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億市場爆發!這幾類中藥飲片“身價暴漲”

知藥客(公號),醫藥代表業務助手,學習、交流、

上量更容易!

中藥飲片是中藥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2018年我國中藥飲片加工市場規模達1714.9億元,同比增長11.2%。隨著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預防、治療及康復中顯現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中藥飲片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容。

目前已有超40個院內製劑獲批,清肺排毒湯、肺炎一號方治療效果顯著;多個省市因地適宜,制定了新冠肺炎預防方。基於此次疫情的中醫屬性,補虛藥(補氣藥)、清熱藥、解表藥、止咳祛痰藥、理氣藥、化溼藥等中藥飲片有望實現銷量大漲。雖然受疫情影響,中藥飲片公司短期業績增速放緩,但長期來看仍為利好。

中藥飲片市場突破1700億,這幾類銷量或大漲

中藥飲片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根據辨證施治和調劑、製劑的需要,對“中藥材”進行特殊加工炮製的製成品。中藥飲片可直接作為藥劑配方服用或直接服用,或進一步加工為中成藥產品,是中藥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的戰略性產業。

近幾年來,雖然中成藥行業增速放緩,但中藥飲片行業仍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2018年中國醫藥工業經濟運行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中藥飲片加工市場規模達1714.9億元,同比增長11.2%。而這一市場規模也將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而得到擴容。

中醫認為,新冠肺炎屬於“疫病”之“溼溫”範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認為,確切地說,新冠肺炎屬於“寒溼(瘟)疫”。基本病機為溼邪困脾閉肺,氣機升降失司,病理因素為“溼毒熱瘀”,核心在溼與毒,病位在肺、脾,可傷絡入血。

從各省公佈的最新數據可以看出,中西醫結合在此次疫情防治上顯示出獨特的優勢:陝西中醫藥參與新冠肺炎治療率達93.1%;廣東中醫藥參與治療確診病例佔93.54%,有效率達89%;河南中醫藥治療率達90%以上;山東中醫藥參與新冠肺炎治療率達94.4%......

對輕症和普通型患者,中醫藥的及早介入能有效阻止病情向重症和危重症轉化;中醫藥能有效改善重症患者症狀,與西藥及呼吸機、血液淨化儀等現代醫學結合救治,減少死亡。此外,中醫藥在疫情預防及恢復期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國家版及地方性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納入了多箇中藥處方,應用於疫情預防、治療、康復等各個階段。

圖:2018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中藥飲片大類競爭格局


1700億市場爆發!這幾類中藥飲片“身價暴漲”

醫院、診所、藥店是中藥飲片主要消費市場,受飲片質量監管趨嚴、醫院中藥飲片加成、中醫館增加加大競爭等因素影響,中藥飲片在零售藥店終端的增速有所下滑。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最熱銷的中藥飲片類別是補虛藥,獨佔“半壁江山”,緊接著是止血藥,佔據13.87%的市場份額。

隨著社會老齡化速度加快及全民對健康養生需求的釋放,補虛藥的市場不斷擴容。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除了補虛藥(尤其是補氣藥),清熱藥、解表藥、利水滲溼藥、止咳祛痰藥、理氣藥等中藥飲片的銷量也有望大漲。

超40個院內製劑獲批,2個治療方獲點名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12個省應急審批了40個以上的防治新冠肺炎的院內製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認為,“清肺排毒湯”、“肺炎一號方”中藥方劑在治療新冠肺炎中取得良好臨床療效。

清肺排毒湯綜合了《傷寒論》裡面的四個方子,麻杏石甘湯(辛涼宣洩,清肺平喘)、射干麻黃湯(宣肺祛痰,下氣止咳)、五苓散(溫陽化氣,利溼行水)、小柴胡湯(和解少陽,和胃降逆,扶正祛邪),含麻黃、杏仁、生石膏、桂枝、澤瀉、豬苓、白朮等21種中藥飲片。

目前清肺排毒湯已被納入第六版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10個省57個定點醫療機構的701例確診患者使用清肺排毒湯後,130例治癒出院,51例症狀消失,268例症狀改善,212例症狀平穩沒有加重。

“肺炎1號方”(透解祛瘟顆粒)綜合了溫病學的清瘟敗毒飲(清熱解毒,涼血瀉火)、達原飲(開達膜原,闢穢化濁)、清暑益氣湯(清暑益氣,養陰生津)的方子,含連翹、山慈菇、金銀花、黃芩、大青葉等16種中藥飲片。

肺炎1號方目前委託廣東一方製藥進行配製。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譚行華2月19日表示,研究結果提示患者使用肺炎1號方後總體臨床症狀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達到94.21%,目前廣東省已有11家定點醫院申請調劑“肺炎1號”。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中藥處方僅用於治療確診患者及疑似患者,不可當做預防方使用。因為這些院內製劑功能主治多為清熱解毒、宣肺止咳、健脾祛溼、扶正祛邪,正常人服用或傷脾胃。此次疫情中,清熱藥、解表藥、止咳化痰藥、利水祛溼藥這幾類中藥飲片的銷量有望得以提升。

預防重在益氣固表,黃芪、甘草、防風......頻上榜

目前已有多個省市因地適宜,制定了新冠肺炎預防方。本次“疫病”有內外之因,外邪經皮毛或口鼻途徑入侵人體,此為外因;人體正氣相對不足難以抗邪,以致發病,此為內因。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因此預防重在益氣固表、補氣健脾、闢穢化濁。

表:新冠肺炎預防方出現頻次超過5次的中藥飲片

1700億市場爆發!這幾類中藥飲片“身價暴漲”

注:排名TOP20外用符號-代表

筆者梳理了廣東、湖南、湖北、浙江、貴州、北京等10個省市發佈的19個新冠肺炎預防方處方組成,補虛藥、清熱藥、解表藥、理氣藥、化溼藥這幾類飲片出現的頻率較高。

8箇中藥飲片在19個預防方出現頻次超過5次,其中有3個為補虛藥,生黃芪/黃芪出現的頻率最高,黃芪內可補脾肺之氣,外可固表益衛,緊接著是生甘草/炙甘草/甘草,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諸藥。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補虛藥競爭格局中,西洋參、枸杞子、黃芪分別以23.09%、9.68%、7.59%位列前三,而甘草、白朮等未擠進TOP20。甘草、白朮在新冠肺炎治療及預防方出現頻次較高,有望通過此次疫情佔據一定市場份額。

新冠肺炎治療重在清熱解毒、止咳祛痰、利水滲溼,外加益氣固表,而預防重在益氣固表、補氣健脾,外加清熱解毒、化溼,因此在處方選用上有所不同,如預防方的清熱藥多用金銀花、連翹等,性質不似治療方中的黃芩、黃連般寒涼,這體現了中醫藥辨證治療的思想。

結語

近年來,受質量標準逐漸提高、行業監管趨嚴(GMP認證、飛檢等),中藥飲片行業市場集中度提升。2019上半年,中國中藥、紅日藥業的中藥配方顆粒營收分別為45.71億元、12.39億元;中國中藥、香雪製藥、太龍藥業的中藥飲片營收分別為6.05億元、5.53億元、2.86億元;佐力藥業的中藥飲片及配方顆粒營收為1.2億元。

作為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的龍頭企業,中國中藥在近期會議中表示,受疫情影響,預計公司2020年Q1藥品銷售增速將放緩,但仍將保持增長。公司受委託生產的“肺炎一號”應用範圍有限,整體產量不大,對業績提振作用有限。

雖然疫情對藥企短期業績帶來影響,但從長期看,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預防、治療、康復上顯示出極大的價值,這對推動人們對中醫藥的重視和信任有著重大意義,未來人們對中藥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將大大提升,將帶動中藥飲片,尤其是標準化程度高、方便衛生、分量明確、便於保管、不易變質的中藥配方顆粒的銷量,這將利好以中藥飲片/配方顆粒為主營業務的公司。

原標題:1700億市場爆發!這幾類中藥飲片“身價暴漲”,中國中藥、紅日藥業猛攻配方顆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