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可以學學寫作,秋葉總結了寫爆文的7個套路

我一直很好奇一個問題:秋葉是如何做到每年都至少出版一本書的?

畢竟,寫書這件事是挺費時間和精力的一件事。而秋葉不僅僅是寫書,還做培訓、輸出各個新媒體平臺的內容等等,如此大的工作量是如何高效完成的?

疫情期間可以學學寫作,秋葉總結了寫爆文的7個套路

在秋葉最新出版的《寫作7堂課》中,總結了7種寫作方法,尤其是解釋了為什麼他能如此高效率完成寫作的原因。

疫情期間可以學學寫作,秋葉總結了寫爆文的7個套路

01 大前研一的方法論

疫情期間可以學學寫作,秋葉總結了寫爆文的7個套路

大前研一被《金融時報》評為日本唯一成功的管理大師,在日本的管理界有「日本戰略之父」的美名。

他寫過數本暢銷書,至今仍然筆耕不輟,比如《思考的技術》《專業主義》《低智商社會》等等。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大前研一從小就不是老師眼裡的好學生。

經常逃課,原因只是因為他不喜歡老師的教學方法。

疫情期間可以學學寫作,秋葉總結了寫爆文的7個套路

比如,有一次課上,老師講到15世紀的大航海時代,小小年紀的大前研一就問了一個問題:

哥倫布明明是意大利人,為什麼偏偏要從西班牙起航呢?


結果老師被憋的臉紅起來,用其他話題岔過去了。

但是大前研一卻沒有放棄,自己跑到圖書館去找答案,翻了厚厚的幾本書以後才搞清楚,原來當年航海技術水平很低,經常會沉船,西班牙航海家不願意承擔這種風險,但是西班牙國王覺得大航海能夠帶來財富,願意資助。

於是,其他國家的航海家就都跑到西班牙來了,不僅哥倫布是熱那亞人,而且麥哲倫也是葡萄牙人。

其實西班牙國王的這種措施,就是現代風險投資的雛形,如果這些航海家發現了財富,那麼其中大部分財產要歸王室所有。

進一步來說,就是利益驅動世界。

大前研一後來核能工程相關專業畢業,但是發現自己並不擅長做工程師,於是跳槽進了麥肯錫的日本分公司。沒想到反而如魚得水。

諮詢行業需要在短時間內搞清楚一個領域的問題,並且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而這恰恰是大前研一多年以來的思考方式。

剛開始進入諮詢行業,大前研一作為一個門外漢,連基本的行業術語都不清楚,被他的主管嘲諷是一個完全沒用的多餘者。但是,他沒有放棄。

通過把所有的概念都記錄下來,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對於企業管理產生了無數的新想法,1年時間就記錄了大量的筆記,最終,他把這些研究筆記出版了一本書叫做《戰略家的思想》,從而一舉成名。

後來,大前研一升任了麥肯錫總公司的董事,以及亞太分公司的總經理。

疫情期間可以學學寫作,秋葉總結了寫爆文的7個套路

02 秋葉的寫作方法論

秋葉從大前研一的方法論中,領悟到做諮詢顧問,一開始就必須站在比客戶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並把這套研究和寫作方法總結成了三個步驟:

疫情期間可以學學寫作,秋葉總結了寫爆文的7個套路

①梳理這個領域全部的重要基礎概念,並持續更新

一個領域的知識都是以概念的形式存在的。

當進入一個新行業的時候,由於別人交流都是以基本概念為基礎,假設你已經懂的前提下,但實際上你並不明白,於是,溝通起來就很困難,做起事情來也會漏洞百出。

這也是為什麼大前研一剛進入諮詢行業會遭到同事們的諷刺。

要知道大前研一本身是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對於核能工程、學術專業用語都非常熟悉,但是進入到諮詢行業,就必須要從行業裡最基本的的概念重新學習。

這裡面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全,一個是新。

全意味著,對於行業內的常見概念非常熟悉,對於一些稍微生冷的概念也要了解知道。即使一些在行業從業很多年的人,其沒有系統梳理過概念,也會犯錯。這樣諮詢起來會比對方更專業。

新意味著,要跟上整個行業的發展,新的名詞意味著新的方法,也要及時更新到概念庫中。

疫情期間可以學學寫作,秋葉總結了寫爆文的7個套路

②檢索這個領域重要的問題


通過搜索引擎、垂直的論壇、相關的論文、圖書等等,收集所有重要的問題。

瞭解了這個行業的概念只是最基本的工作。

更重要的工作是要明白這個行業中大家過去、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什麼?

只有問題才是大家最關心的。

畢竟,工作就是在解決問題,要不然就是在解決問題的路上。

通過這種蒐集就會形成一個問題庫。

疫情期間可以學學寫作,秋葉總結了寫爆文的7個套路

③把這些問題組成成一個寫作的框架大綱

由於信息的海量,總會有信息差的存在。

有些早已經解決的問題,已經有高效率的答案,但是卻依然矇頭在發明輪子。這種事情在企業中屢見不鮮。

而且在梳理問題過程中,也會激發自己的過去經驗,提出一些新的解決問題思路,從而提出新的創意,甚至進一步提出新的概念。

有了這個寫作大綱,就可以快速的補充更多的資料,寫出一些值得優化的答案,從而可以高效率的完成書籍的創作。

秋葉把這個方法叫做「框架式寫作」。

疫情期間可以學學寫作,秋葉總結了寫爆文的7個套路

03 具體案例:要成為一名演講高手,到底要系統地學習哪些知識?

那具體該如何用呢?以成為一個演講高手為例:

收集相關的概念,並對其進行一個基礎分類:

疫情期間可以學學寫作,秋葉總結了寫爆文的7個套路

①入門概念

什麼是演講?它和分享、演示、培訓的區別是什麼?

②基礎知識

完成一個演講需要哪些知識?比如,邏輯、溝通、寫作、PPT等等

③專業知識

在基礎知識上有哪些知識需要進一步優化?比如,如何長時間發聲嗓子不會累?肢體語言的節奏?著裝等等。

④訓練

疫情期間可以學學寫作,秋葉總結了寫爆文的7個套路

前三步基本上就完成了整個知識大綱,但是由於演講是一個技能,並不只是寫出來就行。還需要進行訓練。

因此,需要繼續補充一些訓練的知識和方法,比如寫稿、對鏡訓練、模擬訓練、實戰訓練。

並且自己嘗試去完成一場演講,在這個過程中,對於知識大綱進行補充、完善和更新。

總結:

框架式寫作只是《寫作7堂課》這本書,七個方法中的一種,剩餘六種分別是:複利式、碎片式、聯機式、結構化、清單式、覆盤式。

這篇文章重點講了框架式寫作,這套高效的方法,幫助秋葉實現了每年至少出版一本書。

因為當有了一個知識框架樹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站在全局的角度安排自己的學習重點,比如先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概念,然後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新的概念時,再學習再及時補充。

而平時發現有用的素材、有用的概念都可以迅速補充到自己的知識框架樹中。

更重要的是,平時可以反覆看自己整理的問題庫,從中可以激發自己的思考,提出新的認識和見解。

掌握高效方法,可以讓我們像大前研一那樣,輸出高質量內容,短時間內讓大家刮目相看。



我是李撒歡,一個追隨丁元英精神的學徒,用理性發動對基因和模因的叛亂。如果文章對你有啟發,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