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到底有什么区别?

医学小侦探


这3个药对于普通人可能会很陌生,但高尿酸的患者可能都会接触到,这3个药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3个降尿酸药。那么,这3个药有哪些区别呢?接下来吴医生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降尿酸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以分为2大类,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也就是说一类是控制尿酸来源、另一种是促进尿酸排出。抑制合成的药物,常用的有非布司他和别嘌醇,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常用的有苯溴马隆。也就是说苯溴马隆有别于其他两种,它是促进尿酸的排泄,而另外两种是抑制尿酸的生成。

苯溴马隆

因为苯溴马隆主要通过抑制肾脏重吸收尿酸从而促进尿酸经过肾脏随尿液排出,所以说肾结石、肾功能不全、肾积水、多囊肾等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不适合使用苯溴马隆,在服用苯溴马隆的时候也要注意要多喝水(每日饮水量>1.5升),增加排尿,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尿酸的排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避免尿液中尿酸浓度过高而结晶形成尿酸结石。

别嘌醇

别嘌醇主要通过抑制尿酸的合成而达到降尿酸的作用,但HLA-B*5801基因阳性者不服用别嘌醇,很可能会引起剥脱性皮炎等严重的过敏性反应,在服用别嘌醇前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HLA-B*5801基因的筛查,该基因阳性就不适合使用别嘌醇。另外,别嘌醇还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服用期间要注意定期复查血常规,如果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贫血,均应考虑停药。

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作用机制跟别嘌醇类似,这也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一个降痛风药,但大家要保持清醒,再好的药也有它的副作用。非布司他也可能会造成贫血、血小板减少,而且还可能可能增高患者心力衰竭风险、心绞痛以及心律失常。另外,非布司他主要经过肝脏代谢,有可能影响肝脏功能,服用期间要注意定期检查肝功能。

总的来说,这3个药的主要目的都是降尿酸,在这一点来说它们之间并没有谁好谁坏,而且它们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一种降尿酸药。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大家传播健康知识的全科医生,关注我,您就拥有了一个家庭医生。如果觉得有用,可以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吴医生


对于有高尿酸痛风问题的朋友,如果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尿酸水平,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可以说目前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三个药物了,这三个药物到底有何区别?应用过程中又有什么注意事项?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降尿酸药物的相关知识。

高尿酸痛风患者一定要服药降尿酸吗?

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并没有一发现高尿酸就要服药控制这样的说法,对于高尿酸这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轻中度的初发的高尿酸问题,建议还是要积极的进行生活调理,在限制饮酒、多饮水,低嘌呤饮食,均衡饮食,加强运动,控制肥胖,避免熬夜的基础上,如果仍然有以下几种情况,应该考虑服药降尿酸——

  • 无痛风发作,通过严格生活调理,尿酸值仍然超过540μmol/L的情况;

  • 已发作过一次痛风,无痛风石问题,在痛风不同的间歇期,通过生活调理,无法有效控制尿酸水平降到360μmol/L以下的情况;

  • 已多次发作过痛风,或有痛风石问题,通过生活调理,无法把尿酸降到300μmol/L以下的情况。

除此之外,对于有其他高尿酸相关并发症的朋友,如肾脏相关问题,肾功能下降,尿酸性肾结石等问题的情况,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的进行降尿酸干预和治疗。而对于轻中度的单纯高尿酸问题的朋友,还是建议先不服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理干预的方式来加强高尿酸的控制。

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三个药物有何区别?

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还是两大类,一类是抑制尿酸体内的合成的,别嘌醇,非布司他就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就是这一类。

因此,这三个药物要说区别,首先是作用机理上的区别,别嘌醇,非布司他都是通过抑制合成尿酸的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阻断尿酸的生成过程,达到减少尿酸生成,降低尿酸的作用;而苯溴马隆则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使得尿酸更多的进入尿液排泄,从而达到加强尿酸排泄,降低体内尿酸水平的效果。

不管是抑制尿酸生成,还是促进尿酸排泄,这些药物都是控制尿酸代谢的药物,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尿酸浓度,降低高尿酸带来的健康风险,但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尿酸降下来了,不等于高尿酸痛风问题被“治愈”了,经常的对尿酸水平进行监测,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的进行干预控制,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服用注意事项各不同

这三个药物,虽然都是降尿酸药物,但是服药的注意事项却各有不同。在这些不同中,要强调一个共同的方面,那就是使用降尿酸药物的前提,是已经进行了严格的生活控制的前提下,如果一边吃着药,一边喝着大酒,吃着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体重也不控制,运动也不加强,这样的尿酸控制就是一条腿走路,也很难真正的控制好高尿酸问题。在加强生活调理的基础上,用药物调理高尿酸问题,这三个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分别简单总结一下——

别嘌醇:具有良好降尿酸作用的老牌药物,是美国降尿酸药物的首要推荐,但对于我国人群来说,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超敏反应的几率更高,因此,一定要注意服药期间出现皮疹的不良反应,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一定要就医确认是否还能继续服用;如果出现超敏反应,引起剥脱性皮炎的问题,甚至可能引起生命危险。

非布司他:非布司他较别嘌醇更新型的药物,其对于尿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选择性也更高,因此,降尿酸效果也是很明确的。服用非布司他,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转氨酶升高等方面的不良反应风险,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FDA对非布司他引起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发出过警示信息,因此,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应该在应用该药物时,应该更加的注意心血管风险的控制和监测。

苯溴马隆:苯溴马隆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对于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肾小球率过滤小于20),有肾结石以及相关病史的情况,是禁用的。该药物在欧洲已经因为爆发性肝炎的问题被撤市,但我国人群服用苯溴马隆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几率较低,但有肝功能问题的朋友,也应该慎用该药物,另外,该药物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几率与用药剂量有很大关系,尽量保持低剂量用药是减少药物引起肝脏问题的重要方面。在服用苯溴马隆期间,由于药物会促进尿酸大量的进入尿液,因此,建议一定要多喝水,每天保持饮水量不少于2000ml,同时可根据情况服用碳酸氢钠片等,适度的碱化尿液,减少尿酸性结石的风险,通常以尿液pH 保持在6.2~6.8之间为宜。

当然也不要被这些所谓的不良反应风险给吓住,这些药物的用药风险,都是有一定发生几率的,并非服用此类药物,就一定会发生此类的不良反应问题。该用药时,还是应该合理用药,注意在控制好尿酸水平的前提下,尽量的选择低剂量用药,用药期间注意相关风险,定期的进行相关指标监测,尽量的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用药风险,才是更重要的。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哪种药物,降尿酸药物的使用,都应该在痛风的间歇期,即未发作疼痛的阶段使用,在痛风发作期,一般以抗炎镇痛为治疗目的,盲目降尿酸,反而可能会加重身体的痛风问题,在痛风间歇期,合理应用降尿酸药物,控制好尿酸水平,尽量的把尿酸控制到我们前面谈到的达标值,能够更好的减少痛风发作几率,也能更好的减少高尿酸带来的其他方面健康危害。


李药师谈健康


(医患家特约回答:天津医科大学 感染病研究所 贾医生)


对于长期患痛风、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患者来说,对于: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这几种常见药一定并不陌生。与痛风急性发作时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不同,以上三种药物是用来长期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常用药。但这三种药物有何不同,该如何选择呢?


起效原理

1、 抑制尿酸的合成:非布司他、别嘌醇。

2、 促进尿酸的排泄:苯溴马隆。(作用于肾脏)

因此对于本身患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用苯溴马龙的效果会大大低于正常人群,而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通常受众更为广泛。


如何代谢

1、 经肾脏排泄:非布司他、别嘌醇。

2、 经胆道排泄:苯溴马隆。

三种药物都在肝脏中代谢转变活性,但排泄器官不同。由此可见三种药物对于肝脏都会造成一定的负担且可能造成不良反应,而非布司他、别嘌醇尤其对于肾病患者要慎重使用。


药效强度

通常来讲,非布司他药效>别嘌醇。小剂量(40mg)的非布司他降尿酸的有效率高于常规剂量(300mg)的别嘌醇,但非布司他药量过大有引起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因此非布司他、别嘌醇都要由小剂量逐渐增至常规剂量。

苯溴马隆在肾功能正常患者中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但本身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效果可能不明显。


不良反应

1、 非布司他

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因此服用此药务必注意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可能引起痛风急性发作。此药过快地降低血尿酸水平,会导致关节中沉积的尿酸盐活动,引起痛风大发作。因此服用此药要由小剂量逐渐加量,并配合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备用。


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过敏反应。


2、 别嘌醇

别嘌醇最危险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可能引发严重皮疹,大面积表皮剥脱,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服用此药可提前到正规医院做相关的过敏检测。

其他不良反应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消化系统刺激等。


3、 苯溴马隆

不良作用较少,主要反应为消化道刺激,以及可能损伤肝、肾功能。有增加结石的风险,结石患者不要选苯溴马隆。

因此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在选择药物方面,一定要在正规医院确诊,判断病因是尿酸合成过多,还是排泄有障碍,或者二者皆有。通过病因、病史、用药史及不同体质合理的选择或者搭配用药,并长期注意监测尿酸水平变化、肝肾功能变化,才能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得到最好的疗效。


医患家


这个问题问得好,代表了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心声。很多人高尿酸血症患者都在吃降尿酸药物,尤其是别嘌呤醇、苯溴马隆、非布司他3个药更是应用广泛。可是它们3个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张大夫给大家简单说一说它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1、相同之处

这3个药之间最大的相同之处就是都是降低尿酸的药物,最常被用于尿酸升高以及痛风的患者。主要治疗作用就是降尿酸。

2、不同之处

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包含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和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其代表药物分别为别嘌呤醇和苯溴马隆。而非布司他这些年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也是降尿酸药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①别嘌呤醇是一种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后者能使次黄嘌呤转为黄嘌呤,再使黄嘌呤转变成尿酸),从而达到使尿酸生成减少的目的。

一般来说,别嘌呤醇适合慢性原发性或继发性痛风的治疗,尤其是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期,同时需要用秋水仙碱或其他消炎药。

②苯溴马隆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尿酸的排泄。苯溴马隆可以通过减少尿酸盐在肾小管的主动重吸收,增多尿酸盐的排出,从而可以达到降低血中尿酸的作用,进而可以预防尿酸盐结晶的生成,减少关节的损害,同时还可以促进体内已经形成的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因为大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都是肾脏尿酸排泄减少这种类型的,所以这个药使用的比较多。

苯溴马隆特别适合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长期服用,一般长期使用对肾脏没有显著影响。

③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效果也不错,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其实,非布司他是一种为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这一点有点像别嘌呤醇,但又不完全一样。

非布司他对体内的其他代谢过程影响较小,但是不代表这个药没有不良反应,比如说非布司他可能会导致肝肾功毒性、过敏反应、以及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所以患者在使用非布司他的过程中,也应该严密监测肝肾功能等身体指标。

以上就是张大夫对于这3个药物相同与不同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张之瀛大夫


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而且可引起心、脑、肾和血管损害,需积极降尿酸治疗。国内常用降尿酸药有三种:别嘌醇、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那么,这三种药物底有什么区别?降尿酸该如何选择?

一、作用机制的区别

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都属于抑制尿酸合成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合成,降低血尿酸水平。而苯溴马隆则属于促尿酸排泄药,通过抑制尿酸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因此对于尿酸生成增加为主的患者宜选择别嘌醇或非布司他,而对于尿酸排泄不良的患者则宜选择苯溴马隆。

二、适应症的区别

别嘌醇可用于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继发于恶性肿瘤的高尿酸血症、器官移植后高尿酸血症,以及草酸钙性结石病。

非布司他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尚无应用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包括器官移植)的研究,因此不建议应用于尿酸盐大量升高的患者,如恶性疾病、Lesch-Nyhan综合征。

苯溴马隆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以及痛风性关节炎非急性发作期。

三、安全性的区别

别嘌醇: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超敏反应综合征,发生率低,高危人群使用前建议筛查HLA-B*5801,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和肾功能不全是别嘌醇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其他不良反应如皮疹、胃肠道反应、血细胞减少等。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相比,使用非布司他会增加心脏相关性死亡风险。因此,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议优选别嘌醇。非布司他主要经肝脏代谢,导致中止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肝功能异常。

苯溴马隆:常见不良发应为胃肠道不适、皮疹。严重不良反应为肝毒性,与其他药物如别嘌醇、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来氟米特、吲哚美辛等联合使用时肝毒性发生率增加。200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警示苯溴马隆的肝损害风险。

四、其他优缺点比较

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均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宜选别嘌醇和非布司他,而非苯溴马隆。非布司他几乎不经肾脏代谢,其安全性要好于别嘌醇,因此更适合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研究表明,而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患者可显著降低非致命性急性心肌梗塞的风险,也有研究显示,别嘌醇治疗可改善伴高尿酸血症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皮功能和局部血流,可见别嘌醇可带来额外的心血管保护获益。而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非布司他会增加心脏相关性死亡风险。

非布司他的特点是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比别嘌醇更强,降尿酸效果比别嘌醇好,过敏反应发生率低。

苯溴马隆可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生率,对于合并尿路结石、中度肾功能不全禁用,治疗期间需大量饮水增加尿量,以避免尿酸结晶形成。

五、药物相互作用

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可导致硫唑嘌呤、巯嘌呤的血药浓度上升,因此禁用于正在接受硫唑嘌呤、巯嘌呤治疗的患者。

别嘌醇与普利类药物合用增加发生过敏反应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风险,因此在合用时,应监测血白细胞计数和过敏反应的迹象。另外,别嘌醇与铁剂合用,可致铁在体内组织中过量蓄积,可能引起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长期使用需要注意。

苯溴马隆:能抑制CYP2C9介导的华法林的代谢,导致华法林的血浓度升高,抗凝作用增强。因此,两药合用时,INR升高,并导致出血,需降低华法林的剂量并密切监测INR。另外,阿司匹林会降低苯溴马隆的促尿酸排泄作用,但影响轻微,联用时需注意。


逸仙药师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主要从源头解决问题,通过抑制尿酸的生成降低血尿酸水平;苯溴马隆主要从去路解决问题,通过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因此,降尿酸机制不同是这三种药物的主要区别,除此之外,使用上述降尿酸药物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既往认为高尿酸血症主要引起关节及软组织损害,但随着对该病的深入研究,发现受高尿酸血症影响的不仅仅是骨关节,还可能伴随肾脏、心脑血管等器官组织的损害。高尿酸血症对这些器官或组织的损伤可急性起病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肾衰竭,也可表现为慢性损伤如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肾衰竭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与否与个人体质、尿酸水平的高低、病程的长短等因素相关,若个人为易感体质、尿酸长期处于较高水平、高尿酸血症病程较长,发病的风险相对较高。虽然药物降尿酸治疗是降尿酸的主要措施,但是否需要启动药物治疗应结合是否有痛风发作、是否合并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的高低而定。

  • 痛风频繁发作时应启动药物降尿酸治疗。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目的是预防痛风的首次发作,或减少痛风发作次数,虽然痛风的发生与尿酸水平的高低有关,但部分患者为易感体质,即使尿酸升高幅度不大,也会反复发作痛风,这部分患者若未给予积极、合理的治疗,痛风易反复发作,同时对关节的损伤可能进行性加重,出现痛风石、关节畸形等。因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达2次及以上的患者,应尽早启动药物将尿酸治疗。
  • 合并危险因素时应启动药物降尿酸治疗。高尿酸血症可增加尿路结石发生率,同时可引起肾脏损害,与部分疾病同时存在时还可能增加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因此,如果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水平达到480μmol/L,且合并如下任一危险因素应启动药物治疗,主要包括:①尿酸性肾结石或肾功能损害;②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③已发生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患者。
  • 尿酸显著升高时应启动药物降尿酸治疗。尿酸水平的高低本身就是痛风发作、造成器官组织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部分患者对高尿酸血症的耐受性较好,即使尿酸处于较高水平,也不易发生痛风,但对其它器官组织的损害却可能持续存在。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即使没有痛风发作,即使未合并相关危险因素,只要尿酸水平达到540μmol/L,也应启动药物降尿酸治疗,以减少尿酸在关节、肾脏等组织的沉积,同时减轻血管炎症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仅有一次,但存在危险因素中的任意一项,即使血尿酸水平未达到480μmol/L,也应启动药物降尿酸治疗。

二、如何合理选择降尿酸药物

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另一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这两类降尿酸药物该如何选择呢?尿酸升高的原因有生成增多与排泄减少,降尿酸优选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由于具体药物的选择需遵循药物适应症,排除相关禁忌症,因此具体降尿酸药物应结合病情选择。

抑制尿酸生成的代表药物有非布司他、别嘌醇,主要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来减少尿酸的生成。从有效性来看,非布司他更易使尿酸水平达标;从安全性来看,非布司他所致不良反应要少于别嘌醇。因此,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首选非布司他。

使用非布司他时需注意:①非布司他适用于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不推荐用于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起始治疗每日服用40mg,2周后若尿酸依然高于360μmol/L,可加量至80mg;②非布司他可升高硫唑嘌呤、巯嘌呤等药物的血药浓度,因此正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禁用非布司他,否则可能增加中毒风险。③非布司他可用于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但用药期间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恶心、关节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其中,肝功能异常是导致非布司他停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用药前、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肝功能,监测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如果用药后谷丙转氨酶升高达3倍正常上限,应停用非布司他;转氨酶升高的同时伴随总胆红素升高达2倍正常上限,不应再重新使用非布司他。④相比于别嘌醇,非布司他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血栓性事件概率稍高,因此用药期间应注意有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胸闷等症状,警惕心肌缺血;注意有无头晕、半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以及视野异常,警惕脑缺血。

促进尿酸排泄的代表药物有苯溴马隆、丙磺舒,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尿酸来增加尿酸的排泄。从有效性来看,苯溴马隆更易使尿酸水平达标;从安全性来看,苯溴马隆所致不良反应要少于丙磺舒。因此,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首选苯溴马隆。

使用苯溴马隆时需注意:①苯溴马隆既可用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可用于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降尿酸治疗,起始治疗时每日服用50mg,1-3周后可根据血尿酸水平增加至100mg,老年人应适当减量。②苯溴马隆主要促进尿酸经肾脏排泄,中重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能使用该药;其次,经肾脏排泄的过程中可增加尿酸在尿路的沉积,有肾结石的患者也不能使用苯溴马隆;除此之外,妊娠女性、哺乳期女性禁用该药。③苯溴马隆使用期间可能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等胃肠道不适,过敏性皮炎、肝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应监测肝功能相关指标,警惕细胞溶解性肝炎的发生。④使用苯溴马隆期间联用碱化尿液的药物如碳酸氢钠,可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并注意监测尿液的酸碱度,以保持在6.2-6.9之间为宜;同时应大量饮水,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更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降尿酸期间,由于动员了外周组织的尿酸盐进入血液中,此可能会增加痛风性关节炎发生风险,因此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前6月,建议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每日0.5至1.0g)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芬酸、萘普生、布洛芬等,预防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对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耐受的患者,可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每日不超过10mg)预防痛风发作。

三、尿酸控制在多少比较合适

将尿酸维持在较低水平可有效预防痛风发作、减轻肾脏损害、促进痛风石的溶解。将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可预防痛风发作;将尿酸控制在300μmol/L以下,可促进痛风石的溶解。但尿酸并非降的越低越好,这是因为尿酸具有一定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可防止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建议将尿酸水平控制在180μmol/L以上。

综上,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的主要区别在于:非布司他、别嘌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尿酸的生成,主要从源头解决高尿酸血症,适用于以尿酸生成过多的患者;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尿酸,促进尿酸的排泄,主要从去路解决高尿酸血症,适用于尿酸排泄障碍的患者。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三者均是最常用的降尿酸药,但其作用机制却有所不同,其中,非布司他和别嘌醇均属于抑制尿酸合成药,正常情况下,尿酸的合成是需要黄嘌呤氧化酶参与的,而这两种药物却可以通过抑制该酶的活性阻断尿酸的合成途径,并以此达到降低尿酸的目的;

至于苯溴马隆则是促尿酸排泄药,其作用机制在于该药物可以限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作用,进而促使更多的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除了作用机制上的差异,三者在选择应用时还应该因人而异,毕竟,药物也是存在副作用的,换句话说,这些药物带给患者的并不一定都是“好”作用,就像别嘌醇在应用中经常出现的过敏反应,还有非布司他诱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以及苯溴马隆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的可能性,等等,总之,降尿酸药的选择应该以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而不是凭感觉。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患者都可以通过这两类药物将体内的血尿酸水平控制在比较合适的程度,从而降低因其含量过高而诱发的各种病症,不过,相对于药物而言,我们应该还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帮助患者稳定病情,比如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合理的饮食结构;

换句话说,利用药物控制尿酸水平确实有效,但如果配合以适当的生活干预,其疗效将会更加显著,反过来说,如果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习惯和饮食调配不当,便有可能导致药物效用的大幅度降低,所以,无论患者是否已经开始服药,生活上都应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


综合内科张医生


痛风的防治关键就是降低血尿酸水平,目前最有效的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非布司他、别嘌醇,以及促进尿酸排除的苯溴马隆,如果将众多治疗痛风的药物比作江湖门派,那么别嘌醇和苯溴马隆好比江湖上人们尊重的少林寺和武当,非布司他则是新兴崛起的日月神教。

1.三大药物的作用机理区别

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机理相同,因此选择药物选用其中一种就可以。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主要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转变为黄嘌呤,进而转变成尿酸的过程受阻,使尿酸生成减少,属于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苯溴马隆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来降低血尿酸和减少组织中尿酸结晶的沉着,所以属于增加尿酸排泄药物。

2.用法用量区别

别嘌醇口服通常一日200-300mg,分2-3次服用,但初始剂量为50mg,1日1-2次,每周递增50-100mg。

非布司他40-80mg/日,每日一次,起始剂量推荐为40mg,每日一次。

苯溴马隆每次50mg,每日1次,最大可增加至100mg/日。

3.适用人群区别

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的患者,同时也可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痛风性肾病、痛风石形成和尿酸性肾结石的患者。别嘌醇在美国受欢迎程度比中国高,原因是包括国人在内的亚裔人群携带HLA-B*5801易感基因的比例远高于其他人群,因此容易发生严重皮疹的不良反应。因此如果有条件做基因检测,HLA-B*5801易感基因阳性的人群建议选用非布司他,不用别嘌醇。

少侠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本是同一门派,江湖资历远远不及别嘌醇,但潜力巨大,目前已经展现良好的药效和较少的副作用,随着临床使用经验的积累,未来必将大有作为。

苯溴马隆主要适用于肾功能正常或轻度肾功能不全及无肾结石患者,当患者肾小球滤过率<20ml/min或有肾结石时禁用。

4.不良反应区别

非布司他由于上市时间较晚,其总体安全性较高,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肝功能异常、恶心、关节痛及皮疹等。

别嘌醇过敏反应比较突出,皮疹发生率为3%-10%,轻者可有瘙痒性丘疹或荨麻疹,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和表皮坏死。其严重程度与患者基因型有关,指南建议当患者HLA-B*5801基因阳性时禁止使用别嘌醇。

苯溴马隆不良反应主要为肝毒性,曾有爆发性肝衰竭的报道,可能与长期用药相关,另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和皮疹等过敏反应。作为江湖中唯我独尊的少林寺,苯溴马隆曾经因为肝损害的问题受到声誉地位上的重创,险些因此退出江湖,后依赖功力深厚的药物疗效得以继续在江湖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广大痛风朋友需要记住苯溴马隆使用禁忌:苯溴马隆不能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中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妊娠及哺乳妇女等人群;使用苯溴马隆后,更多的尿酸会通过尿液排出,每天喝水不少于2升。初始低剂量使用,使用过程中检测肝功能。

5.与食物相互作用区别

在服用别嘌醇期间饮酒、喝浓茶、咖啡以及碳酸饮料均可降低别嘌醇药效。服用苯溴马隆同时饮酒,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尿酸盐结晶尿和急性尿酸性肾病。非布司他给药时,无需考虑食物和制酸药的影响,但饮酒、浓茶等同样可降低其药效。

总之,作为江湖三大门派的顶尖高手,它们都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常用药物,都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但在临床应用中还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高尿酸血症分型,以及患者个体情况去选择和应用,在使用时,需要在临床医师指导下根据自身高尿酸血症特点、肝肾功能、有无结石甚至基因型等方面去选择更合适、更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年11月第29卷第11期


药师方健


我是天津市泰达医院的李青,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三者都是降尿酸药,用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高尿酸血症的形成原因,现在认为,尿酸的产生过多与尿酸从肾脏的排泄减少各占一半的原因。

所以,降尿酸药物包括两大类:减少尿酸生成,促进尿酸从肾脏排泄。

1、抑制尿酸合成:

在尿酸的生成因素中,20%来自于摄入高嘌呤食物,80%来自于自身细胞的分解代谢。也就是说,饮食因素只占高尿酸血症很小一部分原因,所以,大部分人单纯的靠饮食控制无法控制血尿酸水平达标。

常用的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包括别嘌醇和非布司他。

(1)、别嘌醇:成人初始剂量50~100mg/天,最大剂量600mg/天。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量,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时剂量为50~100mg/d,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时应禁用。

别嘌醇可引起皮肤过敏及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剥脱性皮炎是一种致死性的超敏反应,常发生在HLA-B*5801基因阳性者,同时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和肾功能不全者也易发生。HLA-B*5801基因在汉族人、韩国、泰国人中阳性率显著高于白种人,推荐在服用别嘌醇治疗前进行该基因筛查,阳性者禁用。

(2)、非布司他:初始剂量20~40mg/天,最大剂量80mg/天。对肾脏安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无需减量,重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时慎用。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恶心、皮疹等。

2、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

苯溴马隆:成人起始剂量25~50mg/天,最大剂量100mg/天,早餐后服用。对肾脏安全,肾小球滤过率20~60ml/min时,推荐50mg/天,肾小球滤过率<20 ml/min时,或者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不良反应有胃肠不适、腹泻、皮疹和肝功能损害等。

秋水仙碱、激素、止痛药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药物,没有降尿酸作用;小苏打片可以配合苯溴马隆降尿酸,单独使用也没有降尿酸作用。


李青大夫


非布司他,别嘌醇和苯溴马隆是最常用的降尿酸药物。非布司他和别嘌醇为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苯溴马隆为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苯溴马隆是抑制尿酸盐在肾脏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酸的排泄。苯溴马隆对肾功能影响不大,对于肾脏清除率大于20ml/min的患者都可以使用。大多数患者都为尿酸排畅不良型,所以使用苯溴马隆的患者比较广泛。

苯溴马隆通常每天服用50-100mg,服用三周后检测血尿酸水平。苯溴马隆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副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报道它可能引起肝脏损害,特别是肝脏本身有疾病的患者谨慎使用。



别嘌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从而阻止黄嘌呤变成尿酸。该药物应该从小剂量开始,一般是从50mg开始,可增加到200mg-600mg,每日分2-3次使用。其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受损,有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超敏综合症。比如出现剥脱型皮炎,在最初服用的一段时间最容易发生,需要警惕。发生超敏综合症与患者个体差异有关,主要与基因型有关。



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抑制尿酸药物,它是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相比别嘌醇副作用更小,抑制尿酸作用更强。但是要注意非布司他可能加重心血管意外时间,特别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注意。非布司他通常每日服用40-80mg。使用2周后应该检测血尿酸水平。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合理用药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