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中多種紋飾與古人生活息息相關(一)

動物紋都包括哪些?

動物紋包括馬、牛、羊、雞、犬、豕等六畜,象、鹿、犀、虎、兔等野生動物和一些變形的動物如長鼻獸、蝸身獸,是青銅器動物紋的主體。

此外還有一些小動物,如蛇、蟬、魚、龜、蟾蜍等不能獨立,無所歸屬,也都列入動物紋。

青銅器中多種紋飾與古人生活息息相關(一)

這些動物在青銅器上大多有類似的形象,屬於這些動物的正面形象已歸人獸面紋的各種角型,但動物的側面或全軀形象在構圖上不能列人獸面紋,應該作為動物紋,則動物紋包括虎紋、牛紋、象紋、鹿紋、兔紋、蝸身獸紋、蛇紋、龜紋、蟾蜍紋、魚紋、蟬紋等。

什麼叫虎紋?

在青銅器上,虎紋常以活動形態出現。如安徽阜陽出土的龍虎尊,肩部有一虎,虎口中咬一怪人。

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的青銅鉞上有虎食人頭形的紋飾,為兩虎共食一人頭。在著名的司母成大鼎的耳部,是對稱兩虎,虎張口卷尾,虎口中間為一人頭。


山西渾源李峪村出土的鳥獸龍紋壺,腹部有虎食人的浮雕。著名的虎食人卣,器物的整個形象作猛虎踞蹲形,前爪攫一似人非人的怪物。這些虎所食之人形,都不是常人,而是作鬼怪之狀。

這類圖像在當時相當流行。虎紋還有一種側面的形象,如上村嶺虢國墓地所出虎紋鏡就是如此,兩虎作圓形,首尾相接。

青銅器中多種紋飾與古人生活息息相關(一)

什麼叫牛紋?

商周青銅器上,飾牛角的獸面紋較多。在尊的肩部常飾牛頭,四年郊其卣提樑的兩端也是用牛頭作裝飾,在鼎足上部用牛頭紋作為裝飾的更為多見。

作為整體的牛紋在青銅器上卻很少見,僅在商代晚期出現過一尊。頸部飾牛紋,整體造型也為牛的尊在山西渾源、陝西興平等地都出土過,形象逼真。

後續文章中繼續介紹青銅器相關內容,幫大家更好的學習,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