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人本性善,荀子說人本性惡,而這個人的回答似乎更全面一點


孟子說人本性善,荀子說人本性惡,而這個人的回答似乎更全面一點

被尊稱為 “亞聖”的孟子在人性的思想上是主張性善的,認為人性善良猶如水之就下,是自然而然的,而同為儒家思想代表的荀子則認為人性是惡的,究竟誰的說法更容易讓人接受呢?其實兩個人的觀點都不太全面,孔子曾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意思是人都具有先天純真的本性,只是後天的積染才導致了善惡的不同,他們都只繼承了這句話的一半內涵。與其執於一端的說人到底是性善還是性惡,不如將兩者結合起來,人性本就有善有惡,所以產生了漢代思想家楊雄“性善惡混”的觀點,此觀點算是比較全面的概括了人性的特點。

孟子說人本性善,荀子說人本性惡,而這個人的回答似乎更全面一點

為什麼孟、荀觀點都片面呢?孟子只是從先天本體出發,只看中了人性先天稟賦的特點而忽略了後天的環境培養和修習,他認為食色和仁義都是先天的,只不過仁義是大體,而食色是小體,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怎麼辦?只能找中間的平衡,並且人是傾向於大體即仁義的,所以相信人性善,就像水自然的狀態是向下一樣。而荀子的觀點卻忽視了人先天性善的內容,認為人的先天只有食色、喜怒等慾望,至於仁義全部都是後天的習得,因此不存在人性本善的可能。

這兩個人的出發點不同導致了他們表面上的理論矛盾,實際上孟子不否認人性有惡的成分,荀子當然也不排斥人性善的結果,同時孟子的“性善論”恰恰給人提供了人性信仰的通道,對於個人而言,有對本善良心的信仰追求,總比什麼都沒有強。而荀子則強調了人在後天的道德修養和加持方面的重要性,類似於西方的原罪說,因為揹負這種不善的劣根性,所以就要通過不斷的修持來尋求更高境界。

孟子說人本性善,荀子說人本性惡,而這個人的回答似乎更全面一點


其實,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兩種觀點都是比較重要的,孟、荀的觀點如果能夠結合成一種理論就完美了,古人很有智慧,這個事情早就有人做了,那就是後來漢代的思想家楊雄。

既然孟、荀的觀點都不全面,那麼楊雄的性善惡混理念全面在什麼地方呢?楊雄認為人的本性是善惡相混的,既肯定了善也肯定了惡,人之所以有後天的差異是因為秉持了不同的發端而造成的,“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人性具有善惡兩種因素,它們都是與生俱來的,經過後天的薰染和學習,發展善的因素則成為善人,發展惡的因素則成為惡人。所以揚雄強調後天的學習和修養,認為“學者所以修性也”,“學則正,否則邪”,要求君子“日強其所不足”、“拂其所有餘”。

孟子說人本性善,荀子說人本性惡,而這個人的回答似乎更全面一點

楊雄的性善惡混學說表面上更加貼近於荀子的性惡論,他們都比較重視後天的修習,而不同的是楊雄並沒有全部否定人在先天有善的成分,所以人在後天不論再怎樣不學好,也會有善的一面,這種理論是比較貼近現實的,就好比說金無無赤人無完人一樣,沒有人十全十美,也不會有人十惡不赦,再邪惡的人也必然有純真善良的一面,他不會永遠都保持著邪惡的狀態,我們常說虎毒不食子實際上就是在形容這類人。所以執著於一端去看一個人都是不全面的,善惡本是一對互兌的陰陽,而陰陽必然同時存在,並且只有在陰陽平衡的狀態下人性才會是一種合理性存在,而善和惡在其中都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