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价格持续走低,为什么还限价销售呢?

风雨路人


2020年开始之后楼市就呈现出明显下滑工具,甚至于部分城市因为开发商关停售楼处的影响,楼市成交基本停滞,这对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毕竟房地产行业对于经济发展来说的确十分重要。所以不少城市都出台政策“救援”楼市,因此不少人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房地产已经开始走低,还要执行限价政策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楼市要保持稳定!就必须要执行严格的限价政策,不能让开发商有过高的利润空间。

为什么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楼市能发展的这么火热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房地产行业能赚钱,而且还是赚大钱!所以想赚钱的人都跑到楼市里去了,带来大量资金,在这些资金的冲击下市场上的房价一步一步上涨,所以房价才会越涨越高!

而限价政策的出台就是未来限制住开发商的利润,如果开发商在盖好房子之后没能卖出足够高的价格,利润被挤压了,那么大家还会继续去楼市里投资房产吗?我个人认为的不会的了,就算有也会比以前少很多。这样一来市场上的房价自然就会出现明显下降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楼市能维持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现在房价之所以会走低,其实就是因为限价政策起到了一个重要抑制作用,如果取消限价政策,开发商总会有各种理由涨价,比如土地价格高。

更重要的是,实行限价政策其实是在保护刚需购房者的利益,购房者巴不得市场上的房价越低越好,所以为什么想着要取消限价政策呢?抱着这种心态的人要么是炒房者,要么就是开发商。


楼盘网


我是成都卖房子的经纪人,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其实新楼盘目前为止,还真没降过价。只是前几天恒大和富力搞了一波噱头出来,其实真正了解过得,是真的没降。

这儿就会涉及到一个备案价的问题了,一般新盘售楼部在房管局都有一个备案价,你售楼部卖的房子,是不能低于备案价销售的,不然连预售证都不得给你下。

恒大这次就是属于,把售楼部自己的系统价钱抬高了,再来打折促销,其实就没降。只要不超出房管局的最高备案价,最终解释权全在恒大手里面。

所以指望降价的朋友些,应该多了解清楚。





成都房产经纪人张某某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以来,开发商纷纷上线网上售房平台,开始“15天无理由退房”、“30天无理由退换”、“7天免费转房号”等等营销新模式。房产界的营销之王恒大适时祭出75折优惠大招,推出多重优惠好礼。这一颠覆性举措让业内外震惊,迅即燃爆全网购房者的热情。有些人不仅要问,房价真的要降了吗?

确实,铺天盖地的广告信息充斥着我们能接触到的各个角落,让我们有种房价要跌的错觉。在线下交互场景不再的情况下,短暂的休市让开发商的资金捉襟见肘,他们不得不把销售渠道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这是他们的被动选择,也是正常的销售形式。看似打折的幅度很大,实际上优惠力度有限。先提价再打折的情形比比皆是,很多朋友也不假分辨,看到有折扣就往前冲,这样会吃大亏的。打折即火爆说明买房的需求依然很旺盛。渔洞认为,房地产价格可能有小幅回落,但持续走低的可能性很小。

我们再来看下限价在房价下跌的情况下有没有取消的必要。限价的背景是市场火爆时,开发商以高于开发成本价销售物业,获得高额利润。限价后,一个项目被限定了最高销售价格,有效扼制了房价的不断高企,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保障了购房者的利益。即使房地产价格下跌了,也不能随便取消限价,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很重要,再说了房价回落后再反弹的情形也不是没有过。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喜欢我评论的朋友记得加关注点赞,谢谢!


渔洞房产说


首先,要向您咨询一个问题,是您从哪里看出来房价持续走低的,哪怕是恒大打75折,交5000定金,哪怕是富力地产交3000定金,无理由退房,这也只是他们玩的花活而已。实际的房价是否在降低,不是看一个房地产企业的价格如何定,是需要看整个市场的价格是如何定的。在房地产企业售房需要在有关部门备案的情况下,这种恒大和富力等房地产企业个人宣布的房价降低没有任何的部门背书,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对房地产企业进行限价限售,是为了保证刚需能够在本地获得充足的房源,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住房的相对公平。是防止房地产企业囤房居奇,致使房价高速上涨,甚至是防止开发商把房子做成唐僧肉一样,让人们花费6个钱包的力度,去为开发商买单的无奈之举。

任何一项政策和措施都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和绝对的指向性和方向性。往往会杀敌一千,自损三百。就在我们对限价限售进行各种诟病的时候,其实有关部门已经在保护刚需和普通购房者的利益了。


铁口断房


2020年2月17日,权威机构对外公布了 《2020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上海、广州、深圳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0.3%和0.5%。但是很多二、三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呈下跌的趋势。

这是因为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很多城市的交通道路受阻,大量企业纷纷关门停业,全国大量城市的售楼处纷纷关闭。很多人只能宅家里,菜场、超市这样的地方都没有办法去逛了,更不用说去售楼处看房了。自然也就无法买房,导致房地产市场的销售金额变少,房价下跌。但要说明的是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和一线市场的房地产市场不同。一线城市的土地非常稀缺,但刚需众多,房地产市场整体是供小于求的。

高层之所以出台政策,限制了很多城市的新房销售价格,这是因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经过了长期的上涨,价格整体在高位,超过了很多居民的消费能力。给很多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给社会造成了不稳定因素,所以国家出台政策进行了行政干预。

高层出台政策,限制了很多城市的新房销售价格,对于刚需来说其实是利好的。毕竟没有人希望掏空几代人的收入倾尽全力去买房,导致生活捉襟见肘,没有闲余资金消费,成为房奴。


地产情报站长


您说的房价持续走低不知道是从哪里得出来的结论,可靠性有待核实。

如果说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房价在持续走低,那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是你的错觉,主要是各大楼盘营销手段太厉害,你可以拨打听一下同一楼盘去年买房的签约价格是多少,然后今年你再到售楼处去落实价格,看看签约价格到底是涨还是跌。

目前楼市价格和16.17年相比确实降了不少,从19年下半年房价基本稳定,价格有小幅度的波动,每平方基本在五百以上下浮动,这属于正常的市场浮动。

19年中央也给楼市指引具体发展方向,确保楼市稳定健康发展。稳房价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原则,也给地方释放了楼市调控信息,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政策松动。

目前各地方购房政策并没有太大松动,原因就是楼市还是比较活跃,每月都有比较稳定的网签量。限价其实也是政府对楼市天空的一种手段,预防房价暴涨暴跌,影响楼市健康发展。





阿邱Q房产人


你好,首先限售,限购得政策的行为是为了抑制房地产的泡沫,不能由这来判定房地产的价格是走低的,而且国家大力推广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其次就目前疫情期间,房价会趋于平稳,谁说现在各大开发商都在低折扣售房,其实真正的力度不大,只是开发商营销的一种方法,来达到刺激消费者在疫情期间购房,来回笼资金。

最后房价是会趋于平稳,不会走低,只不过现在各地泡沫大,国家用政策来稳固房价,所以说现在购房也是个好时机,并且疫情过后,还会出现“小阳春”。

这些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愚见,观点,希望大家多多点评!



小李聊房记


房地产价格只有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稍微有点下降。一二线城市部分是上涨的。


国家采取限价主要有2个原因:1.为了防止房价上涨城市房价过度上涨,造成刚需人群买不到房。2.防止房价下跌太多,这是为了造成已买房人的金钱保值。假如下跌30%,房贷首付就会没有,会造成买房人员不还房贷,会断供。银行出现坏账,出现金融系统危机。


隆百阿亮


房价在经历了2016年到2019年6月的新一波涨幅后,慢慢有所回落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信息显示,全国70城房价情况,从2019年5月份起开始止涨,并逐步下调,直到11月,连续6个月整体价格水平走低,但是在2019年12月份又再次有所上扬。

当然这些都是宏观的数据,作为普通购房者的我们可并没有多少感觉。

时间到了2020年,异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而至,打破了我们正常的经济运行轨道,使房地产行业瞬间霜冻。其结果就是开发商不能正常买房,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由于资金方面的压力,迫于无奈,只能使出降价的杀手锏,其实准确的说应该说是变相降价。比如恒大的在线购房竟然打出75折,如此一来,在短期内可能会加大房价的继续走低的可能性。

那么既然房价持续走低,为什么还限价销售呢?

其实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房地产的限价是限制最高价的,也就是给你设置一个天花板的价格,你不能超过这个价格卖房,这才是限价。距离来说,也就是我们平常看的很多开发商楼盘备案平均价格是15000元/平米,那么这个楼盘的均价是不能超过这个价格的。

既然房地产价格是限制最高价,那么有没有什么产品限制最低价呢?当然有,那就是农产品,因为要保证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当然要限定一个最低价。

那么限价是怎么来的呢?这里主要有几个依据,一是项目前期销售价格数据参考;二是该区域内同类型项目产品的价格参考。

那为什么要实行最高限价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是由于房地产的特性使然,比如我们现在讲的最多的就是“住房不吵”,房子是用来住的,其居住属性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投资属性。居住属性又关乎到每一个人,所以其属于民生福祉性的范畴。而房地产又具有投资属性,且供求不平衡,所以才会导致需求旺盛,供不应求,那么价格上涨成为必然,但是又不能让他一味的涨下去,考虑到普通大众的居住问题,所以各地政府才制定了限价销售这一政策。

如果取消了房地产价格的限价政策会怎样?如果取消了限价,那么只有一个结果,房价上涨上涨再上涨,买不起的人永远买不起了,会造成个人资产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从而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加。所以说房地产价格的限价是必须的,无论房价的走势是高还是低,都将长期贯穿于房地产行业的始终。

总结:从以上几个问题的分析来看,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吧,最高限价其实为了稳定市场,无论房价看涨或者下跌,其作用和目的不会发生变化,所以绝不会取消限价。当然只是单单一个限价措施并不能完全有效遏制房价过快增长,那么这个时候,就会辅助以限售、限购、限贷等多重措施,从供应端、需求端两个方面共同发力来遏制房价过快增长。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或许有失偏颇,欢迎留言一起讨论研究,指正批评。


超哥说房产


房地产价格持续走低,为什么还限价销售呢?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小菜认为,房地产价格持续走低,不代表以限价为代表的调控政策可以一律取消,决策原则还是“一城一策”,我们一起来分析下。

第一、房地产价格持续走低

这个现象确实在2019年表现得很明显,体现出跟2018年不一样的趋势。

我们都知道,2018年全线房价都在大幅上涨,到2019年的时候,房价又在全线回落,价格持续走低,房价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势。

据国信达数据显示,2019年,一二线房价整体都在下行,跌幅分别达0.81%和0.28%;三四线房价略微上涨,但涨幅明显收窄,涨幅分别达0.34%和0.97%!这种房价趋势跟2018年形成鲜明对比!

中指院数据也显示,2019年,全国100城房价涨幅明显在收窄,全年100城涨幅为3.39%,同比2018年整体下滑1.61%,100城房价涨幅全面回落,房地产发展开始趋缓趋稳。

第二、对限价令的认识

2011年“新国八条”出台,执行差别化信贷调控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光有信贷政策,调控手段还是显得太过单一,调控效果也很有限。

有鉴于此,楼市调控措施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四限”调控格局,也就是限购、限售、限贷和限价。

对楼市来说,前“三限”市场认可度比较高,施行区域也比较多,最后一个限价,施行面相对窄一些。

限价令自2016年“930新政”后开始在各地普遍出现,在“四限”中作用最小,但受到的争议却最大。

01、限价令与限价房

限价令是楼市的一种调控手段,通过限制楼盘最高销售价,对超过限价的房源不给予备案的方式,强制将房价涨幅控制在合理线以内。

对短期内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具有“立竿见影”的调控效果,政策的初衷无疑是为了广大百姓着想,有利于削减开发商的过高利润。

限价房则不是调控手段,而是国家在卖地的时候,已经将土地价格和未来房屋销售价格进行了限制,开发商可以在拍地前核算自己的成本和收益,并决定是否参与限价房开发。

房屋开发出来以后,主要由政府核定的、符合购买资格的中低收入家庭或者拆迁户定向购买,有利于从源头上对房价进行调控。

可见,限价令和限价房不是一回事。

02、限价令的初衷

限价作为调控手段,初衷也是为了短期内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在2016-2017年的时候,部分城市调控政策宽松,房价上涨确实太快,限购、限贷、限售令已经无法阻止房价快速上涨,政府不得不祭出限价令。

比如,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7年衡阳中心城区,累计销售商品房45914套,销售面积507.35万平米,销售金额256.02亿,同比增长分别为20.21%、20.79%和37.9%!

在商品房网签均价上,同比增长15.83%;土地成交溢价率同比提高2797.75%!

在这种背景下,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当地住建部门在次年实施了限价令。

03、限价令备受争议的地方在哪里?

有的说限价令违背了市场价格的经济规律,有的认为政府得不到市场准确的交易价格数据,会导致相关的措施效果大打折扣。小菜认为可以从四个视角看这个问题:

(1)开发商

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有开发商的论坛,就有限价令的“批斗会”!

限制最高价,意味着开发商利润空间被压缩,本来可以赚1个亿,限价后缩水成6000万,本来可以吃鲍鱼,结果变成了吃牛肉,换成是你,能高兴吗?

最高价被限制了,利润尽可能多,那怎么办?

(2)刚需

楼盘限价以后,容易形成新房和二手房倒挂的现象。

比如,楼盘限价2万/平米,但周边的房价已经到2.6万/平米了,意味着“买到就是赚到”!于是,有的楼盘还未开盘,基本已经被内部渠道买完了,刚需几乎没有机会买到,限价对刚需而言就是“摆设”。

刚需无法买到新房,不得不去买二手房,但买二手房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投资客接盘,最终刚需族并未在政策上受益。

(3)投资

对投资而言,楼盘限价,新房和二手房倒挂,买到就是赚到。于是,就通过各种渠道去“抢”这些新房,导致刚需购买的机会就减少了,限价成了“割开发商的肉,给投资客吃”。

(4)双合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开发商也不会轻易就“束手就擒”。

于是,“双合同”就成了开发商的“对策”。比如,限价2万/平米,签个合同用于网签备案,另外再签一个装修合同,把6000元/平米的价差找补回来,也就不用“割肉”了。

因此,限价令的初衷确实是好的,确实是政府调控楼市组合拳中的重要一环,但实际效果不够理想。

第三、房价持续走低,为什么还要限价销售?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2019年,全国房价开始回落,还出现了分化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城市根据“一城一策”的原则,就会在限价政策上采取不同的尺度和做法。

01、适时取消限价

经过前几年高速发展,济南楼市存量充足,新开楼盘供应量充裕,市场价格稳定,开发商还开启了打折促销模式,“抢房”现象没有发生,楼市稳定。

基于这个客观事实,并坚守“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原则,当地管理部门适时地取消了限价调控措施,继续保留另外“三限”政策。

市场反馈的行情显示,限价取消后,楼市依然稳定,没有出现房价的报复性反弹。

02、弱化限价令

据《南方周末》2019年的报道,根据“因城施策”的原则,为解决刚需人口买房难的问题,佛山各区已上调网签备案价,比如,将部分小区的备案价从1.7万/平米上调到了2.5万/平米;从上调的价格幅度看,大致在30%-80%之间。

限价上调后,双合同回归单合同,有利于降低刚需的首付门槛,也有利于管理部门准确掌握市场交易价格信息,制定更精准的管理政策。

03、继续实施限价令

上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全国70个城市商品房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报告显示,昆明房价环比下跌0.3%!结束了自2017年6月以来连续41个月的上涨势头。

截止目前,昆明的楼市限价令依然在实施,楼市还需要限价令,基于这个市场行情的准确把握,管理部门选择继续实施就是合理选择。

综上分析,即便房价整体持续走低,一个城市是继续实行限价令,还是取消限价令,或者是弱化限价令?取决于当地房地产发展情况和城市发展需要。不管是投资,刚需,还是开发商,都只能充分地掌握好限价令政策,并在此基础上遵守调控大局,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规划和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