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魚”船頻頻掃蕩,黃河魚類保護形勢嚴峻!全面禁漁不容再等待

位於鄭州滎陽市的桃花峪,是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黃河流經這裡之後,地形特點就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地市變得開闊,水流速度也變慢,泥沙慢慢沉積,地上懸河就此開啟。站在這裡向東遠眺,沃野千里,一馬平川!但美麗的桃花峪,卻始終沒有逃過“電魚人”的騷擾!

1、電魚船頻頻“侵擾”桃花峪


“電魚”船頻頻掃蕩,黃河魚類保護形勢嚴峻!全面禁漁不容再等待


3月7日中午12時左右,據網友“紅豆”反映,在鄭州楚河漢界古戰場風景區——黃河桃花峪附近,有數名電魚人駕駛農用三輪車(車牌號:PT779),載著一隻破舊的木船,停靠在黃河灘,船上裝有逆變器、電瓶等電魚裝置。電魚人下車後便划著木船,沿著黃河灘塗開始“掃蕩”。

“電魚”船頻頻掃蕩,黃河魚類保護形勢嚴峻!全面禁漁不容再等待


這並不是附近唯一的一艘“電船”,在遠處的主河道里,還有一些人駕駛著快艇,正沿著河道飛馳,船頭的“電杆”清晰可辨。而岸邊停靠的麵包車(車牌號:6EF50),也裝載著不少電捕魚工具!這就是禁漁期內,黃河桃花峪附近的生態保護現狀,讓現場目擊者頗感無奈。

“電魚”船頻頻掃蕩,黃河魚類保護形勢嚴峻!全面禁漁不容再等待


有眼尖的網友稱,這兩個划著木船的電魚人,已經是慣犯了,去年夏季也經常見到他們在附近電魚。當時撥打了110,執法人員趕來之後,這夥人就跑了。除了桃花峪之外,黃河上游的鞏義段、下游的中牟段,甚至是鄭州市區段,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電魚船,怎麼掃也掃不乾淨。

“電魚”船頻頻掃蕩,黃河魚類保護形勢嚴峻!全面禁漁不容再等待


2、“無魚”的黃河,讓生態保護蒙上陰影

在電魚人的瘋狂捕撈下,黃河早已陷入“無魚”的局面。黃河魚類資源的衰竭,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開始了。那個時候的黃河,魚類資源受到斷流的影響,種群數量大大減少。不過即便是不間斷斷流,那時的黃河中仍有100多種魚類,四五斤的大鯉魚還很常見。

然而據北京林業大學雷光春教授講述,從上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黃河主幹道的魚類已從120餘種,減少到40多種,數量下降60%!著名的鄭州黃河鯉魚,現在只能在黃河灘區的水產品養殖基地才能見到,黃河刀魚、北方銅魚等珍稀魚種更是鳳毛麟角,陷入滅絕的邊緣。

“電魚”船頻頻掃蕩,黃河魚類保護形勢嚴峻!全面禁漁不容再等待


最近兩年,黃河的生態保護也提上日程,河道中的採砂船,兩岸的化工廠都不見了蹤影,裸露的黃河灘也中上了樹苗,生態環境正在日益好轉。但唯獨“電魚人”好像並沒有減少的趨勢,這種現象也給黃河的生態保護蒙上一層厚厚的陰影。

3、黃河全面“禁漁”還要等多久

目前黃河中依靠傳統方式捕魚的人已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則是大量“電船”,這種大小通吃的捕撈方式,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不言而喻。而魚類的多寡是黃河生態保護成果的重要風向標,一條“無魚”的河流,就算變得再清澈,在大家的眼中也不過是一條死亡的河流!

“電魚”船頻頻掃蕩,黃河魚類保護形勢嚴峻!全面禁漁不容再等待


隨著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制度的實施,黃河流域的“禁漁”事宜也應該逐步提上日程!由於魚類資源過早枯竭,黃河中依靠捕魚為生的漁民大多已經轉型,禁漁面臨的阻力要遠遠小於長江,實施起來也應該容易許多!而“無魚”的黃河,早就需要多管齊下,首先從禁漁做起,尤其對待“電魚”行為,更應該加大打擊力度。

“電魚”船頻頻掃蕩,黃河魚類保護形勢嚴峻!全面禁漁不容再等待


在2019年9月份,相關領導人在鄭州視察黃河生態保護情況時曾經明確指出,“讓黃河成為一條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簡短的一句話,對黃河的保護算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治理黃河,除了“水患”之外,還要讓黃河中的魚類得到妥善的保護!全面打擊日益嚴重的“電魚”現象,保護黃河母親不受侵擾,已經迫在眉睫,不能再無休止地等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