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陽茶葉:茶香縈繞春天的腳步

  


松陽茶葉:茶香縈繞春天的腳步


松陽茶葉:茶香縈繞春天的腳步

  自古以來,松陽的春天,總是會被茶香環繞。從2008年到2020年,每年的春暖花開時,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茶商大會·松陽茶葉節都會如期而至。而今年,松陽茶葉節卻將以從未有過的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幾乎所有活動均以網絡、直播、短視頻等線上模式開展。

  受疫情影響,松陽茶葉出現了“採摘難”“交易難”等困難,但在麗水這個獨一無二的平原上,疫情並未能沖垮這個涉及全縣二分之一農戶的產業。行走在松古平原上,幾乎所有人都堅信一個最樸實的信念:疫情終將過去,松陽茶香四海,無可阻擋。

  “搶”時間“搶”人

   破解“採摘難”

  “一年之計在於春,松陽之春在於茶”。這是松陽人喜歡說的一句話。每年春節過後,是茶農們到茶園裡施肥、進行春茶採摘準備的時刻。然而,這項每年農曆年後必不可少的事,卻一度成為茶農們不能做也不敢做的事。

  “不能做,是因為受疫情影響做不了。不敢做,是因為茶葉什麼時候能摘能賣,都是未知數,大家怕施肥後茶葉長太快。”新興鎮下源口村黨支部書記劉青春有50多畝的茶園,他說,“全村1400多畝茶葉,家家戶戶都種茶葉,這一年的收入都指望著茶葉的收成。1月底那會兒,大家都說‘算了,今年茶葉沒了就沒了’。”

  雖然茶農們都做了最壞的打算,但隨著疫情防控慢慢向好,茶農們的心裡,對茶葉這份始終無法割捨的寄託又慢慢燃起了希望。

  “採茶人手不夠怎麼辦”“外地的採茶工什麼時候能過來”“採茶工要過來的話需要辦哪些手續”……從2月初開始,劉青春每天走在村裡進行防疫防控工作時,村民一看到他就反覆問著這些問題。

  “茶葉不等人啊,村裡每家茶農採茶都需要人手,少的要四五人,多的需要三四十名採茶工。2月中旬‘烏牛早’開採那會兒,好在鎮裡組織了志願者來村裡幫忙採茶,趕在寒潮前搶採了兩輪。但3月中旬到4月中旬是茶葉大量出產的時候,這一個月裡我們村需要1200多名採茶工。”近一個月來,和所有松陽茶農一樣,劉青春一直為採茶用工的事犯愁。

  “疫情發生之後,我們一直為茶葉生產加工用工難想辦法。我們制定《採茶工管理辦法》,建立‘茶工大數據系統’,對全縣採茶工需求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將採茶工信息進行登記造冊。早期,我們號召黨員幹部、青年團員、以及因疫情管控無法外出的賦閒勞動力組建‘採茶互助團’‘黨員採茶幫困小組’‘茶香幫幫團’等,最大限度緩解用工短缺,降低茶農損失。‘烏牛早’採茶工缺口已有效緩解。”松陽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茶辦主任劉林敏說,針對從3月中旬開始的茶葉大量出產的用工需求,松陽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縣外採茶工服務工作方案也已出臺。

  3月6日下午,一接到鎮裡工作人員關於疫情期間外地採茶工僱傭辦法的通知,劉青春就開始對接點對點包車接回採茶工的相關事宜。“我們村的採茶工相對固定集中,大部分來自河南開封、江西上饒,村民們都希望能把他們接過來採茶。之前我們就一直在關注這兩地的疫情,也和採茶工們保持聯絡。現在縣裡採茶用工辦法出來了,我們也得儘快和當地政府部門對接聯繫起來。”劉青春說,“趕在龍井43號、白茶、黃金芽等大量開採前,把採茶工都接回來。”

  

嚴防控嚴把關

  產銷精準對接

  2月24日上午6時,浙南茶葉市場開門復市,首批預約申領到當天通行證的茶商、茶葉加工戶和經營戶,按照“一碼一測一口罩”的要求有序進場進行交易。這其中,就有新興鎮下源口村的茶葉加工戶葉青華。

  “一聽說茶葉市場開市,可以進行預約進場,前一天我們全家人就開始搶預約號。運氣很好,第一天就‘搶’到了號。”葉青華說,搶到預約號後,一位山東的客商也打來電話要買茶葉,“聽說我搶到號能進場,讓我一進市場就給他打電話看茶。那天我帶了70多斤的‘烏牛早’,客人一看就全買了。”

  現在,每天除了加工茶葉,一有空,葉青華一家三口都盯著一個手機申領第二天進茶葉市場的預約號。雖然偶爾也會為搶不到預約號而心煩,但是葉青華卻說:“這麼多人搶幾百個號,是太難了。不過茶葉市場開了,我們的茶葉有地方賣了,比什麼都好。”

  浙南茶葉市場開市首日,成交幹茶4500餘公斤,實現交易額264萬餘元。

  浙南茶葉市場的開市,無疑為一直處於疫情陰霾的茶農、茶商們帶來了無限曙光。其實,在浙南茶葉市場復市之前,松陽茶葉的產銷精準對接早早就開始了。

  “為了讓茶葉加工銷售信息互通、有效對接,茶葉開始採摘之後,我們就著手對全縣每個鄉鎮茶葉生產、加工、茶農、加工戶信息進行每天統計更新,彙總成表。2月12日起陸續組建了‘茶農群’‘茶商群’‘茶葉加工群’‘金融服務群’,每天把全縣茶葉生產統計數據發佈到這些群裡信息共享。”劉林敏說,建群之後三四天,茶農、加工戶們紛紛發來消息,說“茶葉都賣光了”“茶葉價格上來了”。

  根據疫情防控相關規定,浙南茶葉市場復市的時間規模跟往年比有所調整,開市時間為每天上午6時到下午2時,市場交易攤位實行總量控制,晴雨天分別安排925和694個攤位,每個攤位限一人進場交易。

  “目前,浙南茶葉市場實行預約入場,若是當天進不了場的茶商和加工戶,還能在‘茶葉市場網上商城’進行交易。”劉林敏說。“隨著茶葉上市體量增多,交易需求將日漸旺盛,為緩解茶葉市場交易壓力,目前已經建成一個臨時交易廳,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可以容納500個攤位。”

  線上線下同步交易

  破解“交易難”

  “往年都有四五十個茶商進駐店鋪,大多來自山東、江蘇、安徽等地,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外地茶商都遠程下單。”付險峰是浙南茶葉市場的經營戶,市場開市的第一天,根據茶商們的不同需求,付險峰一上午就採購了七百餘斤幹茶,準備給外地客商發貨。

  “茶葉市場開市之前,我們要去各個鄉鎮的加工戶手上找貨源,採購對口品質的幹茶很費時間,一天跑下來也就收個200-300斤幹茶。”2月15日開始,付險峰每天奔走在加工戶之間,他說,“市場沒開,我們每一個經營戶就是流動的市場。雖然辛苦,但只要茶葉有產出,我們就會想辦法通過各種渠道銷售出去。”

  浙南茶葉市場復市之後,松陽最大的茶青市場——上安茶青市場也在3月3日開市。越來越多的市場開放,讓像付險峰這樣的茶商越來越有奔頭。“很多外地茶商知道市場復市後,都通過微信、電話聯繫我供貨,現在每天早上收購的幹茶,下午就會打包發往外地。”付險峰說,“現在茶葉市場、茶青市場都陸續開了,鮮茶、茶乾的收購方便了,茶葉產量銷量也會上來。”

  “受疫情影響,今年外來經銷商數量肯定會減少。因此,我們準備充分運用好浙南茶葉市場網上商城、電子商務企業、現代物流等新型交易平臺,鼓勵更多的茶葉加工戶、經銷商通過微信、抖音、網紅直播等線上交易方式開展松陽茶葉交易。”劉林敏告訴記者,早在2月14日,“茶葉市場網上商城”就開始復市交易,今年截至目前,松陽茶葉的網上交易98.7萬單、銷售額超1.86億元。

  同時,今年的中國(國際)茶商大會·松陽茶葉節仍將如期舉行。“從2008年起,松陽舉辦的中國茶商大會和茶葉節經歷了從小到大、從簡到精的蛻變。節會不僅改進了松陽茶產業的種植模式,也推動了松陽茶產業的轉型升級,催生了松陽茶農銷售模式的裂變。中國茶商大會和茶葉節不僅是松陽茶葉的品牌,更是松陽茶葉向上生長的象徵,所以這項節會不會停辦,只是今年依據疫情形勢變化,幾乎所有活動都從線下轉為線上,這也將是以節會活動進一步推廣“有品質的大眾茶”品牌理念、打響“松陽香茶”品牌的一種全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