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給你最大的思考是什麼?

說點心理學的事兒


思考有三,簡言述之:

1.人如果不收斂、控制自己的慾望,那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2003年非典時是我工作的第二年,那個時候可能因為消息相對閉塞,也因為年輕而無知,沒有今年這樣感同身受的恐懼和悲慼感。沒有線上教育,學生全部放假,我們三倆個老師形成一組,按片區家訪,指導學習。畢竟是農村,家裡都住的分散,一天也跑不了幾個同學,因為是按片區,好多都不是自己教的學生,每到一家,家長盛情如待座上賓,殺雞留飯,是推不掉了,學生也拉著不讓走,所以,對於偏遠山區的鄉村老師來說,非典的那段時光居然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

但是,僅僅過了17年,又一場暴風雨肆虐全國,這次疫情來勢兇猛,傳染性強,潛伏期長,波及的範圍之廣等等都讓人瞠目結舌。武漢的淪陷、封城,各大城市、鄉村的封鎖、居家隔離給了我們超長的假期。但這個假期除了惶恐,還有啥,那就是擔憂、難過。每天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疫情數據,抱憾自己的力不能及。

2003年的熱詞是果子狸,今年的熱詞是蝙蝠,都是我們生活中很少見到甚至從未見過真容的野生動物,居然成為某些人的饕餮盛宴。就是這些極少的私慾膨脹的人帶給那麼多無辜的人災難,真是其罪可誅!記得非典過後,我們熱烈地討論過《野生動物保護法》,強調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可是,我們總是很健忘,好了傷疤忘了疼,希望這次深刻的教訓能讓人們記得持久一些,控制私慾,還無辜的動物們自由。



2. 控制提前消費,儲蓄是家庭長治久安的法寶。我們在經濟全球化的席捲之下,養成了提前消費透支信用卡的習慣 。沒有疫情沒有災難沒有人禍等各種意外的時候,提前消費也沒什麼,因為促進你每天按時起床按時去公司打卡的是馬上進入還貸期的賬單,你不敢鬆懈,不敢請假,不敢停下來,因為只有今天努力了,明天的麵包才會如期而至。突然你不用上班,不用起早摸黑,可以宅居在家一個月兩個月的時候,這時候看看你的銀行卡,它足夠支付下個月的房貸車貸花唄嗎?所以,這次疫情,提醒了此月有錢此月花的小夥伴們,撿起老祖宗的法寶吧,家裡有多少米就做多大的粑,糧倉裡有糧,心中才不會慌。





3. 思考三,自律的人生更美好。沒有長長的假期,我們頂多週末睡到自然醒,週末刷劇到深夜,週末找朋友吹牛喝酒,胡吃海塞。這個假期,你突然有了大把大把的時間,睡24小時鬧鐘不會喊你,最遠的旅行是客廳到臥室,朋友圈掀起了一圈一圈曬美食的狂潮,體重計上的數字是個位變化了還是十位變化了?我們常常調侃,我這人就啥都好,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嘴……

平時,我們可以靠鬧鐘靠打卡來他律,這個假期呢?自律的人讀了幾百本書,健康達人繞床都能走幾千圈,不怕人才高八斗,不怕人勤奮至極,就怕人能自律。所以,你自律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