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斯大林專機失之交臂 裡2還有那麼多的故事

初識裡-2

今天,咱們接著聊蘇聯裡-2。

裡-2飛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的主力運輸機,改型眾多(13種)、數量龐大(累計生產近5000架),但“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先來看看原始裡-2 的“選秀報告”。

姓名:裡-2

國籍:前蘇聯

生日:1938年11月7日

特長:運輸、轟炸

體態:長19.647m×寬28.813m×高5.135m

體重:11.28噸

極速:325km/時

航程:2500km

摸高:5600m

滿載:2000kg(12-14人)

機組成員:軍機6人(機長、領航員兼投彈、話務員、機械員和2名機槍手);客機5人(機長、領航員兼投彈、話務員、機械員和女乘務員)

與斯大林專機失之交臂 裡2還有那麼多的故事

(裡-2駕駛艙 攝影:YU MING)


裡-2是雙發張臂式全金屬單翼飛機,飛機的組成也是傳統的機身、機艙、外翼和副翼等,半硬殼式的機身部件多采用鉚接或衝壓成型,機體部分則為螺栓連接,飛機共有4個門,兩前兩後。飛機的駕駛艙有兩個座位,機長在左,領航員在右,駕駛艙的上方有預留的緊急出口,作為客機的裡-2擁有木質的摺疊座椅,同時可以提供暖氣。

與斯大林專機失之交臂 裡2還有那麼多的故事

(民用款裡-2艙內照片 攝影:Gergely Molnar)


為裡-2飛機提供動力的是兩臺型號為ASH-61IR型九缸星型氣冷活塞發動機,單臺功率735.5千瓦,與之匹配的是VISH-21型三葉螺旋槳,具備螺距可變功能;飛機共有兩個油箱,分別位於前後兩端,可滿加汽油1555升,與汽車不同的是,飛機的油箱內需要加註惰性氣體作為阻燃物;裡-2擁有兩套駕駛系統,通過鋼索與搖桿實現駕駛。

與斯大林專機失之交臂 裡2還有那麼多的故事

(裡-2 攝影:Wim Callaert)


由於裡-2也作為軍用轟炸機和運輸機使用,所以軍用版本裝備有少量的武器,包括機首4挺7.62毫米輕機槍、機頂機槍和機艙內的隱藏機槍和航空炸彈等武器,但是由於視野比較差導致瞄的不怎麼準,體積大機動性還差,裡-2飛機並不適合作為轟炸機,事實上在二戰中也確實充當了德軍“活靶子”的角色。

捉襟見肘

在裡-2飛機誕生後的1939年,84廠就收到了500多架來自空軍的訂單,這一數字在1943年增加到了815架,這還不包含民航100架的訂單,這樣大批量的需求使得84廠的產能愈發雪上加霜。為了走出困境,蘇聯當局決定新建一座飛機制造廠,這就是位於塔什干的34廠。為了解決“遠水不解近渴”的問題,執政者同時還要求負責別-8飛機維修任務的124廠也生產裡-2飛機,遺憾的是124廠前後僅生產了10架飛機,貢獻微乎其微。

與斯大林專機失之交臂 裡2還有那麼多的故事

(裡-2 攝影:Yang Qize)


84廠產能提升的工作迫在眉睫,工廠緊急引進了新的設備、申請了經費和支援專家,部分零件也實現了國產化,使得裡-2飛機的產能在1940年上半年實現躍遷式爬坡增長,全年實現生產64架,距離計劃中的75架非常接近,這已經是相當不俗的成績了。這64架飛機中有51架交付給用戶,全部用來執飛客運航線。但是由於蘇聯方面針對飛機做了很多簡化,國產化部件的精度也沒有原廠零件高,導致裡-2的自重增加了140kg,無線系統也經常發生故障,剎車似乎也不怎麼好使……質量不好便宜也行,但裡-2偏偏還比計劃的貴,原計劃150萬盧布一架飛機到最後交付時的價格竟然漲到將近400萬,這也許就是大家爭相搞“壟斷”的原因之一吧。

與斯大林專機失之交臂 裡2還有那麼多的故事

(裡-2T 攝影:Alastair T.Gardiner)


到了1941年,84廠的產能已經可以解決燃眉之急了,4月84廠就交付了當年的第100架飛機,隨著產能的提升,裝備質量也得到了改善,性能的穩定性也比1940年的飛機提升很多。

舉家搬遷

在1941年6月30日納粹德國全面入侵蘇聯之前,84廠主要生產民用版本的裡-2,戰爭爆發後開始轉產軍用運輸機。從1941年7月開始,84廠持續改進飛機,陸續推出了改裝空投貨機、加大艙門和傷員運輸機等飛機。但是由於是客機改裝的軍機,並沒有安裝更厚的防護裝甲和武器系統,蘇聯當局立刻行動,緊急成立了一個為裡-2裝配武器和防護裝甲的車間,成功經驗也推廣到了84廠。

與斯大林專機失之交臂 裡2還有那麼多的故事

(裡-2 攝影:Erik RostovSpootter)


隨著納粹德國的步步逼近莫斯科,1941年10月14日84廠全面停產,設備運往塔什干的34廠,那時候34廠的廠房還沒蓋完,這倆廠子就完成重組,成立了新的84廠。1942年1月,新工廠正式恢復生產,首月生產6架飛機。

與斯大林專機失之交臂 裡2還有那麼多的故事

(裡-2T 攝影:Richard Vandervord)


由於處於戰時的緊急狀態,很多零件的供應都出現了問題,為了能夠保證生產,84廠充分踐行“自己動手、風衣足食”這一共產主義優秀理念,自己連零件也生產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84廠雖然生產出了組裝飛機的零件,但是質量就一般般了,為了節省金屬還將有些部件換成了木質的,比如螺旋槳……

持續完善

1942年,84廠送給了空軍一份禮物——2架芬蘭DC-3客機改造的轟炸機。在嚐到了甜頭後,蘇聯當局立即著手開始裡-2運輸機改造轟炸機的工作。在經過一系列可靠的測試之後,當年9月,還未交付用戶的裡-2飛機開始大規模向轟炸機改裝、改造。作為轟炸機的裡-2,機體、起落架都進行了加固,更新了冷卻裝置用以降低被擊中後起火的危險,但是航程略有下降,爬升的速度也降低了。

與斯大林專機失之交臂 裡2還有那麼多的故事

(裡-2T 攝影:Teun Sans)


在後續的日子裡,裡-2飛機還標配了除冰裝置、駕駛艙紫外線發光技術和排氣道消焰設備,引入了隱藏式鉚接工藝等,進一步提高了飛機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除此之外,裡-2飛機還被改造成了專用飛機,比如加大油箱專用於敵後轟炸的機型、加油機和軍民兩用機,還有一架被改造成了斯大林同志的座駕,遺憾的是他一次也沒有乘坐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