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企業


中國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企業

有人說,沒有機器人,別跟我說你是人工智能企業

當然,不盡然。但也可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都在山水之間也。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人工智能正在逐漸賦能各行各業。其中,機器人是人工智能行業最早的落地形態,也是現在和將來重要的應用方向。機器人主要包括兩類:製造環境下的工業機器人和非製造環境下的服務機器人。

據國際機器人聯盟預計,2018-2021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產量將保10%以上增速增長,2021年產量預計將達到63.0萬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國,2017年產量達到13.79萬臺,同比大幅增長 60%。服務機器人主要用於商用服務、醫療、教育陪護等領域,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增長迅速。2017年全球產量為10.95萬臺,同比大幅增長85%。預計2018年全球專業服務機器人產量將達到16.53萬臺,同比增長32%,2019-2021年平均增速將保持在21%左右。

所謂大道至簡,技術是次要,重要的是意識與思維。不管技術如何演變,最終要解決的還是人類需求層面的問題。需求構成商業,商業造就經濟。所有的一切,還是要回歸到商業本質。

教育陪護是熱點

陪伴,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大的禮物,但工作忙、不知如何陪伴又是許多家長面臨的問題,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髮展,“智能陪伴教育”成為一種創新方式賦予在兒童產品中。

陪孩子聊天,給孩子講故事,還可以教孩子學英語、學算術……這些機器人既像玩伴,又像學習的工具,一些爸媽希望小小機器人能夠在他們不在孩子身邊時陪伴孩子邊玩邊學習,感受到學習成長的快樂。

有需求自然就會有市場,兒童教育陪護市場堪稱服務機器人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而這一行業的先行者淘雲科技就不得不提。2015年,劉慶升帶領團隊從科大訊飛獨立出來,成立了安徽淘雲科技有限公司,定位為兒童智能產品、語音技術方案及雲智能平臺。

然而,彼時大部分企業還處於早期技術研發階段,產品功能單一、性能較差,難以獲得市場認可。2016年全年國內兒童智能機器人的出貨量僅有約10萬臺,情況並不樂觀。不過,市場早期表現並沒有影響淘雲科技的步伐,劉慶升也在努力不斷糾錯、不斷挖掘用戶需求,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目前,淘雲科技不僅自己研發、生產阿爾法蛋,同時也將系統授權給巴巴騰、海爾小帥、麥咭等品牌。“兒童教育是個很大的市場,陪伴機器人才剛剛起步,淘雲科技要和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共建一個開放的平臺,共同培育市場。”

在劉慶升看來,人工智能技術不斷髮展,提升了產品便捷性和趣味性,但並不能直接帶來用戶價值,真正能給孩子帶來使用價值的是軟件內容。“從今年開始,兒童陪伴機器人行業會步入快速成長期,行業即將迎來洗牌。淘雲科技會從教育內容入手,構建品牌壁壘,爭取佔領市場頭部位置。”劉慶升明白,從行業先行者到行業領導者,淘雲科技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中國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企業

特種機器人的必要性

《烈火英雄》自8月上映以來,就獲得市場和口碑的雙豐收,同時也喚起了觀眾對消防員的敬意。導演陳國輝在接受採訪時回應:“消防隊員的真實情況,遠比電影更糟糕。”今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由於著火點地形複雜、坡陡谷深。在撲救過程中,有27名森林消防員犧牲,他們平均年齡只有23歲。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用機器代替人在危險、複雜的環境中進行特種作業正在逐步成為可能,這樣的機器人也就是特種機器人。不過其研發成本之高,對技術要求之精以及對研發週期之漫長也讓眾多資本望而卻步。

某日,唐山某煤礦發生一起瓦斯爆炸,由於井下情況不明,救援隊不敢貿然下井,寶貴的黃金救援時間在等待中流逝了。那時,煤礦工人出生的許開成,剛剛在美國巴爾迪莫工業展上接觸到機器人,他就此萌發了研發礦用機器人的想法。“當時我只想做個可以到危險環境下代替人、提高救援效率的機器人,免費提供給礦山用,沒太多想掙錢的事。”許開成回憶說。於是特種機器人的研製工程就在唐山開誠啟動了,依據自身多年煤礦自動化裝備製造經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礦用井下機器人很快就問世了。

“幾年以後,許開成的慈善義舉與任沁新的產業抱負相遇,催生出了兩家公司的聯姻佳話。”開誠智能副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周瑞華說。中信重工在任沁新的帶領下,從代工起步成長為與跨國巨頭並肩的礦業裝備和水泥裝備製造商。當他發現唐山開誠擁有如此“迷人”的特種機器人後,兩位掌門人一拍即合,見面半個小時就敲定合作意向,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由此誕生。

特種機器人的研製過程中,研發人員只有得到一線使用人員的實際改進建議,才能進行貼近需求的技術開發。30餘個省市消防系統列裝,數百次滅火實戰歷練,開誠智能消防機器人在實踐中愈發貼合實戰需求,為豐富和壯大各地應急救援力量提供裝備保障。

如今,公司擁有特種機器人、礦山智能裝備兩大產業80餘種產品,應用覆蓋消防、應急救援、反恐、礦山、石油石化、電力、海工作業、鐵路、市政建設、軍民融合等眾多領域,特種機器人市場保有量已超過2700臺,成為國內特種機器人領軍企業。

國家的需要

放眼全球,發達國家的機器人各擅其長。歐洲側重工業機器人,美國青睞特種機器人,日本服務機器人最多。把上述機器人產品線做全者國內唯有新松。不過客觀上看,全線出擊或多或少也拖慢了新松營收增長的腳步。

為何非要全能?因為國家需要。機器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這裡,國家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在這裡,打破發達國家壟斷局面的殷殷厚望在這裡。承擔並實現300多項重大技術攻關突破,創造百餘項行業第一的新松,最先想到的不是“幹什麼賺錢”。無論是深海探測還是航空航天領域,國產機器人都有就是一項成功的變革。每填補一項空白,就減掉國際壟斷的一分傲慢。新松集團總裁曲道奎自豪地說,“新松的機制和民營企業一樣靈活,同時又脫胎於中科院自動化所,是中國機器人長子,為國擔當的責任感是滲透在骨子裡的”。

如今正值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契機,新松去年發佈了新型人工智能控制平臺,集成自主研發的複合機器人運動算法和攜帶的多種環境感知設備實時監測數據,實現了雙車雙臂完成複雜運動路徑下及運動指令下的多次重複定位和動態糾錯。新松正致力於發揮自身人工智能的研發優勢,以大數據、超級計算、5G網絡、腦科學等新一代尖端科技賦能機器人產業蝶變式發展,助力國家工業4.0的規劃與踐行。

結語

企業光賣產品是不夠的,產品最終還是要服務於用戶。滿足哪些用戶,對標何種需求,如何解決相關痛點,都是未來人工智能機器人企業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企業在服務用戶的過程中解決了問題,世界也將因此而變得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