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一線”範圍,為抗疫保障打“公平補丁”

據澎湃新聞報道,針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臨時補助發放問題,國家衛健委正會同人社部、財政部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明確一線人員範圍,以是否直接接觸疑似、確診患者為依據,補貼發放以實際參加現場處置、患者救治的情況為依據。

陝西安康中心醫院違規發放臨時補貼一事暴露出“一線醫護人員範圍”的邊界略顯模糊,以及相關基層醫院、部門自由裁量權過大等問題。進一步明確“一線範圍”,等於給抗疫保障打了一個“公平補丁”,有助於封堵相關漏洞,確保各類補助等用到刀刃上,發放到一線人員手中。

“一線”標準不明確,一些醫療單位或相關部門就可能在確定補貼名單和標準時,因種種原因把後方當前線、把二線三線當一線。這不僅違背了相關政策初衷,破壞了抗疫保障的公平公正,而且可能會傷及一線抗疫人員及民眾的感情,進而可能影響抗疫的凝聚力、向心力。

補貼向一線醫護人員傾斜,是抗疫的剛需,是精準保障的核心,是社會共識。自疫情發生以來,大量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勇敢逆行,與病毒貼身肉搏,對病患全力救治,是抗疫的先鋒骨幹和關鍵力量,他們需要得到最大的尊重、最好的呵護與保障。而全面公平地為他們發放各類補貼是最直接有效的保障方式之一。

3月5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要進一步落實好關心關愛醫務人員各項措施,臨時工作補助、一次性慰問補助、衛生防疫津貼等要及時發放,向與患者直接接觸的接診、篩查、檢測、轉運、治療等一線醫務人員特別是救治重症患者的醫務人員傾斜,不得按行政級別確定發放標準。以此為基調,相關部門若能根據抗疫工作的實際情況明確“一線人員”判定的具體標準,讓相關單位對號入座,必將有助於最大程度地從源頭上遏制執行走樣,堵住各種掛靠一線、混充一線、揩油一線的漏洞。這對全力保護一線人員的權益、維護抗疫保障的公平公正,以及營造一種健康積極的抗疫環境而言,也是一種必須。(李英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