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百科〡疫情防控期如何做好在田、备种作物

春耕,我们一起来努力!


目前正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也是农业生产春耕备耕期。


小麦

农事百科〡疫情防控期如何做好在田、备种作物

越冬期间雨水较多,且天气预报近期仍将有降雨过程。应及时清沟理墒,疏通田内外沟系,保证排水通畅,确保雨止田干、田间无积水。

拔前节小麦要根据田间草相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注意在最低气温高于5℃时施用,以免引起药害。

播种早群体过大旺长田块,应在拔节前加强控旺管理,一是叶面喷施矮壮丰或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二是可用机械镇压1~2次,三是推迟拔节孕肥,待叶色退淡后再施。

群体偏小,穗数可能不足、弱小苗较多的田块应立即追施肥料,促进小麦生长。

群体正常的田块,在小麦拔节\\叶色正常退淡时施用拔节肥,具体施肥时间在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时追施,一般亩施尿素5~8公斤和45%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


草莓

农事百科〡疫情防控期如何做好在田、备种作物

大部分品种一茬果接近尾声,二茬果即将登场,近期气温在回升,而阴雨天比较多,容易滋生病虫害,因此,需加强以下方面的管理:

1.植株方面:及时摘除上茬残留下来的花果梗、小果、老叶、枯叶,减少植株负担。此项工作须在晴天上午开棚1小时后进行。

2.肥水方面:由于前茬果养分消耗较大,土壤温度偏低,根系功能弱,建议以生根养根的肥料为主,比如腐殖酸等,有利于根系生长。由于气温不断上升,草莓植株容易徒长,肥水要适度,可适当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调整植株长势,促进叶片变厚,避免植株生长过旺。

3.温度方面:面对当前疫情,白天加大通风降低棚温,减缓果实生长发育,延迟成熟,提高果实品质,错开当下卖果困难的状况,期待疫情解除后热卖。

4.病虫害方面:密切注意灰霉病、白粉病、叶螨的防控。及时去除老、病叶,发现病果及时摘除销毁,在田间作业时尽量减少对果实表面的伤害,成熟果实要及时采收;通过掲膜换气降低棚内湿度,即使遇到阴雨天也要适当掲膜换气;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其危害,防治灰霉病可采用百菌清或腐霉利烟熏剂,但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做到及时通风;防治白粉病可采用氟硅唑乳油、或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或腈菌唑乳油;防治叶螨可投放捕食螨或用联苯肼酯、藜芦碱等药剂进行防治。


油菜

农事百科〡疫情防控期如何做好在田、备种作物

本季油菜生育进程普遍提前,部分品种提早抽薹。当前田间管理应以“促春发,重防控”为主。

1.清沟理墒,防渍降湿 及时清沟理墒,保持“三沟”畅通,预防频繁降雨导致的渍害。

2.增施薹肥,促进长势均衡 对迟播油菜,增施薹肥促进春发,在2月中旬亩追施尿素5-6公斤;对旺长油菜,推迟追施或不施。

3.一菜两用,提高效益 部分双低油菜品种,如:宁杂1818、宁油26等,在薹高约50cm时,摘取主薹15-20cm,作为蔬菜食用。摘薹后亩补施尿素5公斤,促进油菜生长。实现一菜两用,提高效益。


大豆

农事百科〡疫情防控期如何做好在田、备种作物

近期由于疫情影响,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不足及生产材料缺乏的问题,生产大户如保持大规模种植,可能会导致部分播种时期延后,采摘期如延后至6月中下旬则会大大影响设施鲜食大豆种植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建议鲜食大豆保证正常播种期,适度控制种植规模,量力而行,大面积种植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部分进行育苗移栽的措施。

同时,播种期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重视选种:选择适合早春播种的大豆品种(如苏新6号等)和优质种源。从正规渠道购买优质品种。

2.注意控温:近期温度起伏较大,根据当地环境温度情况合理决定覆膜层数。播种后注意温度调节,当大棚内温度过高要适当卷起边膜,下午及时关闭保温。

3.控制湿度:近期降水较多,设施内湿度较大,谨慎灌水,晴好天气时注意控湿,防止种子腐烂和病害发生。

4.施足基肥:春播鲜食大豆喜肥,施足基肥有助于提高产量。

5.土壤选择:尽量不用豆类重茬地,以减少土传病害发生。


蚕豌豆

农事百科〡疫情防控期如何做好在田、备种作物

适量施肥,预防倒春寒:

1.晴天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以增强蚕豌豆的抗性。每亩可追施3~5公斤尿素,在追施氮肥的基础上,要适量补施钾肥,每亩施氯化钾3~4公斤或者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1~2公斤,以增加细胞质浓度,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促灌浆壮籽,同时可以提高产量。

2.冻害发生后,要及时中耕培土,破除土壤表层冰块,提高土壤温度,恢复蚕豌豆生长。低凹冷侵田块,要及时清沟排水,防止后期田间积水引起根部病害。

3.蚕豌豆受冻后,较正常植株更容易感病,要密切注意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对发生赤斑病的田块,及时喷施50%多菌灵1200倍液或代森锰锌等进行防治;对发生蚜虫为害的田块,要及时用抗蚜威等喷雾防治。


芦蒿

农事百科〡疫情防控期如何做好在田、备种作物

受防疫管控影响,芦蒿销售不畅。种植户应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加强温室和大棚通风降温,延缓芦蒿生长,有序收获上市,满足市场供应。

2.对于已收获的芦蒿温室和大棚,要及时清理前茬,施足有机肥,做好栽植后茬番茄等作物的准备。

3.加强大棚和露地芦蒿的田间管理,抓紧清沟理墒,做好病虫害防治。


大蒜

农事百科〡疫情防控期如何做好在田、备种作物

受暖冬和前阶段连阴雨影响,大蒜生长发育提前,病害有提前加重发生的可能,应注意加强管理和防病。主要措施为:

1.大棚青蒜及时追返青肥,促苗早发,及时采收上市,满足市场供应。

2.大棚栽培大蒜要经常通风降温降湿,同时喷药防病,防止病害发生。

3.露地种植大蒜,应注意清沟理墒,防止田间积水和渍水,注意喷药防病,2月底到3月初还应及时追返青肥。


芋头

农事百科〡疫情防控期如何做好在田、备种作物

沿江地区进入优质芋头春耕备种时期,大棚芋头已开始播种,各位种植户根据自身情况,做好优质芋头春耕备种工作:抓紧整地培肥,晾晒种芋,进行药剂浸种处理,可以先抓紧时间播种,再进行补施种肥,喷除草剂,覆盖黑地膜等作业。


茄果类蔬菜

农事百科〡疫情防控期如何做好在田、备种作物

已定植的辣椒、番茄、茄子要加强温湿度管理促早发棵;准备定植的,选择晴天定植,做好保温;对于可以定植而缺少人工定植不了的,调控温度和水分控制苗子生长,只要有人工了就要尽快抓紧时间定植,否则成老龄苗定植后不利于发棵。

少量在田秋延后红椒要尽快收获上市,如果人工短缺不能收获的要采取遮阳网等降温活体保椒措施;冬春茬在田番茄茄子要加强温光、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控以及植株合理调整,成熟了就及时采收上市保障市场供应。


瓜类

农事百科〡疫情防控期如何做好在田、备种作物

目前瓜类生产中,一部分尚未定植,还处于苗床管理阶段,一部分已定植到大棚内。

1.苗床管理的要点:(1)关注天气变化,14日~16日有雨雪降温,注意提前做好苗床保温措施,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0℃。(2)白天只要温度适宜,尽量让瓜苗多照光。若遇到持续阴雨天气,还需利用白炽灯或植物生长灯进行补光。(3)水分管理做到“见干见湿”,防止长期潮湿引起病害。(4)如因用工紧张,达到移栽标准的瓜苗不能及时定植,则需在苗床上通过控温、控水等措施控制瓜苗长势。(5)长期不能移栽,导致瓜苗缺肥黄化的,需适量追肥(0.2%尿素水)。

2.大棚田间管理要点:目前瓜苗还处于生长前期,田间工作量比较少,主要是做好棚内的温度、湿度调控。上午棚温达到30℃时开始通风,下午棚温降到28℃时闭棚保温。水分方面以适当控水为原则,防止徒长。


农事百科〡疫情防控期如何做好在田、备种作物

关注知晓更多农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