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

注1:原刊载于《轻兵器》2019年第6期《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注2:经许可,本文部分资料直接使用了格瑞PATAPON写的《枪械模块化导轨新浪潮——KeyMod》和《潮流后浪推前浪:M-LOK模块化导轨接口系统》


皮卡汀尼导轨

皮卡汀尼导轨的设计是在1992年开始的,当时美国市场上主流的瞄准镜导轨是韦弗式导轨(Weaver rail),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厂家生产出来的尺寸不一,虽然很接近,但安装不同的附件时,兼容性会有问题,附件安装的牢固程度时好时坏,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固有缺点。当时美国陆军的ACR步枪计划被撤销,因此打算继续改进M16A2作为新的制式步枪,当时就提出了在护木的上下左右都有能够安装不同功能性能的枪械附件的要求,也就是后来的导轨护木的原始概念。

由于陆军对于当时市面上的各类导轨产品不满意,认为不能满足通用性的要求,便指定皮卡汀尼兵工厂去开发一种新的标准化附件安装系统。皮卡汀尼兵工厂组建了一个开发小组,由机械工程师加里·胡茨玛(Gary Houtsma)领导。胡茨玛让人从兵工厂的仓库里找出20多个的不同规格的韦弗式导轨(甚至包括运动用品的库存)进行测量和比较,然后确定了斜面为45度的设计,又规定横凹槽的每段距离,随后胡茨玛将这个设计要求交给生产工艺部门,让他们来设计具体的尺寸规格并确定这种新导轨的生产和检验工艺。当工艺人员发现这种新的瞄准镜导轨与现役的105mm榴弹炮的身管后座滑轨形状极其相似时,他们干脆就直接缩小了榴弹炮滑轨的尺寸来进行设计。然后开发小组将试产出来的样品送到岩岛兵工厂进行评审和试验,再送到技术参数部门进行试验评审,最终在1995年2月3日将之定型并命名为Mil-STD-1913(军标1913),并在同一年被正式采用。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1990年代初,皮卡汀尼导轨还未正式定型时,相应的武器系统已经开始研制和试验,这是FNMI在M16基础上的研究,

最早正式采用四面导轨护木的是美军特种部队的SOPMOD M4系统,从此导轨护木开始流行。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四面导轨RIS护木的M4A1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护木上也是四面导轨的MK46轻机枪

不过在被正式定型前,这种导轨就已经被用于1994年8月定型的M4A1卡宾枪上,作为机匣顶部的一个部分,用于安装各类瞄准镜或可拆卸的提把。在还没有获得军标1913编号前,大家都根据开发小组的所属单位将其称之为皮卡汀尼导轨(国内经常被简称为皮轨),即使定型后,民品市场上也依然采用皮卡汀尼导轨这个称呼。

胡茨玛由于对皮卡汀尼导轨的贡献而在2014年获得圣莫里斯勋章(Saint Maurice Award),该勋章是1996年在原本的骑兵和装甲协会的圣乔治勋章的基础上演变过来,且由美国步兵协会颁发,并以公元3世纪时期罗马帝国的提班军团(Theban)的领袖圣莫里斯的名字来命名。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戴眼镜的就是胡茨玛

皮卡汀尼导轨与韦弗式导轨在外观上近似,但皮卡汀尼导轨有6个接触面,能安装更重的附件,长度也可以不受限制(只要导轨足够长),也便于安装在前后不同的位置上。一些为韦弗式导轨设计的附件甚至可以直接安装在皮卡汀尼导轨上,反之则不行。

国产85式狙击步枪瞄准镜上的燕尾槽连接架上的磨损情况,长期使用产生的磨损会导致瞄准镜松动或偏移。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由于认识到皮卡汀尼导轨在牢固性、耐用性方面都比燕尾槽好,所以越来越多国产武器采用这个设计,比如CS/LR4

尽管皮卡汀尼导轨早已流行多年且被许多西方甚至东方国家所采用,但其实一直不是北约制式。直到2009年5月8日,北约组织才把皮卡汀尼导轨定为制式装备,定型为STANAG 4694北约标准附件导轨(NATO accessory rail,简称NAR)。不过NAR导轨其实相当于公制单位规格的皮卡汀尼导轨,但因为英制转换公制时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所以不能简单地四舍五入。因此这个公制单位的皮卡汀尼导轨规格是由Aimpoint、伯莱塔、柯尔特、FN和H&K等武器生产商共同商定的,并获得北约陆军装备集团(NAAG)的批准,才成为北约制式标准。虽然外形尺寸一致,但NAR导轨在公差范围上减少了50%,有更高的加工精度和更好的一致性,所以STANAG 4694导轨可以100%向下兼容MIL-STD-1913导轨的枪支附件。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在G28服役前,德国国防军狙击手使用过护木上加装皮卡汀尼导轨的G3A3ZF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德国国防军现役的G28狙击步枪,护木上是四面导轨的设计

皮卡汀尼导轨不仅用于安装瞄准镜,也可用于安装前握把、激光指示器、下挂式榴弹发射器等多种枪支附件,因此这导轨不仅安装(或整体加工)在枪支机匣的上方,也出现在枪的护木四周,这些护木就被人称之为导轨护木(即俗称的鱼骨护木)。尽管有许多优点,也很流行,但皮卡汀尼导轨也是存在着缺点的。

当皮卡汀尼导轨越来越流行后,许多枪械的护木都采用了四面导轨(Quad rail)的设计(在护木的12点、3点、6点和9点位置上安装或直接加工出皮卡汀尼导轨),即俗称鱼骨护木的设计。这种四面导轨护木虽然可以让射手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很方便地在枪械护木的不同位置上安装战术手电、激光指示器、前握把、两脚架等多种附件,得也带来了加工困难、重量增加的缺点,尤其是那些采用全长式导轨设计的护木,而在护木上安装的附件只占几个位置,而在不安装附件的其余位置的导轨槽的重量则算是浪费了。但全长导轨的设计是因为不同的射手有把同样附件安装在不同位置的习惯。而且当手直接握持在皮卡汀尼导轨上,会感到搁手,除戴上手套,或在皮卡汀尼导轨上装上一些护片或橡胶条来改善手感。

同时,一些配件生产商开始尝试只可拆卸导轨的护木设计,比如VLTOR公司早期推出的CSAV护木,除了12点位置有固定的全长式导轨外,3、6、9点位置没有固定的导轨,而是设了几个螺丝孔,当用户有需要时,再用螺丝把一小段导轨拧上去。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为直接握持导轨护木能舒服一点,往往要在裸露的导轨上加上各种护片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减轻导轨护木的重量和提高舒适性的替代品有很多,比如这是VLTOR公司早期的CSAV护木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美国海军EOD曾装备过安装CASV护木的Mk18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上边是4面固定导轨的设计,下边只有12点钟位置是固定导轨,3、6、9点位置留有螺丝孔,有需要才装上导轨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四面导轨DD护木的Mk18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安装了TROY公司ALPHA护木的MK18,除了12点位置有固定导轨,其余位置的小段导轨通过螺丝安装

于是,开始有人想到,能不能不加装皮卡汀尼导轨,就直接装上附件呢?于是,便出现了形形式式的新附件接口,并与皮卡汀尼导轨进行竞争。其中最有力的竞争者就是KeyMod系统和M-Lok系统。


KeyMod系统

KeyMod是由VLTOR和Noveske这两家公司联合研制的,在2012年7月首次推出,可能是为了推广这种新的附件接口,KeyMod的专利是完全开放的,因此任何厂家都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直接获得KeyMod系统的图纸并生产和销售,因此KeyMod系统能迅速“占领”各大枪械及其零部件厂商的导轨护木“阵地”,比如KAC公司的URX IV和Geissele公司的MK系列护木,都有采用KeyMod系统,而第一家生产并出售采用KeyMod系统护木的企业则是Noveske。

KeyMod这个名称是由VLTOR公司的工程师埃里克·肯塞尔(Eric Kincel)命名的,“Mod”是VLTOR公司惯用的命名后缀,意为“模块化”(Modular),而“Key”便是指它的样子就像个钥匙孔。VLTOR公司最初在设计这种插孔式附件系统的原型时,正好Noveske步枪厂的约翰·挪威斯基(John Noveske)过来谈合作,挪威斯基提到他们正在设计一种新护木,需要改变皮卡汀尼导轨的附件接口,肯塞尔便向他们推销KeyMod的原型。然后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挪威斯基步枪厂的另一位工程师托德·克拉维克兹克(Todd Krawczyk)对附件上的锁紧螺母进行了改进,最终两家合作的成果首先用在了Noveske公司的NSR系列护木上,结果这成了Noveske公司最受欢迎的护木产品。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Noveske公司的NSR KeyMod护木

不过Noveske NSR通常是跟自己公司的整枪一起售卖,因为Noveske配套的上机匣与护木融为一体很好看。而VLTOR公司虽然自己也有KeyMod系统的产品VIS-KM护木和CASV-KM护木,但作为设计者之一,VLTOR公司的护木却卖不出去。当前比较受欢迎的KeyMod护木还有BCM公司的KMR系列,MI公司(MidWest Industry)的SSK系列等等,许多生产商也抛弃了自己开发的同类产品,例如Geissele公司就舍弃了自家的SMR系统而改成KeyMod系统。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MI公司的SSK护木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BCM公司的KRM护木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KeyMod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护木上的KeyMod插孔和附件上的KeyMod螺母。KeyMod插孔由一大一小两个圆孔连接起来,呈葫芦形,小孔的那边内侧有一圈倒角(附图中笔者以红色标出),这个倒角向内50度形成一个凹槽(附图中笔者以蓝色标出),固定附件的螺母从大孔一侧放进去后滑入小孔下面的凹槽,然后拧紧螺母,再配合螺丝胶就完全不会松脱或者滑开。一般这种护木的设计都会让小孔的那头朝向枪身前方,因为开枪时,后坐力使枪往后运动,枪上的附件则在惯性作用下会相对于护木有向前运动,这样就不会因为射击的震动而导致松动,甚至只会越来越紧。

由于KeyMod系统是开放专利,就像皮卡汀尼导轨一样,所以谁都可以生产,甚至修改,因此有一些生产商就在原始设计的基础上略作修改,但为了确保通用市面上这类接口的附件,无论怎么改,其附件配合面的尺寸是不能随意变动的。比如有些厂家为了减少工装和节约工时,取消了小孔内侧的倒角,这样生产出来充其量只能称之为“葫芦形散热孔”,因为这样会导致螺母无法深入到没有切角的小孔内部,安装的时候就不牢固,如果强行装紧,又很容易损坏螺丝甚至配件本身。

KeyMod螺母是挂在附件上的,平时并不拆卸下来,方向也是固定的,这样在安装附件时不需要特意去转一下螺母的方向就直接往护木上的KeyMod插孔里塞,所以给枪上安装附件时就很方便。另外护木上的插孔间距和附件上的螺母间距都是与皮卡汀尼导轨的尺寸相配的,所以有些用户也会通过KeyMod来安装一段段的皮卡汀尼导轨。

KeyMod的设计还要求在附件上靠近螺母相邻的钥匙孔的位置上加工出一个凸起(图纸上将这个凸起称为“后坐凸耳”),当装上附件后这个凸耳正好卡进相邻插孔的大孔位置,防止附件在枪支后坐过程中打滑。

有趣的是,在美国人研制KeyMod的同时,英国精密国际公司(AI)也设计出一套很相似的插孔形附件接口,并应用在他们自己的AX系列狙击步枪所使用的AX AICS枪托上,据说这是AI公司自已开发的,规格与KeyMod不是百分百相同,但结构和原理如此相似实在是奇怪。另外,HK公司也在2015年推出参与美国CSASS狙击武器系统竞争的G28E(后竞争成功,现已被美军定型为M110A1)上,也使用了一种类似接口,但与KeyMod最大的区别在于HK的插孔是大孔朝向枪口,与KeyMod相反,并且它的孔长得更像葫芦而不是钥匙孔。最初大家还没搞清楚HK这种附件插孔其实是不同的设计时,还以为HK的工程师犯了错误,把KeyMod倒过来加工了,后来事实证明HK的工程师确实蠢,他们一开始参照KeyMod的结构做了一个倒过来的葫芦孔附件接口,大概是想推出一个“有HK特色”的新设计,然而他们忽略了附件顶在孔洞的后端,有可能导致射击时松脱。所以很快在新推出的HK433步枪上,又重新把这个葫芦孔附件接口的方向倒了过来。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AI公司的AXMC338步枪,护木上有类似KeyMod的接口,但规格不一样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HK公司的G28E步枪上的附件接口看起来好像前后颠倒的KeyMod,该枪参与了M110E1 CSASS项目的竞争


M-Lok系统

M-Lok系统是美国马格普(Magpul)公司开发的一种插槽式附件接口,其前身是该公司在2007年推出的马萨达(Masada)步枪上的聚合物护木,当时马格普公司在这护木的左、右及下方各加工了3条细长的通孔,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这三条开口上安装皮卡汀尼导轨,或直接安装相应的附件。比如早期的马格普MVG前握把。这样的设计大大减轻了结构重量,并提高了持枪的舒适性。后来马格普公司把马萨达步枪卖给了雷明顿公司,成为了现在的雷明顿/布斯玛斯特ACR步枪。但在2008年的时候,马格普公司便把这种护木设计改成AR15步枪的护木,并命名为MOE护木,同时又在市场上推出MOE附件如前握把、背带环、皮卡汀尼导轨等,因为价格便宜且重量轻而受到欢迎。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安装MOE护木的布斯玛斯特XM15-E2S卡宾枪

但由于马格普公司没有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就像韦弗式导轨一样,导致其他一些厂商也是生产出大概尺寸的同类产品,甚至每一家的开槽长度都不一致,许多附件也只是凑合着能装上去而矣。而且MOE系统安装配件的过程也比较麻烦,因为这个系统只是用螺丝和螺母把配件简单地夹紧在开槽的内外两侧,而且安装时必须先打开护木,不然就没办法拧内侧的螺母,这导致在一些较细长的自由浮置式护木上安装附件会比较麻烦。于是马格普的工程师便在MOE的基础上,开发出另一套新的、更方便的插槽式附件接口,M-lok便由此诞生。

虽然粗略看来M-lok的外形与MOE很相似,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M-Lok系统的开槽更宽、更方,且与MOE在导轨内侧安装螺母不同,M-Lok使用一种类似KeyMod的横截面为T型的螺母,这样不需要先打开护木,就能直接把附件装上去。而且M-Lok不像KeyMod的螺母需要卡进导轨背面切削出来的凹槽里,因为M-Lok的螺母是长方形,其宽度与导轨开槽的宽度正好相同,这样螺母就可以直接从开槽外部放进里面,然后转动螺丝,螺母便和螺丝一起转动并最终卡在90度的位置。由于螺母是长方形,转动90度后螺母较宽的部位就会卡住护木内侧,这时继续拧紧螺丝,螺母便会将附件牢牢地夹紧在护木上。

M-Lok的T型螺母设计是该系统的精髓。除了较大的用于卡住护木的长方形头部,其中部较细的部位的设计也大有名堂。这个部位的横截面被设计成橄榄型,这样在螺母插入M-Lok的开槽后只有90度的旋转空间,且配套的螺丝上都凃有螺丝胶来增加摩擦力,保证转动螺丝时螺母会跟着一起转。因此,当导轨附件放置好后,拧紧螺丝时其T形螺母便会跟着一起转动至90度位置,因此安装起来就很方便。当需要拆卸时,也只需转动螺丝90度左右,使螺母转回来便可以卸下。所以虽然M-Lok的结构与KeyMod不同,但这两种设计的使用方式是差不多的。M-Lok的附件上也同样有卡进开槽凸起的设计,以保证附件不会因为后坐力的作用而松动。

与KeyMod相比,M-Lok最大的优点是成本更低。因为M-Lok的生产不需要在护木内侧加工定位的倒角,其T型螺母的形状也比KeyMod的螺母简单得多,所以M-Lok系统无论是护木还是枪支附件在生产时所需的工装、工时都更少,而且这样的设计也保证了开槽与附件接触面的强度,因此,M-Lok甚至可以直接在用在聚合物护木上,而不一定非要在金属护木上使用。这一点是KeyMod所不能做到的。

而这样简单的设计,也使得各厂商很容易把M-Lok的设计图纸转化成自己的工艺文件。而马格普公司为了推广这种接口,也免费地开放了M-Lok的使用权给其他生产厂商,以便与KeyMod抢市场。著名扳机和护木厂商Geissele便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大力推广M-Lok商品。

前文也提到Geissele自己曾推出了自己的模块化导轨护木SMR系统,但在KeyMod出现后,Geissele便舍弃了自己的SMR。而当M-Lok出现后,Geissele也开始生产和销售采用M-Lok的护木。现在他们所生产的模块化护木,除了早期为HK416生产的SMR护木外(可能是因为被三角洲突击和队海豹六队采用,被特种部队采用的装备,在美国民间市场是自带广告效应的),就仅生产Mk4和Mk8这两种使用M-Lok系统的护木,现在其官方网站上已经找不到KeyMod护木的信息了。由于他们的M-Lok护木外形好看、结构可靠,因此Geissele的护木一直是马格普公司推销M-Lok接口枪支附件的御用模特。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Geissele MK4 M-Lok护木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使用Geissele SMR护木的三角洲队员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电视剧《SEAL TEAM》剧照,这片子又给SMR打了一波广告

除了Geissele,许多以前生产KeyMod护木的厂商也同样开始推出M-Lok护木,比如前文提到的挪威斯基公司、MI公司、KAC等等。

但与开放专利的KeyMod不同,M-Lok是免费使用而不是开放专利,因此各生产商必须获得马格普公司的书面许可才能正式生产和销售M-Lok系统的产品,只是不需要交专利使用费。马格普公司宣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保证各生产商的产品一致性(估计要获得使用权就要向马格普公司提交自己的工艺文件进行评审),以确保市场上流通的M-Lok产品的通用性。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Noveske公司的NSR M-Lok护木

早几年在知名品牌里大概只有BCM不生产M-Lok护木了,因为BCM长期以来都大力推广KeyMod,如果现在调过头来生产M-Lok就会很没有面子,但因为他们主推的超轻量化铝镁合金KMR护木的产能太低,屡屡缺货,而且铝镁合金材料也暴出了强度问题(主要还是KeyMod那个倒角的设计,前面也说了,M-Lok就算用聚合物材料也不存在强度问题)。所以BCM只好退而求其次推出了普通铝合金制造的KMR-Alpha,这种新护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强度问题,也更容易加工,但也增加了一些重量,失去了KMR最初宣传的“超轻量化”的优点,所以BCM只好修改文案重新再对这些护木进行推广。然而KeyMod的可靠性依然受到质疑(特别是美国海军地面武器中心进行过可靠性试验后,发现KeyMod确实不如M-Lok),所以作为KeyMod的最大拥护者之一的BCM最终还是完全舍弃了KeyMod,改为全线生产M-Lok版的KMR护木,并命名为MCMR。

除了生产更简单,在使用上,M-Lok也比Keymod方便。因为Keymod的螺母必须按特定方向安装才能装到位,而M-Lok的T形螺母是对称的,不需要特定方向,只要能插入开槽便可拧紧,因此在安装时的便利性更好,也减少了人为装错的机会。

M-lok的兴起不仅冲击了导轨护木的市场,作为一种简单可靠的固定方式,其在枪械配件之外也有了用户,比如MTek公司就在生产带有M-Lok系统的头盔,与Ops Core的FAST头盔外形相似,只是把ARC导轨的部分换成了M-Lok。M-Lok的枪械附件市场也是相当丰富,除了马格普公司自已生产的M-Lok接品的附件(AFG前握把、两脚架三脚架的云台、战术手电固定座等),许多第三方厂家更是异想天开,比如Kinect公司便推出了可以“一键快拆”的M-Lok附件,也有些公司如Strike Industries等更设计出可以同时兼容M-Lok插槽和KeyMod开孔的附件,两家用户通杀。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Kinec公司的“一键快拆”M-Lok导轨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Strike Industries公司的M-Lok / KeyMod两用接口的C手前握把

在民用市场方面,由于更易生产更易使用,所以M-Lok基本完胜KeyMod。目前Magpul也已经将自己的产品线全改为M-Lok,也推出了M-Lok系统的MOE配件,旧的MOE系统已经清仓淘汰。


M-Lok和KeyMod能取代皮卡汀尼导轨吗?

无论KeyMod插孔还是M-Lok插槽,都不是像皮卡汀尼导轨那样加工突出去的金属块,而是开孔。这样的接口不但不会增加重量,反而是减轻重量。所以尽管KeyMod护木和M-Lok也是采用四面接口的设计(甚至有些是八面的),而且也可以从头到尾加工出这些孔洞,方便射手按个人习惯把附件安装在前后不同的位置上,却不存在多余的重量。而且因为没有凸出去的垂直面金属块,这两种护木握持起来也不会搁手。所以无论在重量、加工成本还是舒适性上,KeyMod护木和M-Lok护木比起四面式皮卡汀尼护木要更胜一筹。如果有需要使用皮卡汀尼导轨接口的附件,也可将一小段皮卡汀尼导轨安装上去,所以通用性方面也没有问题。

此外,当前“C手”射击姿势的流行也对KeyMod护木和M-Lok护木的流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用“C手”握持护木时,四面皮轨护木不但粗而且还搁手(当然带手套会比较舒服),而KeyMod和M-Lok护木表面光滑舒适,其粗细程度也非常适合握持,手感比四面导轨的好得多。【注:C手,即C-Clamp,最初曾被称为“拇指压枪管”(Thumb Over Barrell),但可能太啰嗦了现在都叫C-Clamp了,在国内经常被误称为“马格普射击法”,这是由于国内许多人初次了解这种射击姿势是来自于Magpul公司的《卡宾枪的艺术》教学视频。】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在国内常被误称为“马格普持枪”的C手握持方式

然而,无论是KeyMod还是M-Lok都无法完全取代皮卡汀尼导轨,读者们可以留意一下,目前市面上的KeyMod护木和M-Lok护木,即使宣称自己是四面导轨的设计,但其实在12点钟位置上仍然是保留了皮卡汀尼导轨。几乎没有厂商生产顶部接口为KeyMod或M-Lok的机匣(也有例外,比如Geissele的自有品牌ALG生产的廉价和轻量化护木,顶部就是M-Lok)。比如加拿大柯尔特公司(被柯尔特收购了的迪玛科公司)在2015年推出的模块化导轨步枪(MMR)的上机匣虽然也称之为M-Lok机匣,但这个护木、机匣一体化设计的上机匣的顶部,也依然是全长式的皮卡汀尼导轨。

KeyMod和M-Lok的优点都是体现在护木设计上的,因为它们安装附件的方式,需要在孔洞的内侧留下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转动的螺母,如果加工到机匣的顶部,这样的设计反而会让机匣加工困难起来,而且也增高了机匣的尺寸,这样安装现有的瞄准镜时,都需要配合更低矮的镜环,对于一些体积比较大的瞄准镜来说就只能垫高瞄准基线了。所以即使有极个别牌子推出顶部也是孔洞式接口的护木,但目前为止暂时还没有厂家生产这种孔洞式接口的机匣顶部来安装瞄准镜。比如Geissele的自有品牌ALG推出的廉价护木,顶部一大片都是M-Lok,只有最前段部分保留了一小段皮卡汀尼导轨,因为如果要安装瞄准装置,M-Lok不如皮轨可靠。这个牌子还有连前段皮轨都没有的型号。但机匣顶部也是安装孔的设计,暂时还没出现,毕竟是要安装瞄准装置的。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无论KeyMod还是M-Lok,大多数护木的12点位置依然是皮卡汀尼导轨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ALG推出的廉价护木,顶部只有最前面留一小段皮卡汀尼导轨

其实早年皮卡汀尼兵工厂也曾尝试过插孔式设计的附件接口,该设计被命名为PCAP,意思是“皮卡汀尼战斗安装点”(Picatinny Combat Attachment Points)。该设计是XM8步枪的一部分,在步枪的护木上开一排排椭圆形小孔用于安装前握把、战术手电等附件。在安装附件时,只需要把附件上特制的螺栓插进孔中,再扳动附件上的一个快拆手柄就行了。

PCAP的设计与KeyMod和M-Lok不同的是,它的孔是盲孔,安装螺栓不需要完全贯通到孔的另一边,因此安装附件时所需要占用的“深度”也就没有KeyMod和M-Lok那么大,如果在机匣顶部生产PCAP,也比KeyMod和M-Lok要容易,且不会给机匣增加尺寸。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HK XM8步枪护木上的一排4个小孔就是PCAP

PCAP具体的尺寸规格目前没有公开,据说必须得到美国陆军的书面同意才能获得其规格。PCAP的设计目的也是为了减轻重量,因为XM8的重量指标非常严格,如果采用皮轨就会严重超重。但在安装的牢固性方面存疑,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美国陆军一直不愿意开放PCAP的资料。如果PCAP真的足够可靠,那还真有可能完全取代皮卡汀尼导轨。

至于KeyMod和M-Lok能否满足军方的要求?根据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USSOCOM)委托海军地面武器中心(NSWC-Crane)在2017年对KeyMod和M-Lok进行了可靠性测试及比较,他们选了3个牌子6种护木进行测试,这两种孔洞式附件接口比起皮卡汀尼导轨还是有所欠缺,尤其是KeyMod,问题更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导致绝大多数厂家生产的这两类护木都在12点位置保护皮卡汀尼导轨用于安装瞄准装置,比如后备准星和激光指示器,而其他方向上的孔洞用来安装前握把、战术手电之类不要求在粗暴使用后还要保持归零的附件。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USSCOM委托NSWC在2017年对KeyMod和M-Lok进行了可靠性测试,他们选了3个牌子6种护木进行测试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进行跌落试验后的M-Lok,从上至下分别是跌落第3、第4和第6次时T形螺母的位置,虽然附件掉出,但却移位了

皮卡汀尼导轨与两种后来竞争者——三大导轨/接口系统统领市场


HK的G28E/M110E1一开始是设计了类似葫芦形的附件接口,但被正式定型为M110A1时,附件接口已经改成M-Lok式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