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问你工资多少时,你会怎样回答呢?

邦尼hp


问:你工资是多少?

答:刚好糊口过日子。

又问:到底是多少?

再答:反正饿不死,也撑不死。

如果再问,你就不要被对方老是牵着鼻子走了,你可以反将一军:

你难道连那种马马虎虎、勉勉强强能过的日子,你都不懂么?

把工资的问题虚化,用普通的日子来转嫁代替,避免实打实地回答的尴尬。

如此几个回合下来,问者一般都会知趣而止了。我就是用此种方法,让许多喜欢刨根问底的人,都不得不苦笑着知难而退。别人反复那样的问,你就反复的那样的答,不作任何多余的解释,又能奈你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最妙的应对!

当然以上对答的方式并不适用于任何人,如何回答还须根据具体的对象,以及自己的意愿而定。


成金海2


不管是谁来问我的工资时,我都一律回答是月薪3800元。

这样回答有两个好处,一来简单可行不用解释,省了不少麻烦事;二来顺便做做活雷锋,让听者感到舒爽,瞬间提升来自于对比产生的幸福感。

其实,他们很多人心里头都在想:

“这家伙看起来人模狗样,原来月薪才3800呀,这么低的工资竟然每天能开车,估计也就是滴滴司机这个水平吧,咳,我爽死了!”

巧合的是,他们月薪4000,由于比我多200,终于找到了优越感。其实这么多年来,我发现一个规律,凡是喜欢打听别人工资的人,其本人的工资一定不高!

当然还有一种多心的人多半不信,觉得我这是随口乱说,他们会说:

“你骗人,不可能这么少,你说的这个工资应该是基本工资吧?还有绩效呢,奖金呢,补贴呢,杂七杂八加起来,怎么说也得有五六千吧?”

呵呵,我也只能笑笑,你想猜多少我都没有意见,那是你的事儿,我没有必要跟你解释什么。

当然,更多的人会将信将疑。他们会觉得:“你一个搞人力资源的,工作这么多年了,天天给人家算工资、做考核、搞招聘,工资不可能这么点吧?要说你月薪3万可能我不相信,但要说月薪3800,我也很怀疑。”

每个人总有每个人的想法和判断,是高是低,很多人都不由自主的拿自身相比,其实这本身就很成问题。人哪,总是好奇心很重,尤其关系到工资待遇,这些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的东西,往往特别关注。

我总觉得,在我们这个时代,什么样的情况,拿多少工资都是有可能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只要你留意,往某脉上的职言上翻一翻,你会发现,晒月薪5万以上的员工比比皆是。

所以我这个月薪38000的又算得了什么呢?

其实,凡是只拿月薪的,大多都是穷人,拿的高的,也不过是高级打工仔。

最牛的回答是,当下次再有人问你工资多少的时候,你直接告诉他:我工资只有3800,不过家里有矿!

作者: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喻派职言


在现实生活中,同学、同事、亲朋好友见了面都会聊一些关于工作收入、家庭生活方面的问题,互相关心了解一下个人的一点信息,也没有什么可质疑的。但是,有些人的问话,确实让你接受不了。

2017年我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有一天早晨我去公园锻炼身体,有一些善意的朋友,问我退休拿多少养老金,我如实的做了回答,大多数都说:“不少不少,总算熬到头了,也算是吃“财政”了啊。然而,有些人却不这么问,当他知道你比他领得多的时候,他却带着满脸的质疑问道:“你怎么该领这么多呢?”这话听起来让人特别反感。有时候我一生气,我会反问他,我为什么不该拿那么多呀?问你这种话的人,本身就反映了一个不健康的心理,看不得别人比他拿的多。按他的想法,所有的退休人员比他拿的都少,他的心里就会平衡了。

再往后,遇到有人问我每月拿多少养老金时,我就会一改以往的回答方式,我会告诉对方还差多少不到一万,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不问了。



天老大11


说实话,对于别人问我工资这回事,我很反感,超级反感。我妈也是好打听人家工资多少,我总是说她,这样不好,日子是自己过的,冷暖自知。

自工作这几年来,每年春节回家总会有人问我工资多少,我一般会先给一个谜之微笑,说不多,刚够吃喝,一般情况下,这个人就不会再问下去。有时候有的人总是好奇你的收入,打听出来和你或者和他儿子做个比较,那我也不会多说,就说一个平均工资水平,皆大欢喜。回家我听的最多的就是谁谁挣了多少钱,谁谁今年买了车,谁谁今年买了房,最后都是既羡慕又妒忌又虚伪的说一声看看人家。当然,如果碰到一个比自己弱的,优越感就迅速膨胀起来了,你怎么才挣那么点,我儿子现在在工地一个月都挣一万多呢,你还是上过大学的呢,怎么还不如不上的。

我不明白有的人为什么总喜欢比较,似乎是通过比较,有比自己强的,就找到了努力的动力,有比自己差的,就找到了幸福所在。他们不知道,有些东西永远是比不了的。

小时候问你成绩的那群人现在改问你的工资了,而我却没有养成问别人成绩的"好习惯",算是一种进步吗?


liancheng827


我认为工资是相当隐私,如果关系不是很好,最好不要问人家工资!如果你真的很想知道,你可以婉转地问下,或者看对方的态度是很大大方方还是大太极,这个时候你应该适可而止!

我是不会拒绝别人的人!我也不喜欢别人打探我工资,我记得有一次跟公司的人一起吃饭,一围太大概十个人左右!坐在我旁边是刚来的同事,之前有点头之交!刚坐下没有客套几句,她就问我,你现在工资多少!

空气有一点点尴尬,我不想说,所以我还是说了:不是固定的,业绩好就多一点!

我以为她会知难而退,但是她继续问:大概有多少呢?

我突然有一点点不高兴,说,不是很高,就这样子!

她好像没有看出我的不想说,很认真在坚持,好像一定要知道我多少钱一样:有五六千吗?

我这个时候不喜欢她了,但是我嘴巴笨,也因为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也不懂怎么打太极回去,就老老实实说没有!

她突然很大声很惊讶,你们部门这么低工资啊?

我看到大家都看过来,我赶紧转移话题,但是从那刻起,我就决定再也不要跟她做朋友了


有趣耶


你猜……你猜……你猜猜猜😂😂


333快乐小老头


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刨根问底的打听别人的工资多少。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啊!特反感。我们小区有一个锅炉工,总是觉得自己是重体力提前退休了,说某某人工资没他多,某某人年龄比他大,开的工资和他差不多等等。打探别人不愿意说的事情,本来就是一个没礼貌,不是一个有素质的人做的事情。问我多少工资,我总是淡淡的说,比你少,行了吧?他也听无聊的。


海纳百川79年兵


“回答别人问工资的问题,我已经变得有些狡猾”

下面我具体说说自己回答这个问题的具体的一些做法。



一、全盘托出式

刚参加工作那会,最常问我工资的是我的家人和亲戚,其次就是几个要好的大学同学。 那时候,初入社会,心思和想法都比较单纯,好像问的人的也没有太多杂心思。所以,那时候我还是比较热衷于回答大家这个关于工资的问题。每次无论家人和亲戚们还是大学同学问起,我都会一五一十的告诉他们。

本身那些年,我们那个小村庄大学毕业的孩子并不多,更别说到遥远的南方去工作了。所以家人和亲戚们都会比较好奇,我总会像话家常一样老老实实回答大家的这个问题。

至于大学几个要好的同学,大家都是处于关心,常常互相问起各自的情况,当然工资问题是重要的部分,大家都是开诚布公的分享一番。
^_^

二、因人而异式回答

几年过去,同学们似乎已经心照不宣的不再互问工资。 但家人和亲戚们的对问工资的热度还是被持续了。但很显然,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逢问必实答,而是用了区分式回答。

对于家人,这个我从来都是没有过任何隐瞒和别的复杂心思。每月实发、应发、五险一金、补贴以及年终奖等等逢问还是会认真回答。

这也是一种希望父母可以对儿女放心的方式,毕竟父母总会觉得一个女孩子孤身在外,生活总是很不容易,所以有时候我甚至会说的比实际更乐观一点,希望他们不要太过担心。

对于亲戚们,现在基本都是看人,有些亲戚一直都比较淳朴,他们问工资很多时候也只是聊天的一个话题和关心的方式,没有其他别的意思,所以我也是实际回答,但有一些亲戚,这些年随着周边孩子也都步入社会开始拿工资,他们问我工资,很多次我都发现他们都是拿来比较和寻求内心的平衡感,然后在茶前饭后开始八卦比较。本身这也不能说是中错的做法,毕竟他们有自己的权利发表任何想法,但作为个人,并不希望工资成为被议论的话题。所以,后来我再面对这些人问工资的时候,一般都会先含糊起词一番,等他们耐不住所的“猜出”一个他们心里的数字,我再酌情默认或者适当左右摇摆一番,然后就搪塞过去。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做法,欢迎留言交流。


两个人一个世界


这是个非常考验情商的问题

曾经的我,就因为回答不慎,导致跟以前一个要好的朋友F关系崩了。

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F在郑州做新东方的英语老师。月薪四千多。我那时候的收入是她的两倍多。因为当时关系好,在说到薪酬这个问题上时候,也没有遮掩,告诉了她我实际的收入。

后来,我买了房,F也想买房,找我借钱。但不巧的是,当时出了点意外,我和老公的一笔巨款损失掉了,就这样,没能借钱给F。但F可能觉得我工资高,不应该连一万两万都不能借给她吧。就这样,那以后不怎么联系我了,直到现在。我也很懊恼,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确实没能帮她。

回到正题,我觉得回答工资多少这个问题的时候,要看对象

1、如果是同学和朋友问,应该先了解对方工资

如果对方工资明显比你高或者差不多,可以说实情;如果你的工资比别人高很多,就腰斩一下再说。没必要为了找优越感,就给别人徒增压力。

这个跟说自己家底是同样的问题,比如嫁的好的、情商高的女生,从来不会在闺蜜同学朋友面前炫富,低调才能让自己更受欢迎。

2、如果是春节回乡下老家,被七大妗子八大姨问时候,适当往低了说

其实期望你高薪的人并不多,说的太高了,为自己徒增烦恼,最可能的就是获得别人酸不拉几的几句夸赞和惹来几个找你借钱的。

尤其是当别人孩子收入跟你差很多时候,容易引起反感和不快。

而适当低点说,比如说个当地人很容易就能拿到的工资,则不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也为你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3、如果是面试时候,适当往高了说

但这个有个限度,切忌信口开河,因为有的单位入职时候需要提供银行流水,差距太大不能自圆其说时候,等于是自断前程。

加个20%以内,则是比较合适的。

总之,这是个需要靠情商去回答的问题。不妨撑住气,好好思索再做回答。


闻知


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我都会选择往低的报,似乎国际话术就是“没多少,一个月就3000块钱!”。

有人肯定会不甘心,为什么会往低的报,明明自己已经能够拿到月薪过万了。

1、问你这种问题的人,他心里图什么?

很显然,如今的社会还能问这种问题的人,一定是思想极其不够开化的人。他们总是喜欢以比较来得到结果,如果对方比自己的预期要低,那他们的心灵就会得到满足。

“娃啊,在大城市一个月能拿多少钱呀?”

“叔,不多,一个月就3000块钱。”

“哦哦哦,那也挺不错的!”

其实,大叔内心真正的独白是“也就这样嘛,我们家的娃一个月还能拿4000块呢,看来老李头肯定在吹牛了!我们家娃还是非常优秀的!嗯!”

他们会越想越来劲,这其实就是他们想要的答案。

既然他们想要,那就给他们就好了,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你能换来的结果可能是下次见到你就不会再问了。因为他们会认为,一个人一辈子的工资很难会变动的。

2、问你这种问题的人,他们期待的是什么?

他们并不期待你的工资比他的高,即便你工资真的比他高。

他更期待的是“你不如他”,只要能拿到这个结果,就可以开心好几天。

如果你的工资比他高,他一定会在其他方面诋毁你。

“娃啊,在大城市一个月工资多少呀?”

“叔,不多,一个月就4500块!”

大叔内心想”居然比我们家娃还高500块!哼!”然后就会笑眯眯地继续问你,

“娃啊,啥时候结婚啊,你看我们家娃结婚都三年了,我们家孙子都会打酱油了!”

“不急不急”

这个时候他们一本正经地出来维护他的观点

“什么不急,你看你爹妈都多大年纪了。。。。。。。。。。。。”

一长串的灵魂拷问就接踵而至,必须让他找回面子。

这就是他们期待的东西。

3、标准答案:3000块,全国统一价

我的建议是无论谁问你,全国统一价,都回答3000块。

按照现在的工资水平,基本上就是把自己放在了最低姿态了。如果工资还比他高,那基本上他下次也不好意思再问了。如果比他工资低,正好给了他虚荣心,下次也不会再问了,反正你的工资比他低。

遇到这种问题,尽量一次性解决,省的每次遇到都问,给他一个安慰得了。


总之,有虚荣心的人咱们就给他虚荣心,毕竟你和有虚荣心的人去争高低,你也得不到什么好果子,好不如尽早避开。


-END-

欢迎点击上方关注【银桑笔记】,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师,十年职场人,专注职场干货分享,感谢阅读、点赞与评论,欢迎关注向我提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