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統治橫跨亞歐,卻無國人為此驕傲,誰說崖山之後無中華?

學習元朝歷史的時候,我們無不被蒙古帝國的廣闊疆域震撼,蒙古帝國疆域最大的時候橫跨亞歐大陸。我們雖然震撼,卻不曾為此驕傲,因為我們心裡邊兒明白,橫跨亞歐的蒙古帝國和我們沒什麼關係。

它的統治橫跨亞歐,卻無國人為此驕傲,誰說崖山之後無中華?

蒙古帝國版圖


元朝不等於蒙古帝國

曾經看到有些地圖上將橫跨亞歐的巨大版圖標註為元,其實這是不準確的。我們都熟悉一位蒙古大汗——成吉思汗,但他和元朝個關係僅僅因為他是元朝建立者忽必烈的祖先,但他是橫跨亞歐的蒙古帝國的開創者,後來經歷了幾代人的西征,才有了橫跨亞歐的巨大版圖。

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時候,蒙古帝國的版圖橫跨亞歐,但這個巨大帝國包括四個汗國和元。忽必烈既是元朝第一代皇帝,也是蒙古帝國的大汗,所以四大汗國算是元朝的附屬國,但他們又完全自治,所以說元朝的版圖橫跨亞歐不準確。

在版圖上,元朝只佔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但是在四大汗國有都是元朝附屬國,不能說誰包含誰,但元朝一定不等於蒙古帝國。

它的統治橫跨亞歐,卻無國人為此驕傲,誰說崖山之後無中華?

蒙古帝國版圖


元朝,有別於中原漢室

元朝統治持續時間有一百多年,但是前期忽必烈統治了三十多年,後期元順帝三十多年,掐頭去尾中期也只有三十多年,但這三十多年元朝經歷了九任皇帝,為什麼元朝中期這麼動盪?

皇帝更換頻繁的這種動盪是因為蒙古人在繼承方面有別於漢室。漢人自周天子制定宗法制以後一直是嫡長子繼承,但是蒙古習俗卻是小兒子在繼承方面有一定優先權。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大汗之位雖然一直都是成吉思汗的後人,但卻不是一脈相傳,而是眾多部落推舉,這種制度會造成汗位繼承的爭奪。元朝在皇位繼承方面也一樣,所以就有三十多年經歷了九位皇帝。

忽必烈建立元朝時,制定年號為“中統”,即中原正統之意,但一個遊牧民族統治一箇中原王朝確實有難度。一個國家就如同一個集團公司,皇帝是大股東,每一個部落就是一個小股東,皇帝分紅多就能得到部落的擁護,分紅少了就得不到擁護。

它的統治橫跨亞歐,卻無國人為此驕傲,誰說崖山之後無中華?

蒙古帝國版圖


元朝雖然對中原文化有一定的衝擊,但它仍然是中華文化的延續。

崖山之後無中華,並非如此

它的統治橫跨亞歐,卻無國人為此驕傲,誰說崖山之後無中華?

崖山海戰


​“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華夏”出自南明遺民的詩句,這是對山河破碎的哀嘆。這句話曾在日本廣為傳頌,日本學者也發出了此般論調,但事實並非如此。

忽必烈沉醉於中原文化,一直在努力學習中原文化,征服北方之後著手建立元朝,定住了年號“中統”;制定國號“大元”,這其實出自周易“大哉乾元”;還學習中原王朝制訂了各種禮儀。這些東西在遊牧民族是沒有的,都是對中華文化學習的結果。

後來又定都北京,當時稱之為元大都,還有一個元上都——陪都,在今天的內蒙古正藍旗。北京在中原的邊兒上,陪都也不在草原的腹地。定都北京就說明對中華文化的接納和認可。

忽必烈建立元朝一定會有自己的官僚機構,他同樣按照前朝的制度採用三省六部制。但是他畢竟是遊牧民族,對官員的任用上還停留在家臣的階段,國家完全成了家天。後來元朝還發展出了行省制度,這是在原文化上的巨大創新。

忽必烈出身遊牧民族,但他建立元朝卻實行重農政策,這是在自身巨大的突破,如果不是對漢文化的接受和學習是絕對不可能的。遊牧民族被稱為野蠻人,沒有教化的部族,元朝統治者卻尊孔崇儒,學習接納中華文化。孔子說有教無類,不管你是什麼血統,只要接受我的教化,咱們就是一家人,所以元朝仍是在延續中華文化。

它的統治橫跨亞歐,卻無國人為此驕傲,誰說崖山之後無中華?

文天祥


元朝建立十年,忽必烈才打敗了南宋,崖山只佔是南宋末期和元朝的最後一戰。“崖山之後無中華”,這種說法很狹隘,中華不等於漢家血脈的統治。在中國,不遵循中華文化的統治者,就不可能立足於這片土地。

南宋忠臣文天祥寧死不屈,也代表了中華文化不曾低頭,反倒是統治者為了自己的統治不得不學習中華文化。“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山河破碎了,文化的脊樑卻沒到,中華文化強橫的踏著外來統治者生生不息。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曾說過:“統治中國的王朝雖然會滅亡,但中國古老的文明卻將永遠存在,它深深紮根於人民當中,成為他們民族獻身的美德,因此在中國大地上,真正的被征服者並不是中國人民,而是成吉思汗和韃靼族。”

它的統治橫跨亞歐,卻無國人為此驕傲,誰說崖山之後無中華?

文天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