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木堡之变到北京保卫战,也先如何演绎从"天才"到"白痴"的蜕变

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是大明王朝开国以来面临的最大的危机,君主被俘虏,精锐部队全军覆灭,作为都城的北京在此时已是风声鹤唳,大量官宦、商贾举家南迁以避战祸。但是通过大明王朝文官集团的努力,在北京城下以哀兵出战的大明军队击败也先,赢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使大明王朝度过了开国以来面对的最大危机。

从土木堡之变到北京保卫战,也先如何演绎从

土木堡之战行军路线图

在这两次战役中我们讨论最多的就是,明英宗的瞎指挥导致土木堡之败,以于谦为首的文管集团力挽狂澜,挽救大明王朝,但是作为这两次战役的参与者,瓦剌的也先我们则研究有限,今天我们就从也显得角度来分析这两次战役。

从土木堡之变到北京保卫战,也先如何演绎从

大明与瓦剌形势图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也先,也先,蒙古族,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1439年成为蒙古大汗,在他统治时期瓦剌达到极盛,作为并非黄金家族成员的也先,最后能登上蒙古最高汗位,凭借的就是其出众的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但这一切在他的后期,随着其作为统治者暴行的加剧,都被不断削弱乃至抵消,最终死于部下手中这样的悲剧,为其从天才的军事家和高明的政治家转变为昏庸的统治者作了注解。

从土木堡之变到北京保卫战,也先如何演绎从

也先

土木堡之变,也先军事指挥巅峰

土木堡之战并不是这次鼓励的战斗,它是大明同瓦剌之间一次大规模的战役,1449年瓦剌借口明朝克扣朝贡奖赏,主动进攻大明,在这场战役中也显得指挥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首先全面开花,鼓动蒙古各部攻击大明,具体来看脱脱不花率领兀良哈的兵马进攻辽东,阿剌知院进攻宣府,围攻赤城,又派遣其他兵马进攻甘州,也先亲自领兵进攻明朝边防重镇大同。这就使得明朝的北部边防烽烟遍布,打乱明军的部署,明英宗在王振的鼓动下御驾亲征(也是朱棣同志留下的传统,帝王亲征)。其次针对明军准备仓促,部队后勤供应明显不足,的情况,也先选择主动后撤,避其锋芒,拉大明军的后勤保障距离,使得明军的粮草供应雪上加霜,同时也让明英宗更加盲目自大,认为自己吓跑了也先。第三,快速反击,在明军得意之时突然反击,击败明军先头部队,突如其来的失败,让明英宗大惊失色,在不知道也先主力在什么地方的情况下急忙撤退,同时让自己最强大的骑兵部队向后攻击也先,也先则在鹞儿岭设伏,明军五万骑兵全军覆灭。然后也先全军快速追击明军主力,而对应的明军主力则走走停停,路线一变再变,终于在土木堡被也先追上,面对也显得攻击,明军主动扎营,也先短时间也无法攻克明军防线,所以故技重施,假意后退,利用明军移营取水队形混乱之际,发挥骑兵优势全军突击明军,使得明军全军覆灭,皇帝被俘,也先的军事成就达到了顶点。虽然土木堡的胜利有明英宗同志内鬼一般的配合,但是也先对机会的把握,战略战术的应用足见其天才般得指挥,完成三万人击败接近30万明军的伟大胜利,但是这次战役好像用完了它的全部才华,之后他就开启了自己的"白痴"一样的攻击北京行动。

从土木堡之变到北京保卫战,也先如何演绎从

土木堡之战


进攻北京,损兵折将,也先失败的开始

第一、行军拖沓,错失良机,土木堡之变后,也先俘获了明英宗朱祁镇,他认为自己得到了一张长期饭票,甚至计划挟天子以令诸侯,进而攻占中原重现大元帝国的荣光,所以他带着朱祁镇到明朝边关"碰瓷"但是明朝的边将都是人精,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拒绝也先,而且在于谦等人的建议下,改立朱祁钰为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也先突然间发现,自己手里的饭票还没有用就过期了,也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立马发兵北京,同时为了一举成功,他在土木堡之战的三万骑兵基础上,又增加十万步兵,认为可以一举攻占北京,但是,这时的北京已经不是50多天以前的北京了,利用也先同志四处碰瓷的时间,大明王朝积极整顿防务,巩固京师,立新帝,发动群众,调兵,运粮,加固城池,使也先失去攻击的先机。

从土木堡之变到北京保卫战,也先如何演绎从


第二、骄傲轻敌、添油战术,面对背城防御的明军,也先没有全军攻击,而是选择派自己的弟弟带领一万精锐骑兵做试探性攻击,结果落入伏击圈,被明军的火枪营全歼。

第三、头脑发热,扬短避长,也先部队最强大的是他的骑兵,但是在攻城的时候,骑兵优势无法发挥,也先却用骑兵攻城,虽然,明军背城迎敌,但也是防守方,可以利用火器大规模杀伤也先军队,(也先应该学习成吉思汗诱敌出城,在野战中击败对手)但是面对扎紧篱笆的明军,也先的骑兵办法不多。同时在己方兵力数量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不断变化攻击目标,让自己的军队更加疲惫,也让明军可以从容布防。

从土木堡之变到北京保卫战,也先如何演绎从

第四、犹犹豫豫错失退兵良机,攻击无法达到目标,但是放弃又可惜,所以也先在北京城下蹉跎几日,发现明军的勤王军队到达后又仓皇后退,行军速度本是也先军队的优势,但由于舍不得抢来的物资,使得行军速度极为缓慢,最终在明军的追击和伏击中不但损失抢来物资全部丢失,而且军队损失过半。

两个月中,两次战役,同样的指挥员,发挥简直是天差地别,在土木堡也先仿佛是一个开图的BUG,对机会的把握炉火纯青,打的明军全军覆灭,但是到了北京后,也先如同水土不服一般,指挥优柔寡断,畏首畏尾,兵败北京城下,先胜后败,完成了从"天才"到"白痴"得蜕变。

我认为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土木堡之前,蒙古已经被大明压迫了太长时间,也先面对气势汹汹的明军,内心是有一定的恐惧,所以他沉着冷静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但是土木堡之后他认为明军不堪一击,同时自己又俘获了明英宗,攻占北京是易如反掌,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拿下北京,正是这种心态的变化,使得他的指挥不在犀利,决策不再果断,既想用英宗碰瓷,又想军事打击,在这种犹犹豫豫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从土木堡之变到北京保卫战,也先如何演绎从

被俘的明英宗

同理明军也是,土木堡之战,指挥混乱,决策一日三变,使得精锐明军全军覆灭,北京保卫战,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统一指挥各司其职,最终取得胜利,所以战争也是一种心理斗争。

也先成为非蒙古黄金家族的蒙古大汗,有其应有的实力,但是面对有些突然地土木堡之战的胜利,甚至可以说大大超出他预期的胜利反而让他束手束脚,没法像以前那样放开打,这种心理负担直接导致他的指挥水平直线下降,最终导致失败。

从土木堡之变到北京保卫战,也先如何演绎从

也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