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火藥桶


1老王的煩躁與焦慮

老王今年58歲了,但身體十分硬朗,一米八的大個子,滿面紅光,就是頭頂的頭髮變成了鹽鹼地,老王以前是綿長工人,退休後,每個月兩千多元,這個收入不算高,但年齡大了,找了幾份工作,人家都嫌他年齡大,給某單位看了幾天大門,由於脾氣暴躁,就像個“火藥桶”一觸即發,大家都對他很打怵,於是,後勤主任找了個藉口,就把他辭退了,他沒事就到公園打撲克,下象棋,早晨練練太極拳,總感到自己的命運不好,在家裡,老婆與孩子們都不敢招惹他……

年關到了,工資發下來之後,交了電費,水費,燃氣費和物業費之後,一個月的工資所剩無幾了,他的自尊心很強,錢不夠花,寧可省吃儉用,也不好意思對兒女們開口,年關讓他感到越來越焦躁不安,孫子要壓歲錢,外孫也給給壓歲錢;到了這個歲數,親戚很多,估計得擺好幾桌,雞鴨魚肉油麵菜都要買……

他確實很煩躁,於是,中午,越想越不能入睡,他在公園轉了三圈,就低著頭回家了,剛走到大門口,在距他一米之遙有個帶棚子的電動三輪車,按了刺耳的喇叭,這喇叭聲也太刺耳了,刺激了他的神經,他心想:你當我是瞎子呀!這麼近還按喇叭,我非不動,看你對我如何?

2 老李半路遇上了“程咬金”

開電動三輪的是老李,他是從某局退休的職員,退休金大概七、八千,兒女們都很有出息,不向他要錢,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接送孩子,沒事的時候,就開著電動三輪車圍著城裡轉悠。老李今年也是五十八歲,也是一米八的大個子,體格很好,因為無憂無慮,所以,他保養得很好,穿著也很時尚。他剛好買了一盒煙,剛上三輪,就遇上了一個當道的大漢,於是,他按了一下喇叭,那人已經抬起頭來了,還是朝他三輪方向迎面走來。老李也不是吃醋的,他一邊按喇叭,一邊繼續慢慢朝前開,當他的三輪車離老王還有三十公分時,老王大聲說:“你瞎眼嗎?你的三輪撞了我!”

3 兩個“火藥桶”都爆發了

老李一聽也火了:“你是聾子呀?你沒聽見喇叭聲嗎?誰撞著你了?”

“你給我從車裡滾下來!”

“下來就下來,你想咋地?”老李打開車門從三輪裡出來了,站在老王面前。

“你不但撞了人,還想打人呀?來衝這裡來,你打一下試一試,來,打一下!”老王用一隻手指著他的額頭。

“我打你,我怕髒了我的手。”說完,老李剛要進他的三輪車,此時,老王大喊道:

“你不說理,你白活這麼大歲數!”

老李又站在了他的面前,老李指著他說:“你真不說理!”

“你不說理!”

幾個人把老王推開了:“多大點事呀!至於嗎?少說句算了”別人越勸說,老李越來了勁頭

“我認識你,今天我非讓你丟人不可!”說著掏出了手機“我非打110不可!”

“你打呀!”老李也來了勁頭。老王終究沒有打。

“你還是吃工資的人,你配嗎?你是什麼單位我都知道,我非找到你的單位,讓你丟人不可!”兩個人被人推搡著,距離越來越遠了,老王指著老李繼續恐嚇道:“你等著瞧!你會後悔的!我要讓你付出代價的!”

老李絲毫不示弱:“我等著你,我倒要看看你有什麼本領!”老李上了三輪車,把車子開走了……

老王也回小區了,一邊走,一邊自言自語:“還吃工資呢,配嗎?我一定讓他後悔!他姓什麼,在哪個單位上班我都知道,我要找他的領導……”


(小小說)火藥桶


4小小說點評:

1臨近年關,到處都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了,但“火藥桶”似的人物卻大量存在,他們不是《水滸傳》中的牛二,也不同於《紅樓夢》中滿腹牢騷的焦大,他們其實本質並不錯,不過,越到年關,對孩子來說是高興的時期,但對經濟條件不太富裕的老年人來說,年關就是難關,因為這也是花錢最集中的時期,所以,他們心中十分焦躁與不安,總想找個出口,發洩一下內心的鬱悶,所以,此時,他們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心理十分脆弱,神經十分敏感,就像“火藥桶”,一觸即發,就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這火氣從何而來……

2 作為老李,或許是個退休幹部,這是一種身份,越是有身份的人,在與弱勢群體發生矛盾時,越應該禮讓三分,說聲“對不起”難道就那麼難嗎?你的特殊身份與地位,在社會上並不是一種特權,而是一種約束你的“緊箍咒”,老百姓能說的話,做的事,你卻不能同他們一般見識,你的身份不容許你像他們一樣,該退讓就退讓,即便自己佔理,也要讓對方三分。值得稱讚的是,老李最後先退卻了,不再與老王糾纏下去了。

3讓路走,才會有路走。如果遇上不讓路的人,就讓他們先走,晚走幾分鐘,又有什麼關係?

4 現在倡導和諧社會,但有的人或許因為他們的個人原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就會引發不和諧的因素,遇到這樣的人,先陪笑臉,再道歉,最後,一走了之,什麼事情也不會發生,這不是軟弱,而是明智。我們想一想:最後,老王的威脅會引發一系列的事情:對老王來說,他有可能第二天真會找到老李的單位,一吐為快;對老李來說,他會很擔心,由於沒有及時道歉,這件事的發生,首先他很生氣,也會感到很願望,而且,晚上,他會輾轉反側,唯恐老王去單位告發他……這樣,他就陪大了……

不倒翁 (2020,1,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