心身上。我們知道一個人想要自殺,那就算華佗24小時守在身邊也是沒用的,這個人是死定了。

以秦二世和趙高為首的大秦帝國第二代權力核心,就是那個時刻想要在自己脖子上來一刀的病人。

昏庸的秦二世由於受趙高的慫恿一上臺就開始揮起屠刀,瞄準了老爹留下來的那些人-大肆屠殺自己兄弟姐妹和有功有能力的文臣武將,排除異己,使得人人自危,等於提前廢了大秦帝國的一隻胳膊。

此後,趙高又壟斷了大秦朝堂,欺上瞞下,搞起一言堂,大秦數代形成的“人盡其言”的朝堂氛圍被破壞,再後面更是“指鹿為馬”,徹底架空了秦二世。

後果就是政令閉塞,上不通下不達。當全國烽火狼煙,農民揭竿而起,各地郡守急成一鍋粥,作為皇帝的秦二世卻一無所知,朝廷既不派大軍鎮壓,反而派出使者責備上報之人。

由此,全國形勢徹底崩壞,對朝廷失去信心的地方長官也紛紛加入起義軍隊伍,扔效忠朝廷的地方長官卻沒有得到任何指示和增援,大秦帝國呈牆倒眾人推之勢。

直到周文的大軍打進函谷關,紙包不住火了,秦二世才得到消息,後面才有了我們熟悉的故事:名將章邯和他的驪山囚徒軍團,項羽和他現象級的鉅鹿之戰等等。

可以說大秦帝國就是毀於人禍。

如果大秦機器正常運轉,真沒有項羽和劉邦什麼事。


澤安君


這是因為,雖然秦國用七代時間統一了天下。

但是,秦國統一天下的大部分領土,是在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完成的。

也就是說,秦國公元前230年之前佔有的領土,還不到整個天下的1/3。公元前230年之前,絕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在其他國家的管理下。

而在當時,由於戰國時期競爭太激烈,各國之間的文化制度已經出現了極大的分化!舉一個例子,當時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字體系。這就如同拉丁文體系下的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在戰國的這200多年裡,文字的不同在加上列國競爭極其慘烈,也就讓各國之間的民眾擁有很強的民族主義情緒,這也是秦末舊貴族復國能得到廣泛支持的民意基礎!

(秦始皇統一文字)

所以,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的統一隻是形式上的統一,還需要通過教育讓天下百姓認可大一統的思想!

這就需要秦始皇花費比統一天下更長的時間去教化民眾!這個工作靠秦始皇一個人是完成不了的。

舉個栗子,二戰後聯合國對德國的改造和德國上下對納粹主義的反省進行了幾十年。到今天為止,很多成長於二戰時期的德國人,仍然具有一定的粹主義思想。但是,在戰後出生的德國人,這方面的思想就不多了,而今天的德國年輕人,幾乎很少表現出這一思想。

可見,想要改變一個群體的價值觀,需要至少3代人的時間。

而教化萬民,不僅要在文化方面進行努力,而且也需要適當的武力壓制。否則,將會出現極大的反對聲音甚至是武力反抗。

在秦始皇時期,當然這一切會非常順利的進行下去,作為統一天下的人,人們對秦始皇擁有天然的敬畏之心。

但是到了秦二世胡亥的手中,這一切改變了。

秦二世不僅沒有去進行秦始皇未完成的事業,反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殺害了很多朝中大臣和自己的兄弟姐妹。

而蒙毅蒙恬兩個人的被殺是最為可惜的,這倆人一文一武,是秦始皇政策的最重要執行者。他們的死如同釜底抽薪,最終讓一切戛然而止!

文化的教育不做了,武力的壓制沒有了。最終的結果就是秦朝被蜂擁而起的起義軍滅掉了!


歷史風暴


由於文化差異,秦國的法律制度完全不適用於六國。

其實,在秦朝末年的反秦鬥爭中,反抗最激烈的莫過於楚國舊地,其次是韓魏燕,至於關中秦地,根本沒有任何反秦鬥爭,這就是文化差異的因素所在。換言之,秦國的法律對於秦國百姓來說,已經形成習慣,而六國舊地卻認為這是法律嚴苛。

秦國佔領六國後,在當地實行郡縣制,並且派秦國的官吏去當地實行秦國的法律,希望可以以此改造六國,實現文化上的統一,但事與願違,秦國的法律在六國舊地激起百姓的反抗,特別是楚國。

這就是軍事征服容易,但移風易俗很難,若有不慎,很容易激起民變。


五味社


秦王朝二世而亡,有著非常複雜的因素。

首先,秦滅六國的過程,並不是如秦始皇在一系列刻石中所說的弔民伐罪,救民於倒懸。秦滅六國的過程是赤裸裸的暴力征服。關東各國民眾對秦人、秦政權,視為仇敵。他們始終對秦王朝缺乏認同,普遍有亡國奴的心態。

其次,秦滅六國的時候,雖然對東方各國的貴族進行了重點打擊。但是,依然還有很多東方各國的舊貴族活躍於民間,他們始終不忘恢復故國。比如張良、項梁、項羽等人,他們還有很大的勢力,他們隨時都在準備推翻秦朝。

再次,就秦朝而言,統一天下後,並沒有實現戰略的轉變,秦始皇始終是秦人的皇帝而不是全天下人的皇帝。秦朝以征服者的姿態出現在天下人民的面前,關東六國的人民和秦人在法律地位上都是不對等的,原來的秦人被稱為故秦人,東方六國的人民被稱為新秦人。至於秦朝派往各地的官員,幾乎都是秦人,而且往往都是軍功出身的秦人。這更加劇了東方各國人民與秦王朝的對立。

第四,秦國在商鞅變法後,走上了軍國主義的道路,把整個秦國改造而為一部戰爭的機器。實行軍國主義,可以使得秦國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富強。但是,軍國主義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在消滅六國之後,秦國轉變而為秦朝之後,國家的基本方針,依然沒有實現根本性的轉變。

第五,從文化的角度來說,秦人和東方各國相比是落後的。列國紛爭的時代裡,即便是東方各國打不過秦國,他們從骨子裡都是看不起秦人和秦國的。魯仲連就說秦是虎狼之國。而天下統一後,秦人並沒有試圖拉近自己與東方各國之間的文化差距。不僅如此,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更是表明他們在抗拒東方先進的文化。所謂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第六,秦朝所執行的一套嚴刑峻法的制度,為了 維護專制皇權,無所不用極其,把自己推到了廣大民眾的對立面上。人們形容秦朝是:“囹圄城市、褚衣半道。”民眾承擔了大量的負擔,飢寒交迫。所以,陳勝在大澤鄉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天下苦秦久矣!”

第七,秦王朝在繼承人的選擇上也出了問題,假如秦始皇能聽從扶蘇的勸告,並且明確扶蘇的太子之位,最終由扶蘇接班,並且在扶蘇的時代裡能實現國家的平穩過渡和轉型,秦王朝沒準也不會那麼快就亡了。但是,歷史沒有假如。秦始皇去世後,秦二世的昏聵,更加速了秦王朝崩潰的步伐。


野叟雜談


秦始皇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執掌秦國時,當時的趙國正如日中天,兵強馬壯,是個惹不起的主兒。為了維持兩國關係,秦昭襄王把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嬴政的父親送到趙國當人質。後來,嬴政便出生在了趙國。雖然貴為秦國公子,但因為寄人籬下,他受盡凌辱。

九歲時,嬴政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十三歲時,祖父秦昭襄王突然暴崩,嬴政從此登上秦王之位,嬴政從此開始了一統天下的征程。

公元前230年,秦軍多年積蓄的力量得以爆發,以摧枯拉朽之勢滅掉了韓國。兩年後,秦將王翦一騎鐵騎如尖刀直插趙國腹地,迫使趙國國君簽下了城下之盟。又過了兩年,秦軍攻陷燕國首都。接下來的楚、嬴政重用青年將才李信和王賁,拿下了實力最強的魏國。接下來,秦國毫無懸念地消滅了燕國和齊國。

公元前221年,嬴政結束了四分五裂的戰國時代,建立了大秦王朝。

然而,一統天下後,嬴政做了兩件大事。

一是徵南越和伐匈奴。

在征伐難剃頭南越時,秦始皇舉國徵兵,不惜一切代價,於是,全國最底層的強壯民眾都被徵送到了前線,包括犯人、商人、女人等,南征大軍竟超過了五十萬人。要知道,當時全國總人口只有三千萬左右,相當於每六十個人中,就有一人踏上了征途。再加上糧草和其他物資的需求,可想而知,如此規模的軍事行動給國家帶來的負擔有多重。

在征伐硬骨頭匈奴時,秦始皇不顧上次徵兵弄出來的怨聲載道,硬生生地從全國各地徵調了三十萬士兵。總的來說,為了搞這兩次軍事行動,全國每四十個老百姓中,就有一個上了前線。這已經不是“負擔”兩字可以形容的了,簡直是場災難!

匈奴避其鋒芒地退軍後,為了鞏固戰鬥成果,秦始皇下令修直道,也就是從秦國首都咸陽向北修一條“高速公路”,直抵北方邊境。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配合軍隊打匈奴。一旦匈奴大規模入侵,陝西的秦軍可以通過這條“綠色通道”,以最短的時間增援邊境。同時,秦始皇下令築長城:從隴西的臨洮到遼東,將原秦、趙、燕的北邊長城連起來,築成一條人工屏障,徹底把匈奴關在國界之外!

有了這樣一條高不可越的萬里長城,不僅可以解決眼前的邊境之虞,後世子孫也可以高枕無憂了,而匈奴人則只能望“城”興嘆。

設想確實高,但秦始皇卻忽略了一個最為關鍵的條件,那就是在當年,沒有任何現代化的工具,要完成這樣一項巨大的工程,得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呢?結果萬里長城是用屍骨堆積而成的。

對一個剛剛成立的王朝,秦始皇如此勞民傷財,顯然傷到了大秦王朝的根基。根基一旦動搖,即使萬丈高樓也會頃刻倒塌。

二是大搞工程建設。

一方面秦始皇不惜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這座極度奢華的阿房宮。除了修建生前的寢宮,秦始皇還著手為自己修建死後的陵墓——驪陵。驪陵是一座規模巨大的地下皇宮。據說,這項工程穿過了三道地下水流,裡面存放了大量的金銀寶石。為了防賊防盜,四周都以水銀為河,布成天羅地網,讓人插翅難進。據說,這項工程因為規模太過龐大,到秦始皇死時都還沒有竣工。

另一方面秦始皇還焚書坑儒,坑殺了近千名儒生,徹底失去了民心。

對一個剛剛成立的王朝,秦始皇如此勞民傷財,顯然傷到了大秦王朝的根基。根基一旦動搖,即使萬丈高樓也會頃刻倒塌。而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死後,胡亥接過的只是一個空殼的大秦王朝。而朝中大權又被指鹿為馬的趙高把持,使得原本民不聊生的秦朝更是雪上加霜,也正是因為這樣,大秦王朝在秦始皇死後三年就滅亡了也就足為奇了。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話題。

有三個方面值得借鑑。第一、成就一番事業,特別是成就一番偉業,很難很難,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未必能獲得成功。然而,任何一個人,出現一點點小失誤,就會功虧於潰,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化為烏有。成則難,敗則易。

第二、靠武力得到的天下,武力征服世界,失敗是必然的。武力征服不得人心,別人打不過你,但不見得佩服你,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甚至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所以,武力得到的天下,其命不久矣。

第三、文化與社會文明的進程,其阻力十分強大。人都是自私的,大私心與小私心的競爭,從來都是十分激烈甚至是十分殘酷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天下”,都想建設自己的“家國天下”、獨立王國,這種利益之爭,因為不是“天下為公”,無法獲得民心,靠權利運行,同樣沒有生命力。

夫子曰:春秋無義戰。不把人民利益社會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事業”,最終之路,最後的歸宿:都將歸於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