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全市“產業升級突破年”動員大會引發強烈反響

萬丈高樓平地起,還看地基牢不牢。

產業升級突破,必須要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全市“產業升級突破年”動員大會在一江兩岸引發強烈反響。

“要制定新型智慧城市重點項目施工圖、路線圖”“要強化人才支撐”……各界人士紛紛建言獻策。相關部門、載體單位、實體企業已紛紛行動起來,做謀劃、抓落實、出實招。

春潮湧動催人進,砥礪前行正當時。

加緊產業升級謀劃 強化人才金融支撐

謀定而動,方能篤行致遠。

“聚力智能改造升級,將把企業智能化改造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持續開展‘機器換人’,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市經信局科技與裝備科科長張如海說,智能化改造帶來的一線作業人員減少、自動化生產和產出效率提升等特點,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優勢凸顯。下一步,將圍繞智能製造相關產業增加值突破100億元的目標,在產業結構優化實現“質”的突破上下功夫,大力推進數字化車間改造和智能工廠、智能園區建設,創建1個省級智能工廠、25個市級及以上數字化車間、數字化生產線。

市數據資源管理局數據資源管理科副科長夏琦表示,將加緊開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大調研,緊緊抓住國家關於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加快“四梁八柱”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新型智慧城市重點項目施工圖、路線圖,摸清全市數據資源底數和部門需求,堅持問題導向、應用導向,打通數據壁壘、數據孤島,加快數據資源歸集共享開放,推進“城市大腦”建設,打造城市運行“一網通管”平臺。

產業升級離不開人才支撐。“將實施產業人才引進專項行動,推動縣區、園區量身定製人才工程項目,實施‘雙招雙引’,促進產業、人才、項目有效銜接。”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科科長伍萬紅表示,將結合“詩城英才”計劃,緊緊圍繞我市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大力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龍馬”工程、青年人才引進“駿馬”工程、柔性引進人才“驛馬”工程和本土人才培養“1221”工程、人才能力提升工程,提高獎補資金兌現效率,增強人才獲得感。

“要發揮金融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堅持在更深層次、更廣範圍推動金融創新,促進金融業持續跟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人行馬鞍山中心支行貨幣信貸管理科科長李元亮說,將不斷創新金融工具、服務模式、協調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高金融供給的質量、效率和水平,精準推進貨幣政策落實,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加快升級措施落實 發揮載體統籌作用

沒有落實,千招萬招都是“虛招”;沒有落實,千條萬條都是“白條”。

“招大引強是產業升級突破的有效途徑。”當塗縣投資促進中心主任廖俊說,去年該縣新簽約超20億元工業項目4個,新增招商引資規上企業20家,獲2019年度全市招商引資考核一等獎。今年該縣將進一步聚焦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實施強鏈補鏈工程,圍繞智能家電、生物醫藥、智慧物流等主導產業,大力開展精準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全年簽約超20億元項目4個,加快形成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鄭蒲港新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範標表示,今年將主動謀劃指標考核,重點關注新區戰新產業企業經營情況、規上企業能源消耗情況,儘快梳理出考核中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制定問題清單,逐項銷號解決。

同時充分做好政策指導,圍繞“三重一創”“三高”“高新基”等一批省市產業扶持政策,指導項目、企業做好申報準備工作,重點做好鄭蒲港新區電子核心元器件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申報準備工作。

“作為地方經濟治理的深刻革命,‘畝產論英雄’的實質,是通過正向激勵、反向倒逼,差別化配置有限資源要素,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 馬鞍山經開區經貿發展局局長王國華表示,將加快推進園區畝均效益評價體系建設,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嚴格落實反向倒逼措施,倒逼落後和嚴重過剩產能退出、低效企業轉型,對效益好、貢獻大的企業給予更多支持,引導生產經營存在困難的企業進行技術提升和兼併重組,同時加大閒置廠房、土地整治清理力度,加快轄區內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以及空閒廠房處置。

“要聚力打造產業集群,緊盯龍頭帶動做配套,緊盯自貿片區做高地,緊盯共建園區做平臺。”含山縣經信局副局長左宗宏說,下一步,將重點升級鑄造產業,主要是採用機器換人,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走高端集群發展道路。同時,延伸產業鏈,向上下游要效益,做精做細產品,將鑄造產業建成綠色產業,將基礎產業打造成朝陽產業。

加速產業升級步伐 爭當畝均效益英雄

企業是產業升級的主角,畝均效益是衡量企業優劣的標尺。

“企業只有不斷地進行產業升級、結構調整,才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瑞泰馬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陳海山說,去年是瑞泰馬鋼轉型的第一年,營業收入翻番,利潤是過去的10倍,社會效益也大幅提升,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智能化程度高,這也讓企業在疫情期間大大受益,成為我市第一批覆工復產企業。今年將緊抓馬鋼和寶武聯合重組機遇,積極開拓外部市場。

安徽天宇金屬股份、安徽恆興鍍鋅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國華認為,產業升級是全市經濟發展提質提檔的重要抓手,是企業做大做強的根本途徑。作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更是迫在眉睫。該企業已在謀劃鍍鋅工藝升級,尋求清潔生產、數字化智能化、減排減汙等方面再提升,為實現綠色發展打好基礎;推進金屬焊網產業升級,繼續在提升品質、擴大產品應用領域上下功夫,帶動銷售擴大、規模增加、效益提升。

“產業轉型升級對於節能服務行業來說是一個關鍵點。”安徽焓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智虎說,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企業正藉此時機修煉內功、補齊短板、蓄勢攬才,未來將投入資金加快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

安徽東海機床製造有限公司是博望區老牌機床企業,作為國內鈑金成型裝備的母機供應商之一,3年前,企業就根據國內外機床產業發展方向鎖定目標,加快向自動化、高端智能化發展。總經理石賢林說,目前企業已經從傳統的剪折機床單元式生產企業向自動化、柔性機器人生產線發展,通過不斷地研發和創新,將核心技術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目前正在建設萬噸級智能裝備生產線,產業升級將再獲新突破。

記者 吳黎明 劉 挺 張令琪 任德玲 塗慧民 蘇自山 餘齊斌 慕繼平 季晨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