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輕人都想要一個北京戶口?


為什麼年輕人都想要一個北京戶口?

在帝都求職圈,對應屆生而言,凡滿足“京籍、黨員、研究生、男生”這四條,在旁人眼中宛如走上了一條就業快車道。他們是求職市場中“含金湯匙出生的皇太子”,“走上人生巔峰” 不爭朝夕,近在咫尺。

其中,戶口無疑是除了性別之外,求職鄙視鏈中,最大的分水嶺。“給戶口嗎?”成了非京籍應屆生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

有能力解決北京戶口的單位無非是央企、國企、事業單位及公務員等“體制內”工作,這類工作體面穩定但工資水平一般。往往市場化程度高、處於行業發展前沿的工作單位卻沒有入京指標。

那麼,欲在北京謀求長期發展的應屆畢業生就該做出自己的選擇。


想要某件事物,首先,一定是那個東西“好”,其次,它能滿足我的需要;並且,獲得它所付出的代價在我的承受範圍之內。


首先,說說北京戶口“好”的屬性——稀缺且唯一。


1、越來越難——“收緊的政策”

北京戶口,每年都在折磨站在校門口、迎接他們職業生涯第一站的年輕人。

2015年,時任北京市人社局副局長張祖德曾公開確認,2015年應屆畢業生的引進指標不超過9000人,“2016年只會少不會多”。從這三年的情況可以看出,2017年外地生源進京落戶指標不會超過9000人。


2、最優途徑——“唯一的機會”

對普通非京籍應屆畢業生而言,通過“應屆畢業生” (本科生不超過24歲;碩士不超過27歲;博士不超過35歲)身份落戶很大幾率上是落戶北京唯一一次機會,拿到應聘單位的進京指標可以說是年輕畢業生落戶北京的最優途徑。

在北京積分落戶形勢尚為明朗之前,一旦失去應屆畢業生身份,就只能通過高端人才落戶、投資落戶、勞模落戶、投靠落戶等高門檻且限制多的方式取得北京戶口。

“找一個有戶口的老公唄”就成了旁人安慰未能落戶畢業生的萬能句。


其次,北京戶口滿足了你的哪些需要?


子女教育、購房、醫療等關鍵福利與戶口捆綁。與北京這座城市糾纏的時間越深,越能感受到戶口的必要性。

“先解決吃飯問題,再談理想。”平時在講臺上聲情並茂講述著“家國情懷”的導師們,往往會在這一重大的人生選擇上苦口婆心地引導我們做出安全穩妥的選擇。

實際上,還未成家立業的年輕畢業生在短期內無法明顯體會到北京戶口的必要性。而在“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慣性之下,多位老師、朋友、長輩統一口徑:要拿戶口。自以為北京戶口能滿足應屆生的需求如下:

  1. 長期在北京發展的一份保障,不再是“北漂”。
  2. 將主動性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份主動性包括著後續工作發展和個人家庭建立。北京戶口在手,你將有更多選擇的餘地。
  3. 間接證明自己的能力,滿足虛榮心。有入京指標的工作往往是名校畢業生們紛紛競爭的高地。突圍成功的求職季,沒有什麼能比這份工作“能解決戶口”更有說服力了。因為“你喜不喜歡這份工作”無法客觀衡量。


最後,衡量獲得它所付出的代價在我的承受範圍之內?三個問題將告訴你答案。


a.戶口成為了長期在這座城市發展的定心丸,同時也意味著一份束縛。回不去的故鄉,成為現實。你真的決定在異鄉定居了嗎?

b.用人單位會與獲得進京指標的應屆生簽訂“君子條約”,約定最低服務年限,3-5年不等,若不滿服務年限,會有違約金。你能堅持三五年或者你願意承擔這筆花銷嗎?

c.在目前的階段,“月亮”與“六便士”若是無法兩全,你覺得“月亮”更迷人還是“六便士”更難得?


如何選擇……


自視甚高的名校畢業生,最後只能作以“我拼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作結。抱怨著“月亮”與“六便士”總不能兩全。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選擇將北京戶口放在衡量“好工作”的首要標準無非是眾多世俗聲音助推下的結果。

只是想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無他。

一部分人選擇了無視月亮,迫不及待撿起了六便士。月亮依舊在,“六便士”是你在大城市漂泊的安全感,它也許能在不久的將來,讓你能看到更大更圓更亮的月亮。

更多房產信息,請關注“房協雲”,放眼是滄海,轉身是天涯,滄海一粟,終將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