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抗美援朝率42军黄草岭重创美军,援越抗美指挥高射炮兵击落美机585架

开国中将,抗美援朝率42军黄草岭重创美军,援越抗美指挥高射炮兵击落美机585架

周彪,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政治委员,支队长兼政治委员,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区第7纵队副司令员,军政治委员,东北军区防空部队政治委员,空军高射炮兵司令员,空军顾问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冀中抗日游击战和解放大同集宁、张家口、石家庄、保定、平津和广西剿匪等战役战斗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他智勇双全,文武兼备,在5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倾注了大量心血。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一、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并聆听了讲话,周彪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

1910年8月17日,周彪出生于江西省吉安桐坪乡上浮源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父亲早逝,年老多病的奶奶靠要饭把周彪拉扯大,苦难的生活使他对旧社会产生了不满。1928年春,革命形势如火如荼,周彪投身其中,任上浮源村苏维埃政府赤卫队委员会委员兼少年先锋队总队长。1929年1月,周彪随赤卫队被编入赣西南第3团第2大队,担任中队长。几个月时间,周彪参加了大小战斗20多次,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

1930年10月2日,周彪伤愈归队被分配到红一方面军第4军第10师第30团1连当战士。随即参加攻打吉安县城的战斗,周彪猛烈冲锋,与战友一道歼灭守军大部,残部溃逃,城内国民党驻军邓英部闻风丧胆,弃城而逃。4日,红军胜利攻占吉安城。吉安群众隆重集会庆祝这一胜利,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在大会上讲了话。见到毛泽东,周彪心情很激动,浑身充满了力量。随后,红4军所属部队又连续攻克泰和、安福、吉水、峡江、新干、清江等地,使赣江两岸几十个县连成一片,成为红色政权控制的地区。周彪在战斗中进一步得到锻炼,升任第4班班长。

红军的节节胜利使国民党感到恐惧和不安。11月,蒋介石调集10万重兵,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周彪所在的红4军和其他兄弟部队一道,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歼灭国民党军1.5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由于周彪作战勇敢,战后升任第1连2排副排长。

1931年4月,蒋介石纠集2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周彪所在的红1军团第4军和兄弟部队一起,从5月16日至31日,由东固、富田向东转战,连续打了5个胜仗,横扫700里,歼灭国民党军3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在5月31日突击建宁县城时,排长牺牲,周彪代理排长职务,他率领全排继续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1932年1月,周彪被调到第30团政治处工作,担任青年干事,参加了攻打赣州和漳州的战斗。5月,被选送到江西瑞金红军学校第3期政治营第8连学习,并担任团支部书记。1933年3月,蒋介石调集40万兵力,分兵三路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围剿”,周彪同全校师生一起参加了这次反“围剿”斗争,并取得了胜利。4月,周彪任中革军委直属模范团政治处总支部书记。6月,中革军委直属模范团改称红1军团第3师第7团,周彪任第7团政治处总支部书记。10月,红1军团第3、第14师和独立第1、第3团组成红9军团,周彪任第3师第7团政治委员,刘华香为团长。随即,周彪和刘华香率部投入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4月上旬,国民党军集中11个师,沿盱江西岸向广昌进攻。中共临时中央和中革军委调集红军主力9个师保卫广昌,命令红军实行阵地战、堡垒战,以求用“短促突击”的战法阻止国民党军的进攻。周彪奉命率领第7团参加了广昌保卫战。

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加上错误地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结果苦战18天,虽歼灭国民党军2600余人,但自身伤亡高达5000余人。在广昌保卫战中,周彪率领全团官兵英勇作战,多次击退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周彪在头部负伤的情况下,忍痛继续指挥战斗。这次战斗,第7团损失惨重,由1500人减至400余人。

二、四渡赤水,周彪率部牵制和迷惑敌人,掩护红军主力南渡乌江

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挥,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被迫实施战略转移。周彪和新任团长洪玉良率领全团官兵,踏上了漫漫的长征之路。

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后,毛泽东实施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成功地甩掉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1935年3月下旬,当中央红军向乌江挺进时,正在打鼓新场一带活动的红9军团,奉命在乌江北岸牵制国民党军周浑元部和吴奇伟部,掩护红军主力渡过乌江南进。根据军团部署,周彪和洪玉良率领第7团随军团兄弟部队在马鬃岭地区伪装主力,向长干山、枫香坝佯攻,以吸引国民党军北上。3月31日,中央红军主力在江口、大塘等处渡过乌江,把国民党军重兵甩在乌江以北地区。

成功完成牵制任务后,周彪率部快速前进,4月13日,到达织金县的猫场。猫场是一个较大的集镇,作为一个宿营地,食宿问题都容易解决,但地形却对红军不利。整个镇子在一条深深的峡谷里,背后仅有的通道,是从笔陡的石壁上硬凿出来的,有100多级的阶梯,只能容2人并排走。周彪感到,这样的地形,如遇国民党军袭击,被堵住退路,要想摆脱是很困难的。于是,他和洪玉良组织部队加强警戒,要求指战员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战斗。14日凌晨4时许,突然枪声大作。原来黔军王家烈部一个师尾追而来,其先头部队已冲到猫场附近,封锁了街口。军团司令部一面组织部队转移,一面组织反击。命令居于后卫的第8团,迎着黔军的来路,奋力争夺一个小高地,以阻止其进攻;第7团和第9团迅速占领猫场前方高地以阻止企图迂回的黔军。这次遇袭,全军团伤亡约三四百人,是离开主力红军后损失最严重的一次,但最终摆脱了黔军。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决定共同北上,创建川陕甘苏区。7月21日,红9军团奉命改称红32军,周彪任红32军政治部民运部代部长。随后,两个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穿越草地北上。红32军编在左路军。但率左路军行动的红军总政治委员张国焘拒绝执行北上方针,并电令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为排除异己,张国焘将许多原中央红军的干部调离重要岗位或降职使用。周彪被调离民运部,改任红32军教导队政治委员,随后又降为营教导员。

1936年1月,周彪被免职,在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待分配,后任红4军巡视员,实际上被剥夺了带兵权。3月,周彪被调到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任政治教员。5月,周彪被任命为指挥科教导员,指挥科科长为曹里怀。学员都是部队中的营、连干部。7月初,红二、红四方面军从甘孜、炉霍、绥靖出发北上。周彪同曹里怀带领指挥科100多名学员,经过艰苦跋涉,于10月到达陕甘苏区。随后,周彪进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期旁听。1937年1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周彪被编入该校第2期第1队学习,成为一名抗大的正式学员。

在抗大学习期间,周彪聆听了毛泽东讲授的《辩证唯物论》,学习了《党的建设》等主要课程,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总结了历史经验,剖析了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表现、危害及其思想根源,弄清了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是与非,懂得了什么是马列主义的世界观、战争观和方法论,使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加坚定了执行党的正确路线的自觉性。

三、“请组织放心,我坚决服从党的需要,把工作做好”

全面抗战爆发后,周彪奉命带领抗大和陕北公学的10余名干部,从延安出发到了山西。程子华派周彪担任离石县政府第一科科长,这是一项既艰苦又有危险性的抗日工作,程子华对周彪说:“你是一名经过长征的老同志,党组织相信你一定会很好地完成任务。”周彪坚定地回答:“请组织放心,我坚决服从党的需要,把工作做好。”

1938年1月,周彪被任命为山西省临县战地动员委员会武装部部长,主要负责扩军工作,动员组织饱受国破家亡之苦的人民群众踊跃参军。周彪到任前,八路军第120师派来的干部已动员500余人,周彪将动员人员组织起来,组建成为临县游击支队,周彪任支队长兼政治委员。他带领游击支队不断宣传抗日,动员群众参军,扩充抗日武装,同时,还组织部队夜袭日军据点,割断日伪军电话线、破坏公路和切断交通等活动,搞得日伪军惶恐不安。

1939年3月,周彪调任冀中军区独立第1支队兼第5军分区政治委员。周彪到任后,深入基层,迅速掌握了情况,积极投入到了建立抗日政权,实行减租减息,改善人民生活的工作之中。5月28日,日军分5路气势汹汹向白头沟阵地猛扑过来,接到报告后,周彪立即组织部队,在日军必经之地巧妙设伏,经过一天的激烈作战,毙伤日军80余人。29日,日军不甘心失败,又兵分4路向霸县以西之程岗村进犯,周彪再次指挥部队予以痛击,战斗非常激烈,敌我互有伤亡,后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将日军重重包围,日军困兽犹斗,大部被歼。这次战斗,毙伤日军200余人。

1940年6月,第5军分区改编为晋察冀军区第10军分区,周彪任司令员。7月,日本对重庆国民政府采取了“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策略,而将主要兵力放在对付八路军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上。为粉碎日军图谋,打破其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分割封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史称“百团大战”。冀中军区部队在晋察冀军区领导下,向日军发起了猛烈进攻。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交通破袭战。冀中军区部队的进攻目标主要是平汉铁路、平津铁路、(北)平大(名)公路、沧(州)石(家庄)公路等。根据冀中军区的具体部署,周彪主持召开会议,传达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研究执行办法,并对第10军分区所属部队提出了具体要求。

破袭战开始前,为削弱和牵制日伪军兵力,8月13日,周彪指挥第10军分区部队主力接连袭击了固安、霸县间太师庄、周家务等据点,并伏击固安、永清、霸县等据点日伪军的增援。经3昼夜激战,克林城铺据点,一度攻入牛驼镇,并击退各路日伪军援兵,共毙伤俘日伪军400余人,缴轻机枪1挺和长短枪1批。此后,高碑店日军270余人,调往大清河沿岸据点,加强守备;廊坊、南苑之日军180余人、伪军600人,加强固安及附近各据点。这样就把交通线上的日伪军吸引过来,使其顾此失彼,从而造成了有利于八路军部队展开破袭战的有利态势。在此期间,周彪除率领部队主力进行破袭战外,还组织小股部队频频出击,袭击敌人据点,半路设伏痛歼日伪军,不时袭扰日军的道路维护和后勤保障部队,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胜利完成了“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任务。

1944年9月,周彪任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委员。当年冬,冀中军区对日伪军发动冬季攻势。根据冀中军区统一部署,周彪率部向津浦铁路以西发展。11月下旬,一举攻入献县城,毙伤日伪军240余人。12月,第8、第9军分区部队联合作战,在河间、静海等地歼灭日伪军100余人。冀中军区此次冬季攻势作战,共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开辟了大片新区。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根据八路军总部大反攻的命令,周彪指挥第8军分区部队围攻静海县城日伪军据点,对拒降的日军展开攻击,迫使日军一个小队缴械投降。8月19日,周彪率领第8军分区部队协同第9、第10军分区部队以天津为主要攻击目标,对北起杨村(今武清)、南至唐官屯一线城镇之伪军发起进攻。周彪指挥第8军分区2个团一度攻占静海县城,并配合地方武装攻克天津以南的陈官屯、唐官屯火车站;另一部挺进天津南郊地区,迫使伪军津南自卫团400余人缴械投降。

四、周彪响应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请求南下参战,并获得批准

抗战胜利后,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部队改编为冀中纵队第12旅,周彪任政治委员。针对部队出现的和平麻痹思想,周彪及时组织部队进行全面政治教育,使全旅指战员提高了保卫胜利果实及解放全中国的思想觉悟。

1946年6月,周彪任第3纵队第7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挑起内战后,周彪带领部队,响应党中央号召,决心以实际行动保卫胜利果实。国民党军占领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后,其第11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以集结在涞水、定州、保定地区的部队向解放区腹地进攻,企图夺占易县县城,西出紫荆关,与进占察南的部队会攻涞源,以分割晋察冀解放区。周彪率第7旅和纵队主力于11月2日参加易满战役,战至12月21日,先后在涞水、易县、满城地区歼灭国民党军3个团,重创1个团,粉碎了国民党军的进犯。

1947年4月,周彪调任冀中军区副司令员。随后,他和军区司令员孙毅、政治委员林铁组织军区部队参加正太战役,牵制国民党军向大清河北进攻。在保卫胜芳的七昼夜中,钳制国民党军3个师的兵力,歼其23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3门,继而又和兄弟部队相配合连克霸县堂二里、安次县得胜口等据点,歼国民党军1000余人。

1948年2月,由冀中军区独立第9旅和晋察冀军区各军分区部队正式组成了第7纵队,下辖第19、第20和第21旅,共2万余人,孙毅兼任司令员,周彪兼任副司令员。第7纵队组成后,周彪等即指挥部队出击大清河北,连克雄县、霸县、咎岗、牛驼、白沟等城镇,摧毁大清河沿岸守军堡垒20余座,使国民党河北保安部队王凤岗部在大清河北苦心推行的“三角暗垒点线封锁”战术彻底破产。3月,周彪等指挥第7纵队参加保定外围作战,破袭平汉铁路北平至保定段,攻克霸县、雄县、板家窝等城镇。4月,周彪等率第7纵队攻克固城车站,全歼守军。

开国中将,抗美援朝率42军黄草岭重创美军,援越抗美指挥高射炮兵击落美机585架

◆解放保定战前动员。

辽沈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傅作义预感平津将是人民解放军下一个打击目标,决心负隅顽抗,在北平、天津、张家口一线部署兵力,并确保塘沽海口。为迷惑和调动国民党军,便于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中央军委令第7纵队尽快向保定靠近,做好围攻保定的准备。

保定系河北省省会,扼平汉铁路要冲,与北平、天津成三足鼎立之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保定城防工事坚固,从前沿沟至城墙筑有4道防御阵地。傅作义到保定视察时,对工事设施和守城计划颇为满意,称保定城防“固若金汤”,万无一失。按照上级的部署,周彪日夜奋战在指挥一线,接连召集指挥员商量攻城办法,并亲自勘察地形。11月13日晚,时机成熟,周彪果断下达进攻命令,一时间,各部队同时向保定国民党守军第32师发起攻击。经4天激战,至18日17时,占领保定四关,毙伤国民党军1000余名,俘368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城内国民党军遂成瓮中之鳖。这时,中央军委指示:为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平津地区,攻击保定的第7纵队停止攻击,改取包围监视方针。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周彪一面想办法降低护城河水位,挖坑道准备破城,同时展开政治攻势,实施了心理战,以瓦解国民党军的抵抗意志。在这种情况下,傅作义为保存兵力,于22日下令撤出保定。至此,保定获得解放。紧接着,遵照华北军区指示,周彪率第7纵队乘胜北上,参加平津战役。12月5日,第20旅攻克高碑店,歼国民党军700余人。7日,解放涿县,全歼琉璃河、松林店、窦店等地的国民党军。12日后,第7纵队包围并攻克房山、良乡,为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迅速占领丰台创造了条件。

1949年1月,第7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辖第205、第206、第207师,周彪任副军长。3月,遵照中央军委命令,第69军番号撤销。周彪任第205师师长,部队驻守北平,与其他兄弟部队一起执行保卫党中央、保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等任务,以及维护北平社会秩序、保卫北平安全的任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之际,周彪响应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给中央军委写信,请求南下参战,并获得批准。11月,周彪被任命为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第49军政治委员。随后,周彪和军长钟伟率部参加了剿灭广西地区国民党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的斗争。

五、“据险坚守,与敌人决一死战,把黄草岭、赴战岭变成鬼门关”

1950年4月,中央军委任命周彪为第42军政治委员。朝鲜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和毛泽东迅速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0月19日晚,周彪和军长吴瑞林率第42军跨过鸭绿江,向朝鲜长津湖地区快速开进,志愿军的秘密入朝行动,未被向北推进的“联合国军”发现。20日,“联合国军”进至志愿军预定防御地区后,仍放胆北进,兵力逐渐分散,西线右翼部队态势突出,且与东线部队之间敞开80余公里的缺口。彭德怀根据毛泽东的电令,随即调整部署,争取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志愿军司令部赋予第42军的任务是:以主力在东线黄草岭、赴战岭及其以南地区阻击美军第10军及南朝鲜军第1军团,保障西线主力的侧翼安全。

开国中将,抗美援朝率42军黄草岭重创美军,援越抗美指挥高射炮兵击落美机585架

◆42军抵达黄草岭地区阻击阵地,修筑简易工事。

领受任务后,周彪代表党委向全军指战员提出:“据险坚守,与敌人决一死战,把黄草岭、赴战岭变成鬼门关。”号召全军打好出国第一仗。27日,第124师全部到达黄草岭、赴战岭阵地,并以一个营控制小白山要点;主力集结于葛田里一线为军预备队,随时支援黄草岭、赴占岭作战。向黄草岭首先发动进攻的是南朝鲜军首都师。这个师是李承晚守护汉城的京畿部队,全师1万余人,由2个步兵联队、1个机甲联队和105美式榴弹炮营组成,被认为是装备最好的部队。美军在仁川登陆后,作为东线先头部队与南朝鲜军第3师一起以快速行动首先占领元山、咸兴,继而对咸兴以北,黄草岭前沿的上通里、下通里、五老里地区进行侦察活动,并开始展开进攻。对南朝鲜军和美军的进攻,吴瑞林和周彪及时果断地指挥所部,给予坚决回击。从10月25日先遣营抢占黄草岭、赴战岭,到11月7日凌晨奉命撤出阵地,连续激战13个昼夜,共作战65次,打退南朝鲜军第1军团首都师、第3师和美军第10军陆战第1师,在大量炮兵、坦克和飞机掩护下的疯狂进攻,歼美军和南朝鲜军2700余人。打破了美军妄图3天占领江界、迂回西线战场的企图,保证了西线主力的侧翼安全,对西线反击战取胜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2年10月,中央军委任命周彪为东北军区防空部队政治委员。当时,朝鲜战争仍在进行,美国空军不断派遣飞机侵犯中朝边境和中国东北领空,对中朝边境的桥梁、电厂等设施实施轰炸。周彪深知防空部队责任重大,到任后积极熟悉东北地区防空部队的情况,动员教育全体指战员以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心搞好防空作战,狠狠打击入侵美机,保卫好重要目标和军事设施,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957年8月,周彪任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司令员,并被选为空军党委常委。为使空军高射炮兵部队肩负起国土防空作战的重任,周彪率领机关有关人员深入部队调查研究,积极摸索台湾国民党空军飞机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研究改进战法。

大陆解放以后,蒋介石集团不甘心失败,不时派遣飞机窜扰大陆,进行侦察、轰炸,妄图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的安定生活。在中央军委和空军领导下,周彪等指挥空军高射炮兵部队对来犯的国民党空军给予了坚决打击。11月24日,台湾国民党空军F—84型飞机4架窜入福建漳浦县虎头山地区,高炮第513团第7连当即开炮射击,击落击伤各1架。12月8日,高炮第516团第2连奉命于福建沿海地区设伏,至1958年5月18日,5个月内共作战9次,击落击伤台湾国民党空军飞机7架,创造了九战七捷的佳绩。

开国中将,抗美援朝率42军黄草岭重创美军,援越抗美指挥高射炮兵击落美机585架

◆在援越抗美中被击落的美机发动机残骸。

周彪重视空军高炮部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1959年2月20日,他主持成立“高射炮兵战斗训练大纲编写委员会”,并兼任主任委员,负责组织编写工作。至当年12月,共编审9种训练大纲、8种训练教材,并写出了高炮战斗条令初稿。随后,又陆续编写出高炮战斗条令、射击原理教程、操典、大纲、操作规范和兵器教科书等多种教材,并颁布实施。

1964年,越南战争爆发后,根据越南政府请求和毛泽东关于“援越抗美”的指示,中国政府决定派高射炮部队入越参战。美军装备的多是20世纪60年代的新式作战飞机,而中国空军的高射炮兵部队使用的武器多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火炮,由于敌我装备水平差距很大,仗打得非常艰苦。针对这些情况,周彪提出《机动作战部队八条歼敌措施》,要求部队做到“开灯就照中,炮响敌机落”。这一措施,在作战中发挥了奇效。在援越抗美作战期间,高炮部队共作战550次,先后取得击落美机585架、击伤480架的战果。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周彪遭到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但忠于党中央、毛主席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1975年5月,党中央、中央军委为他作出平反决定。9月,被中央军委任命为空军顾问。

由于长年劳累以及在“文革”中身体饱受摧残,1980年10月,周彪因肝病日渐严重被送进医院,在与病魔顽强搏斗几个月后,1981年3月20日,周彪在北京病逝,享年71岁。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