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八段錦”帶進湖北的中醫們

我區陸續派出了多批援湖北醫療隊,其中有多名中醫醫護人員,僅第四批援湖北醫療隊中,自治區中醫醫院就一次性派出了40名。

在前線的中醫醫護人員,他們紛紛變成“萌大白”,將自己在中醫方面的才華發揮地淋漓盡致。

“我們把‘八段錦’帶進武漢。”

日前,寧夏第五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銀川市中醫醫院心病科護士長彭莉君從武漢市中心醫院傳來好消息:“我們進入病房後看著重症病人慢慢有了起色,大家原本忐忑不安的心終於放下了。最開心的是我們把中醫特色護理帶進了病房,受到病人的一致歡迎。”

彭莉君所在的病房有好幾個危重病人,其中有一位孤寡老人是重點關注對象。老人此前因中風偏癱,再加上這次的新冠肺炎,身體狀況一度急轉直下,醫院甚至給他下了病危通知書。

寧夏醫療隊接管時老人全身大面積壓瘡,連意識都不太清醒,成天處於嗜睡狀態。大家全力救治、精心護理,老人的生命體徵慢慢開始平穩,意識清醒了,能說話了,偶爾還能跟醫護人員聊幾句,也知道吃東西喝水了。

從穴位按摩、肺康復到八段錦,中醫藥的特色療法也被彭莉君她們帶到了病房。幾個症狀略輕、能下床的患者,當天就跟著護士做起了八段錦,病人說他們喜歡中醫,也相信中醫能幫他們早日戰勝病魔。

“我們讓‘耳穴壓豆’緩解了病人之疼”

2月29日,寧夏第四批援湖北醫療隊、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李長壽和39名同事正式進入武漢市漢陽體校方艙醫院。

進駐方艙醫院後,他了解到,目前漢陽體校方艙醫院有23名輕症患者,雖然患者症狀較輕,但是從中醫角度來看,他們在飲食、大小便、精神狀態、體力、舌象等方面已經出現異常,因此需要有針對性地給予中醫治療,幫助他們儘快康復。

於是,李長壽和同事針對患者不同的情況,對他們進行腹部按摩、耳穴壓豆、按摩足三里等三種治療,幫助患者改善睡眠,刺激患者腸道蠕動,從而緩解失眠、便秘、腹瀉等不良症狀。

“有一名50歲的女性患者,因一家四口均患有新冠肺炎,出現失眠、焦慮等症狀,我們會診後認為要對患者服用中醫湯藥的同時,還進行耳穴壓豆治療。”李長壽告訴記者,耳穴壓豆通過貼壓耳穴、刺激耳穴,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調理臟腑,從而達到調節神經平衡、鎮靜止痛的作用。

對這名患者進行耳穴壓豆後,沒想到當天晚上就起效了,患者睡得很好,精神狀態有了明顯改善。

“根據不同患者的病情,我們將王不留行籽按壓在耳朵的相關穴位,一般雙耳需要貼6至10粒王不留行籽。”李長壽說,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手戴兩層手套,要將比米粒還小的王不留行籽準確地貼在耳朵穴位,並非易事,平時治療一位患者,兩三分鐘就能搞定,在這裡非常考驗眼力和定力,得耗時10多分鐘,沒有鑷子協助,醫護人員只能將王不留行籽粘在膠布上,剪成小拇指甲蓋大小,再貼到患者穴位上,往往一不留神,膠布掉在地上或粘到手套上,又得重新開始。

看著“耳穴壓豆”療法對患者起了療效,他們打心裡開心。

“願小小香囊守候他們”

“患者王阿姨出院那天,剛好是她生日,得知這個消息,我將隨身佩戴的中醫香囊贈予她,希望這個小香囊可以守護她,希望她回到家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作為一名護士,寧夏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來自鹽池縣中醫醫院的李文娟把患者當成自己的家人來護理。

李文娟說,這個香囊是家鄉的中醫夥伴們縫製的,裡面有多種中藥,可以提高免疫力,小範圍淨化空氣。隨著一次次更新的診療方案,患者治癒率不斷提高,病亡率顯著降低,疫情形勢出現喜人逆轉,原來的“人等床”現在變成了“床等人”,看到一個個康復的患者走出醫院,看到他們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她覺得很幸福。

在這個非常時期,特殊的環境裡,這些特殊的患者,他們不僅需要身體上的治療,更需要心理上的安慰。李文娟覺得,厚厚的隔離服、口罩、護目鏡雖阻礙了與患者之間正常交流,但阻擋不了他們之間心靈的相通。


記者:郝 婧 編輯:單瑞 校對: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