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與戰國是如何定義劃分的?

過山風keanv


歷史上把東周分為兩半,一為春秋,一為戰國,跨時超過五百年,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開始,至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結束。

對於春秋與戰國的分界線,史學界有不同的看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以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去世為分界線,這是主流觀點

“春秋”名稱的由來,是來自魯國的史書《春秋》。《春秋》是一部編年史,春秋之意,即是“年”的意思,我們有時侯說,人的一生有幾個春秋,春秋一個循環,就是一年。

《春秋》這部史書,後來經孔子的編撰整理,紀事終結於公元前481年。《春秋》雖是一部史書,對史事的記錄非常簡單,沒有細節,故而孔子的弟子左丘明在其基礎上,把歷史的細節給補充上去,叫《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紀事延長到公元前468年。

《春秋》與《左傳》所記載的歷史時期,後來就被稱為春秋時代。那問題是,春秋的結束時間,為什麼是公元前476年,而不是《春秋》紀事終結的公元前481年,也不是《左傳》結束的公元前468年呢?

這是因為後世儒家歷史學者,從尊王的角度出發,要突顯周天子的地位,故而選擇周敬王去世這一年,即公元前476年,作為春秋的結束;以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作戰國時代的開始。考慮到春秋後期周王實際毫無作用可言,這種劃分時代的方法顯然只有某種政治上的象徵意義,並沒有實際意義。

第二,以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68年為春秋、戰國的分界線

考慮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去世,並沒有實際意義,故而也有人認為,既然春秋的歷史,與孔子整理編撰的《春秋》,在時間上大體一致,孔子只紀錄到公元前481年,理應以該年作為春秋的結束。

但是這個觀點也有一個缺陷。因為從史事紀錄的詳細程度來看,《春秋左傳》比《春秋》要詳盡得多,而且時間也要延長十三年,這一段歷史紀事是連續性的,故而另一種觀點,就是以《左傳》結束的公元前468年為春秋的終點。

為什麼要以《春秋》或《左傳》的紀事終點來劃分春秋與戰國呢?因為這兩本書都是完整的編年史,特別是左傳,歷史非常詳實。此後的歷史記錄,開始變得簡略與混亂,因此我們對戰國時代,特別是戰國早期的歷史,知道的反而不如春秋多。

我們在看春秋的歷史時,線索清晰,內容完整;相反,在看戰國的歷史時,出現大量時間段的史料空白,還有各種史料的混亂、矛盾。史料給我們展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畫面,這也是後世史家要把東周劃分為春秋與戰國兩截的一個原因。

第三,以公元前403年為春秋、戰國的分界線

這種觀點主要依據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通鑑》是從公元前403年開始寫起,這一年發生一件大事:魏、韓、趙正式從晉國分裂出來,被周天子冊封為諸侯。

在儒家學者看來,這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

傳統的儒家史學認為,趙、韓、魏三家身為臣子,竟然剖分晉國,君君臣臣的政治體系完全被破壞。在這種綱常散壞的情況下,周天子冊封三家為諸侯,承認他們瓜分晉國的合法性,使得君臣之禮完全崩潰。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痛心疾首地說:“君臣之禮即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滅,生民之類糜滅幾盡,豈不哀哉!”司馬光認為,正是因為周天子自毀綱紀,才導致戰國時代的禍亂。

以我們今天的觀點看,傳統史觀的結論太簡單了,只是站在君王的立場上來看問題,似乎周天子不承認三晉諸侯,周王室就可以走向復興似的。事實上,戰國時代的周天子,比起春秋時代更加羸弱,完全沒有任何權力。所謂的“冊立諸侯”,無非是對既存事實的承認罷了。

第四,春秋與戰國,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以上幾種劃分法,都有其依據。在不少人看來,春秋與戰國都是亂世,似乎沒有什麼不同。其實不然。春秋與戰國,是有本質區別的。

春秋是舊秩序的瓦解,但新秩序還未建立起來。春秋的歷史,是一部權力不斷下移的歷史。先是周天子失去權力,諸侯的勢力興起;諸侯失去權力,卿家勢力興起;到了春秋晚期,有的國家比如魯國,權力甚至轉移到陪臣之手。從春秋的歷史,明顯看到權力不斷下移的趨勢。

戰國是在舊秩序瓦解後,建立起新的秩序。三家分晉意味著舊的諸侯制解體,新的諸侯制興起。由卿大夫篡奪君位而來的新諸侯,吸取春秋時代舊諸侯喪失權力的經驗教訓,進一步強化獨裁,把權力牢牢掌握在手中,不得與臣下分享。君主專制制度由是興起,戰國時代,便是貴族政體向君主獨裁政體轉變的階段,到最後演變為皇權制度,並統治中國達兩千年之久。


君山話史


春秋(前770年--前476\\453\\403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春秋時期開始

而春秋時期結束的年份有三個

公元476年,奴隸制國有土地為基礎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隸制走向崩潰,周敬王在位的最後一年,因此學術上把前476年當做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的標誌年份,也就是春秋戰國的分界線


②公元453年,趙氏聯合韓氏﹑魏氏滅掉了智氏瓜分晉國,春秋五霸之一(齊、宋、晉、 秦、楚)的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因此有人把公元前453年當做春秋的結束,戰國的開始

③公元403年,周威烈王命晉國三卿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三家分晉,因此把公元前403年當做春秋的結束,戰國的開始


戰國(前476\\453\\403年--前221年)

公元476年是司馬遷因為戰國各國史籍被秦國付之一炬,遂採納秦史書《秦記》所載,《史記》定戰國始於前476年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智,晉國三分已定,七國爭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局面已經形成,應該以此作為戰國的開始

公元前403年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以“三家分晉”一事代表周禮崩壞,群雄競逐,而定戰國始於前403年


公元前221年秦滅齊(六國最後一個),秦王政稱皇帝,為始皇帝,戰國結束


五葉談


春秋戰國的分界線是什麼?這個問題,自古以來歷史學家就爭論不休。


有人以三家分晉為春秋結束,戰國開始。比如司馬光《資治通鑑》。認為三家分晉標誌著禮樂制度的徹底崩壞,從此周王是的權威徹底衰落,各諸侯國自行其是,由此進入戰國,就是以公元前403年為戰國元年。

在趙魏韓三家正式分晉以前,其實就已經發生了老牌諸侯國政權更迭的事情,比如三桓專魯田氏代齊。它們標誌著新興地主階級的崛起和奴隸主貴族的衰落,從此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由此還有的人以周定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為春秋戰國的分界線,公元前四七五年即戰國元年。持這一觀點的學者主要由郭沫若他認為隨著中國鐵犁牛耕的出現,中國的生產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星星地主階級已經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來引導社會發展。公元前476年是戰國元年。我們現在,大多數的歷史學者,也認為公元前476,475這兩年為春秋戰國的分界線,但是還有人持不同觀點。



還有人以公元前481年為春秋戰國的分界線,還有人以公元前462年,為春秋戰國的分界線 這都是小部分學者的部分觀點,在此就不作介紹了。


舊事舊人歷史說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這首簡單的朝代歌,寫盡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朝代輪轉、歷史變遷。如果背熟這首歌,就能博古通今那該多好。然而往往事與願違,有時甚至一個斷代問題就足以讓我們傷透腦筋,無疑春秋戰國的斷代就是這樣的問題。


關於春秋戰國的劃分,其核心問題是戰國的起始(即春秋戰國的斷代)問題。史學界對於這個問題也是爭論不休,通常有以下幾個主流觀點。

第一種是公元前481年。其依據主要是①:編年鉅著《春秋》的絕筆之年就是這一年。②田成子殺死齊簡公,天下默許。持有這一觀點的學者和文獻有顧棟高《春秋大事件》、楊寬《戰國史》等。

第二種是公元前475年。這一觀點是目前最為主流的觀點,也是現在歷史教科書持有的觀點。其依據為①: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以此為戰國起始。②這一年為周元王元年。持有這一觀點的學者和文獻有郭沫若《中國史稿》、翦伯贊《中國史綱》等。



第三種是公元前453年。持這一觀點的人也非常多,主要依據是三家分晉。主要學者和文獻有金景芳《中國古代歷史分期商榷》等。

第四種是公元前403年。主要依據①:司馬光《資治通鑑》以此年為戰國起始。②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為諸侯國。持有這一觀點的學者和文獻有范文瀾《中國通史》、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等。

總結以上四種觀點,我們發現春秋戰國的劃分依據無外乎兩點。第一,理論依據:史學界權威性著作紀年辦法;第二,事實依據:有非常影響力的歷史大事件(尤其是政治事件)。以理論斷代的依據是春秋、戰國名稱源於《春秋》和《戰國策》兩本著作,兩本著作的內容和影響不必贅述。以歷史事件作為斷代的辦法本身也不必多言,這裡的關鍵是找到“那個歷史事件”。以上述及到的歷史事件有四個①田成子殺死齊簡公,天下默許;②周元王登基元年;③三家分晉;④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為諸侯國。



田成子殺死齊簡公,天下默許。春秋時代,國君被殺也不在少數,但是齊簡公被殺,國內國外卻沒人去管,從此田氏更加肆無忌憚,田氏代齊的步伐大大加快。同時帶來了國際上的連鎖反應,晉國的“篡臣賊子”也加快權利和領土的爭奪,由六卿分權逐步演變為三家分晉的局面,韓趙魏三家也成為諸侯國,田氏代齊最終完成,最終形成了“戰國七雄”的局面。應該說,這個事件是具有開創性的,這是他最主要的影響力。

以周元王元年為戰國起始。上文已經述及,《春秋》絕筆之年為公元前481年,而周元王繼位是和這個年代最接近的時間點。司馬遷以475年作為戰國元年,顯然是受到《春秋》和“禮樂制度”的雙重影響。他認為一個朝代的更迭是重大事件,應該以某個君王的完整在位時間為必要條件。個人認為,太史公是有以公元前481年為戰國起始年的傾向的。

以三家分晉為戰國起始年。三家分晉是士大夫階級的成功逆襲,此後戰國七雄的局面也事實形成。

以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為諸侯國為起始年。這個事件的影響是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到毀滅性的挑戰。霸權政治終結,戰國七雄的政治格局也最終形成。

面對個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從更深層次的地方尋找解決辦法,比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方面的鐵器的使用和推廣、井田制的瓦解等等。個人竊以為不妥,這些辦法的確在社會制度的劃分上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但是卻不太適合春秋戰國的劃分。因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變革不是斷代的必要條件。中國歷史從古至今不過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真正意義上的奴隸社會有無還有爭議)、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倘若都以社會制度變革為斷代依據,那麼我國的朝代就沒幾個了。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的一個重要而特殊的時期,斷代要兼顧整體性和局部性兩方面。但是這個時期又不存在明顯的朝代更迭,所以對政治局面的最大影響力應該成為我們斷代的首要依據,這和以上四種觀點的依據是相吻合的。那究竟對政治局面的最大影響力是哪一事件?鑑於問題的複雜性,姑且採用排除法來降低難度,個人認為以周元王繼位為戰國起始年是首先要排除的,因為這一觀點本生來自《史記》,而作者太史公本身就有一定情感傾向,而且周元王在哪一年繼位似乎又有不確定性。其次要排除田成子殺死齊簡公事件,這個事件可能具有一種連帶效應的開創性,卻未必是這個效應的最重要事件。三家分晉從事實上完成了士大夫逆襲,君主變附庸的過程,七雄並立的局面也已經形成。三家諸侯獲得周王的確立完成了三家分晉的象徵性意義,這一點在周王仍是“天下共主”的情況下,還是非常重要的。其實這兩種觀點都很難取捨,個人更傾向於三家分晉,即公元前453年為戰國起始年。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歷史階段,它在學術上也是大放異彩,“百花爭豔,百鳥爭鳴”說的就是這段時期的學術現象。希望大家也能亮出觀點,讓歷史之花越開越好,歷史之歌越唱越響。


先秦史


春秋戰國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可稱的上,是大亂世的時代。這段歷史是從西周滅亡開始,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結束。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既然說春秋和戰國,那它們肯定是有不同的。春秋與戰國也是以這些不同而分界的。

歷史事件為分界線

這段歷史有兩件很醒目的事件。一個是韓、趙、魏三家分晉,二個是田氏代齊。


①三家分晉是由於晉國異姓臣子功勞很大,晉國君主為獎勵他們的功勞,把大片的國土分封給這些功臣。而國君能撐握的實力慢慢變小,直至全部國土,被六個大臣撐控而成了傀儡。

這些大臣們都想擁有更多國土。經過長年累月的戰爭,最後只有韓、趙、魏三家生存下來。之後三家一起滅掉晉國,成立了韓、趙、魏三個新的國家。


②田氏代齊的田氏也是齊國的臣子。田氏也是通過在齊國的經營和功勞,使自己的領土越來越大。最後滅掉原來的齊王,田氏成為了齊國新的統治者。

爭霸與爭雄為分界線

春秋爭霸與戰國爭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個要名,一個物實。



①春秋爭霸爭的是大哥的位子。它們都不是以消滅多少國家,和戰領多少土地為最高榮耀。而是以誰被大多數的國家,承認自己是最強、最大的大哥,為最高榮耀。

說白了就是爭個大哥的名份而已。春秋雖亂,然沙場爭戰很少有,那種不死不休的慘烈局面。爭霸時都是適可而止。



②戰國爭雄爭的是惟一。這時候他們己經不在乎名聲了,而是實實在在的國土和人口,與統一天下的可能。

國與國之間,都想把對方徹底吃掉,讓對方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這就形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所以這時的戰爭,出現了很多次十萬人、幾十萬人的大場面。

改革變法為分界線

春秋改革與戰國變法,都是為使國家富強而做的改變。但是改變的力度完全不同。一個是稍有改變,一個是徹底改變。



①春秋改革只是在原有基礎上,稍有改變之後,可以爭一爭大哥的位置。所以春秋五霸雖都有攻革,但是力度並不大,只能算是稍有改變。



②戰國變法是想辦法,改變原來的基礎。使其產生核裂變,至使國家迅速強大。這時它們的改變之所以大,因這時己經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綜上所述:①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②春秋爭霸與戰國爭雄,③改革與變法的力度不同。都是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


林子說歷史


春秋和戰國,是東周的兩個時期。東周開始於周平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七百七十年。春秋是從平王元年的公元前770年到三家分晉的公元前403年。為什麼把這一時期稱為春秋?是因為孔子改編的《春秋》是記錄這一時期的,所以歷代史學家把這一時期稱為春秋時期。

從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221年這一時期因西漢劉向編寫的《戰國策》是記錄這一時期的,所以史學家稱這一時期為列國。


春秋時期的國君大都是周朝的封號稱謂,如秦穆公,晉文公,齊恆公,等。只有楚國自稱楚莊王。因楚是蠻夷不尊周王。春秋時期的周王和諸侯國的關係,用現在比喻就是一個大家庭裡面的小家庭,只不過是大家庭漸漸衰老了,小家庭各自都強大了。春秋時各國的戰爭,不是侵戰地盤和滅國。而是爭奪話語權。是弱國要尊敬強國,強國要有尊嚴和威望。春秋時期的戰爭稱為爭霸戰,最後,齊,楚,晉,秦,燕,五大霸主產生,但是依然尊周王為共主。


公元前403年,晉國被趙,魏,韓三分。周天子予以封號,天下震動。
從此列國不再是君子國的稱霸,而是以奪地滅國為目的。各強國也紛紛稱王,把周朝的公,侯,伯,子,男的爵號拋棄。開始真正的兼併戰爭,戰國是真戰,真滅國。最後秦國勝出,贏政與前221年滅六國稱帝。列國時期也終結了。


坐看雨收雲散


周武王在姜太公、周公姬旦兩大謀臣的力助下,討伐商紂王成功滅商,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大周。周曆經"西周"和"東周"立國達800年。

周朝疆域面積達300餘萬平方公里。為守疆護土,周武王立國後,將功臣和自己的家族、兄弟、親戚封為諸候,每一諸候都有封地,如:姜太公封地在"齊",周公姬旦封地在"魯"。形成了幾百個小國家。為日後東周時,各諸候爭霸發生戰爭埋下隱患。

問:春秋、戰國怎麼劃分?春秋、戰國均在公元前770年一256年間的"東周"。一般將前期的公元前770一公元前476間的294年,定為"春秋";將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間的254年,定為"戰國"。戰國時期,東周的諸候國出現了七大霸主國,分別為:齊、楚、燕、趙、韓、魏、秦。

其中秦,處在今天的陝西省關中一帶。立國時還是一個西部很不起眼的小國。通過襄公、文公、武公、秦穆公等幾代國君的努力,他們都能:任用賢仕、積極變法、發展農耕、及遠交近攻的外交政策,逐步擴張壯大,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最後一個諸候國被滅,實現了統一。


福榮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在那個冷兵器的時代,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春秋與戰國的分界似乎很模糊,不知道何時,由春秋階段變為了戰國階段。

這種變化是時事所趨,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階段,這個時期,天下諸侯由西周號稱八百諸侯變為了僅僅剩下二十幾家,這也意味著此刻的中國由分裂走向了統一。

這個時期,有兩個歷史事件可以看成是春秋階段和戰國階段的分界點,它們分別是“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在這裡咱們來談談三家分晉。

在春秋晚期,作為超級大國的晉國,主要由六家大夫控制著,它們分別是魏氏、趙氏、韓式、範式、中行氏智氏。這六家處於互相不服,互相死掐的狀態,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的狀態,咱們想想,一個國家如此內鬥,這個國家能好嗎?

一直到晉出公十七年,智、韓、趙、魏四家合謀,將範式和中行氏一起消滅掉了,並且瓜分了他們的領地和財產,晉國由原來的六家變成了四家把控著。

而這四家中,智氏實力最大,氣焰也最囂張,好不低調,甚至想幹涉趙氏的內政,改變趙氏繼承人的人選。還時不時的羞辱一下韓、趙、魏三家,三家是敢怒不敢言,這個時候,吞併三家的計劃其實早已經被智氏提上了日程。

有一天,智氏公然向韓式索要土地,韓式迫於智氏的武力威脅,無奈的答應。於是又和魏氏要地,魏氏也一樣,迫於武力威脅,忍痛割地。當智氏和趙氏要地時,被趙氏斷然拒絕了,於是智氏感覺自己面子掛不住了,就聯合韓、魏兩家攻打趙氏。

其實攻打趙氏表面的原因是因為要地被拒,其主要原因是智氏早就想吞併三家,這次要地其實就是故意找事,韓、魏兩家既然給地就先放過,趙氏既然不識抬舉,那麼就先那他下手。

結局可想而知,趙氏大敗,逃到了晉陽,三家窮追不捨,他們掘開晉水的堤岸,水淹晉陽,雖然晉陽的老百姓一直死守,但是晉陽這個時候已經被淹的奄奄一息了。只要再多淹一段時間,晉陽勢必失守,趙氏敗局似乎已定。

這個時候,智氏掌門人領著韓式和魏氏的掌門人來巡視水情,望著眼前的滔滔江水,智氏掌門人有感而發:“原來一條和可以滅亡一座城啊!”

打死智氏的掌門人也沒有想到,就因為這句話,將他即將到來的勝利轉變為了失敗。

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當他說完這句話後,韓式和魏氏掌門人彼此互相瞅了一下對方,此時的他倆可以完美的解釋什麼叫做心有靈犀。

魏氏的總部在安邑,可以被汾水淹掉,韓式的總部在平陽,可以被絳水淹掉。其實對於攻打趙國,韓式和魏氏本來是不樂意參加的,誰知道攻打完趙國下一個會輪到誰,但是迫於智氏的壓力,只能硬著頭皮來了。當聽完智氏掌門人說出這句話後,兩人可以說是嚇了一身冷汗。

在晉陽城內部,趙氏掌門人也正在想對策,想來想去只有策反韓、魏兩家一起幹掉智氏才是出路。

於是趙氏便派密使見了韓氏和魏氏的掌門人,三家一拍即合,裡外夾擊,輕鬆的幹掉了智氏,三家將智氏的土地和財產瓜分了。

於是晉國便由這三家實際控制著,晉幽公非但無法號令這三家,而且逢年過節的還要到這三家拜訪,君臣關係完全顛倒了,真的是

君不君,臣不臣

於是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天子正式承認三家諸侯的地位,於是有了韓、趙、魏三國,晉國從此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因為三家是從晉國分裂而出的,所以三家被統稱為三晉。

這一歷史事件可以被看成是春秋戰國的分界點。


歷史面孔


春秋和戰國是我國曆史上文化發展最為繁榮的兩個時期,諸子百家爭相鬥豔,所產生的各種新思想幾乎都成為了後世的經典學說,是華夏文明中非常寶貴的一筆財富。

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的劃分有很多種說法,比較主流的有兩個。

按照時間劃分

周朝可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西周,一個是東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消滅商朝建立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殺,西周滅亡。周幽王之子周平王把都城鎬京遷到了洛邑,建立了東周。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去世,秦昭襄王順勢滅了東周。


從上面可以看出,周朝的存在時間是從公元前1046年到前256年。其中,西周的存在時間是從公元前1046年到前770年;東周的存在時間是從公元前770年到前256年。而春秋時期就是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開始,到前476年結束;戰國時期是從公元前476年開始,到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結束。

有一種說法是把東周分成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嚴格來說是錯誤的,因為東周在戰國時期還沒有結束時已經滅亡了。

按照事件劃分

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在形式上有明顯的不同。春秋是大國間的爭霸,雖然周王室力量極度衰微,可是大家仍然信守周禮,共尊周天子為天下共主。戰國是諸侯間的混戰,大家已經不再信守周禮,更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想怎麼著就怎麼著。


自從鄭莊公、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相繼稱霸以來,各個國家的內部由於世族的崛起,都發生了嚴重的內亂,可以說是重新洗了一次牌。公元前453年,晉國最大的世族智伯瑤被滅,剩下的世族韓康子、趙襄子、魏桓子三家平分了晉國的土地。三家分晉後,春秋時期進入了戰國時期。

值得注意的是,趙魏韓三家雖然平分了晉國的土地,可是一開始並沒有被冊封為諸侯。公元前403年,韓國的韓虔、趙國的趙籍、魏國的魏斯才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所以戰國時期也可以說由此開始。


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之所以在分界點這個問題上有多種說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史記》和《資治通鑑》中的記載不一致。至於司馬遷和司馬光誰才是正確的,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妖嬈史話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雒邑,也就是後來和今天的洛陽。這作為東周開始的標誌,雒邑在原來鎬京之東,故稱“東周”。首先,“春秋”的名稱來源於孔子所編的魯國史書《春秋》。魯國從伯禽開始就有史書,所以孔子並沒寫《春秋》,把認為不符合禮的全都刪去了,這與孔子的理想有關。還有一點就是,不僅僅魯國的史書叫春秋,周王朝和晉國的史書也叫春秋。而“戰國”之名稱來源於兩個部分,一個是《戰國策》這本書,另一個則是戰爭的確夠多。其次,關於春秋戰國的劃分,有兩件標誌性的事,一是“三家分晉”,二是“田氏代齊”,這是典型的“禮樂征伐自大夫出”,這是比“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更進一步了,說明已經禮崩樂壞了。這是其一。戰爭最能說明這一點了,春秋時期戰爭都是點到即止,而戰國,策略陰謀層出不窮,還有白起的坑殺20萬的戰俘。第二點,就是社會內部進行的變化。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從“奴隸時期”到了“封建時期”,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期有許多變法,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