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經典《神農本草經》講什麼?13條中藥理論200種中藥至今常用

《神農本草經》屬於中醫四大經典之一,其餘三部經典一般認為為《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其餘三部都是醫學理論與實踐方面的著作,而《神農本草經》屬於一本中藥本草專著,它一共記錄了三百六十五種本草藥物,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因為歷來習慣把中藥統稱為本草,所以稱為本草經。


中藥經典《神農本草經》講什麼?13條中藥理論200種中藥至今常用

正如《黃帝內經》託名黃帝,《神農本草經》則託名神農,他們都是中華民族歷代實踐中對寶貴的醫療藥物經驗的總結,利用了上古聖人的權威性與知名度,最終輯撰成書,並經過代代相傳,存留至今。

但這個代代相傳的過程並不是順利而無驚無險的,《黃帝內經》與《神農本草經》原本都已失傳或部分失傳,後代的醫家或考據家們,通過從其他典籍、書目中搜集、整理,與國外留存的版本對照、印證,最終整理出來的版本才是現今我們能看到的版本。內容主要來自於《證類本草》等中藥書,少部分來自於《太平御覽》一類的非醫藥書。


中藥經典《神農本草經》講什麼?13條中藥理論200種中藥至今常用

《神農本草經》成書年代與《黃帝內經》相當,大概是在戰國至東漢時期,有名的醫家陶弘景曾經對它進行過整理,而現存最早輯錄《神農本草經》的版本,是明朝盧復編輯的(約1616年),流傳得最廣的版本卻是清朝的孫星衍、孫馮翼編輯的,此外還有日本森立之、清代顧觀光整理編輯的版本。孫星衍和孫馮翼是師生,是清代著名的的考據學學者,其學識淵博、學風嚴謹、採用的資料翔實豐富,所以他們輯錄的版本傳播最為廣泛,影響也相對比較大。

《神農本草經》全書分為四卷,其中第一卷序例為總論,用字精短,卻歸納了13條藥學理論原則,包括“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七情、四氣五味、採收、調劑、毒性、用法等,其中提到藥物配伍使用“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這“七情”沿用至今,並對藥物的使用仍有指導意義。提到丸散膏丹以及酒制等中藥劑型的具體選擇要根據藥物性質來決定,對藥物的用量亦有提及。在序例中已經全部列出了書中所載365種中藥的名稱。


中藥經典《神農本草經》講什麼?13條中藥理論200種中藥至今常用

第二、三、四卷是《神農本草經》正文的內容,分別記載了各種中藥的名稱、性味、功效、作用以及生長環境。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有200多種中藥至今仍為常用藥,比如人參、阿膠、鹿茸、紅花、甘草、大黃等。


中藥經典《神農本草經》講什麼?13條中藥理論200種中藥至今常用

365味藥分別歸入上、中、下三品,這裡的上、中、下不是簡單的對書的卷目分類,而是根據藥物的毒性和功效進行歸門別類,其中上品120種,認為其“無毒、久服不傷人”,中品120種,認為其“無毒、有毒,斟酌其宜”,下品125種,認為其“多毒,不可久服”。換句話來說,《神農本草經》的作者認為上品藥幾乎沒有毒副作用,能夠久服養生;中品藥有毒無毒均有,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辨別選用,能夠遏制疾病,補虛;下品藥大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能長期服用,多用於治病用。

在歷史上的當時,《神農本草經》第一次系統的歸納總結了中藥的用藥理論,並將常用中藥進行歸門別類,在歷史同時期展現了先進的醫療水平,對中華民族的健康繁衍起到過重大的貢獻,其中的一些防病、治病的思想,藥物的應用等至今仍有指導意義。

中藥經典《神農本草經》講什麼?13條中藥理論200種中藥至今常用

人參

但其中亦混雜了部分關於修仙、煉丹之類的內容,例如把“雄黃、水銀”等現代研究表明具有劇毒的藥物列入上品,稱其可以久服,並能“不老延年”,這些內容則需要我們進行辨別和捨棄。

大家好,這裡是一味藥食,我是小熊藥師。
很多人都知道中醫藥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歷代流傳了很多中醫藥典籍。
但是因為古文的艱深難懂,阻礙了一大部分人去了解它
很多人只是道聽途說或斷章取義,很少有人通讀過,所以更談不上客觀瞭解
中醫藥對中華民族的健康起到過重大的貢獻,但歷代理論繁多,且良莠不齊
而且因為歷史的侷限性,即便是經典也難免有其糟粕所在
對於精華和糟粕如何分辨地看待,如何運用辯證思維學習中醫藥呢?
關注“一味藥食”,我們共同來研讀中醫藥典籍

經典通讀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