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压的教育方式、被原生家庭压榨的孩子,是不是不配拥有幸福呢?该怎么办?

奔跑的茉莉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教育方式,也许这个时代被认为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过了几十年后又变成较弱后的教育方式,在那"不打不成材″的时代,也培养出一些优秀人材,那是动荡的时代,孩子心态不稳定,容易犯错,所以用打、压方式教育,那时的观念,小孩子被打并没有被侮辱的感觉,而是大人们在教育小孩,是一种普遍现象。但现在不同了,现在打、压小孩,在小孩心中那就是一种侮辱!对孩子成长极其不利,是有阴影的,其阴影就是侮辱,虽然有部份大人不那么认为!好的教育方式能给孩子带来终身幸福!


老涛791


我是80后的尾巴,处于不上不下,小时候家里条件真的不好,和我同龄的人也有条件好的,我记忆中的衣服是别人给的。根本没有新衣服,小姑娘可能都爱美,我是特种想穿漂亮的衣服,那怕只有一件就可以,可是我连一件像样的都没有!

我的衣服真的春夏秋冬就一套,我只是好面子从来都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真的很自卑,这种自卑感也来源于家庭,我们那个年代太重男轻女,我们家就没有女孩子,爸爸妈妈还没什么能力,就每天吵架没有生儿子怎么怎么的,从小一直受他们的影响就很要强,无论遇到什么苦恼都不会和家里说,因为说了也只是吵架!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大多都性格太过强硬,太过自我,就是遇到什么事都不会求别人帮忙,就是这样一路跌跌撞撞的走到结婚,可能因为从来没有人,真的保护过我们这样的人,所以我们活着都过于太累!

慢慢的我们试着去理解父母和自己和解,想着也和别人哭一回,说一下自己多年的要强真的很累,回头发现父母老了,孩子小,丈夫也是十年之痛,只能在黑夜里给自己说累了,就好好睡一觉,明天继续加油!晚安亲们!



嘴唇有点厚


必须肯定的是每一个孩子都配拥有幸福!做父母长辈打压孩子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面对这种现象该怎么办呢?

首先必须认识清楚,要毁掉一个孩子只需要三招即可:一是一直诋毁他,说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久而久之孩子自卑感形成,就真的成为废物。二是捧杀他。一味无原则的表扬、赞美、奖励等等,甚至将缺点毛病也当成优点夸奖,其结果是骄横跋扈,傲视一切。三是不分要求是否合理一概满足。导致孩子生活奢靡,吃不得苦,见不得困难,成为纨绔子弟。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家长。君不见一些患有脑瘫的、聋哑的、后天致残的儿童,在家庭在父母精心教育培养下,也能够培养成卓越的人才。

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的。关键是怎么爱。方式方法错啦一错百错。


洛阳艾农


被打压的教育方式、被原生家庭压榨的孩子,是不是不配拥有幸福呢?该怎么办?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在教育中被打压和被原生家庭压榨的小孩会比正常家庭中的小孩更渴望拥有幸福。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这些被伤害的小孩很渴望得到幸福,但他们为什么总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幸福呢?

被打压的教育方式、被原生家庭压榨,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1、容易自卑

孩子长期生活在低评级环境中,父母的不断否定造成孩子不敢表达自己,形成自卑的性格。

2、承受力差

遇到问题,总觉得自己不行、无法胜任、有着强烈的挫败感,选择逃避问题,不敢面对困难。

3、逆反心理

被打压教育的小孩内心一直是压抑的,长期的压抑会使得小孩有强烈的反抗心理,一旦爆发就会形成严重的逆反心理;

4、反社会人格

被迫接受打压的教育方式,出现问题后也不会主动和父母沟通,自己闷在心里非常压抑,长期压抑出现抑郁,感觉活在这个世界没有人关心他、理解他,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或是以极具负能量的方式发泄;

5、愧疚心理

在不幸的家庭生活中,被家庭压榨的孩子会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没有能力改变家庭的现状,不断的自责并产生愧疚心理;

该怎么做才能拥抱属于自己的幸福?

1、重新作出选择。

当你发现自己存在某些问题时,是一直持续在痛苦中还是尝试作出新的选择,有些人宁愿一直持续在痛苦中也不敢作出新的选择,因为维持原有的状态是可以预料到事情的结局,而作出改变却无法预知事情的结局,不敢去尝试是持续痛苦的原因之一,你需要鼓起勇气说服自己作出新的选择。

2、直面现实,不去改变他人

回溯过去,你发现是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伤害了你,你希望改变父母,让他们承认错误向你道歉,这种行为是将所有的错误推到父母的身上,做为成年人是在将成长的责任归咎于父母时,这也只是逃避成长的责任的一种方式,毫无意义的情感宣泄。

3、从内心改变自己

武志红老师曾说过:任何人,只有自己愿意努力改变自己时,性格的改变才有可能。假若一个人不愿意主动去改变,那么任何人想改变他的努力恐怕只有失败,而没有成功的可能。

原生家庭对你造成的伤害,不能成为你永远可以沉浸在痛苦的理由中,从内心中肯定自己的存在,肯定自己值得被爱,摈弃他人强加在你身上的标签,只有从内心真正接受自己作出改变,你才能获得幸福。





朝颜说


人就像弹簧,压力越大,反弹的力量也越大!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再说幸福是纯精神层面的概念,每个人对幸福的标准都不同!你看老农每天辛苦耕种,非常辛苦!可是他觉得劳有所得,家庭和睦,子女孝顺,感觉非常幸福快乐!

幸福恰好是和人的受教育程度,所处的平台成反比的!懂的越多,所处的平台越高,收入越多,幸福感就越少!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社会使命感就越大!更能看到社会的不公,百姓的苦难,自已力量还是太渺小,无法改变社会的现实!深感自责和无奈,幸福又何从谈起!

幸福,这两个字,就是伪命题,一心灵鸡汤而已!


鲨神


幸福,人人都可以有,主要在个人,而不是外界的影响。幸福感,是由内而外的感受,有一句特别有哲理的话:你怎样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样对待你。

当然,打压式教育,原生家庭的影响,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从题主的问题来看,孩子应该是已经长大了,而且在生活的不幸福。要最大范围的抵消打压教育和原生家庭的影响,需要从改变原始记忆的解读入手。

解读原始记忆

人们当前的生活方式,来自于大脑对原始记忆的解读。意思就是说,当前一个人如果感觉的不幸福,或者生活没有动力,其起因是来自于对小时候某一深植在记忆的中的某个事件,这个事件或许是父母打压的行为模式,或许是亲人离世等等。这个人对这一事件的解读一直是一种负面的反馈,给与个人情绪负面的信息,对于信息的关注,便会带来负面的感受、行为。

比如说《都挺好》里的苏明玉,从小就被妈妈打压,爸爸懦弱无能,她对原始记忆的解读,会产生三个关键词:仇视、要强、冷漠。她虽然坐上了公司高管,但仍然感觉不到幸福。原始记忆给了她一个信号,家庭是被仇视的,那么她在感情上一直很难打开心扉;要强、冷漠的性格,让她在公司的人缘也存在问题。然而,从点点滴滴的事件,还是看出来她向往的状态,只是不知道怎样去正确的面对。

为什么原始记忆能够影响人的幸福感呢?

原始记忆就像一个水桶,装进去的是幸福的、快乐的记忆之水,那么在面临负面的信息的时候,它会帮助人们解读出正面的反馈信息,否则的话,只会被各种焦虑、无奈充斥,陷入深深的感受漩涡。

还记得《幸福来敲门》中的那个爸爸吗?他一直在努力给孩子创建一个个美好的记忆,即使自己工作丢了,生活没有了经济来源。在地铁卫生间里过夜的那场戏,感动了不少人。他一直在给孩子的记忆水桶里注入正面的记忆之水,其实深入思考这个爸爸的内心,应该也是充盈的。

怎样消除打压教育、原生家庭的影响呢?

1. 回到原始记忆。全然的恢复原始记忆的场景,就如同自己坐上时间机器回到了那个时候。而此时的你,是一个外人站在那里看整个事件,不仅仅关注到的是当时发生的事情的经过,还有事件之前发生了什么,事件之后又有什么后续事件发生,同时还有当时的环境是如何的。一个全然的原始记忆出现在你的面前。我们往往会被自己欺骗,只关注到对我们的伤害,但事情的本身却存在着其他的面向。比如说,一个孩子被父亲狠狠地打骂,让孩子痛恨父亲。然而,在这个记忆里面,没有看到父亲在这之刚刚被公司辞退,事件之后他抱着自己哇哇地痛哭,这些记忆被屏蔽掉,只留下影响自己的负面反馈。

2. 转换原始记忆。试着把记忆恢复到完整,从全景中重新解读记忆。例如,我小时候和一个朋友打架,被他打得很惨,后来因为这次事件让我变得胆小,害怕与人交流。当我学了心理学的一些知识之后,试着回到了那个时候,看到了其实打架之前的我是一个特别傲慢无礼的人,造成了朋友的怨恨,打架之后他也曾经向我道歉,但这些我都已忽略掉。重新转换记忆,我反而很感谢这个朋友,让我温和许多,让我更加觉察到了自己的优势。

结语

幸福的感觉,来自内心的充盈,来自于过去的自己的和解。改变对记忆信息的解读,我们会无时无刻感到幸福。


翔翊007


幸福看如何定义,看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个词被作秀了。看《安家》里的房,是不是没有幸福,她可不这样认为,努力工作,努力赚钱,有人情,有感动,何尝不幸福。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适应,如何改变自我。

几乎有一代人都是处于被打压的教育方式,或多或少处于原生态压榨家庭中长大的,个人觉得不夸张,即便我父母很爱我们,也对我们希望很大。70/80/年代的孩子几乎都是不被鼓励的,小时父母管太严,长大后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子,车子等问题,都是属于被压榨着。但是这两代人不是努力的生活着吗?

幸福内涵和外延标准在哪里。只是一种感觉,每天能吃上鸡蛋也是一种幸福。有时被亲吻也是莫大的幸福。个人认为,没有这两个没有直接关联。


Victoria女性力量


这种想法,对我来说,多么的奇怪?我们75年的这批人,看过阿信,看过调色板情丝万缕,看过一休花仙子,看过虾球传,看过射雕,看过十三妹,看过上海滩,包括那时的台湾片,也是三观正的,成长的阶段,看过这些,早就烙印在心理上的了,我就认为一代一代迭新,现在的人,都怎么回事?主要是日子好过了,有空发愁了!我不主张打压,也别老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除非虐待或者不管是要干预的,其他扯什么原生家庭的?穷?严?离婚?这不都挺正常的嘛,没钱就赚钱,严就混到大,离婚用你一分钱啦?自己无能焦虑也属于无能怨天尤人的干嘛!老受别人影响干嘛!没必要,我觉得我自己真不错,既不势利俗气,又不唯唯诺诺人云亦云,还不钢铁女侠(董姐那类可以,毕竟她就那种人,学习她的或者说很要强的,那份出发点就不好,为啥董女士要强可以呢?因为她是道德跟责任在支配她要强,而不是为了利益!我就是这么一个物化感很弱的人),状态极好


AliceQY


为何要给幸福加铸一道又一道的枷锁呢 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 并且决定因素在自身 与其他没有关系 一个被公认的不幸之人 只要他自己觉得幸福 他就是幸福的

“被打压的教育方式” “被原生家庭的压榨” 作为一个旁观者 看到这样的用词 有种莫名的悲哀 育人者师也 不应该是尊重吗 我只想问你一句 你是给别人学吗?学习是为了自己 教育无论方式是否欠妥 是为了育人 也无论是否掺杂其他意图 最终他也是希望你学有所成 同样的教育方式 却不会教出不同的学生 再说家庭 原本是生我们 养育我们的地方 何来压榨 或许孩子都只是习惯了所取 当家庭需要你的时候 就不能接受了吧 所谓救命之恩还当涌泉相报呢 为何给了生命 并养育长大的恩情 却只换得一个“压榨” 或许是看到现在多数父母为孩子 不图回报的付出 就觉得这样叫理所应当了吧 所以当父母真的需要回报的时候接受不了了 我相信但凡有一点办法 没有一个当父母的愿意“压榨” 不要纠结什么重男轻女 再怎么偏 把你养大是事实吧 没有把你丢去喂狼 你就没有权利不管

不要让“新式教育 男女平等” 当做推卸责任的托辞 原本这些的初衷也都是让人变得更好 学会追根溯源 不忘饮水思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