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120击》血红色的塞纳河,艾滋病患者的怒吼

影片名:《每分钟120击》

上世纪90年代,法国是艾滋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政府创建的抗艾协会成立以来什么都没做,反而让艾滋病人以每年成千上万的速度在增加,面对政府的不作为,一个民间组织的团体“ACT UP”站出来了,哪里有压迫,哪怕有不作为,哪里就有反抗。

《每分钟120击》血红色的塞纳河,艾滋病患者的怒吼

这个团体是专门帮助同性恋人群,保护艾滋病患者的权利,他们把不同职业的不同人群聚集起来,在这里只有活着跟即将死亡之分,没有其他标签,他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去游行,普及同性与艾滋病的知识,让人们关注到还有这么一个群体被忽略,让人们能够看见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同性恋,瘾君子,艾滋病患者,他们不是怪物,他们也是人。

《每分钟120击》血红色的塞纳河,艾滋病患者的怒吼

他们很愤怒,也很激进,但他们从未伤害过别人,他们只想表达不同的诉求,只想活着,不想做灯光下的尘埃,更不想让更多的人像他们一样,没有尊严的活着。

《每分钟120击》血红色的塞纳河,艾滋病患者的怒吼

医药公司为了饥饿营销,故意减缓药品的数量,这群人气愤的冲入药品公司的办公大楼,开始反抗,在正常人眼里,这是一群暴徒,但他们明白,唯有愤怒跟失控的行为,才能引起注意,就算他们低到了尘埃,他们也必须学会怒吼,因为沉默就是死亡。

《每分钟120击》血红色的塞纳河,艾滋病患者的怒吼

有人因为输血感染,有人因为无知被感染,有人因为滥交,有人明知故犯,电影中的肖恩跟纳森就是如此,国家在各方面的不重视,导致每个青少年轻视一切,16岁的肖恩跟数学老师第一次,因为没有安全措施,就被感染。

他们不是坏人,但在别人眼中,像是罪人,他们没有报复社会,只是加入了组织,想让更多的人看见他们的呼喊声,想让人们停止歧视,想让更多人注意保护自己,生命只有一次。

他们在宣传的时候被漠视,被嘲笑,没关系,两个人之间的一个吻,就是最好的解释,需求不是人人都需要,他们只把重要的知识,传递给那些深受其害,躲起来的同胞。

《每分钟120击》血红色的塞纳河,艾滋病患者的怒吼

镜头中,肖恩跟纳森在房间的对话特别温馨,他们被情欲控制,但还是做好了保护措施。

肖恩说我是艾滋病人,所以我不怪你传染给我,因为责任不可以分割,但你把艾滋病传染给别人,应该负责到底。纳森说我不是艾滋病患者,但我尊重你,包容你,理解你的一切,虽然我没有患病,但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

他们的爱很简单,简单到一句坦诚相待的话,一句肯定的话,一起上街游行,一起讨论生活中的琐事,一起畅想着简单的明天。

《每分钟120击》血红色的塞纳河,艾滋病患者的怒吼

游行在继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并支持,医药公司也派了代表,跟这个组织对话,至少,他们的发声有了回应,至少他们做出了贡献,他们都是深受毒害的人,本该可以好好的享受生活,却因为无知,因为不小心被感染。

《每分钟120击》血红色的塞纳河,艾滋病患者的怒吼

当肖恩躺在病床时,爱的人给他最大的关怀,他们从一个组织变成了战友,变成了生死相连的群体,有人在战斗中死去,有人在战斗中倒下,但他们不放弃,不屈服。

《每分钟120击》血红色的塞纳河,艾滋病患者的怒吼

肖恩最终还是走了,没有看到胜利,就结束了生命,她妈妈像是做好了这个准备,很平静的接受着他的离去,每个患病的人都做好了看不见明天日出的准备,但他们仍旧在呐喊。

《每分钟120击》血红色的塞纳河,艾滋病患者的怒吼

被染红的塞纳河像是夕阳洒下的余晖,那里集结了无数人的心声跟鲜血,他们拿着骨灰在战斗,他们从未放弃过,哪怕力量微弱,声音很小,但只要战斗,明天的阳光依旧很美。

《每分钟120击》血红色的塞纳河,艾滋病患者的怒吼

这是一部让人沉浸其中的影片,跟随着他们一起狂欢,一起落泪,一起感受病魔的痛苦,前半部分更多的是群体的呐喊,人性的撞击,患病的无情,社会的麻木,人群的冷漠,后半部分更多是有温度的爱。

《每分钟120击》血红色的塞纳河,艾滋病患者的怒吼

这不是关于某个群体的爱,也无关性别,在这里只有对生命的尊重,对自己诉求的呐喊,每个人都是一个很小的个体,但团体就是一个喇叭,愿往后的日子,你可以做一个温暖的人,爱自己,包容体谅每个人,哪怕他很怪,那也是他爱自己的一种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