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城摞城”解開世封印之謎的鑰匙

開封“城摞城”解開世封印之謎的鑰匙

揭秘開封城摞城

河南古都開封“六城疊壓”的神秘奇觀有望呈現在世人面前,堪比“秦始皇陵兵馬俑”,開封城是一部王朝更替史,層層疊壓起來的5座城池,立體地展現了開封自建城以來2000多年的古代城市變遷史。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一座開封城,也是一部王朝更替史。

開封城城摞城 黃河孕出文化奇觀

開封,是一座因黃河而生的奇特的城市:地下,歷次黃河水患使開封6座古城池深深淤埋於地面之下;地上,則因黃河泥沙淤積使河床不斷抬高,形成了河高於城的“地上懸河”。

兩種都堪稱世界奇蹟的景觀同時出現在七朝古都開封,體現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頑強向上的精神。如今,隨著北宋東京城新鄭門城摞城遺址博物館等一批展示門摞門、城摞城、路摞路、橋摞橋景觀項目的逐步建設,地上“懸河”、地下“城摞城”正在被打造成展示古城深厚文化底蘊的一張新名片。

不只是開封“城摞城”,河南享“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之譽。中國的八大古都河南有四,歷史上眾多重大歷史事件、重要人物都發生或活躍在中原大地。

所謂的城摞城一般認為:在如今地面下10餘米深有魏國國都大梁城,距地面10米左右為唐汴州城,約8米處北宋東京城,約6米深金汴京城,而5米———6米深明開封城和3米深左右的清開封城,這樣的結果據說是考古工作者們進行了二十多年的勘探研究的成果。

最直接的證據有三: 1981年5月中旬在潘家湖清淤堆島施工中發現明周王府的府邸。

其二處是“在1984年8月17日至9月13日,開封考古工作者在中山路地下4.5米處發現並挖掘出了州橋,根據對州橋橋面的清理和對橋孔內的實測,該橋南北長17米、東西寬30米、孔高6.58米、拱跨5.8米,據說橋券內跑公交車綽綽有餘。可惜因為橋的兩端上面都是大型建築物,無法進一步發掘,考古工作者只能回填”。

第三處是“2000年5月,為了印證開封城摞城的傳說,開封市城牆文物保管所選擇了城牆西門城樓的一段城牆地下部分挖掘出一個考古探方,結果發掘出一段保存完好、清晰可見的清中期古馬道遺蹟。更令人驚奇的是,在第二層古馬道下約50釐米深處,年代更為久遠的古馬道也驚現出來。

三層古馬道真切展示了開封城摞城的奇特景觀”。開封城摞城被稱為是世界奇觀的典範。

選都開封者緣黃河:成也黃河,敗也黃河。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探究開封“城摞城”奇觀形成原因時,專家用一句話來概括開封城千百年來的興衰,那就是:成也黃河,敗也黃河。

據瞭解,開封作為城市,歷史上第一個輝煌時期當屬戰國時代魏都大梁城。當時的魏惠王之所以第一個選中開封建都,與該地區距黃河、濟水不遠,水道四達不無關係。他遷都大梁城不久,就組織大批人力在附近開鑿了一條人工運河,即歷史上有名的鴻溝。然而,也正是由於這條鴻溝,導致了大梁城被毀。

在秦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兩國曾在大梁城下展開過一場激戰。由於久攻不下,秦兵就經黃河引鴻溝水灌大梁,水圍3個月後繁盛一時的大梁城遂化為一片廢墟。這也是開封第一次因水患而遭到的“滅頂之災”。

從鴻溝演變而來的汴河,成為後來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開封發展史上最鼎盛時期的北宋王朝之所以定都於此,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也是一個“河”字,即汴河的緣故。這時的汴河已成為連接南北交通的一條大通道,從而給開封帶來空前的繁榮。

傷毀開封者亦黃河

“黃河氾濫兩千載,淹沒開封幾座城”。這是在民間流傳甚廣的一個說法。人們普遍認為,因為黃河氾濫,才使得這一座座古城被黃河的泥沙無情淹沒。但在逐步揭開開封地下“城摞城”現象的過程中,有關專家糾正了這一認識。

據開封市文物處處長丘剛介紹,北宋以前,黃河流經河南北部,由天津附近入海,距離開封數百里。它雖然不斷決溢氾濫,但對開封並無直接影響。黃河真正開始威脅開封的安全,是在金代黃河向南大改道以後。

此後的1000多年間,黃河決口300多次,其中大水進城的就有7次。史載,1305年黃河決口,把開封城淹沒殆盡。1642年為退李自成農民軍,明軍掘黃河堤,“城從內皆巨浸,所見者鐘鼓兩樓、群藩殿脊、相國寺頂、周邸子城而已。”高大的開封城牆幾近淤平,只露出城垛和女兒牆。大水過後,37萬人僅存2萬餘人,開封城元氣大傷。

黃河的一次次吞噬,加之風、沙、兵火侵擾,作為一代雄城的北宋東京城(故址)逐漸完全被泥沙掩埋,從地面上消失了。正是黃河的緣故,開封從國都衰落到後來成為省城,進而成為一個地區性城市,一步步走向衰落。

然而,也正因為黃河的泥沙“大被”,東京城等才得以免遭更多的兵火風沙摧殘而較完整地保存給今人一份豐厚文化遺產。每念及此,不少專家學者常常感嘆:毀也黃河,功也黃河。

6座開封城像塔樣層層疊壓,特別是從唐代到現在的2000多年間,這座城市的中軸線沒有變化,這是頑強向上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