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电子数据与证据的电子化

作者

胡大武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法谷产学研平台联合创始人


自疫情爆发以来,“疫情”、“企业”及“复工”成为当下热词。显然,疫情改变的不只是我们的现在,还在更深远的层面上改变着劳动关系未来的存在方式。劳动法会消亡吗?电子劳动合同会取代书面劳动合同吗?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电子化和数据化的时候,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吗?2019年9月21日,清华大学法学院郑尚元教授主持了一场“电子证据与劳动法”的盛会。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学者,人社部官方代表、北京市一中院法官和以法大大为代表的市场方参与本次盛会共同研讨。


劳动争议电子数据与证据的电子化


在此会议上,形成了三点共识:学界认为劳动合同电子化是大势所趋;司法机构主张应该态度上宽松,使用上严谨;市场方呼吁电子证据应成为“普世”的证据形式。在此次会议上,笔者做了“劳动争议电子证据与证据的电子化”的主题交流。鉴于3月4日人社部官方正发文认可电子劳动合同,实务界的朋友们讨论的很热烈。故现将该次交流的ppt公开分享给朋友们(特别说明:其中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或者相关研究报告,但是限于ppt限制,可能没有注明出处。若读者发现此问题,敬请给我们留言,我将做出改进)。


劳动争议电子数据与证据的电子化

劳动争议电子数据与证据的电子化

劳动争议电子数据与证据的电子化


劳动争议电子数据与证据的电子化

劳动争议电子数据与证据的电子化

劳动争议电子数据与证据的电子化

劳动争议电子数据与证据的电子化


本文由法谷团队综合整理

任何人的发声,都可能被关注

我们的思想,终将被时代记录

-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