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作先锋,蜀汉后期为何人才凋零?

蜀汉前期文有卧龙凤雏,法正刘巴,武有关张马黄赵这五虎上将,而在开国功臣们逐渐离世后,蜀汉的人才队伍逐渐凋零,武将仅姜维可堪大任,文臣也只有费祎、蒋琬可以继承诸葛亮的衣钵,以至于后世笑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为什么呢?

廖化作先锋,蜀汉后期为何人才凋零?

魏蜀吴三国有效统治地区


一是蜀汉失去选才先机。刘备打下益州后,曹魏和孙吴已经经营很多年了,笼略人才很久了,所以自然没有多少人才投蜀。就算是有人才,那也是曹魏和孙吴挑剩的。他们觉得跟了刘备也没有多少出路,宁愿跟着曹操孙权混饭吃。再加上蜀国偏僻落后、又较为封闭,外来人才都不愿意来,所以在人才挑选上,刘备没有得到先机。

二是缺乏合理选才制度。蜀汉后期,大家族垄断了官场晋升的途径,益州本土人才有所被排斥。蜀汉后期的将领,大都是之前名将的子嗣继承,如傅佥,诸葛瞻,关统等,益州本地人才不能得到合理任用,这些官二代热血有余、才智略乏。诸葛亮过度的要求“奉职循理”刻板的任职要求,蜀国人才大多为能做事,而非会做事。

廖化作先锋,蜀汉后期为何人才凋零?

姜维


三是益州土著的不信任。荆州人是刘备入蜀时的核心力量,益州人被剥削最为严重对于外来的统治者没有认同感,而刘备诸葛亮也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益州的赵韪、王累、黄权、庞義等深得民心、又有出将入相的才能,皆不愿为刘备所用,甚至还出现了彭恙谋反此类事件。只有谯周这种阳奉阴违的投机分子才愿意出仕,不过投效后一直出工不出力,还经常干一些坑蜀国的勾当。

廖化作先锋,蜀汉后期为何人才凋零?

谯周说服刘禅投降


四是人口基数偏少。据考证,在三国时期魏国人口大约240万;东吴人口230万;蜀汉在没有被东吴攻下荆州时人口约100万,为三国中最少。到了蜀汉末年只有90余万。人口数量的差距,导致蜀汉人才相比其余两国处于劣势。

廖化作先锋,蜀汉后期为何人才凋零?

白帝城托孤

五是蜀汉人才损耗严重。诸葛亮和姜维前后共15次北伐,但都最终无功而返,这种劳而无功的北伐,不仅加重了蜀国人民的负担,也消耗了大量优秀年轻将领,使得本来就人才不多的蜀国雪上加霜。刘备当年册封的五虎上将,关羽兵败被杀,黄忠战死,张飞被暗算,马超也去世,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就只还剩赵云了,然而北伐大业未尽,赵云也去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